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王-_-子


孫權稱帝后,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這是古代開國皇帝的通常做法,體現其皇位的合理性與繼承性。

但是,孫權的權力直接來自於哥哥孫策,從現實看孫權是孫氏集團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孫堅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孫策也應該享受此殊榮;從情理上講,沒有孫策也就沒有孫權的後來,要追封的話孫策也應該一併追封。

但孫權沒有這樣做,只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王與帝有本質區分,孫權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但孫權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古代宗廟祭祀實行昭穆制度,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周禮》記載:“辨廟祧之昭穆。”鄭玄註釋為:“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 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廟中居中,以下子孫分別排列左右兩列,左為昭,右為穆。

具體的情形是:始祖為穆,始祖之子為昭;始祖之孫為穆;始祖孫之子又為昭;始祖孫之孫又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單線排列,以保證父子始終異列,避免“並肩而立”的尷尬,而祖孫則始終同列。這時候,如果中間多出一個平輩,則打亂了昭穆次序。

以孫氏為例,孫堅為穆,孫權為昭,孫權之子為穆,孫權之孫為昭,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個孫策,情況就變化了,孫堅為穆,孫堅為昭,孫權又為穆,孫權與父親同為穆,這就不符合常規了。

這不僅是一個儀式問題,更有現實的考慮。如果追認兄長為皇帝,那麼兄長的兒子也擁有皇位繼承權,具體到孫策,他的兒子孫紹與孫權的幾個兒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問鼎皇位,這容易造成內部分裂。所以,無論從通行制度還是現實去考慮,孫權的做法都是沒問題的。

那麼,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晉宣帝司馬懿、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馬懿是司馬炎的爺爺,司馬師是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昭是司馬炎的父親,這次追封后晉朝的宗廟排列如下:司馬懿為穆,司馬師為昭;司馬昭為穆,司馬炎為昭。如果這樣排,的確有些亂。

司馬炎是如何考慮的呢?其實,昭穆次序的考慮在他看來還是次要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確定誰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馬炎當然希望父親司馬昭能為始祖,但誰都知道晉朝基業創建與爺爺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密不可分,司馬炎如果將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會受到質疑。

所以,司馬炎確定了這們的七廟制度:六世祖司馬均,五世祖司馬量,高祖司馬俊,曾祖司馬防,祖宣皇帝司馬懿,父景皇帝司馬師,父親文皇帝司馬昭。上面這六位,合為“三昭三穆”,但“太祖虛位”,也就是乾脆不明確為太祖。

這是從制度方面的考慮,從現實考慮,司馬炎將伯父司馬師也追封為皇帝,不擔心他的後代擁有皇位繼承權嗎?這一點恰恰不用擔心,因為司馬師只有5個女兒,沒有兒子。


南門太守


孫權是個心胸狹窄之人,所以終他一生,只能保全江東,不能開拓疆土。他的哥哥孫策對孫權很好,臨終前將江東大業委託與他,然而孫權卻在稱帝后只封孫策為長沙桓王,從這件事情,足見其心志和秉性。那麼孫權為什麼要這麼薄情寡義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孫家基業,整體來說跟孫堅關係不大,孫堅時期過於依託袁術,造成孫堅變成袁術的馬前卒,為他攻城略地。當然了,孫堅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原本想擊敗劉表,佔據荊州,這樣的話,袁術就不敢小瞧自己。沒有想到,最後孫堅被黃祖伏擊,死於亂箭之下。所以,終孫堅一生,他跟江東基業是沒有什麼關係的。而孫權追封他,只是因為孫堅是他的父親。那麼孫策呢?孫權應該追封孫策嗎?太應該了。

孫策當年從吳地起兵,橫掃江東,創下了江東基業的雛形。後來,許貢的門客刺殺孫策,造成孫策早亡。孫策臨終時,對身後大事非常不放心。為什麼呢?

當時軍中分歧很大,以張昭為首的股肱謀士和許多將軍都擁護孫策的三弟孫翊接掌江東,而對孫權很不感冒。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孫翊頗有孫策之風,可以統領江東眾將士繼續開疆拓土。但是孫策不這麼看。

孫策認為,此時的江東已是風雨飄搖,已經不再適合過於注重進攻了,應該趕緊解決穩定的問題。所以,孫策認為應該讓沉穩持重的二弟孫權來接掌江東。雖然張昭等人不同意,但是最後還是以孫策的意見為準,孫權繼位。

可以這麼說,孫權的繼位完全是孫策力推的結果,如果沒有孫策堅持己見,孫權根本沒戲。那麼孫權繼位後乾的怎麼樣呢?差強人意。

張昭等人從心底對孫權就不信服,所以在輔佐他時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孫權在孫策死後嚎嚎大哭,不能自己。張昭實在看不下去,怒斥他道:此刻江東正是危機之時,你哭什麼哭?趕緊著裝前去召見諸將,穩定軍心為要。孫權這才停止哭泣,轉身理政。

孫權的才能,孫策看的很清楚。也就是保江東綽綽有餘,但是攻城略地,則基本沒戲。事實證明,確實是這樣的。孫權初立,因為沒有人支持他,所以孫權開始在江東招納賢士,說是招納賢士,其實是組建自己的幕僚。因為舊幕僚跟他心不齊,不聽他的。後來曹操南下征討江東,張昭領著眾臣大唱投降基調就是很好的證明。那麼孫權召來多少賢士呢?很少。

江東最重要的兩場戰役,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赤壁之戰是周瑜領軍打下來的,而周瑜是孫策的結拜兄弟。夷陵之戰是陸遜領軍打下來的,而陸遜是孫策的妹夫。這兩人其實都是孫策留下來的軍事人才,跟孫權沒有關係。孫策只召來一個魯肅,魯肅還是個功過參半的人物。

魯肅大功為聯合了劉備共抵曹操,魯肅大過為將荊州借給劉備,使東吳喪失了一州,所以最後孫權也不得不承認,魯肅功過相抵,跟呂蒙、周瑜、陸遜等人不能比。

所以,雖然孫策死了,但是孫策留下的周瑜、呂蒙、陸遜、程普、黃蓋等人還在繼續發揮著作用。而自從江東打起孫權的旗幟,基本沒有召來什麼像樣的人才。因此,孫權最應該感謝孫策,不單單是因為孫策將位置傳給了他,更在於孫策的影響太深遠了。那麼為什麼孫權稱帝后對孫策這麼薄情寡義呢?跟孫策有一點點關係。

孫策臨終將江東託付給孫權,又將孫權託付給了張昭。孫策對張昭說:我弟孫權如果不能勝任,你可取而代之。如果連你也不能保全江東,克敵制勝,那麼你可以返回鄉中,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可能孫權認為,哥哥孫策還是看不上自己。臨終前給自己召來一個顧命大臣,隨時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險。所以,終孫權一生,他都在壓制張昭,沒有讓張昭擔任丞相一職。

再看看孫權給孫策之子孫紹的待遇,孫權稱吳王后,讓孫紹和滕胤、鄧禮一起制定帝王臨朝的典禮,由此可見,孫紹是個文官,沒有什麼實權。而孫權稱帝后,先封孫紹為吳候,後改封為上虞侯,怕孫紹跟吳這個字沾上什麼關係。而孫策則更慘,孫堅起兵於長沙,而孫策起兵於吳地,孫權卻封孫策為長沙桓王,你說孫權安得什麼心?

相比之下,同時期的司馬昭就比孫權做的好太多。司馬昭始終承認司馬家能在司馬懿死後繼續掌權,跟哥哥司馬師有很大關係。所以他始終敬重自己的哥哥,並以此教導自己的孩子。司馬炎稱帝后,追封司馬師為景帝。他和司馬昭並稱二帝,這種胸懷,孫權難道不慚愧嗎?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孫權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隘之人,他生怕自己的帝位不穩,因此狠心處死了太子和魯王孫霸,逼死了股肱大臣陸遜。而對於自己的哥哥孫策,為了消除影響力,只封了孫策為長沙恆王,就這種心胸,自己死後權臣當道一點都不冤!該!


每日趣評


劉禪當上皇帝的第七年,諸葛亮在春天發動了第二次北伐,派遣陳式攻取雍州的武都陰平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得知,緊急出兵解救,諸葛亮親自帶兵從建威而出,截住郭淮大軍,擊退魏軍。陳式攻下二郡。後主下旨恢復諸葛亮因街亭之敗而引咎自辭的丞相職務。就在這一年,東吳孫權看準時機,借蜀漢與曹魏交兵的時機,又有上一年石亭之戰中大破曹休的氣勢,孫權認為時機已到,便建國稱帝,並進行追封“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追封父親孫堅為吳國武皇帝,打下江東基業並傳位給孫權的孫策,只得到長沙桓王的諡號。


孫堅史書記為孫破虜,因他死時在漢朝的官職只是破虜將軍,孫堅算江東世家小族,縣吏出身,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討賊有功歷任三地縣丞,黃巾亂起,孫堅抓住機會不甘人後,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一千士兵,隨中郎將朱儁南征北戰。(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又隨張溫平涼州之亂,與董卓初識便交惡,戰功累累,封為烏程侯,自後附從袁術,攻打荊州,中伏身死,論對後來東吳建立之功,孫堅實無大功勞,他一死,前功盡棄,全賴孫策復振。


孫策在其父死後離軍守孝,守孝結束後回到袁術軍中,幾經周折,與舅父吳景聯手起家,招了幾百軍士討伐賊寇積累資本,漸漸坐大,不滿袁術的小家子氣和言而無信,孫策憤而自立,帶著朱治等孫堅手下老將來到江東,一路招兵買馬,打敗了劉繇,大敗許貢,擊敗王郎,六年征戰,基本統一江東。(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北方袁曹反目,大戰在即,在這微妙時刻,孫策因許貢門客刺殺身亡。臨死前考慮到江東平定不久,暗流洶湧,兒子年少不能大任,便把大位交給二弟孫權並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由此看來,江東基業實起於孫策,他才是真正的吳國創始人,但孫權如此追封父兄,也有不得已之處,三國魏漢吳,魏受漢獻帝禪讓,據有法理依據,而劉備建的蜀漢,有血統依據,獨有孫吳,地方軍閥起家,法理法統各方面都難以解釋,只能理解為亂世出草頭王。在此背景下,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就是承認孫策後人有繼承皇位的權力,在法理基礎薄弱的情況下,出現二個龍脈是取亂之道。所以孫權追認父親為皇帝,只封兄長為王,是名份所迫,並不能作為他忘恩負義的力證“權稱尊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


南方鵬


孫權稱帝之後,追尊父親孫堅為始祖武烈皇帝,卻僅僅追封長兄孫策為長沙王,諡“桓”。相比之下,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追尊祖父司馬懿、父親司馬昭為高祖宣皇帝、太祖文皇帝的同時,追尊大爺司馬師為世宗景皇帝,狠狠地打了孫權的臉。要知道,司馬師的過繼嗣子司馬攸可是司馬昭的親兒子,是司馬炎的親兄弟!給大爺司馬師皇帝的名分,等於是增加了司馬攸的“正統性”籌碼,對司馬炎自身是有著嚴重威脅的。可是,司馬炎依然這麼做了。反觀孫權,不僅沒有追尊長兄孫策為皇帝,而且連僅有的長沙王也沒有讓孫策的兒子孫紹承襲。三國承漢制,由孫策的兒子孫紹襲長沙王,順理成章。可是,孫權並沒有,只給了侄子孫紹一個吳侯的爵位,即便這個有著特殊含義的爵位,最終也被收回了,孫紹被改封為上虞侯。那麼,孫權為什麼要如此呢?很顯然,就是在刻意低調處理孫策的歷史地位問題。



孫堅雖然號稱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之一,實際上僅僅是一路軍閥而已,與後來江東政權關係並不大。真正建立江東政權的是孫策。孫策憑藉著從袁術手裡帶出來的少量人馬和父親留下的草臺班子,一路延攬人才、收攏地方豪強,硬生生打出了江東政權的雛形。只可惜,天妒英才,孫策因傷英年早逝,只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孫紹。身處亂世,這是致命的。為了江東政權的穩定和發展,孫策毅然放棄了兒子孫紹,將一切權力移交給了弟弟孫權,自此,孫權成為了江東政權的新老闆。孫策選擇孫權,主要是出於公心,私心或許也是有的。畢竟兒子年幼,與其將來讓孫權自己動手奪權,倒不如索性直接把權力交給孫權,換取兒子的平安富貴。當然,這僅僅是個人看法而已,一家之言。



換句話說,江東政權的大框架是孫策留下的,後來孫權手下的重臣,諸如張子布、周公瑾等等也都是孫策的舊臣,甚至不少老臣、老將還是父親孫堅的舊班底,而這些人掌握著江東政權的行政、軍事等方方面面。也就是說,孫權手下的掌權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孫策系的舊臣。身處亂世,孫權根本不可能進行大規模地重新洗牌,只能全盤接收。這或許正是孫權低調處理孫策歷史地位問題和刻意壓低孫策子孫地位的原因所在。因為,如果追尊孫策為皇帝,孫紹的宗法地位將比孫權更加正統。一旦孫紹野心膨脹或者被有心人利用,舉起反叛大旗,名正言順。同時,孫權手下那麼多孫策系舊臣依然手握實權,萬一相互呼應起來,孫權很難收場。即便強勢鎮壓了,江東政權也勢必元氣大傷。身處三國亂世,內亂就意味著被他國吞併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這是孫權不願意看到的。



對於司馬炎而言,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首先,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全盤接手了司馬師的一切,連司馬師的“兒子”都是司馬昭生的。原本司馬懿、司馬師的舊臣,順理成章就成了司馬昭的班底,不聽話的也被司馬昭收拾得差不多了。因此,司馬炎接過來的實際上是父親司馬昭的班底,而不是大爺司馬師的。其次,司馬師絕嗣,過繼嗣子司馬攸也是司馬昭的兒子,對於群臣而言,司馬攸和司馬炎的區別並不大,都是舊主親子,不存在舊部倒向哪一個的問題。畢竟,倒騰來、倒騰去江山都是司馬昭家的,心向司馬昭的舊臣們基本上不可能去折騰。再者,司馬炎稱帝時,晉已經代魏,蜀漢也早已經降魏(實際上掌權者是司馬昭),剩下的孫吳政權也已經日薄西山,滅吳只是時間問題。即便生亂,司馬炎平叛也沒有被他國吞併的風險。因此,司馬炎才敢於如此大方,追尋大爺司馬師為皇帝。但是,孫權所處的時代不同,形勢不同,他不敢冒這個風險。



除了這個原因,或許孫權個人覺得,長兄孫堅建立的僅僅是江東政權的雛形,而江東政權最終與魏、蜀形成鼎足之勢、三分天下得其一,主要還是自己的功勞,根本沒有追尊孫策為皇帝的必要。或許孫權覺得,孫策充其量就是一方諸侯、割據軍閥而已,壓根兒配不上皇帝的尊號。從孫權死後的諡號“大”來看,這個人生前多半還是比較“唯我獨尊”的。當然,這僅僅是個人的一些推測,真實原因恐怕只有明孝陵邊上躺著的孫權自己知道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孫權稱帝后,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而兄長孫策只追封為長沙桓王。那麼,這是不是說明孫權忘恩負義呢?其實不然,下面筆者試分析之。

第一,無論是孫堅還是孫策,生前既無皇號,亦無王號

東吳政權實際上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建立的,但是孫策能夠崛起於江東,又與孫堅舊部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在孫堅生前,東吳政權連個影子都沒有,他一直在荊州地區作戰,最後也戰死於荊州。然而,孫堅的舊部,卻是孫策得以自立門戶的根本,因此,東吳政權的建立,與孫堅是分不開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指出,“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顯然,三世指的是孫堅、孫策與孫權。

無論是孫堅還是孫策,生前既沒有稱皇帝,也沒有稱王,只是將軍的頭銜。孫權在稱帝后,追認父親孫堅為皇帝,孫策為長沙桓王,都只是象徵性的尊號,並沒有實際的意義。

第二,追認父親為皇帝,是有先例的

在孫權之前,魏文帝曹丕就這樣做了。魏政權取代漢政權,雖始於曹丕,但實際上魏國的天下是曹操打下來的,曹操才是魏國的真正開國者。曹丕當上皇帝后,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大家都知道,中國文化十分強調倫理觀念。孫權追尊父親孫堅為皇帝,與曹丕追尊曹操為皇帝,性質是一樣的,既彰顯父親對政權建立的貢獻,也是仁孝的一種表現。後來西晉開國,早已去世的司馬懿也被追認為開國皇帝,道理是一樣的。

第三,為什麼孫權沒有追尊哥哥孫策為皇帝呢

既然東吳政權的建立,主要是孫策之功,為什麼孫權不同時追尊哥哥為皇帝呢?為什麼只尊他的長沙桓王呢?是不是忘恩負義呢?

其實不然。倘若把孫策也追尊為皇帝,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孫策若是被尊為皇帝,就表明他的子孫同樣具有皇位繼承權,這麼一來,事情就會變得非常麻煩了。我們知道,在孫權晚年,幾個兒子發生奪嫡之爭,好幾個死於非命。光孫權自己的兒子,為了爭皇位就刀光血影,血肉橫飛,若是孫策的子孫們也有繼承權,也加入奪嫡之爭,那麼將是怎麼樣的鬧劇啊。

因此,古代的禮法制度,是要充分考慮到皇位繼承的問題。就好比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其政權的建立,也與哥哥劉縯分不開,劉秀當上皇帝后,把哥哥追封為齊武王,也沒有追尊為皇帝。因此,孫權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不存在忘恩負義。


君山話史


引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不是孫權不想追封,而是實力不允許啊!若孫權只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他怎麼供奉孫策都可以,可偏偏他是割據一方的雄主,並且最後是稱帝的帝王,他的一言一行直接會影響時局的發展。



不管是忘恩負義也好還是生性涼薄也罷,孫權不追封孫策,歷史君認為他有著兩方面的考量:

其一他有兒子,他的兄長孫策也有兒子,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無可厚非,畢竟權力地位講究一脈相承,若是追封孫策為皇帝,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承認了孫策的兒子也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在他沒駕崩之前沒啥,一旦他去世,就會有人利用孫策為皇帝這件事做文章,為了避免這種禍端,孫權只能封孫策為王。


也許有人會說你看人家晉武帝司馬炎多仁厚大方,篡位登基為帝后不就尊自己的伯父司馬師為景皇帝了麼?司馬師有兒子,他就不擔心這種問題麼?其實細細瞭解之後你會發現,晉武帝聰明著呢!雖然司馬師有兒子他也不擔心,因為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是他的親弟弟,只不過過繼到了他伯父家而已,本質上來說是司馬師無子,他才會追封司馬師為皇帝的。當然這是題外話。

迴歸到本題,孫權考量的還有一個問題,江山雖然是他父兄初建,但坐穩江山靠的還是他自己,再說孫策在公元200年就去世了,孫權稱帝是在公元229年,中間相差了近30年,孫策的影響力早已被磨滅,為了突出自己的功績,自然沒必要拔高孫策,不然會顯示他的無能。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孫權沒有追封孫策,也在無形中為孫策的後代避免了皇位的紛爭,君不見孫權的幾個兒子為了皇位,結果血流成河。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文史頻道第153期之江東基業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初,孫策在丹徒狩獵時被刺客所傷,同年4月孫策去世,年僅二十八歲。

孫策在臨終前指定胞弟孫權繼承江東基業,並囑咐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在和張昭的談話中,孫策囑咐張昭輔佐孫權,如果孫權沒有能力,就讓張昭取代孫權自立。

這句話可能為孫權後來的為人處世留下陰影。孫權在長達數十年中都被大臣掣肘,沒有決定江東政務的實權,對此孫權非常鬱悶。

當時江東政權中,文臣以張昭為首,武將以周瑜馬首是瞻,若不是念在孫策的顏面,東吳政權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孫權自從當了吳侯以後,沒有做出過任何成績,赤壁之戰是周瑜打的,荊州是呂蒙從關羽手中奪回來的,夷陵之戰則是後起之秀陸遜的功勞。

在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相繼去世後,孫權才真正成為吳侯。

可是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去世,曹丕取代漢獻帝做了皇帝。

劉備在不久後也在成都稱帝,作為三國鼎立的其中一方,孫權終於按耐不住,在建業做了皇帝。

稱帝后的孫權,追授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哥哥孫策為長沙桓王。


因為在孫權心裡,一直都在記恨哥哥孫策,因為孫策臨終的囑託,讓東吳的大臣尾大不掉,為了打擊孫策的親信,防止出現前朝舊臣叛亂,所以孫權選擇封哥哥孫策為長沙桓王。

所謂長沙桓王只是一個名分,並沒有任何的實質意義。

做了皇帝的孫權,在成功防止了孫策舊部後,卻導致了兒子的互相殘殺。

孫權在做了幾年皇帝后去世,直到東吳被滅,也沒有達成一統天下的願望。

只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在權力面前兄弟親情變得一文不值。

—End—



文史頻道


雖然只追封孫堅,不追封孫策是刻薄寡恩的表現,但是孫權做出這樣忘恩負義的事,是極為正常的。

實際上,孫權忘恩負義,刻意淡化孫策的影響,是孫權長久以來的執政方針。

中原政權一直以來的制度就是子承父業,兄終弟及一直是少數,甚至是得位不正的表現。

孫權毫無疑問就是得位不正的皇帝。

不管孫策對孫權有多麼的愛護,甚至多次在宴會上表示“這些人以後都會是你的手下”。孫權能夠繼承東吳的勢力,都是“得位不正”表現。

而且,孫策這樣一位大將,能夠輕易地被刺客殺害,而不是在戰場上“馬革裹屍”,都是極為不正常的表現。而最大的獲利者孫權,本身就非常可疑,孫權繼位之後的一系列打壓孫策舊臣的表現,更加讓人懷疑。

更何況孫策是有兒子的,雖然這個兒子具體年齡不太清楚。

但是孫策被刺殺身亡的時候已經是26歲了,漢朝結婚年齡普遍為15歲。而孫策作為孫堅的長子,在孫堅遇害的時候已經17歲了,要擔負起為孫家繼承香火、開枝散葉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孫策是要上戰場衝鋒陷陣的猛將,沒有子嗣孫策的麾下是不會讓孫策上戰場的。

江東美女大喬確實是嫁給了孫策,但是僅僅是一個小妾,更是在嫁給孫策4個月後,孫策就遇害了。

孫策的兒子孫紹在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有十歲了,雖然不及此時19歲的孫權,但是對於孫權的統治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而孫紹在東吳接受的培養,從來不涉及軍事。

孫紹作為猛虎孫策的兒子,竟然沒有接受武將培養,完全是作為“米蟲”養大的。就算是孫紹成年以後,孫權迫於壓力不得不授予官職,也僅僅只是一個制定禮法的小官,甚至都沒有留下記載。

而在孫權稱帝以後,自覺徹底坐穩了皇位,甚至將孫紹的“吳侯”改封為“上虞侯”,但是已經沒有人能夠為孫紹說話了。

孫權做了這麼多違背良心、喪心病狂的事,就是為了防止孫紹長大成人搶奪皇位,怎麼會將孫策追封為皇帝,給自己找麻煩呢?

孫權為了權力真的已經六親不認了。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孫堅被殺,17歲的孫策毅然扛起孫家大旗,之後打下江東一片天地。而後孫策被刺死,傳大權於親弟弟孫權

東晉孫盛這樣說孫策,“策為首事之君,有吳開國之主;將相在列,皆其舊也。”



所以孫權的的確確承權於哥哥孫策!而孫權稱帝后,卻只是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連史家陳壽都覺得孫權這小子不厚道,

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孫權為何忘恩負義?

其一,孫策死得早(死於公元200年),29年後孫權才稱帝,能夠稱帝,孫權認為他的功勞更大,孫策只是打輔助。所以將他按照有功勞的兄弟進行分封!劉秀稱帝后還不是僅追封劉縯為齊武公?(江山確實是劉秀打下的,孫權也是這個想法)



而追尊孫堅沒毛病!曹丕還追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呢。

其二,確立皇位繼承權。孫策膝下有一個兒子,若是追封孫策為皇帝,說明孫紹有皇位繼承權,孫權到底該把皇位傳給哪家?是人都有私心,孫權自然想傳給自家兒子,但孫策勢力龐大,吳國中堅力量成形於孫策,萬一這批人支持孫紹,導致

  1. 孫紹坐上皇位
  2. 吳國分家,甚至土崩瓦解。之前的袁紹、劉表是前車之鑑!

追封孫策不符合孫權的利益,所以以有功勞的宗室身份追賞。

(生子當如孫仲謀)

其三,追封皇帝只是個虛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反倒是能引起以後當權者的猜忌或被有心人利用。孫權這是在保護孫策一家子!孫紹躲過劫難,他的兒子孫奉就是被孫皓猜忌殺死的。

孫權作為一個政治家,說他“忘恩負義”是不對的,皇位前面哪裡有親兄弟?李世民還不是殺李元吉李建成以及他們的兒子?


史小二記


孫權是政治家,政治家做事考慮的是利益,是長久而不是考慮對的起,還是對不起誰。

雖說孫權能在三國中佔有一席之地,哥哥孫策功不可沒。但是,這並不是孫權再做任何事前,都要考慮對得起,對不起孫策的緣由。

孫權在稱帝之後,只冊封了自己的父親孫堅為皇帝,而不冊封孫策,無疑這是最為英明的選擇。是處於政治層面來的考慮,這樣做只是為了讓自己家的江山更為長久。

要知道古代皇位的傳承,一般都是父子相傳,孫權把自己的父親追封為皇帝,他作為兒子的還是當皇帝,這就是正統,無論怎麼推算,都是合法的。

但是,一旦孫權把哥哥孫策也冊封為了皇帝,這個問題就大了。

因為孫策也有兒子,孫策的兒子,若是長大之後,他就會有別的想法。既然我的老爹孫策也是皇帝,那麼他的皇位就應該有我來繼承。

為什麼是你這個當弟弟來繼承呢?若是那時候我小,掌管不了政事,現在我大了,是不是該把皇位傳給我了呢?

所以,若是出現這種情況,你說是不是雙方之間就會搞事情。為了爭奪皇位而大打出手。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孫權只能無視孫策,給他什麼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給他皇帝的名號。

這真的不是孫權的忘恩負義,誰讓傳承製度,就是這樣定的呢?

歷史上兄終弟及的傳承製度不是沒有,但是,無疑例外最後都演化成了父子相傳。

你看宋朝本來是趙匡胤開創的,趙匡胤死後,皇位糊里糊塗的就落到了他的弟弟趙光義的頭上。

趙光義當了皇帝之後,排除異己,基本上把能威脅到,他皇位的人都給殺死了,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也因此殞命,還有趙匡胤的弟弟趙廷美,也是被哥哥趙光義給弄死的。

趙光義把潛在的競爭對手都給弄死之後,就把自己的兒子立為了太子,然後皇位就由他的兒子繼承,兒子的兒子繼承,就這樣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才是皇位的最佳傳承製度,一旦兄弟相傳,畢竟會引起一場大的屠殺。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屬於這種情況,他就是殺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當上的皇帝。

通過以後的這些事件來看,孫權的做法無疑就是正確的,是最英明的選擇,而不是題目所說的忘恩負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