元氏經濟開發區:改革盤活土地資源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元氏經濟開發區圍繞石家莊市“4+4”產業發展規劃,構建了“3+2”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做大做強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製造、現代物流、節能環保和現代旅遊業,培育了一大批創新型、外向型、規模型企業,部分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中處於優勢地位。目前,元氏開發區正凝心聚力抓項目,集中資源扶優扶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但目前開發區土地資源緊張與項目落地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由於元氏縣原來的產業比較粗放,經產業政策調整後,部分企業陷入停產半停產狀態,造成土地閒置或產出率低下;另一方面,有很多優質企業亟需擴規增產,但苦於沒有土地,只能“原地打轉”。

如何在土地增量有限的條件下,用好土地存量是元氏開發區集約利用土地、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

2018年以來,我們把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有力抓手,引入畝均效益綜合評價機制,通過市場、行政、法律、技術四種手段,讓落後產能和劣質企業讓出閒置或低效土地,為優質項目騰出空間,初步實現了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對盤活土地資源、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加快轉型升級進行了有益探索,元氏縣政協副主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郭進江說。

2018年,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開發區控制性詳規要求,元氏縣先後印發了《關於推動“畝均論英雄”改革 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的實施方案》、《河北元氏經濟開發區閒置和低效用地處置方案》等文件,以“畝產效益”為核心,以市場化配置為導向,以差別化措施為手段,對開發區閒置和低效用地明確了認定標準和處置方案,加大建設用地供後開發利用監管,並採取騰龍換鳥、轉產轉型、科技引領、調整規劃、合作開發等組合拳盤活閒置和低效土地,向急需土地擴產的優質企業優先配置,解決企業發展瓶頸,有效緩解了土地供需矛盾。

騰籠換鳥,協調優質企業收購低效用地,變閒為寶

元氏開發區依據“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結果,加快推動土地、環保、用能、信貸支持等資源要素向優質龍頭企業集聚,優先通過收購、並轉購等方式,將周邊土地資源向鋰能科技、尚華科技等優質重點企業集中,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元氏經濟開發區:改革盤活土地資源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槐陽鋰能科技廠區

槐陽鋰能科技公司是一家新能源領域的明星企業,目前是全國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規模最大、工序最全的企業,是元氏縣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培育的龍頭,其產品導電性好、結晶度高、指標穩定,市場供不應求,亟需擴規增產。但企業苦於受土地制約,不能上新項目。而其鄰居宏升管業受鋼鐵產能調整影響,頻臨倒閉。按照元氏縣閒置和低效用地認定標準及處置方案,宏升管業佔用的120畝土地被認定為閒置土地,屬於被重點處置的地塊。

2018年5月,開發區積極協調鋰能公司收購宏升管業公司122畝閒置土地,投資5.2億元擴建了年產1.5萬噸鋰電池原料項目。目前鋰能科技二期項目已投產達效,預計年銷售收入將增加4.5億元,稅收增加7000多萬元,畝均稅收由一期項目的35.3萬元提高到了60萬元,產品總量將佔全國市場份額的30%以上。

在河北尚華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廠房內,技術人員正在調試新設備,今年1月17日公司正式開業。這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電纜材料及各種高分子功能母料新材料的先導型高新技術企業,環保型高分子材料年生產能力達50000噸。但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原有的場地限制了發展空間,針對這種情況,開發區管委會協調尚華科技併購、租賃藍電鐵塔、冠鵬棉製品、中嘉採暖土地和資產,進行高分子材料項目擴建,企業由以前佔地50畝擴規到160畝。新廠區、新設備,尚華科技發展跨入新階段。

此外,開發區還協調遠征藥業併購永達化工13畝土地進行製劑項目建設。將佔地347畝的磚窯落後產能淘汰退出,復墾土地後,調整規劃,引進了天普匯澤新能源創新示範基地等項目,累計高效利用閒置土地490畝。

打好組合拳,引入戰略合作,實現產業發展與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為有效盤活閒置、低效的土地資源,元氏開發區打出組合拳,根據閒置地塊狀況和企業需求,採用因地制宜、一地一策的處置方案,統籌安排土地資源,通過引入戰略合作者、藉助產城融合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配套發展等措施,實現了產業發展與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及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牽線搭橋,推進企業合作實現土地收儲。元氏經濟開發區注重通過協調企業之間合作,解決收儲土地、辦理土地招拍掛手續等問題。

方大包裝是元氏開發區內一家生產包裝袋的上市公司,其產品產量位居亞洲第一,企業發展強勁,市場空間廣闊,急於新上二期項目,但100畝土地收儲遇到難題。開發區充分發揮園區託管商華夏幸福集團的優勢,運用工程總承包合作方式,從土地收儲、指標配給、工程招拍掛到工程施工等各個環節全部實行總承包,為方大包裝公司提供“交鑰匙”工程,從而實現項目快速落地建設。

米沙貝爾飲食食品有限公司有3畝未利用地塊,為避免資源浪費,提升產出率,開發區招引河北冠卓檢測科技有限公司與米莎貝爾公司合作,投資6000萬元建設了冠卓檢測項目。該項目畝均稅收由2017年的23.6萬元提高到2018年的53萬元。

元氏經濟開發區:改革盤活土地資源 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尚華科技搬進新廠區後購置的新設備

產城融合,舊村改造提檔升級推動土地整理。元氏經濟開發區內有14個村莊,佔開發區規劃面積的20%,村莊及周邊的散亂汙企業嚴重影響開發區整體規劃和開發。通過對舊村實施搬遷改造,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18家,整理出土地160畝。將著力打造集金融、醫療、生活服務、產業發展等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發展共同體。目前已規劃了華夏幸福產業鳳凰城、使莊產城融合小鎮、石家莊報業文創產業園等3箇舊村改造項目,其中,投資50億元的使莊產城融合小鎮一期總部經濟群項目已動工建設,投資94.4億元的華夏幸福元氏產業新城項目已簽約。藉助華夏幸福等產業地產項目,元氏縣產城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

因地制宜,發展現代服務業盤活閒置土地。殷村鎮石武高鐵製梁場在高鐵投入運營後閒置下來,制梁場緊鄰高鐵,對新上項目有要求和限制,長時間沒有合適項目落地,開發區針對這一特殊閒置地塊,經過認真篩選,揚長避短,精準招商,成功引進了以大數據為支撐、佔地300畝的海爾物流園項目,推動了現代服務業發展。項目主要建設智能化倉儲物流中心及票據結算中心,總投資6.47億元,預計投入運營後年收入達4.95億元,稅收1.4億元,畝均稅收達47萬元。

開發區以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為契機,依託107國道區位優勢,利用原鐵路貨場條狀地塊,建設投資22億元的華北汽貿物流園,將縣域內的二手車交易、汽修汽運等門店整合入園,建設了輻射華北的商用汽車流通產業基地。

科技嫁接,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再現“老樹發新芽”

近年來傳統產業領域內企業受宏觀政策和產業發展形勢等影響,效益低下,甚至瀕臨關停。開發區鼓勵這類企業轉產轉型,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投融資企業加強對接合作,引進技術、資金、項目等資源,推動“老舊企業”走出困境、做活做強。

2010年建設的石家莊麗源除塵設備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冶金、熱電行業除塵系統輔助設備的企業,總佔地100畝。因受產業政策調整影響,公司連續三年畝均稅收不足1萬元,被認定為重點轉型升級類別。

2018年開發區積極幫助麗源公司轉產轉型,在原廠基礎上成立河北華遠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加大科研投入,研發出具有自主產權的PC裝配式建築設備。該項目已投產運營,預計年銷售收入達5億元、利潤1億元,稅金3000萬元,畝均稅收達30萬元。

正是元氏開發區推動“畝產論英雄”土地改革,使原麗源公司枯木逢春,華麗轉身為裝配式建築設備優質提供商,不僅盤活了低效的土地資源,實現了轉型升級,拓展了新空間,而且帶動了開發區建材產業鏈的發展,成為元氏開發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元北煤礦由於去產能政策影響,於2015年徹底關閉,開發區積極協調其與北京大學建立博士工作站,合作新上多個項目,其中佔地110畝、投資5.3億元的波紋鋼管項目已投產。

元氏西部原來的煤炭物流園退出後,留下一些亟待轉型利用的土地。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實施恆大高科等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把這部分土地盤活利用,進一步推動低效土地高效發展,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左勝利說。

2018年,元氏開發區共高效利用閒置和低效用地2248畝,累計投資106.26億元,項目全部竣工投產後預計年可增加稅收9億元。元氏開發區“畝產論英雄”改革探索了新形勢下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的新思路、新模式,提高了開發區用地水平和效率,取得集約用地和產業發展的雙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使元氏開發區走上了內涵式發展道路,加快向效益型、集約型、質量型轉變。

據統計,2018年,元氏經濟開發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660億元,同比增長29.4%,稅收完成12億元,同比增長25%,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1.5%,開發區經濟保持了持續向好的增長勢頭。

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形勢下,元氏開發區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破解了土地資源瓶頸,對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的探索為河北省開發區發展提供了示範,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做法已在全省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