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和关羽一起守荆州,能否守住?

历史热点纵横


东汉建安24年(公元119年),关羽为了响应刘备在汉中取得的胜利,也从荆州地区发动了针对曹操的北伐,此役为历史上的“襄樊之战”。

战役开始之初,前将军关羽趁汉水暴涨之机,大破曹军,俘虏了3万余众,并包围了襄阳城和樊城。不过,由于关羽的军队主力尽出,所以虚弱的荆州后方遭到孙权军队的攻击,他本人最终在曹操和孙权双方的夹击之下兵败被杀,荆州7万大军也土崩瓦解。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诸葛亮辅佐关羽镇守荆州能不能守得住呢?


直白地说,关羽丢失荆州并不是因为他能力不济,也不是因为他缺少兵马,而是因为他违背了诸葛亮提出的“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理念,这才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关羽既与孙权交恶,又主张北伐曹操,结果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如果诸葛亮身在荆州,很可能会继续采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而且在关羽发动北伐时,坐镇后方的诸葛亮既能防御东吴的吕蒙、陆逊等人的小动作,也能给襄樊前线的关羽提供一定的支援。因此,有诸葛亮留守荆州,不会遭到孙权与曹操的夹击。

不过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有两面性,如果诸葛亮留在荆州,就势必不会进入益州去帮助刘备,那么刘备能否在汉中打败曹操就不得而知了。据正史《三国志》记载,刘备与法正等人率军在汉中作战不利,诸葛亮于是发动全川(益州)的人力物力支援刘备前线,做到了“男守战,女耕织”的地步。刘备是依靠法正的谋略、诸葛亮的后勤,才打败曹操,夺取了汉中。如果诸葛亮留守荆州,谁又去益州辅佐刘备呢。


历史的荒野


荆州对刘备以及蜀汉集团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早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就说过: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既然这里这么重要,那么蜀汉之外,吴和魏也是必得之而甘心的。鲁肃在东吴版的隆中对中也指出:

“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所以,夺取荆州是东吴早就定下的战略方针。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在民间是哙灸人口。很多人认为丢掉荆州,责任要由关羽来负,认为是他的骄傲,他的大意,他不遵守诸葛亮的即定方针,才导致荆州的丢失。这是不公平的。

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计划,本来就是他自己和关羽、张飞一起守荆州的。《三国演义》中说:

“孔明曰:“荆州重地,必须分兵守之。”玄德曰:“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孔明应允。于是孔明总守荆州;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赵云屯江陵,镇公安。”

只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庞统在进军西川的路上阵亡,诸葛亮不得不带着张飞赵云去支援,把镇守荆州的担子交给了关羽。 其实,在蜀汉集团,没有谁是比关羽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论威望,论资历,论水平,很难找出一个出其右者。关羽镇守荆州九年,期间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单刀赴会,震摄东吴,他的能力是没问题的。 诸葛亮走的时候,给关羽留下了八个字的方针“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可问题是,你想和孙权和,孙权不想和你和。 《三国演义》中也说到,顾雍进曰:

“刘备分兵远涉山险而去,未易往还。何不差一军先截川口,断其归路,后尽起东吴之兵,一鼓而下荆襄?此不可失之机会也。”

你看,刘备一离开,东吴就对荆州有想法了。所以有人说,关羽是不肯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才激怒了孙权,导致荆州的丢失,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当然,如果有诸葛亮在,形势可能会好一点。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这个人,很谨慎。他自己提出的八字方针,是一定会贯彻的。他会尽可能的调节与东吴之间的矛盾,尽量控制住局面,也许也许他会说服关羽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也许他还会渡江舌战群儒一次,让东吴知道吴蜀联盟的重要性,但他不能解决根本的矛盾。


这个矛盾就是一方想得到荆州,而另一方又不可能放弃荆州。 既然矛盾不可调和,那以诸葛亮之智,应该会严加防范东吴。在襄樊之战中,他不会尽起荆州之兵,也不会把战线拉得太长,让东吴有可乘之机。

他会派得力干将镇守荆州的门户江陵,而不是让糜芳和傅士仁两个草包担此大任。只要江陵在手,荆州就丢不了。 以诸葛亮用兵的风格来看,他在发动襄樊之战之前,考虑到荆州兵力不足,也许他会从益州调军支援,调黄忠或者魏延来防守,不让东吴有可乘之机。


这样,东吴方面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敢用白衣渡江的奇计。让东吴在魏蜀之战中保持中立,就是最大的胜利。 东吴偷袭荆州之前,其实已经在蚕食荆州了。

长沙郡和桂阳郡先后被东吴占领,其实已是给关羽敲了警钟了。如果有诸葛亮在,也许长沙和桂阳不会丢,那样荆州就固若金汤了。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就是一个BUG一样的存在。鲁迅说过,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乎妖“,有这样一个妖人,荆州是丢不了的。


刚日读史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觉得以当时那个情况来看,刘备阵营只要派一员老持稳重的大将在荆州(江陵城)坐镇,吕蒙和陆逊肯定无法拿下荆州。因为,关羽失荆州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不是因为关羽本身太傲气,得罪了太多的同僚,再加之东吴偷袭的太成功,荆州也根本不会丢。


先简单介绍一下关羽失荆州的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羽北上,荆州空虚。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率领两万精兵北上樊城,发动樊城战役。随着关羽在樊城郊外水淹于禁七军,关羽的优势大大加强,拿下樊城的希望非常大。为了拿下樊城,关羽督促荆州方面赶紧派援军过去。于是荆州的城防兵力也就不足了。

第二阶段——东吴偷袭,荆州守将投降。

三个月后,孙权瞅准了关羽大军在外,荆州兵力不足。同时留守荆州的大将糜芳和傅士仁属于三心二意的半卧底,抵抗意志并不强烈的机会,发动了荆州偷袭战。很快糜芳和傅士仁就向东吴开城投降,荆州也就这么迅速的丢了。

第三阶段——东吴继续扩大战果,关羽回师不及时,未能夺回荆州。

吴军在攻陷荆州后,迅速向西推进,将东吴的战线推至夷陵的三峡口,并且用高压强迫武陵和零陵两郡投降。这样一来,既能堵住益州方面的援军,同时也堵住了关羽从夷陵走水路退回益州的可能性。荆州基本被东吴收入囊中。

注意了,这个时候的关羽其实并不知道荆州丢了,他以为荆州还在自己人手上。于是他赶紧从樊城撤兵,打算来个内外夹击,与荆州的守将一齐打退东吴的这一波偷袭。

但是我们知道,关羽在回师前,荆州已经沦陷了。因此当关羽率军抵达当阳,知道了荆州已失的消息后,关羽军队的士气迅速跌落到了谷底。不过这个时候的关羽其实也还有反扑的机会。

然而,陆逊太老谋深算了。他早在关羽回师之前就派人散布消息,说东吴对荆州的父老乡亲非常的好,让关羽身边的荆州籍士兵放心。结果他的这一举动,瞬间导致了关羽军队的军心涣散。几天时间,关羽的两万大军就军心瓦解了。

第四阶段——关羽兵败北逃,被吴军在临沮活捉后杀害。

军心涣散后,关羽打算逃到益州,但是此时东吴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抓他。最后关羽逃到离益州只有二十多里的临沮被抓获。后被东吴方面给斩杀。


以上这四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也就是糜芳和傅士仁没有守住荆州是关羽失荆州的最关键的一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要荆州不丢,关羽率主力回师与东吴在荆州打野战。就凭东吴军队一贯的作战风格,最后一定会撤军。并且更关键的是,荆州不丢,江陵以西的夷陵和武陵也会丢!这样的话,益州与荆州的连接就不会被吴军所隔断。刘备在成都可以派出援军增援荆州方面。

因此,荆州丢失的关键点就在于——糜芳和傅士仁没有守住荆州(江陵城)!如果他们能守住江陵城不失,孙权是断然不会跟关羽在荆州死磕的。这既是孙权的性格所致,也是东吴当时的外部压力所造成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刘备能派一员老持稳重的大将随关羽镇守荆州,最起码保证陆逊在偷袭荆州时,江陵城不丢,那么荆州也有很大的概率不会丢。

另外,就是关羽主力的问题。

很多人都以为关羽的主力是被徐晃在樊城打败的。其实,这是个错误的印象。因为徐晃顶多是击退了关羽,并不可能在樊城重创关羽的三万精兵。理由有三:

第一、徐晃当时率领的是新兵,战斗力并不算强。虽然曹操说徐晃是自己的周亚夫,但是仅靠新兵就能重创关羽,就算是周亚夫本尊亲自指挥,也显然是不大可能的。

第二、关羽敢回师救荆州,这就说明了他当时撤军时的失并不大。看地图便可知,如果他要撤退,直接从襄阳往西就可以撤到上庸了,何必还要绕一大圈,最后还是往上庸方向逃呢?

第三、曹军在襄阳的防线也是稀烂。关羽退兵后,曹军也是如释重负。后来孙权在斩杀关羽后,派人偷袭襄阳,居然一举拿下了襄阳!由此可见,襄阳、樊城的曹军其实是在硬挺,实际上已经被关羽给打残了。

因此,一个主力仍在的关羽,加上城高墙坚的江陵城,以及从益州赶来的援军。关羽守住荆州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其实糜芳和傅士仁也并不是靠不住的将领,当年曹操拉拢糜芳,但是糜芳和兄长糜竺还是毅然决然的跟着连地盘都没有的刘备到处流浪。这一浪就是二十多年,糜芳从来没有因为刘备实力弱而背叛刘备。他在荆州之战期间的投敌,其实也还是关羽自己太作死导致的。

关羽的处事风格比较极端,他对待平民出身的士卒很友好,但对士大夫出身的将领却是臭脸一副。关羽出征前,因为后勤辎重的问题,他问罪于南郡太守糜芳。后来关羽出征襄阳,糜芳负责调运粮草,又未能让关羽满意。关羽再次放出狠话:等我回来了再收拾你!

这话到底只是说说,还是会真的照做?我们不得而知。但关键在于,当事人糜芳认为关羽是当真的。于是他作为一个跟了刘备二十多年的老资格将领,同时还是刘备的小舅子,居然就投降了东吴。

后来在东吴,糜芳的日子过得并不好,经常被东吴旧臣当众数落。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此时就算是有再大的委屈,糜芳也只能忍着。而糜芳的兄长糜竺在成都也过得非常的憋屈。

说他憋屈倒不是刘备对他不好。其实刘备并没有因为糜芳的事情怪罪于他,反而还是继续予以了相当的尊崇,名分地位在诸葛亮之上。然而糜竺要脸,因为关羽被杀和丢失荆州一事羞愧万分。一年多后,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的糜竺便因为羞愧而死,没有活着见到刘备称帝的那一天。

真是何苦由来!

总结:关羽失荆州,有他自己的问题。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荆州守将没有守住江陵,导致荆州门户洞开,被东吴一战席卷三郡。所以关羽失荆州的关键点在于,当时荆州的守将不是一个老吃稳重的大将。

换而言之,蜀汉当面缺一个张辽啊……


Mer86


许多人对守荆州有误解,认为既然关羽大意失荆州,那么给他派个帮手不就可以了吗?比如,把诸葛亮派回来和关羽一起守荆州,如果这样做,两人能守住荆州吗?我觉得不能,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一看当时荆州的情况,赤壁之战后,荆州形势异常复杂。当时曹操控制了最北边的南阳郡,还有南郡的樊城和襄阳。刘备袭取了荆州南部四郡,长沙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孙权则控制了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

后来,刘备借南郡(荆州),孙权在投降派鲁肃的建议下,将半个南郡拱手让给了刘备,这样的话刘备就占有了五郡,基本相当于控制了荆州。再加上由于北方曹操的威胁,双方相互依存,基本处于蜜月期,所以荆州当时是很稳定的。

后来,刘备带兵西进川蜀,帮助刘璋防备张鲁。让人想不到的是刘备背信弃义,趁机偷袭了成都,占领了益州。这让孙权恼怒不已,于是孙权开始策划偷袭荆州。那么荆州是那么容易偷袭的吗?是的。为什么呢?

当时守荆州的就是关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被刘备叫走去进攻汉中了。那么关羽防住孙权偷袭荆州了吗?没有。

孙权派吕蒙驻扎陆口,带兵袭取荆州南部四郡。派鲁肃驻益阳,防止关羽南下救援。这其实就是后来偷袭荆州的翻版,荆州南部四郡很快丢失了两郡,分别是长沙郡和桂阳郡,只有零陵郡的郝普在坚守。后来,吕蒙派郝普的老乡邓玄之诱降了郝普,郝普投降,荆州南部四郡丢了三郡,荆州算是丢差不多了。

后来,刘备赶回来救援。因为北方有曹操的严重威胁,所以双方并没有撕破脸皮。这也是孙权没有直接袭取江陵的原因,敲敲边鼓,让刘备知道,赶快归还南郡是最终目的。刘备此时有益州为后援,明显硬气了许多,最终经过谈判,刘备以桂阳郡和长沙郡为牺牲,换取了孙权的退兵。那么此次谈判谁战便宜了呢?

刘备占的便宜最大,因为荆州最重要的一郡南郡没有丢失。有人就问了,江夏郡最后归谁了呢?这其实就是问题的关键,原本江夏郡属于刘琦和刘备,刘琦死后江夏郡其实被孙权给占领了。刘备这次谈判直接将江夏郡明确了归属,意思是江夏郡我不要了,你也不要再提南郡,我再送给你两个郡,彼此扯清算了。孙权要的就是南郡,最后没有得到,为什么要同意呢?关键点就在江夏郡。

守荆州最重要的是守三个地方,一个是北方的襄樊、一个是西边的夷陵,最后一个是东边的夏口,这三个地方襄樊和夷陵都属于南郡,而南郡还有军事重镇江陵,位于荆州的正中间,驻军江陵,可以快速支援所有地方,因此,南郡是荆州最重要的一郡。而夏口属于江夏郡,是东吴进入荆州必走的水上据点,当时孙坚、孙策历经两代都没有攻克江夏郡,由此可见江夏郡的重要性。而刘备将江夏郡交给孙权,这其实就为丢荆州埋下了隐患。

回到问题,如果诸葛亮回来帮助关羽守荆州,他们两个能守住吗?不能。只要江夏郡不被刘备方所掌握,吴军还会顺利的进入荆州境内,再加上当时长沙郡、桂阳郡已经属于吴军,所以即使诸葛亮回来帮助关羽,丢失荆州南部是避免不了的。那么如何做才能守住荆州呢?

关键的人物是刘备,如果双方开战,很有可能的结果是吕蒙顺利袭取武陵郡和零陵郡,彻底占领荆州南部,然后水陆会师攻击江陵,这时诸葛亮的作用就是以军师的身份和孙权进行谈判,关羽的作用就是严防死守江陵,同时派人赶快去搬救兵。两人的共同目的只有 一个,尽量拖延时间,等刘备回援。

江陵是一座重镇,里面存储了大量的武器和军粮,当年曹仁守江陵,周瑜攻击了长达一年时间才勉强攻破。因此,有关羽和诸葛亮的镇守,江陵不至于快速丢失。而荆州最后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刘备跑的快不快了。

还原当时刘备的场景,关羽大意失荆州时,刘备已经占据了汉中,因此此时刘备完全可以派出兵力去支援关羽。所以只要刘备及时赶到,刘备方会以江陵为依托,展开反击战。这样的话,收复失地是很有可能的。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如果派诸葛亮帮助关羽守荆州,两人只能守住半个南郡,荆州南部四郡肯定守不住。最后荆州会不会彻底丢失不在于两人的防守,而在于刘备的支援。如果刘备跑得快,荆州不会丢失,如果跑的慢,结果一样,荆州照样会丢失。你觉得呢?


每日趣评


我是花木童说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关羽大意失荆州在中国是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如果由诸葛亮跟关羽一起来守荆州,能否守住呢?我认为未必,丢失荆州只是时间问题。

首先是战略失误。诸葛亮的《隆中对》把荆州作为蜀国北伐中原的一个战略据点,而荆州原本是刘备找孙权借的,一直拒不归还。荆州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战略位置也很重要,西可取益州,东可击东吴。这地方原本是老吴家的,现在还对老吴家构成了威胁,老吴家岂能甘心。 所以后来蜀国想联吴抗曹时庞统、法正都主张归还荆州,跟孙吴解开疙瘩,全力对付曹操,但被刘备诸葛亮否了。这才有了后面曹操离间蜀吴关系,魏吴联手吞了荆州,一代武神关羽败走麦城,命丧黄泉。

其次是人才断层。刘备创业之初,文有诸葛亮、法正、马良等谋士,武有“五虎上将”,还有魏延、马忠、王平等大将,人才济济,这才有了跟魏、吴三分天下的资本。但到蜀国中后期,基本没啥拔尖人才了,关羽60岁还在担当大任据守荆州,所以就从时间上说,魏吴也得熬死蜀国。

最后是蜀国国力逐渐衰退,不足以支撑持久战。蜀国虽是“天府之国”,但随着连年征战,导致财力逐渐衰竭。人口也不及魏吴。蜀国辖区未失荆州时百姓也才30万户,人口约100万;而魏国近70万户,人口约250万;孙吴5.3万户,人口约220万人。蜀国兵力征集上也远不及魏吴。正是由于财力、人力上的缺陷,对手又跟蜀国打消耗战,蜀国耗不起,才有了诸葛亮“六处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

所以丢失荆州虽然有关羽的刚愎自用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是战略失误,而人才的缺失,兵力不足,财力等也不足以支撑一场持久战,就算诸葛亮跟关羽一起守荆州也没用,只是延缓一下失败的时间而已。

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区讨论。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花木童说史。


花木童说史


如果是诸葛亮和关羽一起守的话荆州能守住吗?回答是不会,荆州失陷也是时间问题。我从以下三方面来说明。

第一当时关羽守的只是不完整的荆州只有三郡之地,但分别要面临孙权和曹操两方面的压力。试想荆州不像益州可以凭险固守,荆州四战之地如果没有援军救援的话,将是腹背受敌。那我们来看看当曹操或者孙权大举进攻时,荆州会有援军吗?荆州军的援军不外乎两个方向,一是西川大本营的援军,但那时交通不便山高路远,即便刘备想救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有一个是刘封孟达所帅领的上庸援军,不过历史已经证明这路一援军根本指望不上。所以荆州事实上就是孤立无援,试想如此处境如何固守。

第二荆州自身的军队也不是很多,关于蜀汉荆州部队的人数记载有两次,一次是孙权和刘备平分荆州的时候,孙权派遣了两万军队进攻荆州地区,并且派遣了一万军队作为预备队。这时候关羽带领军队号称三万人准备迎战,其中关羽亲自带领五千精兵准备和东吴决战。这就是说,关羽在这次冲突中带领的军队小于三万,大于五千。后来孙权亲自来指挥,关羽向刘备请援,也能看出来,关羽的军队绝对不如东吴的军队多,如此来看荆州的军队最多不会超过四万人,大约在三万人左右。另一次关于关羽军队的记载是徐晃和关羽对阵的时候,书中说关羽自带步骑兵五千人迎战,但是被徐晃击败了,这一战也最终标志着关羽的彻底战败,也就是说五千人的损失对于关羽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严重到关羽要退兵的程度,这么来看关羽的部队不会非常多,参战的总兵力肯定不会超过三万,不然五千人的溃败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在正史中三国前期,三国的兵马都不是非常多,像夷陵之战这样的两国倾尽全力的大决战,双方兵马也仅仅在五万人左右。而且这是刘备倾尽自己益州之力集合的军队,而关羽只有三郡的土地,所以关羽的军队不到三万也是很合理的。

第三点也是让人感到可怕的一点,其实荆州就是个诱饵。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诸葛亮隆中对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但此荆州非彼荆州也,那时候的荆州有七郡之地,人口丰盈兵强马壮。而此时刘备的荆州就剩三郡之地还是残缺不全的,自保尚且不足如何去进攻呢?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推论,荆州已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让荆州发挥最大余热就摆在了“昭烈皇帝”刘备面前,试想关羽如何敢在缺兵少粮的时候还要去进攻曹操,如果没有“大哥的指示”,关羽再怎么骄傲怎敢擅自出兵,自古擅自出兵都是君王大忌。讲到这里一个阴谋浮出水面:与其坐看荆州失守,不如让关羽主动出击能打多就是多久,尽量消耗曹军,我西川之地将更加牢固。关羽进攻曹操后方肯定空虚,孙权必会来攻,到时孙权和曹操必会为荆州大打出手“二虎争食”我自渔翁得利。如此一石二鸟之计何其妙也。历史上刘封不去救关羽也就水落石出了,不是他不去救,而是有人不想要他去救。

综上三点我想即便诸葛亮在荆州,荆州也很难守得住。依武侯的才干,最多能把丢荆州延后一些时日,我们关二爷也不必惨死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当时如何才能守得住荆州。


小x树s林l


关羽必死的,给谁都不行。

从三足鼎立的战略层面说,两个弱者胖揍一个强者,是有机会的;但是如果两个强者打一个弱者,基本是随便欺负。

所以孙刘联军打曹操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曹魏和孙吴联盟打刘备呢?最差的战果,刘备也得被打到四川盆地,出都出不来。不要说诸葛亮了,你就是成神的诸葛亮也不行。

而此时,刘备要做的事也非常多。比如打汉中,处理益州的各种事务。可以说,荆州必须有一个善于打牵制的将领存在才行。而这个人,有且只有关羽。

事实上早在刘备、周瑜打南郡的时候,根据《三国志》,曹操就有四名武将:李通、徐晃、于禁、曹洪都一直在胖揍关羽。直接导致南郡一年的时间里没人搭理,差点丢了。

所以关羽的牵制能力极强。

而在后来:曹操派手下第一名将曹仁镇守樊城。被关二爷顺利打趴,支援的于禁、庞德一个投降,一个战死。吓的曹操都打算迁都了!

同时,关羽水淹七军,让东吴看到了关羽恐怖的水军统治实力。如果东吴不能打赢关羽的水军,那么陆战基本上就没东吴什么事了。

所以魏国、吴国不管怎样,先搞死开挂的关羽再说。

三国里排名第一第二的两股势力,几乎带足了家底和关羽拼命的!

曹操投入的武将:曹仁、于禁、庞德、徐晃、满宠、张辽(在途中)

东吴投入的武将:吕蒙、陆逊、朱然、蒋钦、潘璋;

然后后院起火,有两个叛将:糜芳、士仁。

讲真,这事情搁谁谁死,关二爷要是在这种局面下能突围,没诸葛亮天下也都是刘备的了。


酒骑风


有很多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要是诸葛亮就会怎么怎么样,好像诸葛亮是神仙一样,其实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在蜀汉政权内一直就是一个后勤,内政人员,刘备深知诸葛亮在军事上是一个菜鸟,所以,从来没有让他染指过军事指挥,他不论在荆州还是四川,始终都是从事“调取赋税,以充军实”,“坐镇成都,足兵足食”的工作,这样的人,关羽并不缺乏,而且对于镇守荆州,整个蜀汉政权没有比关羽更合适的人选了,他需要的不是什么诸葛亮,关羽最大的短板是兵力不足,集中兵力进攻曹魏则无法有效的防御孙权,荆州丢失最大的原因是孙权背盟,如果孙权不出问题,关羽即使被徐晃打败,也可以退回荆州自保。

荆州的归属一直都是蜀吴双方的一个迈不过去的坎,双方都不想放弃荆州,赤壁之战的时候因为有外来压力,所以孙权需要跟刘备联盟,这个时候孙权能够认可刘备对荆州的占领,这个压力解除了,荆州就的归属就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这个问题不解决,双方就始终是敌对的,此时还妄谈什么“孙刘联盟”,不啻于与虎谋皮,诸葛亮是“孙刘联盟”的积极拥护者,但是他的政治敏感性显然不够,看不透孙权对于荆州志在必得的决心。

荆州要想不丢,有好几个办法,但是都跟有没有诸葛亮无关,

一,关羽以守为主,不主动挑衅曹魏,对孙权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甚至把主要精力用来防御孙权,

二,跟孙权相约共同伐魏,这样可以避免孙权跟曹操单方面苟合,共同算计关羽。

三,关羽按原计划伐魏,刘备派兵出川接替荆州的防务,只要刘备能够派出一到两万援兵,孙权就决不敢动手,

四,刘备称王后立即跟曹操和解,承认曹操的政治地位,跟曹操相约“共扶汉室”,借曹操的手让自己的“汉中王”地位合法化,这样,孙权就成为唯一的“非法割据势力”,而刘备可以用自己“合法”的政治地位,向孙权“收回”被割去的荆州三郡,如果孙权不同意就武力收复,同时蛊惑曹操攻打孙权的淮南地区,这样让孙权首尾不能相顾,虽然未必能够消灭孙权,但是最低限度可以保证荆州三郡不失,甚至可以收回另外三郡。

所有这些措施,都可以保证荆州不失,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措施是需要诸葛亮的,而且,由于诸葛亮的哥哥在东吴做官,所以他一直致力于鼓吹孙刘联盟,讨好孙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蒙蔽刘备,影响刘备决策的负面作用。



狼的影子319


如果刘备让诸葛亮和关羽一同守荆州,应该不会出现后面严重的失败,荆州是可以守住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刘备如果留诸葛亮、关羽在荆州,就会以诸葛亮为正、关羽为副,以诸葛亮的稳健性格,不会做什么冒险的事

刘备入川时关羽的军职已是将军,而诸葛亮是中郎将,按理说关羽职务高于诸葛亮,但刘备用人不拘一格,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曾让诸葛亮总领荆州事务。

后来刘备在益州进兵受阻,才令诸葛亮率军支援,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的身份率张飞、赵云分成三路大军由荆州进兵益州,相当于师长诸葛亮做了总指挥,军长张飞、副军长赵云都受诸葛亮的节制。

按照这个思路,如果刘备仍然留诸葛亮在荆州的话,无论诸葛亮的职务是否升迁,诸葛亮都会是荆州地区的实际负责人,而关羽给诸葛亮打下手。诸葛亮做事求稳,不会轻易冒险,也就不会给孙权以机会。

第二,诸葛亮一向坚持维护孙刘联盟,会妥善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孙权在背后突然动手的可能性不高

关羽失荆州,不是败于劲敌曹操,而是败给了孙权,孙权突然下手,这是关羽迅速将荆州弄丢的根源,如果诸葛亮在,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诸葛亮一向重视孙刘联盟,他是孙刘联盟的缔造者,在隆中对策中他早已阐明孙刘联盟的重要性,他会从战略的高度加以维护。

从实际情况看,关羽与孙权交恶其实有个过程,孙权也不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就翻脸的,关羽一向瞧不起孙权,孙权为儿子向关羽求亲,关羽不仅不同意,甚至辱骂孙权,这些都是战略短视的表现,如果诸葛亮坐镇在荆州,就不会这样做。

诸葛亮在孙吴那边也有广泛人脉,鲁肃与诸葛亮关系很好,张昭很欣赏诸葛亮,曾向孙权推荐过诸葛亮,还有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有这些关系在,诸葛亮与孙权搞好关系也不困难。

第三,诸葛亮一向注意团结下属,工作中又能率先垂范,所以有很高的威望,有他坐镇在荆州,不会发生高级将领和官员关键时刻投降敌人的事

关羽弄丢荆州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麋芳、傅士仁临阵倒戈,正是他们的投降,才使关羽丢失了大后方,也才丧失了反败为胜的最后机会。

麋芳、傅士仁投降,他们并不是敌人埋下的棋子,也不是早有反意,他们的投降多半是关羽造成的,关羽管理属下较为粗糙,平时跟大家关系处理得也不好,这些促成了二人的投降。

诸葛亮是个行政管理方面的高手,非常善于做“统战工作”,意见不一致的人都能被他团结得很好,像麋芳、傅士仁这样的下属,平时肯定更会处理好关系,既严格要求,也给予关怀,不会把他们逼反。

第四,诸葛亮不会冒然向曹操发起挑战,从而就避免了战略上的被动

诸葛亮是主张北伐的,但他早就提出来北伐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占领襄阳,从襄阳发兵;二是占领汉中,从汉中发兵;三是“会当有变时”,也就是要等待时机,等敌人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动手。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进行北伐,而关羽北伐时汉中已经拿下,似乎前两个条件基本具备了,但第三个条件并不具备,而且汉中刚刚拿下两三个月而已,不具备马上打大仗的条件。

如诸葛亮这时在荆州,他一定不会冒然出兵北伐,即使抓住天降大雨的好时机打上一仗,那也是一场有限的战役,不会以北伐作为目标,从而避免了军事上的冒险。

第五,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优于关羽,即便有更大的军事行动,诸葛亮也会妥善用兵,避免最后的失败

诸葛亮用兵更为周全,攻有攻的目标,退有退的办法,不会只顾进攻不管后方,只要这样做,即使进攻受阻,也不会突然大败。

关羽北伐,一开始比较顺利,这是得天时、地利而成的,但敌人不断增兵之后,关羽就应该调整行动方针了,应该“见好就收”,但他仍然不肯放弃,不断从后方调兵北上,这种不顾一切的打法也是失败的主因之一。

总而言之,如果诸葛亮当时在荆州的话,关羽犯过的这些战略上、战术上的错误都可以避免,诸葛亮一定能牢牢地守住荆州。


南门太守


我认为能,如果诸葛亮和关羽一起坐镇荆州的话,那就相当于集团的核心力量已经有三分之一在荆州地区了。这样,孙权要攻打荆州就得掂量掂量了。

诸葛亮善略,关羽善战,一文一武,一攻一守,配合好的话,拿下襄樊,与曹操划汉水而治的战略就能实现了。


关羽北伐的目的和诸葛亮在荆州起到的作用

之前我已有回答过关羽北伐的真正目的,这里简单说一下。

关羽北伐其实是要抢在曹操南征、曹仁兵力薄弱的时候,以守为攻打一场防御战。然后拿下襄樊,与上庸呼应,将荆益两州连成一线,与曹操划汉水而治,借汉水之险,保护荆益。

这就是关羽北伐的初衷,只不过是后面被拖在了襄樊一带,关羽又被水淹七军、许昌四周郡县皆反、威震华夏给冲昏了头脑。加上孙权方面有意的示弱,使关羽动起了挥军北上,直取许昌的心思,并把后面的军队全部调往前线,这才给了吕蒙可乘之机。


可如果当时留守后方的是诸葛亮的话,那情况就不同了。第一:诸葛亮头脑清醒、主张求稳,他会同意关羽趁襄樊一带空虚之际北伐,给集团更多的战略活动空间。可他不会同意关羽放着襄樊不管,继续北上。同样的,诸葛亮也不会同意关羽从后方调兵的指令。

在汉中刘备危急的时候,诸葛亮尚且保持着小心翼翼,不敢举蜀中之力去支援刘备拿下汉中。更不用说此时关羽的调兵指令了,刘备如果留诸葛亮在荆州,肯定要授予他权力,让他能制衡住容易骄傲自满的关羽。关羽有假节鉞,诸葛亮也自然要有,双方即使不是上下级关系,但至少也要平等,相互制衡。

第二:关羽北伐事先并没有通知益州,而是一场自作主张的行动,这也就导致了刘封不敢出兵帮忙、刘备在成都不知情况的局面。可换成诸葛亮的话,他会先让关羽捉紧时机,去攻占襄樊,然后自己加强荆州防备,上表刘备,致信刘封,让战事信息明朗化。

而且,孙权之所以敢在关羽连战连胜的情况下出兵夺取荆州,一是因为荆州防务空虚,二是因为荆州无人镇守。可诸葛亮在的话,那这两方面的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关羽北伐,诸葛亮坐镇荆州,他会控制好战果,拿下襄樊即可。就算关羽真的动了北上的想法,诸葛亮也可以不派军队去援助。这样的话,就算关羽和北伐军在北方全线覆没,但荆州实力也得以保存,不至于一败涂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