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總用到“嬰兒”的比喻,要說明什麼?

中青文閱讀


一部《道德經》,凝鍊而深邃,總共才短短的五幹言,八十一章,卻涵蓋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

關於人生修養、治國策略、倫理道德以及健康養生等等,無所不包。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一個字“道”。道實在是微妙玄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老子認為,人要順道而行,方能不失根本。

道是無為而治,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些概念,說起來還是太抽象。為了讓世人對“道”有個直觀的認識,老子拿了許多東西做比喻。其中,用得最多的,便是“嬰兒”。在老子看來,抽象的“道”與具象的嬰兒之間,是有許多的共通之處的。

下面,有書君試著和大家一起探討下,老子用“嬰兒”來比喻,想說明什麼?

1.說明“道”應具有至足至全的厚德,就像初生的嬰兒那樣,天真無邪。

人剛生下來的時候,猶如一張白紙,是那樣的純潔無瑕。在沒有後天的影響之前,有著至足至全的厚德。

嬰兒的眼睛清澈透亮,他們的笑容又是那樣的天真無邪,由不得人不喜歡。所以,老子認為,這樣的特性,甚至會讓“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這種深厚的德行與最高的“道”是相一致的,因為心地純潔,毫無雜念,任何外在的事物都難以加害於他。

2.說明“道”應該是隨順自然的,正如嬰兒,貌似柔弱,實則血氣充盈,蘊藏著無限的活力。

老子認為,深諳“道”之理的人,就像嬰兒。表面上看,他們是筋骨柔弱的,但你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嬰兒的拳頭緊握時,還是挺有力量的;他們雖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卻常常勃起,那是因為精氣充足的緣故。再來看他們,雖然終日啼哭,卻聲音洪亮,再怎麼哭也不會沙啞。這是因為元氣和諧的結果。

說到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初出道時,也是名不見經傳的。他的歌聲,並非如後來那般底氣十足,韻味悠長。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爭取到一個難得的演出機會,結果頭天晚上住在旅館時,隔壁一個小嬰兒一直在啼哭,吵得他心煩意亂,不能好好休息。

那嬰兒無論怎麼哭,聲音都一如開始時高昂、洪亮。想到自己唱高音也堅持不了多久,帕瓦羅蒂不由得暗暗稱奇。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原來是因為嬰兒只關注於自己的世界,才讓他的精氣神不會耗費到別的地方。正所謂氣沉丹田,才能保持聲音長久的響亮而不嘶啞。

帕瓦羅蒂猶如醍醐灌頂。在掌握了這一用聲的真諦後,他的歌唱生涯也發生了質的飛躍。

嬰兒沒有自我意識和過多的慾望,餓了就吃,累了就睡。在他們的腦子中,世界簡單而平靜。他們不會因為得到什麼而興奮,也不會因為失去什麼而傷悲。他們的感知處於懵懂的狀態,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所以也不會將精氣神耗費在無謂的地方。

這或許正是老子所要告誡世人的,要如嬰兒般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喧囂的塵世中,放下過多的思慮和情緒,關注當下,隨順自然,反而能激發出蘊藏著的活力。而只有心簡單了,幸福才能到來。

3.說明真正的有道之人都是大智若愚的,就像嬰兒,超然物外。

馮友蘭先生曾經說過:“孩子的淳樸和天真,是每個人都應儘可能保持的特性。”

在成人的世界裡,許多人為了所謂的面子,扭捏作態,極力迎合他人的看法。就像安徒生童話裡那個穿著新裝的皇帝,為了顯示自己聰明,而丟失了自己的本心。

反之,心性淡薄的人看上去渾渾沌沌,一副愚人的樣子,實際上這才是未經雕琢的璞玉,難得糊塗、大智若愚,方是大智慧,也是嬰兒最初的狀態。

4.說明“道”應該是無我無私的,正如嬰兒,返璞歸真,是為人生修煉的大境界。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都知道,嬰兒是天真無邪的。在他們的眼中,眾生平等,沒有分別心。他不會因為你有錢有勢就巴結你,也不會因為你窮困潦倒就遠離你。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的慾望在不斷的萌生,再加上外在環境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了人原有的生命本真,也讓原本的純樸天性蒙上了灰塵。

有感於此,故老子特別強調,一個人的閱歷儘可以豐富,經歷儘可以複雜,但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一顆純淨澄澈的赤子之心,就像初生的嬰兒,這才是人生的大修為,是學道的最高境界。

有書君近日正在深入閱讀《蘇東坡傳》,覺得蘇大學士正是這樣一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懷有一顆赤子之心的偉人。

在蘇軾的心中,永遠裝的是黎民百姓的利益。所以,當他在看到王安石變法存在的弊端時,毫不猶豫地提出反對意見。也正因為如此,在變法派當權時,他被迫一再地走上貶謫之路。

但無論是得意也好,失意也罷,他總是樂觀豁達,坦然面對一切。哪怕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他依然不忘關心民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對生活,永遠保持一腔熱情。比如,在別人眼中瘴氣橫行的嶺南,在他筆下,卻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福地。

對他人,總是坦誠相待。即使是曾將他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政敵,比如章惇,當他年邁遇赦北歸時,正是章惇被貶嶺南時。

蘇軾不計前嫌,真心安慰他,並把自己在嶺南的生存經驗和應注意事項告訴其兒子,還囑咐其多帶些藥,保重身體等。

這不正是無我無私的嬰兒狀態嗎?雖然歷盡滄桑,依然不改天真,永遠保持著淳樸自然的品質,似乎從來不曾經歷過世俗的沾染。這也讓千百年來的後人深深敬仰。

所以,老子告誡我們,提升修為,需要時時審視自己,反觀內心,消除雜念,方能返璞歸真,保持內心澄澈,如嬰兒般無私無慾。

我們都是從嬰兒成長起來的,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卻丟失了很多嬰兒本就具有的品德。老子用“嬰兒”的比喻,實則是呼喚著人心向著本性的迴歸。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先秦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極為推崇嬰兒,將嬰兒狀態作為修道的最終目標,《道德經》中多次提及嬰兒。那麼老子為何推崇柔弱無知的嬰兒呢?他要用嬰兒來說明什麼問題呢?

《道德經》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反”,如果能理解“反”的概念,就能理解老子為何推崇嬰兒了。“反”有兩重含義: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事物,而事物的屬性都是兩兩相對的,比如有美就有醜,有善就有惡,相互依存,不可能獨立存在。正如《道德經》第二章中所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大家都知道劉亦菲美,可是如果所有人的顏值都和劉亦菲一樣高,那我們還會認為劉亦菲美嗎?顯然不會了。所以劉亦菲美,是因為有醜的人(比如宋小寶)與之相對。

因此,美與醜是相對的,但它們又相互依存,無法離開對方對立存在。其他相對立的事物也同樣如此,如善惡、難易、長短、高矮等等。它們不僅相互依存,而且可以相互轉化。如《道德經》第五十八章說福與禍相互蘊含、轉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認為,有的時候從事物的反面把握問題,會更有效。但是,普通人卻經常之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它的反面。普通人爭強好勝,處處想高人一等,這是事物的正面,老子卻認為柔弱能勝過剛強,這是反面。

世界上最柔弱的人是哪種人呢?顯然就是嬰兒了。所以老子把嬰兒作為修養的最高境界。《道德經》第十章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認為學道者氣息專注,要像嬰兒一樣柔弱。


第二,事物發展到極致就會復歸於本原。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意思是:道創生萬物,它的作用十分巨大(大)。道生成萬物後,萬物不斷向前運動發展,不斷離開道(逝)。萬物離開道,越走越遠(遠)。但是遠到了極點,又會復歸於道(反)。

老子認為,天下萬物都是這麼週而復始的運行著,循環往復,總是回到起點與本原。比如《道德經》第十六章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人同樣要“復歸其根”,那麼人的根是什麼呢?顯然就是生命的起點——嬰兒了。所以老子在提到嬰兒時,會使用“復歸”這個詞,例如《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說:“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人要回到嬰兒那種柔弱、質樸、天真的狀態。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


夢露居士讀文史


讀過《道德經》的人都知道,老子推崇“嬰兒”,認為人應當像嬰兒一樣。為什麼老子對“嬰兒”情有獨鍾呢?

這關係到《道德經》中一個很重要的字:“反”。這個“反”字有兩層含義:

第一,老子認為萬事萬物的一切屬性都是相反相成的。

古代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哲學家,都曾指出宇宙間存在著一對一對相互對立的屬性。老子則進一步指出,這些屬性不僅相互對立,而且相互成就。

《道德經》第二章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也就是說,美和醜是相反相對的,但是沒有美就沒有醜,沒有醜也就沒有美。其他一切相對的屬性都是如此。比如:

天下皆知劉亦菲很美,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像劉亦菲一樣,那劉亦菲還美嗎?顯然就不美了。可見,正是由於那些普通的芸芸眾生的襯托、對比,劉亦菲才是美的。

天下皆知宋小寶長得醜,但是如果天下人都長得像宋小寶一樣,那宋小寶還醜嗎?顯然也就不醜了。(只是舉個例子,其實宋小寶正經的時候並不醜)

所以說,美與醜雖然相互對立,但誰也離不開誰。其他所有相對立的屬性,如善惡、難易、長短、高矮等等,也是同樣相互成就的。這種“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動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

老子進一步認為,這些相互對立的屬性不僅相互成就,而且相互轉化,如禍與福能夠相互包含,相互轉化: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但是普通人在看待問題時,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其反面。老子則認為,要全面的看待問題,執守事物反面所產生的作用可能要勝過事物正面的作用。

都說人往高處走,老子卻認為“上善若水”,因為水往低處流,總是居於卑下的地位。普通人爭強好勝,事事都想勝過他人,老子卻認為柔弱勝剛強

天下最柔弱的人莫過於嬰兒了,因此老子認為人應當向嬰兒學習。比如道德經第十章說:“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認為學道要像嬰兒一樣柔弱。《道德經》第二十章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意思是世人都很興高采烈,我卻像嬰兒一樣淡泊安靜,沒有行跡,與世人相反。

第二,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軌跡是返回其本原。

《道德經》中說,道是創生萬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從道中產生的。隨著事物的發展,它們離道越來越遠,最後形成了一個圓形的軌跡,又復歸於道。

所以《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

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道生成萬物,廣大無邊,所以將道稱為“大”。萬物從道中生成後,周流不息的運動著,所以稱為“逝”。萬物在運動過程中離道越來越遠,所以稱為“遠”。但是物極必反,萬物遠離道後,又會復歸於道,所以稱為“反”。

因此,老子認為天下紛紛紜紜的事物發展的最終歸宿都是回到本原和起點。所以《道德經》第十六章說: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人也是萬物之一,也要回到本原。那麼人的本原是什麼呢?就是人生的起點——嬰兒狀態了。《道德經》第二十八章說: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人要回到嬰兒狀態,也就是回到柔弱、淳樸的狀態。這也說明《道德經》中“反”字的兩層含義是相輔相成的,回到事物的本原,也就是回到事物的反面去,甘願處於柔弱卑下(雌)的狀態,而不是逞強爭上(雄)。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讀國學


嬰兒是新機,身體內還沒有下載運行五花八門的APP,只有正版操作系統運作。運行流暢不卡頓,處於最接近道的狀態。多次人間投胎者雖然被動攜帶各種信息,但那些信息已經被加密隱藏。

嬰兒頂門未合,信號滿格。先天意識來去自由,一個進出,元炁充盈。

一般情況下,孩童生來就有“眼通”這種功能,隨著年齡增長,吃五穀雜糧飛禽走獸,“眼通”功能逐步退化。《西遊記》第一回,悟空剛出生就金光焰焰,震動天庭。經千里眼順風耳觀察:“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 天天吃大魚大肉,那點能力吃棗要完。

既然知道了人間煙火的副作用,就需特別重視,約束口腹之慾,清淡適度才是正道。

復歸於嬰兒就是收回散亂的意識,約束身口意。有所取捨,不被動輸入大量無用信息。逐步清除垃圾意識,看待事物不貼標籤,思無邪。如嬰兒般淳樸,保持一顆柔軟心。明鏡佈滿塵埃,隨著不停清洗擦拭,圓明的本質顯現。種種先天功能隨之恢復,一臺能與天地保持暢通的超級終端就這樣被修復。天地母親,我回來了。


輪迴人間經年


這只是一個比如,就如同描寫一個美女“膚如凝脂”,又或者有名句中說“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豔抹總相宜”,這樣的比喻多的數不勝數。皮膚不是真的凝脂,當然,西湖也不是西子,但是,作者這麼一寫,讓人自然也就明瞭了。因為這些比如都有某些被大部分人認可的、共通的東西,就如老子用“嬰兒”來比喻自己玩闡述的某個觀點、狀態,即使老子花再大力氣描述,可能還是看不懂,但是,他說,就像“嬰兒一樣”,那我們瞬間就懂了。


《道德經》可不見得“從一而終”,很顯然,這五千萬中是雜亂了許多不同學派的思想和見解的,當然了,也有可能是後來者從《道德經》啟發而來。所以,我們無法說《道德經》一直是宣揚無為、歸真的,在許多地方,它甚至帶了很鮮明的法家思想,這一點我們在這裡不做闡述。此上點名這些,我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單純的用“迴歸”“本我”“天性”“返璞歸真”來解釋“嬰兒”的含義。

在《道德經》第六章中,老子用女性生殖來比喻道的孕育、誕生、成長,所以用“嬰兒”來做闡述也是無可厚非的。

很多人說,嬰兒是新生,是生機,是最本源,最開始,所以用此來形容道,是道家對“自然”“無為”的推崇,是倡導迴歸本真,也就是最初的道。這說法我也是贊同的,但我覺得這種單方面的迴歸只是“嬰兒”所代表的意義的一個方面。此話怎講?

真正去看老子的思想,會發現,他真正在講的是一個“輪迴”,由生到死,由死到生,也就是我們經常唸叨的《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萬 物 之 母 。”由虛空生出萬物,萬物最終也要回歸到道之上,以此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同時參考第六章,會更容易理解這層含義)



所以,以此來看,嬰兒固然是出廠設置,一片空白,但是這片空白也是由萬物復歸而來。嬰兒本身,在象徵生機的同時,又隱含著“死”。

有個詞,叫做週而復始,這是個很厲害的成語!同解“嬰兒”的含義。


魚者佩之


《道德經》原文中,多次提到嬰兒。這是嬰兒與道有共通性,所以,說出來,只是為了加深人們對於道的印象理解。

嬰兒與道有什麼共同性呢?老子可不會隨便亂比較,這可是經過認真觀察瞭解之後,才會說的。但是呢,很多人其實理解上有偏差,所以也多數人就讀不懂《道德經》了,自然更加體會不了嬰兒有什麼與道相同的特色啦。

我們呢,觀察嬰兒,會知道,嬰兒剛出生那會,是不辨親疏的。對於吃的呢,酸甜苦辣,都不會刻意追求,當然了,辣這個不可以嘗試哈,不然嗆到了。但是呢,比如苦的,嬰兒是照吃不誤的,管你苦的鹹的酸的甜的?不介意,有的吃就行。再大一點,就開始認人了,也對味道有辨別之心了,不夠甜不夠香,不願意吃了。所以奶粉商家,就會製造一些加了增香劑的東西了,這是後話啦。

老子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都是和嬰兒一樣,哪來的好惡呢?哪來的親疏厚薄之分呢?哪來的貪慾呢?這些,都是後天人為的添加上去的啦,搞得自己很麻煩,還以為這些就是人生目標呢?其實離道越來越遠了,以致於老子不得不公開傳講《道德經》了。因為這個社會,已經很混亂了,再不亡羊補牢,恐怕後果難料,人們也難獲幸福自在。

講到這裡,大家就可以明白,為什麼老子總愛談論嬰兒呢?


命理師陳一宏


《道德經》中的“嬰兒”

記得《道德經》有四章涉及到了“嬰兒”。

第十章有“摶氣致柔,能嬰兒乎”,意思是“聚合精元之氣達到柔順,能回到嬰兒狀態嗎”。嬰兒狀態是天然的、質樸的、未受汙染的純真的狀態。

第二十章有“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意思是“只有我淡漠地,那沒有什麼反應的樣子像懵懵懂懂的嬰兒還沒有長成有慾望的小孩兒”。

大家快樂無比,“我”對熙熙眾人的反應竟渾然不覺。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那沒有反應的樣子像處於懵懂狀態還沒變成孩子的嬰兒;其結果必然是形成“儽儽兮,若無所歸”的表象,而實際上這種狀態是一種對客觀外界的無慾狀態,是一種跳出三界外的獨自清醒、清靜的狀態。

第二十八章有“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意思是“知曉什麼是雄壯,安守自身的柔雌,做天下的溝溪。做天下的溝溪,恆有的美德不會脫離,又回到無智無慾的嬰兒狀態”。

嬰兒沒有複雜的思想,舉動全是自然的本能,嬰兒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無智無慾當然不會受到汙染,當然清靜無為。

第五十五章雖然沒出現“嬰兒”,但出現了比“嬰兒”還純的“赤子”。而且全章談的就是“赤子”之德。

原文如下: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第五十五章的意思是:

心裡有厚重的道的品德,就像剛出生的男嬰一樣:毒蟲不咬他,猛獸不撲他,兇鳥不抓他,筋骨柔弱拳頭卻握得緊緊的;不知曉雌雄交配的道理小生殖器卻挺起來,是生命本能的精氣發揮了作用,成天嚎哭聲音卻不嘶啞,是平和無慾的元氣發揮了作用。知曉保持生命本能的平和元氣就叫把握了天道,知曉保持天道就叫做明智;使生命延長就是吉利,意識能夠控制元氣就叫做強健。

第五十五章是《道德經》中專門談被推崇的道之“德”的一章,強調應具有赤子一樣的“厚德”。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指的對象是誰?是道,道之純粹猶如剛出生的男嬰,不受侵襲,不受阻撓,赤子所具有的品德它都具有;是任何依道而行的人,他也會像赤子一樣“知和”,懂得“益生”,能做到“心使氣”,因此五毒不侵,妖邪不擾。

由“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可以看出,《道德經》中的“德”是“純天然”的,未經後天加工改造的品質,具有“樸”的特點。

赤子,紅孩兒,初生之子,未經後天加工雕琢。老子用赤子來比喻深厚修養的境界,能返回到嬰兒般的純真柔和。“精之至”是形容精神充實飽滿的狀態,“和之至”是形容心靈凝聚和諧的狀態,老子主張用這樣的辦法就能防止外界的各種傷害而免遭不幸。如果縱慾貪生,使氣逞強,就會遭殃,危害自己,也危害別人。

知曉保持生命本能的平和元氣就叫把握了天道,知曉保持天道就叫做明智;使生命延長就是吉利,意識能夠控制元氣就叫做強健。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先承上談“知和”即為“明”,繼而認定“和”有“益生”的屬性,“和”就是“心使氣”,得出“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的結論。

“祥”與“強”圍繞“赤子”而談,厚德而保持“赤子”本色,才能像赤子一樣,“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才能像赤子一樣,“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才能“終日號而不嗄”;才能“精之至”、“和之至”;才能“明”。這就是循道而行,這就是真“祥”,這就是真“強”。

說道“含德之厚”,像赤子一樣,“蜂躉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正是第五十章所稱道的“善攝生”。說道“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終日號而不嗄”“精之至”“和之至”,是“知常”,是“益生”,是“心使氣”。此“心使氣”之強是真強健,是“摶氣致柔”的頑強,不是“剛強”之假強。“心使氣”正是“馭氣”,“摶氣致柔”(第十章)是養性之道,當然“益生”,當然“祥”。“心使氣曰強”,即第三十三章中所講“自勝者強”。“知和”是達到“心使氣”的必要條件。“知常曰明”全篇兩見,另一見在第十六章。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猶第五十二章“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此“益生”與“心使氣”是自然而為,是天道。


陳廣逵


老子在《道德經》中三次提到了“嬰兒”,一次赤子,赤子也是嬰兒的意思。

第十章:“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第二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啞,和之至也。

以上四處提到嬰兒,我的理解是:

道,本來是無形無物的存在,說不清道不明,恍惚鴻蒙,不可名狀,勉強用了一些概念來描述道,比如恍惚、無名之樸、玄德等等,又用了日常生活中無數二元對立的事物來解釋道的表現形式,如有無、空用、高下、前後、長短、音聲、先後、善惡等等,但這些總體來說都是抽象的概念,智商不夠的人,比較難以理解到底是什麼意思,他說這個東西叫道,你不理解,他說還可以叫玄德,讓人聽了更蒙圈,又說還叫樸,我覺得還不如稱為“道”更好聽,他說道的運行像風箱——橐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人們會問,道跟風箱有個毛關係?他說道像車、像房子、像水瓶,人們問,道從哪看出來像車、房子、水瓶了?總之說了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大家仍然無法具體理解,“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最終,老子找到了一個最能夠解釋道、表現道的具體事物——嬰兒!

嬰兒,所有人都認識,所有人都見過,所有人都是從嬰兒成長起來的。嬰兒是什麼狀態?剛從母胎出來,無智無識,不辨萬物,無念無慾,物我混一,真氣充足,精元渾全,這跟道的狀態基本差不多!

看看老子是怎樣用嬰兒來類比道的: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專守真元精氣,守元抱一而不亂不散,使身心至柔至順,就像嬰兒之至柔至弱。

“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我不像眾人那樣熙攘熱鬧,而是寧靜淡泊少思寡慾,像嬰兒當初還沒有產生智識長成孩童的最初狀態。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雄守雌,固守柔弱,如嬰兒之柔。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啞,和之至也。”初生嬰兒,精元渾全,至精至和,不能為鳥獸毒蟲所害,“不害之全,是謂善生”。不知男女之交合就能自然勃起,整日啼哭也不至喑啞,都是因為精氣充足,元陽未洩的原因。這就是嬰兒的“含德之厚”,就是嬰兒混沌純全的體現,這就是道在世間的具體表徵。


玉心讀人文



劍蘭修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