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日本能赢,二战为何一败涂地?

在花丛中打野


前后看起来很矛盾的事情,其实稍稍分开,就很简单了。

先说说日俄战争。日军在此战的最大优势,就是前期准备充分。而俄国除了准备不足,更重要的,是指挥不当。

日俄爆发此次战争,最主要的矛盾就在我们熟悉的“三国干涉还辽”上。在俄国联合德、法干涉日本谋取辽东半岛后,日本就开始开展对俄战争的准备。日本不仅把通过《马关条约》获得的赔款大量用于军费开支,还在国内形成了需要尽快对俄开战的统一认识。

而俄国这段时间,因为欧洲局势暂时稳定,就把目光投向了远东,盯上了东三省。而这一地区恰好也是日本想要拿下的。于是双方矛盾加剧,战争已经一触即发。

可俄国国内对开战意见并不统一,俄国内部形成了以财政大臣维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为首的“缓战派”和以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和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等人为首的“”急战派‘’。并且后者过份低估日本实力,认为“扔帽子就可以把它压倒,俄国需要一场小小的胜利的战争,以便制止革命”。

所以俄国在远东最初配备兵力主要包括正规陆军约9.8万人,炮148门,机枪8挺,作战舰船60余艘(排水量约19.2万吨)。在后勤上,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环贝加尔湖段尚未竣工,从欧洲出发的列车需要约六星期才能到达中国东北。有线电报、电话也只配备到军和集团军,师以下通信全靠马匹或人力徒步,信息传递十分低效。

俄国不仅硬件物资准备不当,将领安排也欠妥。俄国在东北战场的陆军统帅缺乏实战经验,做事优柔寡断。之后前来支援的海军统帅也没有铁甲战舰时代的作战经验。而且俄国高级将领内部作战计划不统一,矛盾重重。

所以俄国先是在准备不足和盲目自大情况的下采取消极保守的作战计划,即使日军第一次进攻旅顺的炮击结束,俄国都不知道是日军已经开展了攻击。还以为是一般的实弹射击。

而在之后双方的交手中,俄国绝大多数时候都采取消极计划。在辽阳会战中,俄国马尔丁诺夫上校组织的一次白刃战就是为数不多的主动进攻之一。

日俄战争,最终在俄国的一再龟缩之中,以俄的惨败告终。但日本也为此扶持了巨大代价。在奉天会战结束后,日本都还深感自己面对俄国大军其实很难获胜,便在俄支援部队到来前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而让日本一败涂地的二战,日本面临的对手再也不是当初的俄国。日苏战争爆发在二战后期,那时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还要面对士气正盛的苏联军队。以北苏联进攻,东部美国紧逼,西部中国抗日进入反攻,日本国力不足以支撑,所有的不利这时候都一股脑向日本袭来,败,就是自然而然。


邓海春


首先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近代第一代重臣们还活着,他们知道目标是什么,而二战日本那些军部暴走族根本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

就因为有了以上原因,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就知道,战场控制多大范围,谁是对手,必须与谁结盟,需要投入多少军力,什么时候结束。在日俄战争,日军在主战场一次投入所有海陆军主力。

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经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斡旋,日俄在美国扑茨茅斯举行媾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俄国把辽东半岛(大连、旅顺)的租借权、南满铁路(长春到大连)及其附属地区让与日本,将库页岛南部地区,滨海州的捕鱼权让给日本。

在日本人眼里,遏制了沙俄对东北和朝鲜的军事企图,稳定了日本在这一地区的地位。而在二战,日本则没有战略,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战线到哪里结束,实际上日本大本营也不知道。

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线在哪里?日本大本营也不知道,结果,日军前锋已经到了澳大利亚附近。而实际上,日本的海运实力,最大程度,只能保障到菲律宾一线的后勤保障。突然改变进军目标和方向,却没有制定相应的护航制度和装备,结果就是没两年,运输船就损失殆尽。

一边想着与苏联打仗,70万关东军一直据守东北,无所事事。另一方面又在太平洋与美军激战,包括瓜岛等等战场,陆军兵力匮乏。等1944年,再调集关东军南下,战局已经失败。只能把关东军主力弄到本土,搞本土防御。

海军本来一直以渐击战术训练和组建,结果突然就搞了一个珍珠港事件。从内线作战一下子变成外线作战,最终导致中途岛战役惨败。最后到了1944年,日本才开始进行总动员,时间已经太晚了。

日本的结果就与很多暴发户一样,突然发了几笔横财。就膨胀的不得了,感觉自己已经是大无敌了。开始投资金融,投资地产,投资零售,而且必须是全国布局,起码要开设1万家店…..最后资金断裂,倒闭完事。


深度军事


这个问题没有可比性啊。

如果这样的比较可以成立,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问:为什么明朝时期可以把日本打出翔,而清朝则被日本虐成狗?

说到底,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一胜一败,有着内外不同的原因。

1、日本还是那个日本,但是人却换了好几拨了

日俄时期的日军和二战时期的日军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日本人。

在1904年,日本正处于国力的蓬勃上升期,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咄咄逼人,特别是打败清朝之后,获得了2亿两白银,这是日本当时三年的财政收入的综合,日本用这笔巨款发展视野、强化国防。

尝到甜头的日本对外挑事的积极性非常高,于是在1904年在中国东北与沙俄爆发了激烈冲突。

而二战时期的日本,虽然也处于军力的高峰,但是1922年被美国倡导的九国公约掐住了脖子;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让日本伤亡惨重,1929年又遭遇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可以说,此时的日本,无论是综合实力和好战性都与日俄战争时期不一样了。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日本陆军“下克上”的产物,处于高层的裕仁天皇和陆军参谋部始终在观望,在确定张学良不抵抗后,才放心大胆地从半岛调兵,占领中国东北。

2、从主场作战到客场作战

日本在二战的失败,更多的是因为日本网撒的太大了,最后收不了网,结果把自己网住了。

甲午战争后,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因为俄国的干涉还辽作罢,从此日俄矛盾激化。

日俄1904年在中国东北开战时,日本是主场作战,因为日本在甲午战争击败清政府后,已经事实上控制了半岛,所以,日本的后方和中国东北只隔着一个鸭绿江和图们江。而对手沙俄却需要在陆地上跨过整个西伯利亚来和日本人作战,这还好一些,最要命的是,沙俄的波罗的海舰队需要从欧洲过地中海、红海、印度洋,绕了半个地球,漂洋过海来收拾日本。结果被传统海洋强国的日本揍得满地找牙。

而且,和鲁迅描述的麻木的中国人不同,事实上中国当时的立场是倾向于日本的,因为一旦沙俄战胜,那么整个东北地区势必会让沙俄割走,这是清政府难以承受的。所以大量中国人充当了日本人的间谍,为日本在东北的作战提供了很大便利。

而二战时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日本网撒的太大,导致日本除了对苏联的张鼓峰战役、诺门坎战役外,剩下的基本都是客场作战。比如进攻中国华北、华中、华南、中南半岛、印度、太平洋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等。客场作战需要多长的后勤补给线,日本人心知肚明,而且在敌人国土作战,失败的代价比主场作战更加惨重。

所以日本在二战最终战败。

因为客场作战,开辟的战场太多,因此日本面对的敌人也比日俄战争期间多出太多,在对手的群殴下,日本焉能不败!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一起探讨历史!


静夜史


首先科普一下,日俄战争是指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发动的一场战争。

二战就是指的日本侵华战争,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后十四年。

那么为什么日俄战争日本能赢,侵华战争日本却输了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日本面对的国家数量不同

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纯粹的就只是面对的俄国一个国家,所以日本能够集中精力好好打这一场仗。而且此时的俄国沙皇已经没有彼得大帝那个时候厉害了,已经成了强弩之末,而日本天皇正是励精图治的时候,所以与俄国的战争就比较容易赢了。

而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大不一样了,日本面对的不仅仅只是中国一个国家,它是多线作战的。除了中国之外,日本还派兵侵占了朝鲜,还有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后来还与当时最为强大的美国发生了规模空前的海战。日本多线作战,导致不能够集中精力对付中国,最后落得一败涂地。


两次战争的性质不一样

日俄战争中,日本与俄国的矛盾点在于它们对于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并不是日本去攻打俄国的本土,所以这个从本质上来说算不上侵略战争。你让日本去攻打俄国的本土试试,俄国人必定全民抗战,到时候日本绝对吃不到好果子。

但是日本的侵华战争就不一样了,这是赤裸裸的侵略,日本已经攻打到了中国的本土地区。此时的中国丢失的不是自己的殖民地或者藩属国,而是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如果搞不好很有可能亡国灭种。在这种极端的生存环境下,中国人肯定会奋起反抗,不死不休,这种日本侵华战争的难度就比日俄战争要大得多了。


我的结语

这两场战争完全就不是同一个等级的战争,所以胜败的结果差异巨大也就很正常了。

各位亲爱的网友,你们觉得呢?


老魏聊历史


日俄战争中表面上是日、俄两国的单挑,其实日本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支持:沙俄的扩张已引起英、美等列强的警惕。日本在对沙俄开战前先和英国结成英日同盟,日俄战争爆发后英国表面上保持中立,但拒绝俄国舰队在英国港口停靠,由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这意味着俄国舰队必须绕远路尽力避开英国港口,大大降低了俄军的作战效率。事实上就当时日、俄两国的综合国力而言:俄国完全具备碾压日本的实力,问题在于:尽管沙俄的整体国力强于日本,但俄国的军力和经济资源多集中在欧洲,在双方正面交锋的远东战区日本形成了局部兵力优势。而千里迢迢远道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却由于英国人的暗中使坏而被耗得精疲力竭,最终被以逸待劳的日军歼灭。

二战中日军面对的不只苏联一个对手——当时日本陆军的主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海空力量则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同美、英盟军交战,实际上这时的关东军早已由昔日的“皇军之花”变成了“皇军之渣”。况且此时的苏联早已不可与昔日的沙俄同日而语: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通车,苏联从欧洲向远东投送兵力和物资的效率大大提升;而同时期的日军还并没实现机械化作战,很多时候日军的运输调度还要依赖骡马。事实证明:无论是沙俄或是苏联只要解决了兵力物资运输的问题,就整体国力而言完全足以碾压日本。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很简单,日俄战争只不过是日本和俄国两国之间的战争。(注意:虽然在中国的领土上开战,但由于清政府的孱弱,这场战争基本没中国什么事。只能眼巴巴看着侵略者在自己家里打砸)



日俄战争属于帝国主义战争,是新兴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向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俄罗斯发起的挑战。日本只有一个敌人就是俄罗斯,但却有一堆盟友打辅助。最大的盟友就是英国和美国,它们都想借日本之手压制沙俄。



这样一来,日本的腰板就挺直了,向俄罗斯叫板。最终日军以几倍于俄军的阵亡数字,换取了战争的胜利,成为近代以来第一个战胜西方列强的东方国家,日本也因此崛起成为新兴列强。

但二战就不同了,它是世界大战,是以中美英法俄为首的盟军,对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的战争。日本的盟友只有遥远的德国和意大利,以及那个二哈般的泰国。



然而,日本却要面对的不仅是越大越强的血霸中国,还有满级的老美、九级的毛子、七级的大英,以及打辅助的澳大利亚。



这其中,美苏两位大佬都不是它一个小小的日本能惹得起的。

结果日军在太平洋战争被老美暴揍了一顿,即将战败之际,还挨了老美两颗原子弹,又在东北被苏军完虐了一轮,连北方四岛都被占了。


这些历史要读


山本五十六曾说过:“如果和美国开战,这场战争的双方直到一方倒下,否则战争不会结束。”美国和日本的矛盾是由来已久了,所以日美之间的这场战争要想结束,要么有一方投降,要么两边人力都打光。

日俄战争的时间是在1904-1905年。战争的背景就是日本与沙皇俄国争夺在中国东北,满洲,乃至于朝鲜半岛的“特殊权益”。沙皇俄国方面,虽然统治阶级希望能够打赢这场战争,但是实际上俄国上下对这场战争的积极性并不见得有多高。日本方面,如果输了这场战争,日本将一蹶不振。

所以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实际上是有很浓厚的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的色彩。如果不是沙皇俄国的统治阶级认为没必要在东北和日本人死磕,那么沙俄搞不好会转过头来把日本打死。

日俄战争中,日本几乎是竭尽全国之国力,才勉强击败了没有多少战斗意志的俄军。因为国力的差距,日本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朴次茅斯和约》中不停的让步,赔款割地啥的就别想了,给你个库页岛拿着玩蛋去吧。

日俄战争之后,美国和日本就互相将对方作为假想敌。在1910年之前,日美分别制定了以对方为目标的战时战争计划。其中美国的是《橙色方案》,而日本则是《九段邀击》。不难看出,美日之间有非常深厚的根本性矛盾,而日俄之间是没有的。

在二战之前,美国在华,在亚洲,在太平洋上有很多利益相关的东西。比如菲律宾是美国的殖民地,美国在华有租界等等。日本想要做亚洲世界的领导者。美日之间的矛盾深厚,所以美国会把日本人往死里打,也就有了日本的一败涂地。


贞观防务


因为这两场战争的范围、广度以及对交战国之间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较量的级别也是不同的,所以日本失败了。

日俄战争实际上是当时沙俄同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中国辽东半岛的利益开始出现冲突,最终通过战争进行解决,属于两者的区域性的武装冲突,并不是全面战争(当然,日本方面出了举国之力,而沙俄派遣的力量显得并不是很多),作战范围小,消耗的精力也比较有限。而且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同很多西方主要国家之间并不是敌对关系,甚至得到了一些国家的经济支援帮助其进行战争。

而二战就不同了,二战中日本的作战范围从中国大陆、东南亚地区一直延伸到中太平洋地区,作战范围极为广大,而且日本当时和美国进行的是全面战争。而除了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是战争状态,和此前的日俄战争完全不同。

日俄战争中日本之所以能够胜利,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占据了先机,而且双方武器装备之间也没有代差。沙俄在远东的力量很难得到远在欧洲地区的沙俄军队的支援,而日本距离交战区域较近,无论是兵力调动还是后勤补给都更加方便。而且日本占据了主动权,比如将沙俄远东舰队围在了港口之中,并占据高地使用重炮将其舰队摧毁。而远道而来前往支援的沙俄波罗的海舰队被守株待兔的日军几乎全歼,所以整体上日本是占据有利地位的。

而二战中,作战地域过于广大,仅仅在中国战场日军就有大量兵力被拖住。而且整体工业实力上日本也不如美国,武器装备之间在战争中后期更是出现了巨大的代差,难以和敌军较量。而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又进行了错误的战略战术,徒劳浪费本就不多的战争潜力,最终战败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战争之王


提问者想问的应该是为什么日俄战争日军能获胜,而几十年后的二战末期,同样在中国东北作战的日军却被苏联红军轻易击败。

要注意到,这是两场性质完全不同的战争。日俄战争是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并不是这两个国家的生死之战,双方军队打得很激烈,但考验的只是各自常备军的精神状态、训练水平、指挥艺术、保障能力以及装备性能等纯军事领域的实力和能力。二战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反法西斯集团和法西斯集团的生死之战,考验的是参与国的整体实力。

而早在二战爆发前,苏联就已经实现了全面工业化,成为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之一,日本虽然也实现了工业化,但只是在某些领域,比如海上力量建设强于苏联,并没有拥有对苏联的全面优势。这一点在哈勒钦河战役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苏蒙联军的现代化水平远远超过日军精锐的关东军。到二战后期,刚刚打败德国法西斯的苏联红军和在漫长的侵华战争中疲惫不堪、大量精锐被消耗在中国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上的日本关东军已经没有可比性了。苏军出兵东北,轻易击败日本军队,是很正常的。

局部战争考验的是军队,而全面战争考验的是国家。越是进入到全面战争,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体系不完整的缺陷就越致命,这一点到现在也仍然对日本的对手具有指导意义。


叶海林


日俄战争是一场局部战争。这就和历次中东战争一样,投入有限的兵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决定胜负。这时候双方对抗的是军队情报、指挥和后勤。训练有素的军队获胜概率很高。双方军队不存在力量转化的情况。


二战是一场长期战争,是国力的对抗,不仅是军队的对抗。日俄战争中日本可以倾全国之力与沙俄部分军力对抗,所以占优。类似的是二战时日本对苏军的挑衅,被朱可夫打的一败涂地。同样证明了训练有素、装备好的军队在局部战争中有优势。


一战时协约国能够取胜,除了美国的参与外,英国可以动用全球的资源与德国的本土资源对抗,也是不无原因。如果二战时美国不想全面参与战争,日本至少可以体面结束战争。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丢了卿卿性命。活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