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浮“融灣”觀察②】主動融合 打造環珠三角經濟帶發展新引擎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我市推進實施“兩新一前列”戰略、打造環珠三角經濟帶發展新引擎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合作平臺與創新天地。如何緊緊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綱”,主動參與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是擺在全市各級黨政組織面前的重大任務。

主動融入大灣區,是一場自我革命。融入大灣區,必然引發戰略任務的新調整、城市資源的新組合、市場要素的新整合和體制機制的新創設。

要著力實施錯位發展戰略。一個地區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在於比較優勢,不在大而全,而在特而強。雲浮具備獨特的地緣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和人文優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具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和創業創造創新機會。目前雲浮擁有云計算、氫能汽車、不鏽鋼產業、農牧機械製造、石材機械裝備等一系列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創新科技成果,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合作基礎優越、前景廣闊。要著力實施錯位發展戰略,在發揮特色優勢、推動合作、互利共贏中謀求發展。要積極對接大灣區開放型經濟分工體系,制定與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產業發展規劃和項目,著重構築好園區、交通、信息和政策四大平臺,努力營造寬鬆的經濟發展環境。要全面實施“產業興市”戰略,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創新、現代工業與現代農業、溫氏模式與凌豐模式“三軸驅動”,抓緊補齊科技創新、人才資源、商事制度、中心城區建設等短板弱項,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產業優化佈局、高新技術產業加速培育、現代服務產業提速發展、重大工業產業項目落地等“五大產業發展計劃”,調整產業結構、塑造產業優勢。注重抓龍頭、促產業,以華潤西江發電廠、金盛蘭集團短流優特鋼、碧桂園新型材料項目等大型企業項目為支點,以點帶面、集聚發展,形成“一區多核、強勢拉動”的產業佈局,著力構建高質量的現代產業體系。

要全面融入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現代產業體系。省委、省政府在《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構建以大灣區為龍頭、以江—西江經濟帶為腹地,帶動中南、西南地區發展,輻射東南亞、南亞的重要經濟支撐帶;培育壯大新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形成以節能環保產業技術研發和總部基地為核心的產業集聚帶,推進佛山(雲浮)跨區域氫能產業合作,支持建設國家級產業標準創新生產基地(氫能)。”雲浮作為產業特色鮮明,在先進裝備製造業方面已形成一定產業規模,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製造產業體系,佛山(雲浮)產業轉移工業園、佛山順德(雲浮新興新成)產業轉移工業園等先進裝備製造業合作示範基地已成勢成形。雲浮完全有基礎有條件全面融入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當前要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實施“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創新制造、優質製造、集群製造、綠色製造”六大工程,以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建設為依託,重點發展氫能源汽車、汽車零配件、石材機械裝備、農牧機械製造等先進裝備製造產業,不斷強化產業鏈競爭優勢,打造雲浮製造升級版。

要加速推進“廣佛肇雲”一體化發展。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趨勢。但一體化並不意味著趨同化,一體化的內在要求是區域間建立起更加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把區域合作上升到產業協同發展的高度,實現區域間的分工與協作,增強區域協同發展效應。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雲浮和廣州、佛山、肇慶等市的產業互補性強,並且早已融入一小時高鐵經濟圈,全市要在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強四市統籌謀劃和協同合作,推動創新、管理等要素對接流通,充分發揮各市優勢,互助互利,發展共贏。要主動與珠三角和大灣區實施產業共建,把雲浮建設成招商引資的“新高地”,大力加強項目對接,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吸引大灣區的資本投向、產業落戶、項目落地。從而以重大項目引進、重大產業共建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對接融合,走共融共贏之路。

春潮澎湃處,揚帆奮進時。作為珠西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大灣區產業輻射的最前沿陣地,全市上下更應及早謀劃部署、主動融入對接。我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緊緊圍繞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搶抓機遇,立足“一區”、融入“一核”、協同“一帶”,實現打造環珠三角經濟帶發展新引擎目標時日可待。


雲浮融媒中心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