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吉安”号护航驱逐舰

本舰属丙型海防舰“第85”号,1945年5月31在日本钢管鹤见船厂竣工。幸存到战后先被改装为“特别输送舰”,解除输送舰任务后于1947年7月31日正式引渡给中国,被命名为“接十五”号。重新武装修复后本舰获得了新舰名“吉安”,舰名取自江西省吉安县(明朝正德十四年,心学大家王守仁以吉安为根据地开始着手平定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1949年4月23日,海防第二舰队部分舰艇在司令林尊将军的率领下于南京江面起义,“吉安”舰全舰在舰长宋继宏的率领下参加了起义,但仅仅在易帜五天后,国民党空军的报复性轰炸到来,本舰于4月28日被炸沉于燕子矶江面,幸运的是舰员因为上岸政治学习而幸免于难,后本舰虽然被打捞出水,但因受伤过重失去了修复价值而未再加以修复,仅将尚且完好的武备拆卸保养后用于武装华东军区海军其余军舰,残存的舰体则被拆解,万分遗憾失去了为人民海军守卫海疆的机会。然而,“吉安”的故事并未就此完结,1977年4月22日的沪东造船厂的船台上,一艘053型导弹护卫舰正式铺下龙骨,1979年3月31日交付南海舰队,被命名为“吉安”号,舷号“518”,目前已退役。如今,“吉安”舰名由056型轻型导弹护卫舰“586”舰继承。

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永绥”号炮舰

本舰原为上海大中华造船厂为争取海军订单而设计,1928年和海军总司令部草签合同,后因监造官李世甲对大中华造船厂建造能力的怀疑而改由江南造船所执行合同,1929年1月27日本舰由蒋介石夫人宋美龄掷瓶下水,8月31日服役后列编第二舰队,长期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礼仪舰,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经常乘坐本舰巡视长江中游。1937年抗战爆发,本舰搭载民国国家元首林森、中华民国国玺、旗幡、档案文卷等撤离南京前往重庆。此后长时间停泊于木洞镇江面,充当桐梓海军学校的枪炮练习舰。抗战胜利后本舰列在江防舰队名下,1949年4月23日本舰随海防第二舰队部分舰只在南京江面起义,编入华东军区海军,9月23日在南京杨家沟附近江面被国军B-25轰炸机炸沉。

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登州”、“常州”轮

两船属于美国海军在二战中大量建造和装备的AKL型轻型运输舰。战后本型运输船作为剩余物资被大量倾销,国民党行政院所辖善后救济总署水运大队接收了八艘,其中六艘后来由轮船招商局接收,其中两艘命名为“常州”、“登州”,1949年10月27日,滞留在上海的两船被解放军接收,移交给华东军区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接收这批船只后,全部交送海军江南造船所维修并武装,“登州”“常州”两船被编入第二舰大队。但在维修武装期间的1950年1月5日,江南造船所遭到国民党空军飞机的轰炸,两船不幸被炸毁。

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重庆”号轻巡洋舰

本舰原为英国海军林仙级轻巡洋舰四号舰曙光女神号,1937年11月12日竣工于朴茨茅斯造船厂,二战中参加诸多战斗行动,战功赫赫。1945年8月本舰在经过维修和改装后被赠送给中国,作为抗战期间在香港损失的中国海关缉私舰的补偿(原先英国方面拟将布雷巡洋舰冒险号赠送给中国,但因该舰体量战力过弱,舰体过老而没有被中国方面选中)。1948年5月19日本舰在朴茨茅斯被中国海军接舰部队接收,改名“重庆”并有了“小白龙”的昵称,8月13日抵达南京。10月3日至7日,蒋介石由海军司令桂永清陪同乘坐本舰到东北战场督战,其间发生舰长室厕所扶手被拆卸和总统训斥桂永清被直播全舰等不快事件。10月13日至15日本舰多次炮击塔山解放军阵地,因为远距离盲射未取得战果,11月14日返回上海;1949年2月25日凌晨1时30分,重庆舰士兵解放委员会发动起义控制全舰,逼迫舰长邓兆祥将军舰驶往解放区,2月26日顺利到达烟台,3月3日本舰在烟台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未中立刻转移到葫芦岛停泊,3月18日、19日本舰在葫芦岛连续遭到猛烈轰炸被迫自沉。

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安东”号炮舰

本舰原为日本专为中国长江和沿海水域执行任务设计的航海炮舰,原名“勿来”,后觉得此名寓意无礼而改名“安宅”,1923年8月12日在日本横滨船坞竣工。先后服役于日本海军第一遣支舰队,第三舰队,支那方面舰队和扬子江部队,因局势和任务要求的变化历经数次改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本舰舰员不愿就地投降,于9月搭载家眷擅自驾舰从上海出海试图返回日本,被美军第七舰队拦截遣返拘押在吴淞口,10月9日美军接收本舰,10月19日本舰被移交给中国海军,改名“安东”。列编第二舰队。1948年本舰为江防舰队第四指挥区旗舰,驻防芜湖,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后本舰根据海军部命令向长江下游突围,在南京笆豆山江面参加海防第二舰队起义,加入解放军,1949年9月,本舰在安徽当涂梁山附近江面隐蔽停泊时被寻找起义的“长治”舰的国民党空军飞机发现,误判为“长治”舰被炸沉,残骸后捞起拆毁。

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太原”号长江炮舰

本舰原为美国海军扬子江舰队炮舰“威克”号,1927年12月28日竣工于海军江南造船所,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当天在上海向日军投降,12月15日编入日本海军支那方面舰队上海根据地队,改名“多多良”,日本战败后于1945年9月在南京被中国海军接收,以山西省省城太原来命名为“太原”号,列编在第二舰队/江防舰队,部署在长江下游,1949年4月23日参加了海防第二舰队的起义行动,加入解放军,但在5月4日,本舰在采石矶江面被国民党空军飞机炸沉。

起义成功却最终没能加入人民海军的中国军舰小记

“惠安”号护航驱逐舰

本舰原为旧日本海军“御藏”级海防舰“四阪”号,1944年12月15日竣工于日本日立樱岛造船所,1947年7月6日作为首批赔偿舰在上海被中国海军接收,定临时舰名“接四”号,因本舰舰况较好,1948年3月1日被重新武装成军,列编海防第二舰队,5月1日改名为“惠安”,取自福建省惠安县,1948年末,本舰随海防第二舰队主力调入长江江苏镇江到南京江段设防,驻防期间,舰长吴建安被中共地下党秘密策反,于1949年4月23日指挥本舰随海防第二舰队部分舰艇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加入解放军。其后吴建安舰长弹压了舰上部分官兵反对起义的行为,4月28日,本舰被国民党空军飞机炸沉在燕子矶一代江面,1950年本舰被打捞出水,随后被修复,成为第二代“瑞金”号护卫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