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泄露有什么危害,有什么预防措施?

焉子乐


苯泄露有什么危害,有什么预防措施?

作为普通大众,一般了解中的苯也就是油漆或者胶水中的一种常见成分,长期接触容易苯中毒,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但此次江苏盐城市化工园区的爆炸却是苯引起的,这让吃瓜群众们大开眼界,苯除了会中毒外居然还会爆炸!

从披露的爆炸规模看泄漏的苯量明显是比较大的,庞大的火球映衬下,似乎大楼和汽车显得并不起眼!苯是碳氢化合物中最简单的芳烃,常温下具有甜味,是可燃性以及致癌性的挥发性透明液体,难溶于水但容易溶于有机溶剂,当然其本身也是一种有机溶剂!

上述文字中有几个关键词,可燃性,挥发性!似乎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但正是这两个特性才是苯泄漏容易导致爆炸的重要原因,当苯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大面积接触,其含量达到1.2%~8%时,遇到明火即引起爆炸!其威力犹如TNT爆炸,并且它在大空间内的超压产生的破坏性比局部爆炸的同质量TNT威力要强得多!(各位可以参考燃料空气炸弹)

云爆弹爆炸!

当然苯的另一个特性更让人防不胜防,因为很多不环保的涂料油漆以及胶水中都以苯作为有机溶剂,因此室内苯中毒或者长期致癌更是让人谈苯色变!急性中毒时对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少量即会引起不适,头晕与头疼,严重者昏迷直至死亡!

如果发现苯泄漏,请立即断开电源,禁止使用明火,通风处理!如果有接触苯的人员,请立即转移到通风处,并报警与120准备急救!如果接触到皮肤,请立即清水冲洗!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我的小学之前就是在化工厂里长大的,那时候,家里没有房子,全家就在工人休息室弄了一间。我的故事不多说了,想听的朋友加我好友私聊。


由于从小就接触这种东西,虽然那时候啥也不知道,但是还是对它的危害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件事,一是,我们那个厂区里的杨树的叶子都很小,没有工厂外面的大,就像长不大一样;二是,一个对我非常好的叔叔,一直也没孩子。他又是一个特别喜欢孩子的人,所以经常给我好吃的。所以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东西有毒,但是一个小屁孩是不可能知道更多的了。

上中学的时候,学习苯的知识的时候我估计自己可能是最认真的,不但认真听课,还查了很多的资料,今天跟各位小伙伴们分享一下。

苯的危害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沸点为80.1℃,甲苯、二甲苯属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特别注意:(1)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2)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中毒症状

短期接触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妇女吸入过量苯后,会导致月经不调达数月,卵巢会缩小。对胎儿发育和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尚未明了。孕期动物吸入苯后,会导致幼体的重量不足、骨骼延迟发育、骨髓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如何预防苯泄露

这块的话,我没有什么发言权,没从事相关的工作。但我想应该有几点吧。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二、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危化品的管理制度。三、在工人中传授和普及关于苯的相关知识。四、做好安全设备的维护和检查。五、制定紧急情况应对的预案。

呵呵,实在是编不出来了。能想到的也就是这几条了。

我是郭哥论道,一个致力于科普相对论、量子力学、计算机、数学,让深奥的科学理论通俗易懂起来、让科学更有趣、更有料的科普搬运工。


郭哥论道


苯这种化学物质最近因一声巨响进入人们的视野,一时间许多人都在谴责怎么能有企业搞这么有毒的东西。

(一瓶苯,标签上明确标出它易燃并且有毒)

苯其实很常见

我们中间有许多人天天都在跟苯打交道,苯是汽油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你去加油站给车加油,那空气里飘的大多是苯的味道;如果你是个烟民,那么恭喜,你天天都把苯吞进肺里。美国约有一半的人是通过吸烟或二手烟接触到苯的,据测算,如果你一天抽一包香烟,那么每天被你吸到肺里的苯大约有1.2毫克。其实不抽烟的美国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每天要吸进去0.18毫克的苯,大约是老烟枪的七分之一。

(烟草燃烧会产生苯和许多其它有害物)

小时候很喜欢闻汽油味,也许你到现在还喜欢闻它,因为它香香的,挺好闻。劝你别再闻了,那多是苯的气味,为了提高辛烷值并减少爆震,汽油里基本都加了1%的苯,这是欧盟和大多数国家的标准。很早以前这个比例要高得多,所以我小时候闻的汽油应该比现在要香一些。

最开始人们对苯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因为它很香,闻起来有愉快的感觉,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苯甚至被当成香料加到须后乳液里。随着苯的致癌性被发现,慢慢地不再被当成增香剂,并且汽油里苯的含量也一点一点地减少,但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还做不到将苯彻底踢出汽油添加剂的行列。

(汽油里含1%的苯)

苯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它的内部有6个碳原子结成一个环,每个碳原子又结合了一个氢原子。苯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高度易燃,当空气中苯挥发物的浓度达到一定值,遇火就会发生爆炸。

由于苯是最基本的石化产品之一,是用作制造具有更复杂结构的化学品的前体,所以世界上每年都要生产几十亿公斤的苯来满足化工企业的需要,可以说搞化工的没有不知道苯。

苯能致癌

苯是一类致癌物,长时间接触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将苯与许多恶性疾病联系起来,其中由苯引起的特定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等等。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苯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苯已被证实会导致白血病)

美国石油协会(API)在1948年称“苯的唯一绝对安全的浓度为零”,没有安全的暴露水平,即使很小的量也会造成伤害。即便如此,要想做到空气中绝对不含有苯是很难的,因为除了大量汽车尾气排放外,空气中还有一些通过火山爆发、野火、秸秆焚烧、苯酚等化学品的合成、合成纤维的生产、橡胶、粘胶剂、润滑剂、杀虫剂、药物和染料的制造释放出来的苯,世界各国的饮用水标准里对苯的浓度要求也大多是限制在每升水0.01毫克以下。

苯本身可以在呼吸,血液或尿液中测量,但是这种测试通常限于最初24小时;苯在人体内代谢通常在肝脏内进行,并且代谢迅速,所以一般的检测手段对苯中毒的判定都存在局限性。苯的代谢涉及几种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奎宁氧化还原酶(NQ01或DT-心肌黄酶或NAD(P)H脱氢酶(醌1)),GSH和髓过氧化物酶(MPO)。CYP2E1涉及多个步骤:将苯转化为苯氧化物,苯酚转化为氢醌,氢醌转化为苯三酚和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苯三酚和儿茶酚转化为多酚。在骨髓中,MPO将这些多酚转化为苯醌。这些中间体和代谢物通过多种机制诱导遗传毒性,包括抑制拓扑异构酶II(维持染色体结构),破坏微管(维持细胞结构和组织),产生可能导致点突变的氧自由基(不稳定物种),增加氧化应激,诱导DNA链断裂和改变DNA甲基化(可影响基因表达)。NQ01和GSH使新陈代谢远离毒性。NQ01将苯醌代谢为多酚(抵消MPO的作用)。GSH参与苯基硫脲酸的形成。

(苯的几何结构)

苯的放射性特征及其诱导瘤形成不同部位的能力表明,氧自由基的形成是苯毒性的主要原因,其涉及多种机制,包括芳基化和消耗谷胱甘肽的活性代谢物与氧自由基之间的协同作用。

如何防范?

苯是如此可怕,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它呢?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穿好防护服,佩戴好呼吸器(就是消防队员戴的那种自给式呼吸器)。

(消防队员)

当然,你肯定觉得平时穿这一身出门有点夸张,哪怕在加油站里工作的人,天天跟苯打交道,也没见谁穿成这样。我们在前面说了,苯在空气中几乎无处不在,你无处可躲防不胜防,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大可不必过分担心。

我们在加油站里可能吸入低含量的苯,这些苯主要会由呼气排出。在一项人体研究中,如果人在含有47至110 ppm苯的空气中呆5至7小时,大约有16.4%至41.6%的苯会通过肺部消出。所以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是尽快离开那个地方。

因为有50%的苯会通过吸烟进入人体,鉴于烟草在其它方面也有臭名昭彰的致癌性,我们应该尽量不抽烟,并且拒绝吸二手烟,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受苯的危害。

如果不小心大量接触到苯,应该立即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并第一时间联系医疗机构救援。


周志宏glee


今天下午,江苏省盐城市的陈家港化工园内发生了爆炸,其爆炸物质被认定为是苯。目击者表示,爆炸声非常巨大,并且还伴随着强大的冲击波,导致附近民房的玻璃被震碎,另外还有门被冲坏,并造成人员受伤。

那么,苯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它会爆炸呢?

苯是结构最为简单的芳烃,颜色透明,具有芳香味,毒性很强。作为典型的有机物,苯是一种易燃物质。苯的闪点为-10.1摄氏度,我国的《危险货物品名表》被归类为中闪点液体,属于第三类危险货物易燃液体。因此,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苯很容易发生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苯属于易挥发液体,如果生产苯的环境相对密闭,随着苯不断蒸发到空气中,苯蒸气的浓度会越来越高。如果苯的浓度达到与氧气的比例接近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比时,在有明火或者放电的情况下,苯很容易就会发生爆炸,这种情况类似于可燃粉尘爆炸。

苯的毒性很高,是一种典型的致癌物,并且它又容易挥发,皮肤接触或者吸入大量的苯将会导致中毒。轻者造成头晕、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重者造成昏厥,甚至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而导致死亡。根据研究,苯的口服致死剂量大概是10毫升。苯在体内的潜伏时间很长,有些可达十几年。另外,大量泄露的苯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不慎接触到大量的苯,应该要尽快脱去被苯污染的衣物,并用肥皂水和清水多次清洗,然后呼吸新鲜的空气。如果不慎摄入苯,需要口服催吐物质,例如,活性炭悬液,然后尽早去就医。


火星一号


答:苯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类致癌物,如果发生苯泄漏,应立即撤离污染区域,避开顺风地带,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脱掉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皮肤、头发、口腔部位。


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组成,化学式为C6H6,苯常作为工业原料,可以合成许多苯的衍生物;但是苯有毒,加上苯极易挥发,所以发生苯泄漏时,很容易被人体吸入,引起苯中毒。

苯的各方面性质如下

理化性质

无色芳香气味、密度0.88克每立方厘米、熔点5.5℃、沸点80.1℃、难溶于水、易挥发、易燃,燃烧时伴随着大量黒烟。


苯中毒

苯进入人体后会生成苯酚,苯酚对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会损害肝功能和肾功能;吸入高浓度苯,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耳鸣等等不适感;长期吸入会损害神经系统、引起白血病、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苯泄漏的防护措施

苯泄露之后,是有可能引发爆炸危险的,爆炸极限为1.2%~8%,此时一定不要让明火和热源靠近泄露处。

一旦发生爆炸,没有失去行动能力的人员,要尽量远离事故点,避开泄露点的顺风方向,用湿透的毛巾捂住口鼻,往空气新鲜的地方转移。

当到达安全的地方后,要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皮肤、头发、口腔等等部位,事后最好去医院做检查。

对于苯中毒导致昏迷的,一定要保证伤者呼吸畅通,清理他身上的污染物,并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总之,遇到苯泄漏的情况,一定要尽量远离事故现场,不然苯中毒后,对身体的影响是终身的。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江苏盐城化工厂今天下午2点多由于苯泄露引起爆炸,目前己造成6死40重伤的重大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引起社会及网友的广泛关注,那么苯泄露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1、引发中毒。苯的挥发性大,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2、爆炸燃烧。苯是低闪点易燃液体,比水轻又不溶于水,易挥发、易流动,苯泄露后漂浮在地面上、水面上、下水道、沟渠等低洼处,如不限制则随之流动,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同时会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人员、车辆及其他设备安全。

3、污染环境。苯具有流动性,一旦泄露则四处流散,且不易洗消,特别是流淌到河流、湖泊等地造成水污染,严重时对城市供水造成影响。

所以苯一旦泄露危害还是蛮大的,那么怎么预防苯泄露呢?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等。

感谢大家的观看,愿天下人都平安健康,没有安全事故发生!




书香与美食


2019年3月21日下午江苏盐城某化工园区发生爆炸,而引起爆炸的物质是有毒有机物苯,此次爆炸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并且已造成5人死亡30人受伤,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苯是一种有毒有机物,在常温下是一种高度易燃,有香味的无色液体,苯是组成结构最为简单的芳香烃,苯有剧毒!苯是一种致癌物质,在刚装修完的家中,苯的含量一般很高,所以装修完之后不能马上入住,得等到苯浓度降低之后方可住人。苯是一种有机物,而有机物大都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并且容易燃烧的物质。

苯的熔点为5.5℃,沸点为80.1℃,如果用水冷却的话,可以凝成无色晶体,苯的密度比水低,苯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造血的损害作用,苯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可以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二、致癌、致畸作用,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苯对于生殖细胞的遗传毒性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三、损伤DNA、RNA。当然了,苯的危害性远不止此。

苯泄露在空气中被人闻到了就可能会引起中毒,轻度的就是头晕、神志不清、视力模糊等,而重度的则可能出现昏迷、震颤的症状。在有明火的地方,甚至可以引起爆炸,就像盐城的那个化工园区一样。那么如果苯泄露了,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直接接触到了苯,那么就得用肥皂清洗受到污染的部位,如果不慎滴到眼睛里面的话,那么就用流动的清水或者是生理盐水清洗至少15分钟,然后就医。如果是吸入了苯,那么迅速撤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呼吸顺畅,必要时尽快就医。如果不慎食入的话,误食者应当充分漱口,饮用适量的水,然后进医院洗胃。

如果苯泄露在有火源的地方,那么迅速切断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应急处理人员应该穿防护服带呼吸器进入撤离区,并且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泄露源物进入下水道等隐蔽区域。少量泄露的话,可以用砂土、活性炭或者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分散剂刷洗,稀释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如果是大量泄露的话,那么建议用构筑堤或者是挖坑收容,并以泡沫覆盖,降低蒸汽伤害,然后收集到专用收容器内。


镜像宇宙


说到苯,我们的第一映像就是那个六边形的苯环结构。最初人们确认了这种物质的化学分子组成是碳6氢6,但这么高的含碳比例使得人们无法写出它的分子结构。后来,据说凯库勒在梦中看到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不停旋转,最终悟出了苯环的分子结构,这也成了化学史上的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小故事。

不幸的是,这种在化学史上具有传奇一笔的物质是一种有毒物品,而且已经被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白血病等一系列疾病,大量接触甚至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所以苯泄露是一种严重的事故。

如果发生苯泄露事故,那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人员中毒;二是发生爆炸。

人员中毒主要指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方式接触到苯引起的中毒。由于苯泄露一般泄露量比较大,容易引起人的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昏迷抽搐甚至人员死亡的情况。因此日常工作中如果与苯接触就要穿戴好防护措施,泄露后人员进入救援时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二次伤害。

至于发生爆炸,也是有可能的。我们看苯的化学分子式是C6H6就知道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有机物,此外苯也容易挥发,挥发后的苯和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就给爆炸提供了先决条件。一旦有火源,马上就会爆炸,如果发生爆炸,那情况就很难控制了。在此提醒大家一点:苯挥发后的苯蒸气比空气重,所以苯蒸气一般聚集在低处。出现苯泄露后一定尽快远离现场且往较高的开阔的容易逃离的地方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苯的危害。

至于如何避免,只能说在苯的存储、运输、使用方面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提醒大家:如果发生泄露,在进入现场救援前,一定一定要做好防护,毕竟安全第一位。此外,衣服不能穿容易产生静电的面料,鞋子不能穿带铁钉的,手机钥匙什么的,能不带就不要带了,一切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都不能带进去,防止爆炸,有条件的在进入现场之前也可以做一下释放静电的工作。这些倒和我们电厂进入油库、氢站的要求差不多。

最后,还是希望这样的事故不要发生,希望每个从业者都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欢迎关注"张家小智儿"看更多科学交流。





张家小智儿


苯是一种比较稳定且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有机物分子。我们通常说苯环,就是指苯的结构式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电子云在六个碳原子之间融合共享,形成了特殊的大π键。这种结构含碳量高(碳氢摩尔比达到1:1,燃烧时冒黑烟),稳定但又有特殊的生化活性,因而会对生物的生化代谢带来毒性——毒性有时候就是因为化学性质过于活跃,以至于能够扰乱生物正常的有序代谢,甚至打破生物代谢的级联系统稳态,最终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上图:看起来圆滚滚肥嘟嘟的苯分子,实际上是个健康杀手。


因为苯的特殊结构,苯在体内氧化产生氧化苯和环氧化物,且不易被排出,之后可以在生物体内通过各种生化路径与其他有机物分子反应形成各种芳香族化合物,嵌入生物的DNA分子中,造成DNA分子断裂或与DNA相互作用产生有害的突变,这是苯致癌的基本原理。

上图:苯类和DNA变异——多环芳香烃(多个苯环)模拟了嘧啶或嘌呤的结构(因为构成DNA的核苷酸也带有类似的氮杂环),导致DNA正常序列的破坏。


苯被归类为致癌物质,会增加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也是导致骨髓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将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异常和心血管疾病联系起来。与苯相关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评为“已知对人类具有致癌性”。美国石油协会(API)在1948年就指出“通常认为苯的唯一绝对安全浓度为零”,即没有安全的暴露水平,即使很小的量也会造成伤害。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将苯归为人类致癌物。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过量的苯会导致白血病,这是造血器官的潜在致命癌症。尤其是急性髓性白血病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苯导致是基本没有争议的。

上图:苯导致白血病的生化路径地图,虽然图片资料不是很清晰,但基本上能够看出苯如何从简单的结构变成复杂的多环化合物,并参与到突变的产生的过程。


苯的来源

由于苯在汽油中普遍存在,并且全球广泛使用碳氢化合物燃料,因此人类暴露于苯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苯对肝、肾、肺、心和大脑都有损害。

上图:加油站的汽油挥发是苯的一个来源


室外空气中可能含有来自汽车加油站、木材燃烧产生的烟、烟草烟雾、汽油转移、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的低含量苯。装修污染也可能是苯的重要来源,苯主要来自室内装修用的油性涂料、木器漆、胶黏剂及各种有机溶剂里。而吸烟者抽每32支烟的就将摄入约1.8毫克的苯,这个数量约为非吸烟者日均苯摄入量的10倍。


通过空气吸入的苯主要通过呼气排出,在一项人体研究表明,暴露于47至110ppm的苯之后的5至7小时内,通过肺部清除了体内16.4%至41.6%的苯,并且仅有0.07%至0.2%的剩余苯在尿液以原型排出。在暴露于63至405毫克/立方米的苯1至5小时后,在23到50小时的时间内,尿液中的51至87%的苯以苯酚形式排出。在另一项人体研究中,30%被皮肤吸收的苯(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以尿液中苯酚的形式排出体外。


在特定条件下和在其他化学品存在下,苯甲酸(一种防腐剂)和抗坏血酸(维生素C)可能相互作用产生苯。 2006年3月,英国官方食品标准局对150个品牌的软饮料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四种苯含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值。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美国也报告了类似的问题。


预防和回避

  • 远离苯源是预防的第一步,不抽烟、远离汽油和有机溶剂,不随便点燃木柴,少喝含防腐剂的饮料,不吃烧焦的食物,做好密封不要让有机溶剂随意挥发,不要在家中存放有机类溶剂,注重装修污染问题等等。

  • 谷胱甘肽似乎在防止苯诱导的DNA断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它被鉴定为一种新的苯暴露的生物标志物。这类物质可能作为在医嘱下进行苯中毒的防护和治疗措施之一。

  • 苯代谢涉及多种酶。研究表明,用于制造这些酶的基因座的基因型可能会影响苯暴露的毒性作用的易感性,例如携带NAD(P)H变体:醌氧化还原酶1(NQO1),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T1(GSTT1)缺失的个体表现出更高频率的DNA单链断裂。因此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个体对苯危害的易感性,这些人群应该更加小心。


小宇堂


讲苯的危害之前,我们首先得看看苯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够清洗地认识到苯的危害:



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是化学里面最经典的具有大π键的化合物,其结构特点是具有六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通过一个σ键和π键连接相邻的碳原子。特别是π键,它通过每个碳原子提供一个电子构成。由于6个碳原子每个都提供一个自由电子,所以6个电子组成了6个π键。而这6个π键还在一个平面上,所以这些π键里面的原子可以相互共享,也就是说电子在这六个碳原子之间运动。一般来讲,我们把具有这种特殊大π键的化合物叫做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大多数都有毒,特别是苯、甲苯,即便在化学实验室,也属于尽量少用的溶剂。苯的毒性之所以大,是因为苯具有特殊的平面结构和大派键,这种结构可以和很多生物大分子进行π-π相互作用,比如DNA,它具有双螺旋的立体结构,其上面有些沟槽,沟槽由嘌呤组成,而嘌呤也具有大π键,所以苯和这些物质可以通过π-π相互作用,稳定的卡在DNA的沟槽里面,造成DNA复制错误,最终可能诱发癌变。



除了生物毒性,苯的环境毒性也很高。因为苯的π键比较稳定,很难提供电子。而碳即不亲电也不缺电,所以很难发生亲核或者亲电反应。所以苯的降解性很差,可以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所以一旦苯泄露,后处理十分麻烦。

还有苯也属于易燃易爆炸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发生轰染现象甚至爆炸。

所以,苯泄露的危害性巨大,令人忧心。预防的话,只要小心操作,尽量少闻,远离苯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