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不死的话,梁山会怎样?

剑风先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晁盖如果不死,梁山就会重复方腊的覆辙,最终被剿灭。


晁盖这个人和宋江相比,是个真正的大哥,非常讲义气的。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晁盖抢劫生辰纲。

当时一伙人来找晁盖,去抢劫十万贯的生辰纲。

大家看看,刘唐、公孙胜、吴用、白胜、阮氏三雄都是穷人,有的还是流浪汉,想要翻身只能犯罪。

但晁盖不同。晁盖是地主,自己还是颇有些财富的。

晁盖救了刘唐以后,行贿给雷横就有10两银子。

10两银子相当不少了,阮氏三雄和吴用大酒大肉狂吃一顿宴席,也花费不到1两银子。

那么,晁盖为什么伙同这些人去抢劫?

自然也是为钱,但更多还是讲义气。

江湖好汉都来找你出面挑头,晁盖不愿意缩回去。

自然,生辰纲是送给蔡京的,蔡京又是当朝第一高官,仅次于皇上,这是有极大危险的。

晁盖为了讲义气,也不管不顾了。

再次,我们分析一下晁盖对于宋江的态度。

现在看来,宋江本来就是晁盖一伙的官府卧底,专门负责通风报信。

发现晁盖被通缉后,宋江为了自保,第一时间来统治晁盖他们跑路。

晁盖对宋江非常感激,除了送给大量黄金以外,还几次舍命相救。

比如宋江在江州写反诗被抓要处斩,晁盖冒着极大的危险来劫法场!

要知道,江州是在江西,而梁山是在山东。

梁山这群人都是通缉犯,不要说劫法场,就算从山东走到江西,一路上也是极为危险的。

而且江州也就是九江是个重镇,兵马众多,最起码有数千人。

晁盖他们来的只有17个头领,100多个喽啰,这简直是以卵击石。

就算这样,晁盖为了讲义气救宋江,也是义无反顾。

要知道,这同宋江后来救柴进、卢俊义不同。

无论救柴进还是卢俊义,宋江都是带着大批人马去攻打两地,说白了危险性较小。打得赢就救,打不赢就走,至少宋江自己没危险。

那里像晁盖这样,亲自深入虎穴去救人。

另外,晁盖还不念旧恶。

大家都知道,晁盖一伙之所以被人抓捕,重要原因是同伙白胜被捕以后招供。

按照江湖规矩来说,白胜虽然迫于酷刑,毕竟也是出卖兄弟,是江湖大忌讳。

然而,晁盖自己脱险以后,却不念旧恶,还是花费巨资行贿将白胜救出。

可见,晁盖非常讲义气,也非常照顾兄弟,即便兄弟曾经做了叛徒。

还有,晁盖还是比较善良的。

晁盖总体上没有滥杀过无辜!

杀死官兵,因为他们是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杀死王伦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天下之大无处可去。

而晁盖上台以后,就强调“劫富济贫”,不得滥杀老百姓。

晁盖在台上时,梁山没有滥杀的行为。

以往梁山王伦时代,都是随便杀人然后抢劫。甚至林冲要入伙,也得杀一个无辜老百姓纳投名状才行。

晁盖改变了一切。

梁山初次抵抗官军围剿胜利后不久,小喽罗来报:“朱头领探听得一起客商,有数十人结联一处,今晚必从旱路经过,特来报知。”晁盖特意分付道:“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抢得了二十余辆车子金银财帛及四五十匹驴骡头口后,晁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曾杀人么?”小喽罗答道:"那许多客人见我们来得头势猛了,都撇下车子、头口、行李,逃命去了,并不曾伤害他一个。"晁盖见说大喜,立下规矩:“我等自今以后,不可伤害于人。”

相反,宋江上台以后多次搞过大屠杀。

比如为了收复霹雳火秦明,宋江指挥人把青州城外许多人家杀光,房屋烧成废墟。

宋江打破大名府以后,故意让小喽啰屠杀。连内应蔡庆兄弟,家里也要有专门的小喽啰保护,才躲过一劫。最终大名府老百姓被杀者五千余人,中伤者不计其数!

就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上,晁盖比宋江好几百倍。

总体来说,晁盖是个很讲仁义的老大,对部下非常爱护。

晁盖这样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像宋江一样靠出卖部下来招安立功,完成自己曲线做官的美梦的。

同时,以晁盖的个性,也不可能随便和高俅、蔡京这伙奸人合作。

那么,晁盖绝对不可能主动接受招安,恐怕就要像方腊一样割据一方,最终和朝廷拼个你死我活才行。


萨沙


晁盖不死,梁山出现下列情况。

(一)晁盖继续坐着梁山第一杷交椅,出征打仗的事由宋江带队统领人马。随着功劳和威望的上升,宋江培楂嫡系也会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晁盖是名义上的老大,而宋江是梁山的领导核心人物。

(二)晁盖发现自己的才能已经领导不了梁山兄弟了,主动退出让贤于宋江。宋江开始肯定不会接受贤让,经过晁盖的三番五次诚让和众兄弟(本派系)的拥戴相逼,成为梁山老大。

(三)晁盖和宋江从暗斗发展到明争。晁盖带领林冲、阮氏三雄和刘唐等人留在或离开梁山泊,另觅山头称王;宋江带领吴用、李逵、花荣等人留在或离开梁山泊,另觅山头称王。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分道扬飙。

(四)晁盖和宋江为争坐梁山泊老大之位,相互猜忌各不相让,发生了火并夺位。如果根据俩人性格分析,晁盖解决宋江的方法是快刀斩乱麻,出其不意一刀毙命。宋江应该采用毒酒或暗害的方式来对付晁盖。至于谁为胜利一方,要看哪个更心狠手毒。


相知相惜178910574


晁盖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好人,但同时也是一个难以成大事的人。他虽然仁义耿直,然而心慈手软,优柔寡断。举个例子说,生辰纲的事情发了,宋江派人送信让他们快跑,结果等朱仝雷恒过了几个时辰跑去,晁盖还在收拾东西。

他也缺乏枭雄的气魄和胸襟。为一个毫无能力且曾经招供出卖兄弟的白日鼠白胜,他百忙之中不忘援救;而对身怀绝技的时迁、杨雄、石秀,晁盖却勃然大怒,因为他们偷鸡败坏梁山名气,要直接把他们斩首(也有人说晁盖是听说石秀杀嫂的劣行才大怒的)。这当然是正义感爆棚的表现,可惜当山寨老大,正义感并没有什么卵用。

此外,晁盖也并没有一条明确的战略路线。他上山寨,更像是走投无路下的权宜之计。但之后怎么办,我们看不出晁盖的长远打算。

相反,宋江虽然武艺和威仪不如晁盖,但显然在老奸巨猾、收买人心等方面比晁盖强得多。宋江的招安路线虽然憋屈,但好歹是一条正规的战略思路,而且最后也算成功了一半。

在水浒后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宋江和晁盖隐隐的斗争。晁盖攻打曾头市,更像是被宋江架空后,愤懑之下的孤注一掷。而射死晁盖的那一箭,虽然箭杆上写着史文恭的名字,但到底是不是花荣射的,谁也说不准。

这种情况下,晁盖即使不死在曾头市,我看也未必能在以后的斗争中幸免;哪怕退一步,再假设宋江并没有阴谋论,并没有存心害死晁盖,那么晁盖也无非是继续被逐渐架空下去,最后要么乖乖当一个傀儡首领,要么上演类似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再假设,宋江因为某些原因离开山寨,梁山持续能在晁盖领导下前进,我也并不看好晁盖的政治军事能力。多半会在官兵一波接一波的围剿中覆灭。


巴山夜雨涮锅


假如晁盖不死继续做老大,梁山绝对不会招安,会维持梁山大计往前走下去,直到有一天被朝廷剿灭为止,但如果宋江夺了寨主之位那招安就是迟早的事,因此梁山的命运取决于谁做梁山泊主谁就是主宰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知道,以晁盖为首的梁山上这些所谓的英雄好汉,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江湖人士和劳苦大众,仅有一少部分人在朝廷当过小官,还有一些富户土财主出身,这些人当中玩黑道的人也不少,因此都普遍没有什么文化,特讲究江湖道义,在宋江没上山之前,只认晁盖这一个大哥,老大说的话就是命令,晁盖这个人仗义疏财,看不惯官府的作风,觉得自己带领这帮兄弟干着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事,感觉对兄弟来说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这帮人聚集水泊梁山后几乎就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过着今日有酒今日醉的神仙生活。晁盖心中想的是活得自在就好,管它朝廷不朝廷当不当官什么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之。因此晁盖觉得自己有一席之地做个山高皇帝远的土皇帝就很知足了。


而宋江则不同,他跟晁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宋江原本就是官府的一个小吏,后来因为晁盖等人截取生辰纲一事,受到牵连才被迫上的梁山,宋江这个人志向远大,一心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而晁盖没落草之前只是个保正,就是一个村霸而已,属于有颗侠义的心而无大志之人。而宋江的梦想要大于现实,因此到了梁山后,他一心为梁山兄弟们着想,执意要求朝廷招安,好为弟兄们寻求一条出路。其实他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日后有个好名声,有朝一日也能做个朝廷大官,反正在招安这件事上,宋江还是心系朝廷的,于公于私他都占了。


其实他出发点是好的,梁山毕竟被朝廷视为倭寇,不招安也迟早要被剿灭。但是招安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剿灭方腊时,不仅朝廷没有兑现承诺反而还害得梁山兄弟将近一大半的人丢了性命。

宋江最终也被朝廷御赐的毒酒害死,这一切都是宋江一意孤行的结果 ,曾经辉煌一时的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因招安而最终毁灭。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如果晁盖不死,晁盖致死也不会招安的,他执政的方向和宋江截然不同,晁盖不死起码水泊梁山不至于那么早就灭亡。宋江的出现改写了梁山大业的辉煌历史,同时也铸成了水泊梁山这个江湖集团的灭亡。


任驰赢天下




但大家都忘了,智取生辰纲的时候,七星结义,大家的革命纲领里清楚地提到了推翻宋王朝。生辰纲是革命的本钱啊。再看看晁盖,此人仗义疏财,团结群众,十分重情重义,外号托塔天王,是一位平民领袖,他促进了梁山事业的发展。但到了宋江入伙后,他的优点似乎一夜之间没了,变得轻率狂躁,有勇无谋,变得好生气了。

这样一个革命初期极具领导才华的人,体现了优异领导才能的人怎么最后落到那样一个下场?很多人说这是他自身的局限性。我看不然。

其实我们应该把晁盖和宋江当做一个人的不同阶段来看。或许能看出个中缘由。初期的时候,大家都充满了理想化,靠的都是激情。到了发展阶段,晁盖发现自己的队伍里,其实不只是那些铁杆激情派,还有观望派,还有被迫无奈派,还有投机派,甚至还有悲观失望派。

这个阶段,其实是自己反思,学习,沉淀,突破的重要阶段。也就是宋江赚晁盖的重要阶段。但宋江其实是个妥协派。他本愿效忠大宋皇帝,奈何偏偏落草。所以他不断掺沙子,排座位,打压革命左派,改变革命路线,硬是把“义”字变成了“忠义”,将梁山打造成一个随时准备接受朝廷招安的团队。为什么宋江能成,而晁盖却未能成事呢?说白了,晁盖同学有激情,没能力。

所以如果晁盖不死,面临的结局:

一,继续沉沦。对革命失望,最终像公孙胜一样脱离革命队伍;

二,奋起反击。坚决走革命左的路线,梁山团队将开始分裂,甚至可能出现内讧;

但他走了第三条路,呜呼哀哉!莫名其妙为了一匹马中道崩殂。


炒米视角


说个很神奇的事情,作为一群杀人放火的头头,晁盖身上没有“命案‘。

你们见晁盖杀过谁了?

黄泥岗劫走生辰纲以后,杨志活着就算了,连同押韵的老头的命也没要。事实上当时杨志押运生辰纲的时候,就讲过,在送生辰纲的路上危险重重,主要包括:梁山,饮马川,黄泥岗,二龙山……

那晁盖拿走生辰纲,把杨志等人都”做掉“,天底下谁知道生辰纲丢哪了?

你非说东溪村的晁保证跑到黄泥岗作案,证据呢?谁能证明东西丢到黄泥岗了?

这样一来,朝廷肯定想到的是梁山、饮马川(铁笛仙马林他们)、二龙山这些人才对吧?

这样即便白胜多了一笔赌博的横财,也无所谓嘛,毕竟没人查。

但是晁盖没杀杨志等一群人。

紧接着是何涛追击晁盖等人,三阮在水里大破何涛,水军啊,晁盖又不会。

在梁山上,王伦是林冲杀的。

对晁盖武术的评价,书中讲的是”刺枪使棒“。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用这个词形容的好汉,除了晁盖,还有高俅,没学成之前的史进,还有神算子蒋敬。换句话说,晁盖功夫也不怎么样嘛。

那么问题来了:

土匪的头头,手底下有李逵这种杀人不眨眼的,有杨志这样杀人不见血的,有动不动要灭了知府全家的秦明……

然后作为这群土匪的老大,武功镇不住场子,家底还干净。手下凭什么会和你一条心?

所以晁盖必须死,或者死于内忧,或者死于外患。

别说宋江也不会武功。宋江除了在江湖上有及时雨的名号外,宋江也是杀人犯。

这么一看,晁盖其实是梁山上的第二个王伦而已,搞不好林冲都把他弄死了。


酒骑风


晁盖被称为“托塔天王”,有两膀子力气,加上家底殷实、轻财好义、结交官府,遂成了一村保正。其能力也大体就是一村之长的水平,所以他死与不死对梁上实无足轻重。

不仁不义
石秀、杨雄、时迁等上得山来,不问青红皂白,扣个帽子就要杀人,是为不仁。哪有拼着命投靠你,你却拿到砍人家脑袋,就算你怕被江湖嘲笑,赶下山去也就是了,是为不义。

无勇无谋
七星聚义谋取生辰纲,对手只是杨志和梁中书手下的军汉,而杨志的勇力在水浒中不过是中等略偏上,所以晁盖也就是个中游的武力值,可称无勇。一个打酱油的和尚随便说两句就轻信对方,轻兵前往,结果中箭而亡,是为无谋。

以晁盖不仁不义、无勇无谋的人力模型,以其作为一个团队的老大,团队怎么可能有发展?所以,在宋江不断带人上梁上的同时,晁盖作为梁山之主,完全没有招贤纳士,整天也就是劫个道,围个圈不让周围的渔民来打鱼。

随着宋江人马的日益壮大,晁盖原来的班底实在是掺不忍睹,所以即使不死,顶多也就是个挂名董事长,大权肯定还是得归CEO宋江。

大权在握的宋江能做啥,当然是招安换个封妻荫子。当然以宋江一个刀笔吏的能力,驾驭郓城县的黑白两道尚且可以,想驾驭满盘皆黑的大宋谈何容易,于是等待宋江的只是一杯毒酒。

而如果晁盖不死的话,大概在招安之前,便会饮下黑三郎的毒酒吧。


狐谍思维


晁盖必须死呀,一山不容二虎,宋江会想办法让他“非常合理”地死去的。


覃仕勇说史


最后只有一条路!

全被消灭。

方腊又怎么样,还不是功亏一篑。


骁勇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