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法殖民体系分崩瓦解,为何俄国占领地区固若金汤?

吴艺福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俄国人根本没有什么殖民体系。

英法建立的叫做殖民地,大体是英法建立殖民政府,出动部分军队,管理或者协助管理这个殖民国家。

这些国家虽然也有英法政府直接管理,但很多其实是自治的,只是受英法干涉而已,按照英国模式建立政府而已。

就比如印度,一些土邦是英国人直接设置政府管理,大概百分之五十的土邦则是各种程度的自治,英国官员只是巡视而已。

说白了,英法的殖民只是在殖民地建立一套制度捞钱而已,本质上并不是吞并这些土地。

英法的殖民地制度,大体要保证殖民地的繁荣和稳定,出了事要去摆平。殖民地有穷有富,人口有多有少,所以大部分殖民地其实英法并没有获得太多好处,反而背上了大包裹,甩又甩不掉。

到了二战结束以后,随着英法国力削弱,大量殖民地就独立。因为很多殖民地本来就有很高的自治程度,独立是顺其自然的。

但是,俄国人可不同。俄国人严格说并没有建立殖民地,而是一口将这些领土吞掉收归自己。

对于殖民地上的其他民族,能奴役就奴役,奴役不了就驱赶甚至屠杀。

大家都知道的土尔扈特人逃回中国,就是因为沙俄驱使土尔扈特人参加和土耳其的战争。

沙俄要求土尔扈特所有成年男性都要参战或者做民夫,这摆明了是一种变相的种族灭绝。

到了这种地步,土尔扈特人为了生存只能逃回中国,放弃了伏尔加河流域的牧场。

这种事情,沙俄和苏联做了很多。

早在波雅科夫第一次来到外兴安岭时,他们仅仅有110人,就肆无忌惮的屠杀当地的达斡尔人,甚至吃掉达斡尔人的尸体和垂死的人,被称为“吃人的恶魔”。

这是俄国人骨子的里的残忍狠毒,永远不会变。

而波雅科夫的继任者哈巴罗夫,更为残忍。他攻陷雅克萨城以后宣称:他将俘虏的成年男子全部活活淹死,妇女儿童则分配给哥萨克。

哈巴罗夫企图奸污当地酋长的妻子,遭到反抗后竟兽性大发,将她活活掐死。

这个恶魔,却成为俄罗斯的英雄。

1858年为了纪念哈巴罗夫在远东地区的事迹,沙俄将伯力改称为哈巴罗夫卡,又改为哈巴罗夫斯克。

天这里是俄罗斯远东联邦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首府,管辖着6179900平方公里的整个东西伯利亚。1958年在哈巴罗夫斯克建城100周年的时候,在火车站广场建成了巨大的哈巴罗夫的铜像纪念碑。这是按照全苏联雕塑比赛获奖作品为原型建造的。1958年5月29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俄罗斯邮政在2003年8月27日为了纪念新领土的探险家叶·帕·哈巴罗夫诞生400周年,发行了纪念邮资封。

这些行为并不是孤立的,俄国人从来就是这样。

沙俄为了彻底控制占领的中国的远东地区,竟然进行了江东六十四屯和海兰泡大屠杀。

其实如果是为了驱赶中国人,完全可以强行用军队,将中国人用船只运走,根本没有必要这么杀人。

其实,沙俄的目的是通过屠杀威吓中国人逃离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

更夸张的是,到了苏联时代,斯大林也毫不留情的清洗了远东地区的10多万华人。

这些华人绝大部分都被关入监狱或者集中营折磨致死,最终整个远东地区华人减少到不到1000人。

俄罗斯是饿狼,也是我们的宿敌,几百年来根本没对中国做过好事。

即便饿狼伪装为家犬,它也改不了吃人的本质。


萨沙


英国强大时号称日不落帝国,意思是帝国任何领土都能不分时区沐浴阳光,法国也不遑多让,因此在殖民帝国时代,英法这欧洲双雄才是世界的主角。

于主角而言,殖民地的广大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广大的殖民地就会出现一个永远无法避免的问题,统治的极限。

就如我曾经说过的一样,统治有半径,这半径就是统治的极限。

那么如何在统治极限之外维持统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权利的下放,而这也是英法殖民地最后脱离英法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权力下放之后的不受控制,这也是殖民地的弊端。

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就要理解何谓殖民地。

按照释义来看:殖民地是指受宗主国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国家和地区,目的是为了获取殖民地的资源为己所用。

以上是他的后续解读,其实殖民地的原始含义是在荒地上移民垦殖,可做贸易前哨或军事基地,进而纳入国土。

而在资本主义时期特别是帝国主义阶段,则是专指领土被侵占、丧失主权和独立,在政治经济上完全由资本主义强国统治、支配的国家或地区,目的是掠夺各项资源。

英法和俄国最后殖民地结局有区别关键,就是对殖民地概念理解不同造成的。

于英法而言,在殖民地主要进行的应该是资源剥削于财富收割,而不是领土占领。

于俄罗斯而言,在殖民地主要进行的不是资源剥削而是领土占领。

也就是说,英法是用商业资本论在操作殖民地,目的是经济利益,而俄罗斯目的相对单纯,也是殖民地最初的概念体现,那就是在荒地上移民垦殖,最后将殖民地纳入国土。

这样不同操作,必然结果就是英法殖民地在英法衰弱之后纷纷独立,而俄罗斯的殖民地最后变成俄国的领土。

那么英法和俄国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殖民手法,最后结局也截然不同。

这就和他们的立国之精神还有民族传统有关。

英法立国精神,与其说是殖民征服,不如说是对财富的渴求进而引发殖民潮。

这也和他们两国长久以来的重商主义精神相契合。

英国的重商主义始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当女王鼓励英国商人扮作海盗袭击抢夺西班牙商船的时候,英国的商业剥削抢夺性格就已经成型。

法国的重商主义,始于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时代,那个时代的法国引领了整个欧洲,商贸船队,殖民,出海是风气,目的吗很简单,为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为何英法会有这样的重商主义氛围产生而不是对领土的渴望。

这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在欧洲那块小小的州上,有着无数的强国,大家实力相当,谁也难以吞并谁,于是在恐怖平衡之后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像广袤的大海要财富。

财富与土地他们都需要,但是与土地而言财富更重要!

那么俄罗斯的情况又如何?

其实俄罗斯一直以来都不算事欧洲的主流国家,虽然他们不断无数次的想要融入欧洲主流文明,但是依然被欧洲主流文明视作蛮夷。

伊凡雷大帝的承接罗马帝国皇冠称沙皇,是尝试之一。

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是尝试之一。

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欧洲宪兵期,也是尝试之一。

无数次尝试之后,欧洲还是不待见俄罗斯,这就给了俄罗斯愤恨的借口。

也养成了俄罗斯蛮横霸道的基因,于是他们对于领土的争夺,从不是以经济目的为导向,而是一臣服和占领为导向。

既然你们看不起我,那好我就让你们臣服,如果不愿臣服,也没问题,那就杀光你们。

领土是我的,上面的人?

我不要,你们要么识相的自己滚蛋。

不识相,我就让你们灭绝!

于是才有无数次俄罗斯人对于被征服领土的灭绝行动。

征服中亚各个汗国的时候,无数蒙古人逃亡就是明证,而著名的土尔扈特人逃回中国,就是为了避免种族灭绝,有不愿意臣服的案列。

而要在俄罗斯的种族灭绝制度下生存,还有种办法那就是帮助他们打仗。

也因此才有著名的哥萨克骑兵的出现。

那么面对既不能打仗又不愿臣服的人,俄罗斯是如何对待的?

参考西伯利亚原住民的遭遇就可以看到,几乎被灭绝!

而这其实何后来美国屠杀印度安人类似,目的就是为了让原住民的土地完整的纳入国土。

当被俄罗斯人称呼为西伯利亚征服者,战神叶尔马克载誉而归时候,他的背后都是原住民的鲜血和尸体。

鲜血和尸骨,铸成了俄罗斯广袤的国土。

受害者从西方到东方数不胜数。

从最早的蒙古各个汗国开始,到后来为了争夺出海口而被打败的土耳其瑞典,波兰立陶宛,到东方的大清帝国。

他们要的从不是市场,而是领土,这就是俄罗斯,一个视土地如生命的国家。

看完以上就很容易理解为何英法殖民帝国分崩离析,而俄罗斯铁板一块了。

因为他们对殖民的概念理解完全不同,英法需要的是市场和资源于财富。

于是他们用下放权利委托管理的形势统治殖民地。

可是这样的统治,在宗主国实力下降,而被统治区域实力上升之后,借助契机就会产生必然结果,那就是独立。

而俄罗斯不同,他们需要的从不是市场资源财富,这也和俄罗斯的立国之本有关系,那就是我要土地,而土地上的人?

你要么为我所用臣服与我,要么你滚蛋,要么杀死你!

如此直接,反而统治更加稳固,原因也很简单,没有了原住民,哪里都是俄罗斯人。

那会分裂吗?

最后补充一点,英法殖民地,远离本土,而俄罗斯纳入的土地全部和俄罗斯相接壤,于地理位置而言,方便统治也是俄罗斯能够完整的关键,那就是统治半径虽然遥远但是还管的了,够的着!


阿斗不傻


大体上三个原因:

1、国力因素。

二战结束之后,英法两国国力衰退明显,已经由原先的世界第一梯队下降到第二梯队了,相比之下,俄国也就是苏联,国力如日中天,从之前的第三梯队上升的第一梯队,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这样的国际影响力必然要改写战后世界格局。

坦率的说,别说苏联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版图,就是美国也要求收纳一些原本属于英国或者法国的海外领地,从而扩大其势力范围。


2、地理因素。

二战之前英国和法国殖民地,如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东、北非、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等基本上都是分布在海外,距离其宗主国本土相隔千山万水,要想保持其控制力,就必须长期要驻扎和部署海军、空军、陆军,这就要求英国和法国维持一支相当规模的军队,尤其是海军部队。但是参考第一条,国力不允许,战后英国和法国实力大减,都在忙于裁军,缩减规模,那必然就会对海外领地降低影响力,削弱控制力。

而苏联的扩张采取的是陆地蚕食方式,只盯着与自己领土接壤的地区,毕竟自己最擅长的还是陆军,这样的抵抗就比较小,算是稳扎稳打;海外飞地那是没有采取实质行动的,别忘了,否则美国人就不会答应。最好的例子就是1967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3、政治形势。

二战后期,在原先世界宗主国势力大幅衰弱的情况下,全世界范围类,尤其是亚非拉一些第三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运动,这些国家和地区之前饱受殖民者压迫的民族在其精英分子的领导下,选择武装斗争,以赢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这种浪潮,特别是在大国的支持下,英国和法国那是扛不住的,选择放弃宗主权,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决定。

相比之下,苏联的扩张以华约为掩护,受到的阻碍就小很多了。

说了这么多,苏联之所以扩张比较顺利,只不过背后所占据的国家或者地区没有得到大国的支持。只要有大国强力支持,那苏联就会苦逼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当年的入侵阿富汗,打了八年多时间,结果造就了阿富汗“帝国坟场”的称号,苏联也变成了俄罗斯。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什么是殖民地体系?就是人为划分出殖民地和宗主国,通过剥削压榨殖民地劳动人民,才能进行物质积累,从而高效组织社会化生产。但是,因为殖民地人民受到剥削压榨,财富集中在宗主国少数人手里,殖民地的社会总体消费能力是被人为压低的,导致了在完成原始积累以后,社会生产的商品总量无法被消费掉,积累下来无法消耗的商品只能通过战争这种形式主动完成消耗,否则就是经典的经济危机大萧条。

所以,不存在“因为二战的偶然才导致殖民地体系的终结”这件事,而是说,殖民地体系的存在,本身必然以一场战争作为终结,而且资本主义出于避免经济危机的本能,也必然会主动解除殖民地体系,以培养出更大的市场和消费能力。

而俄罗斯走的是精神殖民和主体民族通化的道路,这种道路一直延续到苏联时代,主体俄罗斯民族在人为的在各个区域中实现多比重,东正教的信仰也奠定了精神统治基础。到苏联时期,高度计划的经济政治体制完成了区域整合,各个加盟共和国通过政权和经济联系集合整一个整体,共产党及社会主义担当着精神统治的作用。可以将整个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凝聚在一起。而随着80年代新思维的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失败,人们的思想乱了,计划体制僵化和失败,导致苏联走向解体。但是随之建立起来的俄罗斯和独联体之间还是有着极其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这也是俄罗斯在目前是首屈一指的区域大国,世界可以跟美国掰手腕的原因。


讲古人


这个就很难说了。当时的老牌欧洲国家,比如英国法国这种,已经没有意愿再掏钱补贴殖民地了,他们自己国内纳税人的钱供养自己都觉得不够,更加不会觉得拿自己的钱去贴补殖民地的人有必要了。所以当那些殖民地想要独立的时候,英国法国非常配合的撤退了,生怕殖民地的人把他们留下来,能甩卖的都甩卖了!维持殖民地的政府和治理是很花钱的,也许英国的殖民地花费还少一点,因为他们采用习惯法,采用因俗而治的方式,维持费用低一点,而像法国那种殖民方式,成本极高,收益很低,在法国人想维持自己的帝国体面的时候,还愿意贴钱补贴那些地方,而一旦法国人觉得自己的面子已经丢光了,就会觉得贴补那些殖民地,实在是傻瓜!所以英法这些人就把殖民地放弃。而英法的殖民地在看到殖民者走了以后,国家的经济立即陷入了困境,政治治理也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因而很多国家都希望和原来的宗主国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可能出现过要求殖民者再次回来的情况!当然已经放下包袱的英国人,法国人绝不上这个当!而苏联的则不是,当时的苏联领导层还很愿意拿俄罗斯的钱去贴补那些加盟国,也就是消耗俄罗斯的膏血,来维持苏联整个盘子,当然当俄罗斯人觉得自己实在无法继续支持的时候,苏联已经解体了,既然没人继续买单了,那么这个饭局也就该结束了!


帝国历史观察者


英法殖民地距离上离本土太远,同时殖民地上人种及文化与宗主差异过大,一旦宗主国衰落,殖民体系分崩离析也是在所难免。

而俄罗斯则是“就近占领”,一路向东,将吞并之地变成了俄罗斯本土再向前继续推进,结果新占领的地方又变成了俄罗斯本土,就这样一直到了太平洋沿岸。同时,俄罗斯吞并土地上多靠北比较寒冷,没多少人,就算有人也被大量屠戮,不仅屠戮,一旦反抗,镇压之后还将本地人流放千里之外,然后移入大量的俄罗斯人,这样使得占领地人种与自己无异,文化当然也就一样。

就是靠着这些,占领地区早都是俄罗斯本身了,即使俄罗斯衰微了,只会有外围些许地区分崩,不会造成全俄罗斯崩溃。


北玄武


这种问题能问出来对历史缺乏严重了解。

二战以后,英法殖民地之所以维持不下去,在于二战的时候英法等老牌列强国力损耗过大。无论是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政治力量。都大幅衰减。

而当时新兴的世界强国是苏联和美国。英法这些老牌列强当然想维持其殖民地的存在。但是苏联和美国绝对不可能允许他们维持庞大的殖民地。为了让英法这些老牌列强彻底衰弱。苏联和美国暗地里头策划和支持了英法这些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而苏联作为策源地之一来说,怎么可能会策划自己的领土分离出去了。而且苏联本身是没有殖民地的。只有加盟共和国。


老九门1776059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