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区贫困面貌大改:出门水泥道,抬腿就上车

4月1日,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媒体采访行动在固原拉开序幕。宁夏六盘山贫困地区涵盖了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共154个乡镇、1869个行政村,片区面积占全区85%,人口占全区60%。近几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将六盘山片区作为交通扶贫主战场,加快骨干通道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为宁夏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当好先行者。

六盘山区贫困面貌大改:出门水泥道,抬腿就上车

资料图

片区所有县城通上高速路

截至2018年底,宁夏六盘山片区公路通车总里程2.9万公里,占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82%,公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51.6公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片区内实现了所有县城通高速公路、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建制村通客车比重达到99.8%,片区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路网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片区内建成固原至西吉、彭阳至青石嘴、黑城至海原、李家庄至泾河源等多条地方高速公路,先后解决了海原、彭阳、西吉、泾源等贫困县不通高速路的问题;实现青兰高速宁夏境全线贯通,建成全国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最长公路隧道——全长9.5公里的六盘山特长隧道。片区内已形成6个省际高速出口通道,构建起以青兰、福银等国家高速公路为主骨架、联通贫困县区的快速交通网络,形成了片区内各县区间“一小时”交通圈。

2018年底,提前完成了建制村通畅的交通扶贫兜底性任务,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覆盖广度进一步提升。累计实现14个贫困县(区)1865个建制村通客车。

片区公路项目纳入规划获支持

自2012年交通运输部牵头联系六盘山区脱贫攻坚任务以来,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宁夏大力支持,为宁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支撑保障。

交通运输部与宁夏先后签订《促进六盘山交通运输发展共建协议》《加快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建协议》,编制印发“十二五”“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全国红色旅游公路规划(2017-2020年)》,将六盘山区公路项目最大限度纳入规划给予支持。

2012年至今,交通运输部累计安排宁夏六盘山片区车购税补助资金138亿元,累计支持建设国家高速公路550公里、支持普通国省干线升级改造1500公里、支持农村公路新改建8000公里以及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等项目600公里。

“交通+特色产业”助力脱贫致富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围绕宁夏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支持地方修建了一批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和养殖种植对外连接的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

支持建设泾源老龙潭至凉殿峡、固原市区至六盘山长征景区、泾源县经兴盛乡至泾河源镇等旅游公路,帮助固原市构建旅游交通环线,推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围绕特色产业,建设农村公路,促进西吉县的马铃薯、原州区的冷凉蔬菜、泾源县的苗木、隆德县的花卉和中药材、彭阳县的林果、同心县的羊绒加工、海原县的畜牧养殖等发展,有效激发了地区活力,增加了群众收入,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有力条件。

交通扶贫提升固原群众获得感

固原作为六盘山片区核心地区,近年来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当地群众对交通运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固原公路通车总里程9242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里程26.74%,公路密度百平方公里73公里,高于全区水平,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所有62个乡镇823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乡镇通客车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96%,基本形成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固原现有南北方向宝中铁路线一条(单线电气化)客货共线铁路,六盘山机场开通银川、西安、上海、重庆、天津、福州6条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本地旅客占比由开航之初的50%增至80%以上,平均旅客上座率达到65%以上。2018年,六盘山机场实现了所有航班均由百座以上大客机执飞。

近5年,固原市新改建农村公路2415公里,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25亿元,新增农村公路1585公里,新增通硬化路自然村1246个、通砂路自然村150个。一条条硬化路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绿色通道”,一条条农村公路成为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使村民“出门水泥路,抬腿就上车”,距离县城最偏远的村庄进城只需2个小时。不少地方在修路通车后,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修建了美丽新村、农家乐小院、旅游观光村等,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记者 剡文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