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定期产检,报告显示正常,小孩出生后却发现发育异常,医院是否承担责任?

西安王小探


每一位孕妈妈,都希望生下一个健康漂亮的宝宝。但实际上,十月怀胎也是需要一点点孕气的。

没有人愿意看到产检过程中出现胎儿发育畸形或者异常,包括医生。毕竟,每一个产检手段都是有局限性的。

以检查胎儿染色体异常为例:

唐筛的阳性预测率只有3%(阳性预测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100个唐筛高风险只有3个宝宝最后确认为有问题),无创DNA的阳性预测率则能提高到50~70%,羊穿则到能达到99.99%。

可是呢,唐筛和无创对胎儿和孕妈的风险比较小,羊穿却有一定的风险(大约为3‰的流产或感染风险),这三种产检手段的检查费用也差了不少。


如果有的孕妈不愿意承担那3‰的风险,或者无法接受那么高昂的费用。这可怎么办?产检医生总不能逼着你去做,让医院垫付这部分检查费用那也更加不现实。

所以,一般在唐筛提示临界风险时,医生会建议孕妈做无创;而唐筛和无创高风险,则建议孕妇选择羊水穿刺。同时,该做的B超检查还不能漏掉。

胎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怀孕7个月,和怀孕8个月比较,胎宝宝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因此不是说怀孕20周做了系统B超,到怀孕30周就不用做了。而有些产检必须在特定的时间段检查才有效,错过了时间就看不到了,比如说NT和侧脑室增宽。


孩子发育异常的病种高达几千种,而以目前的产检手段只能检出其中几十种。比如说“大排畸”,主要能检查胎儿的结构性异常,其总的检出率也只有60~70%左右,就不能再高了。

比如说B超对胎儿单纯性腭裂、胎儿多指(趾)症,胎儿的听力和视觉功能,胎儿的消化道以及各种腺体,包括胎儿染色体方面的畸形,B超都是检查不出来的。

这可怎么办呢?所以各种产检需要结合来看,比如说将B超数据与唐筛和无创结合来综合评估,这样就相对更准确一些。这就是为什么要让孕妈保留好每一份产检的原因。

另外,现在像无创DNA或羊穿的产检手段都引入了商业保险的做法。如果产检时检查结果正常,但宝宝生下来却是异常的,那么就交由保险公司来理赔。这样减轻医院的责任风险,毕竟医院的根本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和患者打官司。

希望以上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给我留言,祝你好孕!


爸爸不讲理


关于出生缺陷,医生不会和你说,以及没有时间说的一些问题

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是现实中大家知道新生儿的实际出生缺陷以及后天智力发育迟缓的概率有多大吗?


超过10%!甚至可以达到20%


对,大家没有看错,即便是经过正规产检,在医院分娩,表面上出生时健健康康的孩子中,至少有10%会多多少少的存在先天以及后天的异常。


先天出生缺陷的自然发病率在5%-6%之间,大到唐氏儿、严重的心脏畸形、严重的异常代谢病,小到多指畸形、唇裂、皮肤色斑等等,已知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就有7000多种,而我们孕期的筛查也仅仅能检查出常见的几十种而已,大部分是发现不了的。其中以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为例,由于胎儿本身心脏结构就同成人不同,加上各种原因的影响,能够发现60%左右的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是目前的上限了,漏诊率还是非常高的。


再例如很常见的脑室扩张、肾积水、肠管扩张等,大部分孩子出生后是正常的,但是也会有部分胎儿确实存在缺陷,出生前也是不能明确诊断的。


而即便是表面上健康出生的孩子,也会由于自身的原因,后天发育的原因,营养的原因等等,约8%左右的孩子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智力水平虽在正常范围,但是属于正常范围的偏低水平。通俗的说就是比正常的孩子要“笨”一些,但是又达不到弱智的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小学中,每个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学习不开窍的学生,其实不是孩子不用功,确实是硬件有问题。智力高低,孕期也是不能检查出来的。


所以,不管大家原因还是不愿意,分娩育儿这件事情,确实是需要一定“运气”的。


既然产检不能保证胎儿健康,那我们还做产检干嘛?

孕妈们可能对产检有个误解,以为孕期检查就是看孩子健不健康,其实不然。


孕期产检最重要的目的是检查孕妇是否合并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和治疗。也就是说产检的目的重点在孕妇,胎儿是处于次要地位的。


就拿孕产妇死亡率来说吧,原来没有医院,不做产检,在家里接生婆水平的条件下,孕产妇死亡率在1%左右。


而经过孕期规范产检,在现代化的医院分娩,今天我们的孕产妇死亡率只有万分之一。


所以经过规范的孕期诊疗,绝大多数的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风险大大降低。在规范产检下孕产妇死亡风险降低了100倍,围产儿风险降低40倍,所以这就是产检的目的。


胎儿问题有很多的局限性,无论是染色体异常、还是基因异常,或是结构遗产,基本都是不可治愈的疾病。产检检查虽不能排除所有的出生缺陷,但是可以将大部分的严重缺陷及时筛查终止妊娠,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而很多的胎儿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异常、泌尿道异常、唇裂等等,大都也是产后可以治疗的疾病,即便是孕期发现异常,也不是放弃胎儿的指征。


法律诉讼问题

医疗问题非常特殊,专业性很强,大家并不能仅仅通过日常所理解的常理来推断医疗程序是否正规。对于怀疑医院存在医疗过错行为的,保留好病例资料,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才是正道。


再次仅能给你提供以上建议。


产科李医生


孕期产检一个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孕期合并症,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重大畸形没有及时发现与纠正,影响围生期新生儿的生存与健康。但是产检能不能避免所有的畸形与异常?

答案是不能!

现在筛查胎儿结构畸形的手段主要是B超,功能畸形尚无有效的方法,基因检测可以给予部分提示。

那么孕期做几次B超,目的是什么?都能发现什么异常呢?

其实没有特殊原因按照孕期保健指南一般4-5次B超即可。但是B超可能发现胎儿生长发育的速度是否过快还是过慢。以给予孕妇在孕期做饮食运动营养指导和干预。

中国孕产期保健指南中有指出常规B超4-5次,遇到具体特殊情况酌情增加。

1.第一次:妊娠6-8周,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怀孕有宫内宫外可能),确定胚胎所在位置,剖宫产术后要除外瘢痕部位妊娠,胚胎是否成活, 发育是否符合孕周(月经不规则女性,可以通过B超结合症状来核实孕周),最早可以看到宫内妊娠是在孕5周经阴道B超,但无特殊症状不建议太早检查B超。

2.第二次:妊娠11-13周6天超声测量胎儿鼻骨发育,(胎儿颈项透明层)NT值,结合唐氏筛查,评估发生12,18及21-三体的风险。 也有很多单位会进行早期的筛畸形B超,初步全面检查大器官有无畸形。

3.第三次:妊娠18-24周胎儿产科三级B超筛查,再次全面评估各个重要脏器手脚有无畸形,又称大排畸,有的地方叫做三维做四维,其实它们都是建立在二维B超基础上,然后加多一个垂直面合成三维立体影像,加一个时间形成动态的电影变成了四维视频。其实作用是一样的,就是排除畸形,但是B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除了机器的先进程度,也与B超医师的经验关系比较大。 这种畸形主要是针对大器官大组织系统来进行筛查的。能够筛查的内容基本都写在了B超报告上。





4.第四次:妊娠28—31周6天B超为了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盘情况羊水情况,评估胎儿是否偏小。如果羊水过多,还要结合OGTT结果来判断血糖情况。也有的医生认为这次B超如果产检各项结果都正常,无高危因素,可以不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5.第五次: 妊娠37-41周B超,主要是为了评估分娩方式,因此对胎儿的大小,胎盘位置,羊水量进行评估,脐带的情况。如果胎儿腹围太大,头围太大,体重相对于孕妈太大,脐带绕颈多周,胎心监护不除外胎儿宫内窘迫,就有可能需要剖宫产终止分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和合并症不能耐受顺产如妊娠合并心脏病等,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经阴道顺产。


如果B超报告上没有问题,但产后发现报告错误,那么产科B超检查实施方有一定责任,但有时与胎位阻挡有关系;如果B超报告上没有这个检查项目,换句话说产科B超检查项目其实是有限的;产后发现异常,那么产科B超没有这个责任。


妇科龙医生


要看病症是否属于医院的检查项目的范围内。而且产检只能检查出来明显缺陷,不明显的可能查不出来,还有就是医院的产检单子上应该会有标注,不代表百分百的正常,只包括某几项的内容。我孕期的检查单据就是这样的。

像这种,医院一般是不会负责任的。不知道宝宝具体是属于哪种情况。

希望各位孕妈妈们注意,该做的检查最好不要漏,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宝宝健康,也不能只靠侥幸心理,也要尊重科学。


爱臭美的嘟嘟妈


我认为医院有责,谁都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一但在医院确认了怀孕之后,都会听医生的。医生说怎样就怎样,多长时间查一下,查什么,没有不听的。如果医生在产检中有不确定的地方,你可以孕妇说。建议他们再去别的医院检查,如果别的医院也都是不确定~那你再和孕妇建议要不要留下这个孩子,。现在有的医院为了留下孕妇,孩子的健康不确定也不说()


灰撒大地


这要看哪方面的发育问题,有的问题B超是检查不出来的,如果B超能检查出来,医院却没查到,那医院肯定要负责任。找专业人士或专业机构做下鉴定吧


熊孩子世界


孕期去正规医院每个月定时产检,一般6个月会做四维排畸,如若是四维范围内可以看到的缺陷医院是需要负责任的,比如兔唇心脏四肢这些都可以看出来的呢。


w糖糖甜甜猪猪


一般不会负责,让你签的东西里有免责条款除非你有权有钱有时间,有证据,可以走法律程序;真发生大的问题可以请律师打官司


简单平凡自然


这个需要专门的鉴定机构来鉴定。有些检查不是做了就可以检查出来的,有些是做了能看出来而医院没看出来,那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