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观影感

《大鱼》观影感

最近看了《大鱼》这部电影。这是一部有关父子的电影。儿子回忆了父亲爱德华以前和他讲过的,一连串在他看来纯属虚构的传奇人生。

自己讲述下电影内容

父子隔阂

在儿子的婚礼上,父亲在婚礼现场,和众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如何抓到传说中的大鱼的故事。儿子对父亲又讲这些无厘头的虚构故事,而且是在自己今天这个最重要的日子里,表示非常不高兴。父子俩到外面大吵一架。后面数年两个人都彼此不说话。

父亲重病,儿子回到家中,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

​儿子带着自己的妻子回到父母家,希望陪伴父亲走完最后的日子。妻子觉得自己的公公是个很有趣的人,开始说服丈夫和公公多沟通。

儿子仍对自己父亲这一生讲的那些在他看来纯粹是骗小孩的故事无动于衷。当他有一天在打扫家里的泳池时,突然似乎看到了父亲说的那条大鱼,他隐约开始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

父亲的一生有多么精彩

​父亲小时候和同伴们打赌到女巫的房间,通过女巫的假眼了解自己最后是怎么死的?父亲很勇敢,真的让女巫同意看她的假眼,并且看到了同伴和自己最后的死法。

父亲后来在自己的家乡发现了一个巨人(巨人会吃掉村民的牛羊),他十分勇敢,只身前往说服巨人一起离开,到更大的城市。

在路程中,他来到一个美丽、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小镇,小镇的人希望他留下来。但是他还是选择信守承诺和巨人汇合,到大城市里去。

再后来他遇到了他的爱人(最终成为他的妻子)。他在马戏团打工,他去学校挽回即将成为别人妻子的爱人,他去参军,为了提早完成兵役他主动接受了许多高难度的任务…

儿子通过父亲的物件,明白了父亲讲的故事原来大都是真的

​儿子在整理父亲的物件时,发现了一个信封,他找到信封的女人。儿子一开始以为她是父亲的情人。后来在这个女人的讲述中,儿子发现自己的父亲所说的很多故事其实都是真实的。父亲没有背叛自己的母亲,也没有虚构故事骗自己。原来父亲通过自己的特长:善于与人沟通,拯救了那个美丽的小镇。父亲之所以很少陪伴自己,是因为他在外面帮助了很多人。

他开始动心,帮助父亲实现临终前的愿望。父亲最终变成了自己所说的那条大鱼,回到河里。

​观后感

​父亲爱德华的形象

看完整部电影,依然会感到父亲爱德华的一生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应该说还是可以比较明显看出很多虚构的内容。但这不妨碍我们去理解父亲的一生。在西方国家,父亲这个角应该相对中国来说,更少缺位。西方国家的父母更重视自己的小家庭。但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的父亲爱德华似乎更像一个中国父亲:将自己的经历都主要放在帮助外面的人。而较少与孩子相处。使得儿子对他产生偏见:认为父亲是一个不顾家的人,晚年了跑不动了,在家里只能通过讲故事,活在自己的虚构故事里。

父亲向儿子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父亲爱德华喜欢讲自己传奇的一生,尤其是对儿子讲过无数次。在我看来,父亲是有意在向儿子传达自己的价值观。当儿子告诉父亲,我也将成为一名父亲时,父亲很自信地说我已教过你如何成为一名好父亲。影片种父亲的形象:对爱情的忠贞,对朋友的倾力相助,对困难的坚韧不拔等,都是在向儿子传达自己的价值观。

对死亡的另一种态度

​父亲临终前并没有表现出我们一般人印象中的对死亡的恐惧。反而父亲仍然十分自信,幽默地继续向家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的一生。

曾经看过与死亡相关的哲学内容。人之所以害怕死亡,主要是因为对一样未知事件的恐惧。没有人从死亡中回到人世间告诉我们死亡是怎么样的(这里跳过一些没有证据的非自然现象),所以大多数人都害怕死亡。

父亲在童年时通过女巫的假眼就知道了自己死亡前的情形,所以他很清楚自己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整部电影从未看到他对死的恐惧。

死亡这个话题比较大,但每个人都要面对,如果在余生能对这个话题有比较透彻的认识,那么或许人生可以获得另一层的升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