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联赛为何不将外援上场人数减少为两人?

秀浩来评球


这种想法跟拍脑袋出U23政策有什么区别?

中国顶级联赛历史上,在2005年试过只能有2位外援进大名单,而2004年-2006年期间试过只能派遣2位外援上场。不过在2007年后,至少有3位外援能上场,而在2009年-2016年这8年,只3+1,允许增加1名亚洲外援。直到2017年,足协要求实施U23新政,外援上场人数再一次降至3人。

现在又减少外援至2人的话,“这样既能锻炼本土球员,省下的钱又能发展青训”这个想法避免太相当。足协下达U23政策,已经大大降低了中超的观赛体验,80亿拿下5年版权的体奥动力就直接就不干了,要求降低版权的费用。另一方面,就是对于球迷、广告商和投资者的吸引度不够,这样无疑是对于中超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

中超很难才走出那个低谷期,要知道如何平稳发展,做什么决定都理应三思而后行,存在的问题也应该是一步步来去完善,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考虑。


搜达足球



这其实是关乎到一个平衡的问题,中国足协需要在保持中超比赛的精彩程度的情况下又能让中国球员得到更多的上场时间和充分的锻练机会。

假如中国足协出台了每支球队只能有俩外援出场的政策,中国球员的上场机会肯定是增多了,但是我们又得反过来想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如今的中超竞技水平的提高,主要都是有赖于高水平的外援的加盟,如果外援减少了,那么我们中超的竞技水平肯定会下降,精彩程度也会下降,这样对于球迷来说,吸引力可能就会减少了,另外对于中国球员这同样是一种损失,外援的减少,虽然中国球员的上场机会得到了提升,但是竞技水平下降了,中国球员未必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练和提升了,这就好比考试,试题容易了,虽然更多人会做了,但是可能学生的整体水平也就下降了,他们都没有过做难题的挑战。


另外,这对于各支中超球队的投资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超联赛的外援减少了,那么中超球队还要不要继续保持着对外援的投入呢,如果放弃,那么可能中超球队在亚洲赛场的竞争力就会下降了,如果只有两个外援,可能恒大的两个亚冠冠军至今都是不可能的,如果继续保持着外援的高投入,那么可能有一些外援就只是用来踢亚冠的了,那就造成了一种浪费,用一大笔钱来养一个闲人,这对于一家俱乐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再者说,一个外援一个赛季仅仅踢几场亚冠比赛,他们也很难维持很好的竞技状态。

所以这一切都是需要平衡的,不能简单的出台一个政策就行了。而从我个人观点来看,俩外援对于现在的中国球队来说还是不可能的,其实去年出台的只能有三外援上场的政策,对于中超联赛来说都是有点吃不消的了,能够感觉竞技水平是有下降的了。


足球story


会降低竞技水平

我觉得少一个外援并不会增加本土球员的上场机会,我觉得只要允许外援上场,俱乐部一定会将这宝贵的名额用在中前场,这和目前各队外援的使用基本没有本质区别,这是职业足球进化的过程,现在就是日韩联赛外援也基本都是占据进攻位置。而他们的球员却可以和外援竞争上岗,只是国内球员水平太差,对外援的位置构不成任何威胁。

少一个外援省不下钱

别看外援天价的工资和转会费,人家对球队赞助和球市的影响也是十分关键的,在天价外援来到中超之前,有几家俱乐部比赛能做到场均4W人以上?剩下几千万的工资支出,可能就会损失球迷和赞助,一个赛季积攒下来这远比一个外援的支出要多多了,赞助商都是生意人,投资俱乐部肯定是利大于弊才会花这个钱。况且物以稀而贵,外援少了那么高水平的内援身价和工资都会增高。

在亚冠比赛中将处于劣势

我们之前在亚冠的比赛其实表现并不好,还是天价外援的到来扭转了这个局面。当你个人操作不行时,充钱肯定是错不了,现在其实各大联赛的领头羊外援的水平都不低。亚冠现在还是实行3+1的政策,中超本来就已经损失一个亚外的名额,现在再减少一个外援的名额,将直接削减中超俱乐部在亚洲的影响力。


不懂球只看球


根本原因是中国球员的实力不行。

笔者倒是认为现阶段中超的外援上场人数应该增加而不是减少。

首先回答一下为什么不能减少外援上场人数,从提问者的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无非是想要通过减少外援出场人数而增加国内球员的出场人数,从而让更多的国内球员踢上球得到锻炼。但是如果减少外援的出场人数,那么整个中超的竞技水平势必下降,让更多的球员踢上球的同时也让更多球员从联赛得到的锻炼减弱,毕竟和中国球员踢球学到的东西可能是不如和外援踢球学到的东西多的。

减少外援上场人数在削减比赛竞技水平的同时也使得比赛的观赏性下降,那么中超联赛吸引的关注也会大幅下降,更少的球迷进入球场或是通过直播观战,更少的观众关注中超联赛,更少的父母选择让孩子踢球,这其实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即使在短期内让更多的国内球员获得出场机会,但是从长远看这是一个很愚蠢的决定。


然后再说一下为什么笔者认为应当增加中超联赛外援的上场人数。这个回答和上边的回答正好一正一反作为参照。

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足球缺乏的是一种足球氛围,足球文化薄弱、足球人口基数少是中国足球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超联赛应当担负起培育足球氛围的责任来。

要培育足球氛围那么就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足球、观看足球、喜欢足球甚至热爱足球。

那么就需要以中超联赛为载体,提升联赛的受关注度、联赛的竞技水平和联赛的观赏性。要做到这几点,首先便是引进高水平的外援,高水平的外援的到来会很快提升联赛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这是从这几年中超联赛的发展中我们得到的重要经验。观赏性和关注度提升之后便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选择走足球这条道路,足球人口基数增加中国足球自然也就有了更大的选材空间,中国出现好球员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而从另一方面,高水平外援的到来也会让国内球员的水平得到提升,毕竟和臭棋篓子下棋与和围棋大师下棋得到的提升是不一样的。虽然国内球员上场的机会少了,但是能够上场的国内球员的水平却会提升,而且会提升国内球员的竞争程度,让国内球员有生存的压力。


因此,笔者更赞成增加外援的上场人数而非减少。这一点,从英超联赛和西甲联赛的发展让其国家队的水平得到提升便可以看出来。

如果一定要在政策上有所动作的话,那么笔者希望足协应当扮演服务者而非决策者的角色。完善青训的联合补偿机制,促进青训的发展,提升教练的执法水平,让中超联赛朝着更公正、更稳定、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体育飞讯


这是一个职业化.市场化的问题,若想发展为真正的职业化、市场化,就不应该限制外援的人数,交给市场,优胜劣淘,强化俱乐部的造血功能。号称世界的五大联赛,没有一个有外援限制,他们本国人才也没见少出。近年来日本、澳大利亚都放宽了外援人数,就是为了提升联赛的观赏度和精彩度。反观我国,没有一家俱乐部是真正职业化的,没有一家俱乐部具有造血功能,没有一家俱乐部是赢利的。我们的执行者首先把冲击世界杯,奥运会当作首要任务,仿佛中国搞足球就是为了世界杯而存在,对俱乐部的职业化,市场化没有深入的理解和重视。今年三外援,明天两外援左右摇摆,殊不知没有高水平的联赛,又怎么会锻炼新人,郑智、邵佳一、孙继海,蒿俊闵等不都是在国外淬炼后,回国后还能持续多年的高水平吗?归根结底,什么时候足协不再已冲击世界杯为目标,不在不择手段的豪赌,踏踏实实做好青训,把中国足球真正放归市场,联赛水平提高了,也就不用纠结用几个外援了。


玉和9


首先我们要明确本国职业联赛和国家队本身就是两个层面的东西。虽然国家队要从职业联赛中选材,职业联赛中各支俱乐部老板投资俱乐部是要扩大品牌效应要盈利的。为了追求成绩最大化,原则上在成熟的足球市场,如欧洲五大联赛是不规定外援限制的,国米10年三冠王主力阵中无一意大利球员。

而我国球员乃至亚洲足球由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如放开外援则无法同欧美球员竞争,所以不得已采用强制限制外援人次政策,以保护本国球员在联赛中得到锻炼机会。

至于题主提到的三人次变为两人次外援的影响第一,本土球员得到锻炼的同时,联赛的精彩程度也会一定程度的下降。第二,亚冠赛场上竞争力会下降,因为亚冠联赛中依然采用的是3+1(亚外)政策。第三,当前各支球队现有外援如何安置?很多外援目前仍配备的是三外援且合同还有好几年才能到期,那么如果贸然缩减外援人才,会大规模触犯各支俱乐部利益。


小白是我


首先,外援的上场人数也是与亚足联的赛事相吻合的,所以选择几个外援并不是足协一拍脑袋瓜就想出来的。外援的登场,可以提高比赛的观赏度,间接提高球员的水平。

其实,我更倾向于每个队允许登场6~7名外援,大家想一下,如果每个队都有六七名实力远高于本土球员的外援登场,那不就相当于我们的球员去高水平联赛锻炼了吗?这个时候能有实力打上场的球员,一定是高水平的球员。


中超新闻报道


这个问题可以反着回答,中超为什么将上场人数减为两人?是因为恒大这么做吗?


小城龙儿


如果恒大双外援政策效果不好,足协会让其他球队也双外援的。


专治各种恒残


这是给猪协出台政策配合猴大的两外援出场政策做准备吗?猴大的水军真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