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王-_-子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

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

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但孙权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古代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周礼》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释为:“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

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单线排列,以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

以孙氏为例,孙坚为穆,孙权为昭,孙权之子为穆,孙权之孙为昭,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个孙策,情况就变化了,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问题,更有现实的考虑。如果追认兄长为皇帝,那么兄长的儿子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具体到孙策,他的儿子孙绍与孙权的几个儿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问鼎皇位,这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无论从通行制度还是现实去考虑,孙权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师是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这次追封后晋朝的宗庙排列如下:司马懿为穆,司马师为昭;司马昭为穆,司马炎为昭。如果这样排,的确有些乱。

司马炎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昭穆次序的考虑在他看来还是次要的,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确定谁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马炎当然希望父亲司马昭能为始祖,但谁都知道晋朝基业创建与爷爷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密不可分,司马炎如果将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会受到质疑。

所以,司马炎确定了这们的七庙制度:六世祖司马均,五世祖司马量,高祖司马俊,曾祖司马防,祖宣皇帝司马懿,父景皇帝司马师,父亲文皇帝司马昭。上面这六位,合为“三昭三穆”,但“太祖虚位”,也就是干脆不明确为太祖。

这是从制度方面的考虑,从现实考虑,司马炎将伯父司马师也追封为皇帝,不担心他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吗?这一点恰恰不用担心,因为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


南门太守


孙权是个心胸狭窄之人,所以终他一生,只能保全江东,不能开拓疆土。他的哥哥孙策对孙权很好,临终前将江东大业委托与他,然而孙权却在称帝后只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从这件事情,足见其心志和秉性。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么薄情寡义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孙家基业,整体来说跟孙坚关系不大,孙坚时期过于依托袁术,造成孙坚变成袁术的马前卒,为他攻城略地。当然了,孙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原本想击败刘表,占据荆州,这样的话,袁术就不敢小瞧自己。没有想到,最后孙坚被黄祖伏击,死于乱箭之下。所以,终孙坚一生,他跟江东基业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而孙权追封他,只是因为孙坚是他的父亲。那么孙策呢?孙权应该追封孙策吗?太应该了。

孙策当年从吴地起兵,横扫江东,创下了江东基业的雏形。后来,许贡的门客刺杀孙策,造成孙策早亡。孙策临终时,对身后大事非常不放心。为什么呢?

当时军中分歧很大,以张昭为首的股肱谋士和许多将军都拥护孙策的三弟孙翊接掌江东,而对孙权很不感冒。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孙翊颇有孙策之风,可以统领江东众将士继续开疆拓土。但是孙策不这么看。

孙策认为,此时的江东已是风雨飘摇,已经不再适合过于注重进攻了,应该赶紧解决稳定的问题。所以,孙策认为应该让沉稳持重的二弟孙权来接掌江东。虽然张昭等人不同意,但是最后还是以孙策的意见为准,孙权继位。

可以这么说,孙权的继位完全是孙策力推的结果,如果没有孙策坚持己见,孙权根本没戏。那么孙权继位后干的怎么样呢?差强人意。

张昭等人从心底对孙权就不信服,所以在辅佐他时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孙权在孙策死后嚎嚎大哭,不能自己。张昭实在看不下去,怒斥他道:此刻江东正是危机之时,你哭什么哭?赶紧着装前去召见诸将,稳定军心为要。孙权这才停止哭泣,转身理政。

孙权的才能,孙策看的很清楚。也就是保江东绰绰有余,但是攻城略地,则基本没戏。事实证明,确实是这样的。孙权初立,因为没有人支持他,所以孙权开始在江东招纳贤士,说是招纳贤士,其实是组建自己的幕僚。因为旧幕僚跟他心不齐,不听他的。后来曹操南下征讨江东,张昭领着众臣大唱投降基调就是很好的证明。那么孙权召来多少贤士呢?很少。

江东最重要的两场战役,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赤壁之战是周瑜领军打下来的,而周瑜是孙策的结拜兄弟。夷陵之战是陆逊领军打下来的,而陆逊是孙策的妹夫。这两人其实都是孙策留下来的军事人才,跟孙权没有关系。孙策只召来一个鲁肃,鲁肃还是个功过参半的人物。

鲁肃大功为联合了刘备共抵曹操,鲁肃大过为将荆州借给刘备,使东吴丧失了一州,所以最后孙权也不得不承认,鲁肃功过相抵,跟吕蒙、周瑜、陆逊等人不能比。

所以,虽然孙策死了,但是孙策留下的周瑜、吕蒙、陆逊、程普、黄盖等人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而自从江东打起孙权的旗帜,基本没有召来什么像样的人才。因此,孙权最应该感谢孙策,不单单是因为孙策将位置传给了他,更在于孙策的影响太深远了。那么为什么孙权称帝后对孙策这么薄情寡义呢?跟孙策有一点点关系。

孙策临终将江东托付给孙权,又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孙策对张昭说:我弟孙权如果不能胜任,你可取而代之。如果连你也不能保全江东,克敌制胜,那么你可以返回乡中,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可能孙权认为,哥哥孙策还是看不上自己。临终前给自己召来一个顾命大臣,随时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险。所以,终孙权一生,他都在压制张昭,没有让张昭担任丞相一职。

再看看孙权给孙策之子孙绍的待遇,孙权称吴王后,让孙绍和滕胤、邓礼一起制定帝王临朝的典礼,由此可见,孙绍是个文官,没有什么实权。而孙权称帝后,先封孙绍为吴候,后改封为上虞侯,怕孙绍跟吴这个字沾上什么关系。而孙策则更惨,孙坚起兵于长沙,而孙策起兵于吴地,孙权却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你说孙权安得什么心?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司马昭就比孙权做的好太多。司马昭始终承认司马家能在司马懿死后继续掌权,跟哥哥司马师有很大关系。所以他始终敬重自己的哥哥,并以此教导自己的孩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封司马师为景帝。他和司马昭并称二帝,这种胸怀,孙权难道不惭愧吗?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孙权是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之人,他生怕自己的帝位不稳,因此狠心处死了太子和鲁王孙霸,逼死了股肱大臣陆逊。而对于自己的哥哥孙策,为了消除影响力,只封了孙策为长沙恒王,就这种心胸,自己死后权臣当道一点都不冤!该!


每日趣评


刘禅当上皇帝的第七年,诸葛亮在春天发动了第二次北伐,派遣陈式攻取雍州的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得知,紧急出兵解救,诸葛亮亲自带兵从建威而出,截住郭淮大军,击退魏军。陈式攻下二郡。后主下旨恢复诸葛亮因街亭之败而引咎自辞的丞相职务。就在这一年,东吴孙权看准时机,借蜀汉与曹魏交兵的时机,又有上一年石亭之战中大破曹休的气势,孙权认为时机已到,便建国称帝,并进行追封“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追封父亲孙坚为吴国武皇帝,打下江东基业并传位给孙权的孙策,只得到长沙桓王的谥号。


孙坚史书记为孙破虏,因他死时在汉朝的官职只是破虏将军,孙坚算江东世家小族,县吏出身,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讨贼有功历任三地县丞,黄巾乱起,孙坚抓住机会不甘人后,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千士兵,随中郎将朱儁南征北战。(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又随张温平凉州之乱,与董卓初识便交恶,战功累累,封为乌程侯,自后附从袁术,攻打荆州,中伏身死,论对后来东吴建立之功,孙坚实无大功劳,他一死,前功尽弃,全赖孙策复振。


孙策在其父死后离军守孝,守孝结束后回到袁术军中,几经周折,与舅父吴景联手起家,招了几百军士讨伐贼寇积累资本,渐渐坐大,不满袁术的小家子气和言而无信,孙策愤而自立,带着朱治等孙坚手下老将来到江东,一路招兵买马,打败了刘繇,大败许贡,击败王郎,六年征战,基本统一江东。(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北方袁曹反目,大战在即,在这微妙时刻,孙策因许贡门客刺杀身亡。临死前考虑到江东平定不久,暗流汹涌,儿子年少不能大任,便把大位交给二弟孙权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由此看来,江东基业实起于孙策,他才是真正的吴国创始人,但孙权如此追封父兄,也有不得已之处,三国魏汉吴,魏受汉献帝禅让,据有法理依据,而刘备建的蜀汉,有血统依据,独有孙吴,地方军阀起家,法理法统各方面都难以解释,只能理解为乱世出草头王。在此背景下,如果追封孙策为皇帝,就是承认孙策后人有继承皇位的权力,在法理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出现二个龙脉是取乱之道。所以孙权追认父亲为皇帝,只封兄长为王,是名份所迫,并不能作为他忘恩负义的力证“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


南方鹏


孙权称帝之后,追尊父亲孙坚为始祖武烈皇帝,却仅仅追封长兄孙策为长沙王,谥“桓”。相比之下,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追尊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为高祖宣皇帝、太祖文皇帝的同时,追尊大爷司马师为世宗景皇帝,狠狠地打了孙权的脸。要知道,司马师的过继嗣子司马攸可是司马昭的亲儿子,是司马炎的亲兄弟!给大爷司马师皇帝的名分,等于是增加了司马攸的“正统性”筹码,对司马炎自身是有着严重威胁的。可是,司马炎依然这么做了。反观孙权,不仅没有追尊长兄孙策为皇帝,而且连仅有的长沙王也没有让孙策的儿子孙绍承袭。三国承汉制,由孙策的儿子孙绍袭长沙王,顺理成章。可是,孙权并没有,只给了侄子孙绍一个吴侯的爵位,即便这个有着特殊含义的爵位,最终也被收回了,孙绍被改封为上虞侯。那么,孙权为什么要如此呢?很显然,就是在刻意低调处理孙策的历史地位问题。



孙坚虽然号称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之一,实际上仅仅是一路军阀而已,与后来江东政权关系并不大。真正建立江东政权的是孙策。孙策凭借着从袁术手里带出来的少量人马和父亲留下的草台班子,一路延揽人才、收拢地方豪强,硬生生打出了江东政权的雏形。只可惜,天妒英才,孙策因伤英年早逝,只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孙绍。身处乱世,这是致命的。为了江东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孙策毅然放弃了儿子孙绍,将一切权力移交给了弟弟孙权,自此,孙权成为了江东政权的新老板。孙策选择孙权,主要是出于公心,私心或许也是有的。毕竟儿子年幼,与其将来让孙权自己动手夺权,倒不如索性直接把权力交给孙权,换取儿子的平安富贵。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看法而已,一家之言。



换句话说,江东政权的大框架是孙策留下的,后来孙权手下的重臣,诸如张子布、周公瑾等等也都是孙策的旧臣,甚至不少老臣、老将还是父亲孙坚的旧班底,而这些人掌握着江东政权的行政、军事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孙权手下的掌权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孙策系的旧臣。身处乱世,孙权根本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地重新洗牌,只能全盘接收。这或许正是孙权低调处理孙策历史地位问题和刻意压低孙策子孙地位的原因所在。因为,如果追尊孙策为皇帝,孙绍的宗法地位将比孙权更加正统。一旦孙绍野心膨胀或者被有心人利用,举起反叛大旗,名正言顺。同时,孙权手下那么多孙策系旧臣依然手握实权,万一相互呼应起来,孙权很难收场。即便强势镇压了,江东政权也势必元气大伤。身处三国乱世,内乱就意味着被他国吞并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司马炎而言,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首先,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全盘接手了司马师的一切,连司马师的“儿子”都是司马昭生的。原本司马懿、司马师的旧臣,顺理成章就成了司马昭的班底,不听话的也被司马昭收拾得差不多了。因此,司马炎接过来的实际上是父亲司马昭的班底,而不是大爷司马师的。其次,司马师绝嗣,过继嗣子司马攸也是司马昭的儿子,对于群臣而言,司马攸和司马炎的区别并不大,都是旧主亲子,不存在旧部倒向哪一个的问题。毕竟,倒腾来、倒腾去江山都是司马昭家的,心向司马昭的旧臣们基本上不可能去折腾。再者,司马炎称帝时,晋已经代魏,蜀汉也早已经降魏(实际上掌权者是司马昭),剩下的孙吴政权也已经日薄西山,灭吴只是时间问题。即便生乱,司马炎平叛也没有被他国吞并的风险。因此,司马炎才敢于如此大方,追寻大爷司马师为皇帝。但是,孙权所处的时代不同,形势不同,他不敢冒这个风险。



除了这个原因,或许孙权个人觉得,长兄孙坚建立的仅仅是江东政权的雏形,而江东政权最终与魏、蜀形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得其一,主要还是自己的功劳,根本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的必要。或许孙权觉得,孙策充其量就是一方诸侯、割据军阀而已,压根儿配不上皇帝的尊号。从孙权死后的谥号“大”来看,这个人生前多半还是比较“唯我独尊”的。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一些推测,真实原因恐怕只有明孝陵边上躺着的孙权自己知道了。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孙权称帝后,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而兄长孙策只追封为长沙桓王。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孙权忘恩负义呢?其实不然,下面笔者试分析之。

第一,无论是孙坚还是孙策,生前既无皇号,亦无王号

东吴政权实际上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建立的,但是孙策能够崛起于江东,又与孙坚旧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孙坚生前,东吴政权连个影子都没有,他一直在荆州地区作战,最后也战死于荆州。然而,孙坚的旧部,却是孙策得以自立门户的根本,因此,东吴政权的建立,与孙坚是分不开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指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显然,三世指的是孙坚、孙策与孙权。

无论是孙坚还是孙策,生前既没有称皇帝,也没有称王,只是将军的头衔。孙权在称帝后,追认父亲孙坚为皇帝,孙策为长沙桓王,都只是象征性的尊号,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第二,追认父亲为皇帝,是有先例的

在孙权之前,魏文帝曹丕就这样做了。魏政权取代汉政权,虽始于曹丕,但实际上魏国的天下是曹操打下来的,曹操才是魏国的真正开国者。曹丕当上皇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十分强调伦理观念。孙权追尊父亲孙坚为皇帝,与曹丕追尊曹操为皇帝,性质是一样的,既彰显父亲对政权建立的贡献,也是仁孝的一种表现。后来西晋开国,早已去世的司马懿也被追认为开国皇帝,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为什么孙权没有追尊哥哥孙策为皇帝呢

既然东吴政权的建立,主要是孙策之功,为什么孙权不同时追尊哥哥为皇帝呢?为什么只尊他的长沙桓王呢?是不是忘恩负义呢?

其实不然。倘若把孙策也追尊为皇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孙策若是被尊为皇帝,就表明他的子孙同样具有皇位继承权,这么一来,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了。我们知道,在孙权晚年,几个儿子发生夺嫡之争,好几个死于非命。光孙权自己的儿子,为了争皇位就刀光血影,血肉横飞,若是孙策的子孙们也有继承权,也加入夺嫡之争,那么将是怎么样的闹剧啊。

因此,古代的礼法制度,是要充分考虑到皇位继承的问题。就好比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其政权的建立,也与哥哥刘縯分不开,刘秀当上皇帝后,把哥哥追封为齐武王,也没有追尊为皇帝。因此,孙权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不存在忘恩负义。


君山话史


引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不是孙权不想追封,而是实力不允许啊!若孙权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怎么供奉孙策都可以,可偏偏他是割据一方的雄主,并且最后是称帝的帝王,他的一言一行直接会影响时局的发展。



不管是忘恩负义也好还是生性凉薄也罢,孙权不追封孙策,历史君认为他有着两方面的考量:

其一他有儿子,他的兄长孙策也有儿子,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无可厚非,毕竟权力地位讲究一脉相承,若是追封孙策为皇帝,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承认了孙策的儿子也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在他没驾崩之前没啥,一旦他去世,就会有人利用孙策为皇帝这件事做文章,为了避免这种祸端,孙权只能封孙策为王。


也许有人会说你看人家晋武帝司马炎多仁厚大方,篡位登基为帝后不就尊自己的伯父司马师为景皇帝了么?司马师有儿子,他就不担心这种问题么?其实细细了解之后你会发现,晋武帝聪明着呢!虽然司马师有儿子他也不担心,因为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是他的亲弟弟,只不过过继到了他伯父家而已,本质上来说是司马师无子,他才会追封司马师为皇帝的。当然这是题外话。

回归到本题,孙权考量的还有一个问题,江山虽然是他父兄初建,但坐稳江山靠的还是他自己,再说孙策在公元200年就去世了,孙权称帝是在公元229年,中间相差了近30年,孙策的影响力早已被磨灭,为了突出自己的功绩,自然没必要拔高孙策,不然会显示他的无能。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也在无形中为孙策的后代避免了皇位的纷争,君不见孙权的几个儿子为了皇位,结果血流成河。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文史频道第153期之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初,孙策在丹徒狩猎时被刺客所伤,同年4月孙策去世,年仅二十八岁。

孙策在临终前指定胞弟孙权继承江东基业,并嘱咐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在和张昭的谈话中,孙策嘱咐张昭辅佐孙权,如果孙权没有能力,就让张昭取代孙权自立。

这句话可能为孙权后来的为人处世留下阴影。孙权在长达数十年中都被大臣掣肘,没有决定江东政务的实权,对此孙权非常郁闷。

当时江东政权中,文臣以张昭为首,武将以周瑜马首是瞻,若不是念在孙策的颜面,东吴政权很可能会分崩离析。


孙权自从当了吴侯以后,没有做出过任何成绩,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荆州是吕蒙从关羽手中夺回来的,夷陵之战则是后起之秀陆逊的功劳。

在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相继去世后,孙权才真正成为吴侯。

可是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去世,曹丕取代汉献帝做了皇帝。

刘备在不久后也在成都称帝,作为三国鼎立的其中一方,孙权终于按耐不住,在建业做了皇帝。

称帝后的孙权,追授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


因为在孙权心里,一直都在记恨哥哥孙策,因为孙策临终的嘱托,让东吴的大臣尾大不掉,为了打击孙策的亲信,防止出现前朝旧臣叛乱,所以孙权选择封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

所谓长沙桓王只是一个名分,并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

做了皇帝的孙权,在成功防止了孙策旧部后,却导致了儿子的互相残杀。

孙权在做了几年皇帝后去世,直到东吴被灭,也没有达成一统天下的愿望。

只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在权力面前兄弟亲情变得一文不值。

—End—



文史频道


虽然只追封孙坚,不追封孙策是刻薄寡恩的表现,但是孙权做出这样忘恩负义的事,是极为正常的。

实际上,孙权忘恩负义,刻意淡化孙策的影响,是孙权长久以来的执政方针。

中原政权一直以来的制度就是子承父业,兄终弟及一直是少数,甚至是得位不正的表现。

孙权毫无疑问就是得位不正的皇帝。

不管孙策对孙权有多么的爱护,甚至多次在宴会上表示“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孙权能够继承东吴的势力,都是“得位不正”表现。

而且,孙策这样一位大将,能够轻易地被刺客杀害,而不是在战场上“马革裹尸”,都是极为不正常的表现。而最大的获利者孙权,本身就非常可疑,孙权继位之后的一系列打压孙策旧臣的表现,更加让人怀疑。

更何况孙策是有儿子的,虽然这个儿子具体年龄不太清楚。

但是孙策被刺杀身亡的时候已经是26岁了,汉朝结婚年龄普遍为15岁。而孙策作为孙坚的长子,在孙坚遇害的时候已经17岁了,要担负起为孙家继承香火、开枝散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孙策是要上战场冲锋陷阵的猛将,没有子嗣孙策的麾下是不会让孙策上战场的。

江东美女大乔确实是嫁给了孙策,但是仅仅是一个小妾,更是在嫁给孙策4个月后,孙策就遇害了。

孙策的儿子孙绍在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有十岁了,虽然不及此时19岁的孙权,但是对于孙权的统治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而孙绍在东吴接受的培养,从来不涉及军事。

孙绍作为猛虎孙策的儿子,竟然没有接受武将培养,完全是作为“米虫”养大的。就算是孙绍成年以后,孙权迫于压力不得不授予官职,也仅仅只是一个制定礼法的小官,甚至都没有留下记载。

而在孙权称帝以后,自觉彻底坐稳了皇位,甚至将孙绍的“吴侯”改封为“上虞侯”,但是已经没有人能够为孙绍说话了。

孙权做了这么多违背良心、丧心病狂的事,就是为了防止孙绍长大成人抢夺皇位,怎么会将孙策追封为皇帝,给自己找麻烦呢?

孙权为了权力真的已经六亲不认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孙坚被杀,17岁的孙策毅然扛起孙家大旗,之后打下江东一片天地。而后孙策被刺死,传大权于亲弟弟孙权

东晋孙盛这样说孙策,“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将相在列,皆其旧也。”



所以孙权的的确确承权于哥哥孙策!而孙权称帝后,却只是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连史家陈寿都觉得孙权这小子不厚道,

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孙权为何忘恩负义?

其一,孙策死得早(死于公元200年),29年后孙权才称帝,能够称帝,孙权认为他的功劳更大,孙策只是打辅助。所以将他按照有功劳的兄弟进行分封!刘秀称帝后还不是仅追封刘縯为齐武公?(江山确实是刘秀打下的,孙权也是这个想法)



而追尊孙坚没毛病!曹丕还追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呢。

其二,确立皇位继承权。孙策膝下有一个儿子,若是追封孙策为皇帝,说明孙绍有皇位继承权,孙权到底该把皇位传给哪家?是人都有私心,孙权自然想传给自家儿子,但孙策势力庞大,吴国中坚力量成形于孙策,万一这批人支持孙绍,导致

  1. 孙绍坐上皇位
  2. 吴国分家,甚至土崩瓦解。之前的袁绍、刘表是前车之鉴!

追封孙策不符合孙权的利益,所以以有功劳的宗室身份追赏。

(生子当如孙仲谋)

其三,追封皇帝只是个虚号,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反倒是能引起以后当权者的猜忌或被有心人利用。孙权这是在保护孙策一家子!孙绍躲过劫难,他的儿子孙奉就是被孙皓猜忌杀死的。

孙权作为一个政治家,说他“忘恩负义”是不对的,皇位前面哪里有亲兄弟?李世民还不是杀李元吉李建成以及他们的儿子?


史小二记


孙权是政治家,政治家做事考虑的是利益,是长久而不是考虑对的起,还是对不起谁。

虽说孙权能在三国中占有一席之地,哥哥孙策功不可没。但是,这并不是孙权再做任何事前,都要考虑对得起,对不起孙策的缘由。

孙权在称帝之后,只册封了自己的父亲孙坚为皇帝,而不册封孙策,无疑这是最为英明的选择。是处于政治层面来的考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家的江山更为长久。

要知道古代皇位的传承,一般都是父子相传,孙权把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他作为儿子的还是当皇帝,这就是正统,无论怎么推算,都是合法的。

但是,一旦孙权把哥哥孙策也册封为了皇帝,这个问题就大了。

因为孙策也有儿子,孙策的儿子,若是长大之后,他就会有别的想法。既然我的老爹孙策也是皇帝,那么他的皇位就应该有我来继承。

为什么是你这个当弟弟来继承呢?若是那时候我小,掌管不了政事,现在我大了,是不是该把皇位传给我了呢?

所以,若是出现这种情况,你说是不是双方之间就会搞事情。为了争夺皇位而大打出手。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孙权只能无视孙策,给他什么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给他皇帝的名号。

这真的不是孙权的忘恩负义,谁让传承制度,就是这样定的呢?

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传承制度不是没有,但是,无疑例外最后都演化成了父子相传。

你看宋朝本来是赵匡胤开创的,赵匡胤死后,皇位糊里糊涂的就落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的头上。

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排除异己,基本上把能威胁到,他皇位的人都给杀死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也因此殒命,还有赵匡胤的弟弟赵廷美,也是被哥哥赵光义给弄死的。

赵光义把潜在的竞争对手都给弄死之后,就把自己的儿子立为了太子,然后皇位就由他的儿子继承,儿子的儿子继承,就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才是皇位的最佳传承制度,一旦兄弟相传,毕竟会引起一场大的屠杀。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他就是杀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当上的皇帝。

通过以后的这些事件来看,孙权的做法无疑就是正确的,是最英明的选择,而不是题目所说的忘恩负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