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漫说文化丛书》是“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从20世纪卷帙浩繁的散文篇什中选编成的。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丛书所选四百篇余散文、杂文、小品文皆二十世纪名家精品。文学为经,文化为纬,依内容分成十册,每册对应一个生活文化主题,十册构成中国人生活的十个重要侧面。题为《男男女女》《父父子子》《读书读书》《闲情乐事》《世故人情》《乡风市声》《说东道西》《生生死死》《佛佛道道》《神神鬼鬼》。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没有说教,没有枯燥的理论,不重概括而专于描述,这是这套丛书的一大特色,据编者介绍,这套丛书淘汰了不少徒有虚名的“名作”,同时收入了一些未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选文侧重那些既有文化意味而又贴近生、妙趣横生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文化”不仅凝聚在高文典册上,而且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为我们所熟悉的一种情感,一种心态,一种习俗,一种生活方式……

第一辑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读书读书》

你看过的书最后都会长成你的骨头和肉。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读书、买书、藏书,这无疑是古今中外读书人共有的雅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

在《读书读书》中,林语堂教你怎么读书,“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读书的艺术》)

老舍则教你读什么书:“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读书》)

每个真正的读书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相近的心境和感悟。

《男男女女》

我们相爱一生,一生还是太短。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男与女”是文学、文化、伦理等领域无法回避、必然要谈论的主题。

梁实秋在他的“雅舍小品”中对男人女人不分轩轾地加以调侃……

鲁迅纯粹用数百字的短文向父权文明实施“致命的一击”。

文体、语言、观念、思想,无不在时空的流动中嬗变、分化、冲突,极为生动,十分有意思。不信,请君开卷,细细读来。

《父父子子》

喊你只需要两个字,懂你却用了一生。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正如周作人说:“世上太多的大人虽然都亲自做过小孩子,却早失去了‘赤子之心’,好像‘毛毛虫’的变了蝴蝶,前后完全是两种情状,这是很不幸的”。

母与子、老师与学生、父辈与子辈、年长的一代与年青的一代……

收入本集的描写儿女情态、童趣盎然的作品,不仅是表现了真挚的亲子之爱,而且有着相当深广的历史、文化的内涵。

最动人,也最耐读。

《世故人情》

愿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有人说,中国这个民族不长于思辨,艺术想象力也不发达,却最懂世故人情,这大概是有道理的。

这类话题,于人生阅历之外,往往透着几分智慧,闲谈絮语中的智慧、风趣,连同那轻松自如的心态,在“玩世不恭”的调侃语调底下内蕴着几分愤激与执著。

《闲情乐事》

留一些白,才是生活最好的模样。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关于闲情,中国古代文人早有领悟,从陶渊明、苏东坡,到张潮、李笠翁,都是“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的“快乐天才”。

作为现代人,我们更要培养一个易感的心境以及一双善于审美的眼睛,“努力的工作,尽情的欢乐”,把握好“忙”与“闲”之间的比例,人生的精义就在于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第二辑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乡风市声》

人生百年,此心安处是吾乡。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乡风”与“市声”,古老的农业文明的旧中国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新中国之间的历史大决战,它们的消长起伏,将决定中国的命运。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人多是‘生命之川’中的一滴,承着过去,向着未来。”“人”在生命的流动中,本能地就一边“向前”,一边“反顾”吧。

《说东道西》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可以攻玉。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在这本《说东道西》里,作家们众“说”纷纭,他们以那样平和的语调,洒脱的态度,对各民族(自然包括本民族)文化的优劣得失,作自由无羁的评说,最引人注目的是,前辈人在说“东”道“西”时所显示的平等、独立意识。

《生生死死》

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人生一世,当然不只是鉴赏他人和自己的生生死死,更不是消极地等待死神的来临。

重要的是如何摆脱恐怖,在那神秘的叩门声传来之前,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佛佛道道》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要谈中国人的宗教意识,当然必须佛、道并举。

许地山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佛家的根本精神“慈悲”:“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

丰子恺则明确表示鄙视那些同佛做买卖,靠念佛祈求一己幸福的“信徒”。

总之,不管信教与否,人生不就希望达到“春满”“月圆”的境界吗?

《神神鬼鬼》

众生万象,神鬼亦然。

跟“燕园三剑客”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三位教授读懂中国文化

了解一个民族,不能不了解其鬼神观念。

其实,鬼神之说挺有诗意,“有了鬼,宇宙才神秘而富有意义”(许钦文《美丽的吊死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