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2003年,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的横空出世,惊醒了所有人:

犯罪题材还可以这样拍,没有凶手,只有一群被生活和命案搅得疲惫不堪的警察,

这些警察在时代车轮下,命运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曹探员失去了一条腿,朴探员转行做销售,苏探员被没有真相的命案彻底击垮,烤肉店的儿子被疾驰而来的火车撞死,

案件的真相也在破案过程中渐渐地没了,

一个案件的真相只是抓到凶手吗?凶手背后又是什么?

《杀人回忆》提出了这样的诘问!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杀人回忆》是韩国第一次反类型化的尝试,

影片最后,朴警官面对女孩儿天真无暇的面孔,眼神里复杂的情绪直击观众的内心:

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是时代,还是个体?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而中国的影片《暴雪将至》

公映后,

让被称为“戏妖“的男演员段奕宏拿到了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段奕宏在演技上的卓越,又刚好可以说明:

“为什么每年金鹰节的颁奖典礼,总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表演好,一般是在两个方向展现的,

一个是扮演角色的多样性,什么都能演,勤勤恳恳做一张“剧抛脸“

另一个也有像段奕宏这样角色类型未必最大化,但角色的情感层次无比丰富。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暴雪将至》里的余国伟角色,

从1997年意气风发到2008年坐牢归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10年,

而这个10年不仅关乎他自己的人生境遇,更关于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和他同样境遇的个体。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暴雪将至》改编自真实案件“

白银杀人案!

1997年,一座以钢铁为主要生计的小城,阴雨绵绵,工人下岗潮的前夕,

在工厂当保卫科科长的余国伟,骑着小摩托,飒爽英姿的赶往命案现场。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这时候的余国伟步伐矫健,神清气爽,对体制内的警察身份无限向往,

余国伟认可的不仅是警察安稳的体制内身份,还有警察身上那种荣誉,

这在工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余国伟表达了他对当时生活的积极态度:

“只要奋斗,人生就会更加精彩。“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余国伟对荣誉的迷恋展现地淋漓尽致,

而关于这场表彰大会,影片又在最后埋下了一个伏笔,表彰大会上因为机器故障下的棉花雨就是对伏笔的暗示,

天空上方飘扬地细碎轻软的棉花落在余国伟迷醉地眼神中,和窗外不解风情的细雨形成映照。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随后,在工人聚餐上,余国伟得知了厂里工人靠走后门进了警察大队,

工友们都怂恿余国伟也想想办法进入警察体制,

因为和那个工人相比,在工厂被尊称为“余神探“的余国伟靠火眼金睛和严刑招供为厂里破获了多起偷窃案,更有资格当警察。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在工友膜拜的另一边是正式警察对余神探的瞧不上,

神气活现的余神探,也不得已要做做推车,点烟,奉承警察的活计,

余国伟在此几场中,诸如上车前踢踢鞋上的泥,总是不停地拉拉自己向上跑的皮衣,对队长的恭敬和对陪同警察半是羡慕又半是厌恶的神色态度,

这表明了他为什么不愿意通过走后门进入警察体制的心路历程:

他不愿意玷污在他心里最为神圣的东西,他只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得到。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而更为讽刺的是,在当时处处讲“成绩“的制度里,

最有能力做出成绩的余国伟却偏偏窝在一个不能靠业绩证明的保安部门,

正因为个人价值的无法释放,才激发了他对警察这个身份的向往,

他一直坚持寻找破案线索,不惜翘班来寻找真凶,在田埂蹲点再到工厂门口的试探到最终发现可疑目标玩命追逐,

正是他用尊严去捍卫荣誉神圣之处的动力。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徒弟在追赶凶手途中触电身亡,是对他信念的第一次打击,

而凶手明明躺在了离他几步之遥的货车旁,他却在最关键的这一步上放弃了,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坚持到了最后一步,偏偏就在最后一步出了差错,

案件在这个时候已单方面宣告结束,而在案件中倾注全力的余国伟,从徒弟死去,凶手落跑,这一刺激中对抓到凶手这件事开始着魔。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他对找到凶手这件事已经失去了理智,

随即,恋人发现了他给她盘理发店的真实目的,以跳楼自杀和他决裂地分手,

余国伟经历朋友意外身亡,改制下岗,最心爱的女人也离自己而去多重打击,

他将对命运、对时代的愤怒发泄在了疑凶身上,那一拳拳就是他对愤怒的最好发泄。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命运在这个时间段发生奇妙的转换,

那个殴打疑凶致死的前劳动模范余国伟和把多名年轻女性折磨致死的凶手似乎没有了本质的区分,

他们都是因为个体的压抑而迁怒于别的同样弱小无助的个体!

而凶案附近的几桩事也将这种集体的压抑显露出来,那个在筒子楼杀害妻子的丈夫,一群望着厂子爆破的工人。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影片最后,下了第二场雪,真实的雪,雪的冰冷击破了棉花雪的梦幻和美好,

余国伟经历风云变幻的十年,从“余下“的余变成了“多余“的余,

梅长苏曾经说:“下雪天最适合杀人了~”

雪的降临,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此毁灭,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部分就这样熄灭了。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暴雪将至》作为导演处女作作品,完成度极高

在类型化程度上,完全可以和忻玉坤导演的《爆裂无声》和刁亦男导演的《白日焰火》相提并论,

这一系列悬疑片的口碑足以说明了中国反类型化尝试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小步。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暴雪将至》着力的不是凶案,是个体的压抑和无处可逃,

在整体的环节设计上,《暴雪将至》已经精益求精,但在情绪宣泄上,离《杀人回忆》还有一定距离。

相比《杀人回忆》的情绪宣泄,《暴雪将至》尚有不足!

徒弟的死,早于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信任之前,

因此他的死最多是对余国伟情感的激化,而观众似乎不能在这个角色上产生共情,

《杀人回忆》中曹警官的截肢和苏警官的发疯都做了详细的铺垫,

曹警官是在破案多次遇到瓶颈,所有人都濒临崩溃的时候,才发现日夜劳碌的他伤口早已发炎溃烂,

而出场以冷静克制示人的苏警官却在追凶途中丧尸本心,角色的心路历程和观众的心理轨迹达到了同一性,

同样地,燕子的死,虽然符合角色特性,也是余国伟性格突变的最重要因素,

但还是死的稍显突兀,使得情绪一下子有种用力过度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