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总用到“婴儿”的比喻,要说明什么?

中青文阅读


一部《道德经》,凝炼而深邃,总共才短短的五干言,八十一章,却涵盖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

关于人生修养、治国策略、伦理道德以及健康养生等等,无所不包。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字“道”。道实在是微妙玄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老子认为,人要顺道而行,方能不失根本。

道是无为而治,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些概念,说起来还是太抽象。为了让世人对“道”有个直观的认识,老子拿了许多东西做比喻。其中,用得最多的,便是“婴儿”。在老子看来,抽象的“道”与具象的婴儿之间,是有许多的共通之处的。

下面,有书君试着和大家一起探讨下,老子用“婴儿”来比喻,想说明什么?

1.说明“道”应具有至足至全的厚德,就像初生的婴儿那样,天真无邪。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犹如一张白纸,是那样的纯洁无瑕。在没有后天的影响之前,有着至足至全的厚德。

婴儿的眼睛清澈透亮,他们的笑容又是那样的天真无邪,由不得人不喜欢。所以,老子认为,这样的特性,甚至会让“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这种深厚的德行与最高的“道”是相一致的,因为心地纯洁,毫无杂念,任何外在的事物都难以加害于他。

2.说明“道”应该是随顺自然的,正如婴儿,貌似柔弱,实则血气充盈,蕴藏着无限的活力。

老子认为,深谙“道”之理的人,就像婴儿。表面上看,他们是筋骨柔弱的,但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婴儿的拳头紧握时,还是挺有力量的;他们虽然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那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再来看他们,虽然终日啼哭,却声音洪亮,再怎么哭也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元气和谐的结果。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初出道时,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他的歌声,并非如后来那般底气十足,韵味悠长。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演出机会,结果头天晚上住在旅馆时,隔壁一个小婴儿一直在啼哭,吵得他心烦意乱,不能好好休息。

那婴儿无论怎么哭,声音都一如开始时高昂、洪亮。想到自己唱高音也坚持不了多久,帕瓦罗蒂不由得暗暗称奇。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原来是因为婴儿只关注于自己的世界,才让他的精气神不会耗费到别的地方。正所谓气沉丹田,才能保持声音长久的响亮而不嘶哑。

帕瓦罗蒂犹如醍醐灌顶。在掌握了这一用声的真谛后,他的歌唱生涯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婴儿没有自我意识和过多的欲望,饿了就吃,累了就睡。在他们的脑子中,世界简单而平静。他们不会因为得到什么而兴奋,也不会因为失去什么而伤悲。他们的感知处于懵懂的状态,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所以也不会将精气神耗费在无谓的地方。

这或许正是老子所要告诫世人的,要如婴儿般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喧嚣的尘世中,放下过多的思虑和情绪,关注当下,随顺自然,反而能激发出蕴藏着的活力。而只有心简单了,幸福才能到来。

3.说明真正的有道之人都是大智若愚的,就像婴儿,超然物外。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淳朴和天真,是每个人都应尽可能保持的特性。”

在成人的世界里,许多人为了所谓的面子,扭捏作态,极力迎合他人的看法。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穿着新装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聪明,而丢失了自己的本心。

反之,心性淡薄的人看上去浑浑沌沌,一副愚人的样子,实际上这才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难得糊涂、大智若愚,方是大智慧,也是婴儿最初的状态。

4.说明“道”应该是无我无私的,正如婴儿,返璞归真,是为人生修炼的大境界。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知道,婴儿是天真无邪的。在他们的眼中,众生平等,没有分别心。他不会因为你有钱有势就巴结你,也不会因为你穷困潦倒就远离你。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的欲望在不断的萌生,再加上外在环境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了人原有的生命本真,也让原本的纯朴天性蒙上了灰尘。

有感于此,故老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阅历尽可以丰富,经历尽可以复杂,但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一颗纯净澄澈的赤子之心,就像初生的婴儿,这才是人生的大修为,是学道的最高境界。

有书君近日正在深入阅读《苏东坡传》,觉得苏大学士正是这样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伟人。

在苏轼的心中,永远装的是黎民百姓的利益。所以,当他在看到王安石变法存在的弊端时,毫不犹豫地提出反对意见。也正因为如此,在变法派当权时,他被迫一再地走上贬谪之路。

但无论是得意也好,失意也罢,他总是乐观豁达,坦然面对一切。哪怕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他依然不忘关心民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对生活,永远保持一腔热情。比如,在别人眼中瘴气横行的岭南,在他笔下,却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福地。

对他人,总是坦诚相待。即使是曾将他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政敌,比如章惇,当他年迈遇赦北归时,正是章惇被贬岭南时。

苏轼不计前嫌,真心安慰他,并把自己在岭南的生存经验和应注意事项告诉其儿子,还嘱咐其多带些药,保重身体等。

这不正是无我无私的婴儿状态吗?虽然历尽沧桑,依然不改天真,永远保持着淳朴自然的品质,似乎从来不曾经历过世俗的沾染。这也让千百年来的后人深深敬仰。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提升修为,需要时时审视自己,反观内心,消除杂念,方能返璞归真,保持内心澄澈,如婴儿般无私无欲。

我们都是从婴儿成长起来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却丢失了很多婴儿本就具有的品德。老子用“婴儿”的比喻,实则是呼唤着人心向着本性的回归。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先秦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极为推崇婴儿,将婴儿状态作为修道的最终目标,《道德经》中多次提及婴儿。那么老子为何推崇柔弱无知的婴儿呢?他要用婴儿来说明什么问题呢?

《道德经》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反”,如果能理解“反”的概念,就能理解老子为何推崇婴儿了。“反”有两重含义:

第一,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而事物的属性都是两两相对的,比如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相互依存,不可能独立存在。正如《道德经》第二章中所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大家都知道刘亦菲美,可是如果所有人的颜值都和刘亦菲一样高,那我们还会认为刘亦菲美吗?显然不会了。所以刘亦菲美,是因为有丑的人(比如宋小宝)与之相对。

因此,美与丑是相对的,但它们又相互依存,无法离开对方对立存在。其他相对立的事物也同样如此,如善恶、难易、长短、高矮等等。它们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可以相互转化。如《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福与祸相互蕴含、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认为,有的时候从事物的反面把握问题,会更有效。但是,普通人却经常之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它的反面。普通人争强好胜,处处想高人一等,这是事物的正面,老子却认为柔弱能胜过刚强,这是反面。

世界上最柔弱的人是哪种人呢?显然就是婴儿了。所以老子把婴儿作为修养的最高境界。《道德经》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认为学道者气息专注,要像婴儿一样柔弱。


第二,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复归于本原。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创生万物,它的作用十分巨大(大)。道生成万物后,万物不断向前运动发展,不断离开道(逝)。万物离开道,越走越远(远)。但是远到了极点,又会复归于道(反)。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是这么周而复始的运行着,循环往复,总是回到起点与本原。比如《道德经》第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人同样要“复归其根”,那么人的根是什么呢?显然就是生命的起点——婴儿了。所以老子在提到婴儿时,会使用“复归”这个词,例如《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人要回到婴儿那种柔弱、质朴、天真的状态。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梦露居士读文史


读过《道德经》的人都知道,老子推崇“婴儿”,认为人应当像婴儿一样。为什么老子对“婴儿”情有独钟呢?

这关系到《道德经》中一个很重要的字:“反”。这个“反”字有两层含义:

第一,老子认为万事万物的一切属性都是相反相成的。

古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曾指出宇宙间存在着一对一对相互对立的属性。老子则进一步指出,这些属性不仅相互对立,而且相互成就。

《道德经》第二章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也就是说,美和丑是相反相对的,但是没有美就没有丑,没有丑也就没有美。其他一切相对的属性都是如此。比如:

天下皆知刘亦菲很美,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像刘亦菲一样,那刘亦菲还美吗?显然就不美了。可见,正是由于那些普通的芸芸众生的衬托、对比,刘亦菲才是美的。

天下皆知宋小宝长得丑,但是如果天下人都长得像宋小宝一样,那宋小宝还丑吗?显然也就不丑了。(只是举个例子,其实宋小宝正经的时候并不丑)

所以说,美与丑虽然相互对立,但谁也离不开谁。其他所有相对立的属性,如善恶、难易、长短、高矮等等,也是同样相互成就的。这种“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老子进一步认为,这些相互对立的属性不仅相互成就,而且相互转化,如祸与福能够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但是普通人在看待问题时,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其反面。老子则认为,要全面的看待问题,执守事物反面所产生的作用可能要胜过事物正面的作用。

都说人往高处走,老子却认为“上善若水”,因为水往低处流,总是居于卑下的地位。普通人争强好胜,事事都想胜过他人,老子却认为柔弱胜刚强

天下最柔弱的人莫过于婴儿了,因此老子认为人应当向婴儿学习。比如道德经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认为学道要像婴儿一样柔弱。《道德经》第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意思是世人都很兴高采烈,我却像婴儿一样淡泊安静,没有行迹,与世人相反。

第二,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轨迹是返回其本原。

《道德经》中说,道是创生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中产生的。随着事物的发展,它们离道越来越远,最后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轨迹,又复归于道。

所以《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生成万物,广大无边,所以将道称为“大”。万物从道中生成后,周流不息的运动着,所以称为“逝”。万物在运动过程中离道越来越远,所以称为“远”。但是物极必反,万物远离道后,又会复归于道,所以称为“反”。

因此,老子认为天下纷纷纭纭的事物发展的最终归宿都是回到本原和起点。所以《道德经》第十六章说: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人也是万物之一,也要回到本原。那么人的本原是什么呢?就是人生的起点——婴儿状态了。《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人要回到婴儿状态,也就是回到柔弱、淳朴的状态。这也说明《道德经》中“反”字的两层含义是相辅相成的,回到事物的本原,也就是回到事物的反面去,甘愿处于柔弱卑下(雌)的状态,而不是逞强争上(雄)。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读国学


婴儿是新机,身体内还没有下载运行五花八门的APP,只有正版操作系统运作。运行流畅不卡顿,处于最接近道的状态。多次人间投胎者虽然被动携带各种信息,但那些信息已经被加密隐藏。

婴儿顶门未合,信号满格。先天意识来去自由,一个进出,元炁充盈。

一般情况下,孩童生来就有“眼通”这种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吃五谷杂粮飞禽走兽,“眼通”功能逐步退化。《西游记》第一回,悟空刚出生就金光焰焰,震动天庭。经千里眼顺风耳观察:“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天天吃大鱼大肉,那点能力吃枣要完。

既然知道了人间烟火的副作用,就需特别重视,约束口腹之欲,清淡适度才是正道。

复归于婴儿就是收回散乱的意识,约束身口意。有所取舍,不被动输入大量无用信息。逐步清除垃圾意识,看待事物不贴标签,思无邪。如婴儿般淳朴,保持一颗柔软心。明镜布满尘埃,随着不停清洗擦拭,圆明的本质显现。种种先天功能随之恢复,一台能与天地保持畅通的超级终端就这样被修复。天地母亲,我回来了。


轮回人间经年


这只是一个比如,就如同描写一个美女“肤如凝脂”,又或者有名句中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这样的比喻多的数不胜数。皮肤不是真的凝脂,当然,西湖也不是西子,但是,作者这么一写,让人自然也就明了了。因为这些比如都有某些被大部分人认可的、共通的东西,就如老子用“婴儿”来比喻自己玩阐述的某个观点、状态,即使老子花再大力气描述,可能还是看不懂,但是,他说,就像“婴儿一样”,那我们瞬间就懂了。


《道德经》可不见得“从一而终”,很显然,这五千万中是杂乱了许多不同学派的思想和见解的,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后来者从《道德经》启发而来。所以,我们无法说《道德经》一直是宣扬无为、归真的,在许多地方,它甚至带了很鲜明的法家思想,这一点我们在这里不做阐述。此上点名这些,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单纯的用“回归”“本我”“天性”“返璞归真”来解释“婴儿”的含义。

在《道德经》第六章中,老子用女性生殖来比喻道的孕育、诞生、成长,所以用“婴儿”来做阐述也是无可厚非的。

很多人说,婴儿是新生,是生机,是最本源,最开始,所以用此来形容道,是道家对“自然”“无为”的推崇,是倡导回归本真,也就是最初的道。这说法我也是赞同的,但我觉得这种单方面的回归只是“婴儿”所代表的意义的一个方面。此话怎讲?

真正去看老子的思想,会发现,他真正在讲的是一个“轮回”,由生到死,由死到生,也就是我们经常念叨的《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由虚空生出万物,万物最终也要回归到道之上,以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同时参考第六章,会更容易理解这层含义)



所以,以此来看,婴儿固然是出厂设置,一片空白,但是这片空白也是由万物复归而来。婴儿本身,在象征生机的同时,又隐含着“死”。

有个词,叫做周而复始,这是个很厉害的成语!同解“婴儿”的含义。


鱼者佩之


《道德经》原文中,多次提到婴儿。这是婴儿与道有共通性,所以,说出来,只是为了加深人们对于道的印象理解。

婴儿与道有什么共同性呢?老子可不会随便乱比较,这可是经过认真观察了解之后,才会说的。但是呢,很多人其实理解上有偏差,所以也多数人就读不懂《道德经》了,自然更加体会不了婴儿有什么与道相同的特色啦。

我们呢,观察婴儿,会知道,婴儿刚出生那会,是不辨亲疏的。对于吃的呢,酸甜苦辣,都不会刻意追求,当然了,辣这个不可以尝试哈,不然呛到了。但是呢,比如苦的,婴儿是照吃不误的,管你苦的咸的酸的甜的?不介意,有的吃就行。再大一点,就开始认人了,也对味道有辨别之心了,不够甜不够香,不愿意吃了。所以奶粉商家,就会制造一些加了增香剂的东西了,这是后话啦。

老子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都是和婴儿一样,哪来的好恶呢?哪来的亲疏厚薄之分呢?哪来的贪欲呢?这些,都是后天人为的添加上去的啦,搞得自己很麻烦,还以为这些就是人生目标呢?其实离道越来越远了,以致于老子不得不公开传讲《道德经》了。因为这个社会,已经很混乱了,再不亡羊补牢,恐怕后果难料,人们也难获幸福自在。

讲到这里,大家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老子总爱谈论婴儿呢?


命理师陈一宏


《道德经》中的“婴儿”

记得《道德经》有四章涉及到了“婴儿”。

第十章有“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是“聚合精元之气达到柔顺,能回到婴儿状态吗”。婴儿状态是天然的、质朴的、未受污染的纯真的状态。

第二十章有“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意思是“只有我淡漠地,那没有什么反应的样子像懵懵懂懂的婴儿还没有长成有欲望的小孩儿”。

大家快乐无比,“我”对熙熙众人的反应竟浑然不觉。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那没有反应的样子像处于懵懂状态还没变成孩子的婴儿;其结果必然是形成“儽儽兮,若无所归”的表象,而实际上这种状态是一种对客观外界的无欲状态,是一种跳出三界外的独自清醒、清静的状态。

第二十八章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意思是“知晓什么是雄壮,安守自身的柔雌,做天下的沟溪。做天下的沟溪,恒有的美德不会脱离,又回到无智无欲的婴儿状态”。

婴儿没有复杂的思想,举动全是自然的本能,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无智无欲当然不会受到污染,当然清静无为。

第五十五章虽然没出现“婴儿”,但出现了比“婴儿”还纯的“赤子”。而且全章谈的就是“赤子”之德。

原文如下: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第五十五章的意思是:

心里有厚重的道的品德,就像刚出生的男婴一样:毒虫不咬他,猛兽不扑他,凶鸟不抓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紧紧的;不知晓雌雄交配的道理小生殖器却挺起来,是生命本能的精气发挥了作用,成天嚎哭声音却不嘶哑,是平和无欲的元气发挥了作用。知晓保持生命本能的平和元气就叫把握了天道,知晓保持天道就叫做明智;使生命延长就是吉利,意识能够控制元气就叫做强健。

第五十五章是《道德经》中专门谈被推崇的道之“德”的一章,强调应具有赤子一样的“厚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指的对象是谁?是道,道之纯粹犹如刚出生的男婴,不受侵袭,不受阻挠,赤子所具有的品德它都具有;是任何依道而行的人,他也会像赤子一样“知和”,懂得“益生”,能做到“心使气”,因此五毒不侵,妖邪不扰。

由“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可以看出,《道德经》中的“德”是“纯天然”的,未经后天加工改造的品质,具有“朴”的特点。

赤子,红孩儿,初生之子,未经后天加工雕琢。老子用赤子来比喻深厚修养的境界,能返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柔和。“精之至”是形容精神充实饱满的状态,“和之至”是形容心灵凝聚和谐的状态,老子主张用这样的办法就能防止外界的各种伤害而免遭不幸。如果纵欲贪生,使气逞强,就会遭殃,危害自己,也危害别人。

知晓保持生命本能的平和元气就叫把握了天道,知晓保持天道就叫做明智;使生命延长就是吉利,意识能够控制元气就叫做强健。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先承上谈“知和”即为“明”,继而认定“和”有“益生”的属性,“和”就是“心使气”,得出“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的结论。

“祥”与“强”围绕“赤子”而谈,厚德而保持“赤子”本色,才能像赤子一样,“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才能像赤子一样,“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才能“终日号而不嗄”;才能“精之至”、“和之至”;才能“明”。这就是循道而行,这就是真“祥”,这就是真“强”。

说道“含德之厚”,像赤子一样,“蜂趸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正是第五十章所称道的“善摄生”。说道“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终日号而不嗄”“精之至”“和之至”,是“知常”,是“益生”,是“心使气”。此“心使气”之强是真强健,是“抟气致柔”的顽强,不是“刚强”之假强。“心使气”正是“驭气”,“抟气致柔”(第十章)是养性之道,当然“益生”,当然“祥”。“心使气曰强”,即第三十三章中所讲“自胜者强”。“知和”是达到“心使气”的必要条件。“知常曰明”全篇两见,另一见在第十六章。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犹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此“益生”与“心使气”是自然而为,是天道。


陈广逵


老子在《道德经》中三次提到了“婴儿”,一次赤子,赤子也是婴儿的意思。

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第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

以上四处提到婴儿,我的理解是:

道,本来是无形无物的存在,说不清道不明,恍惚鸿蒙,不可名状,勉强用了一些概念来描述道,比如恍惚、无名之朴、玄德等等,又用了日常生活中无数二元对立的事物来解释道的表现形式,如有无、空用、高下、前后、长短、音声、先后、善恶等等,但这些总体来说都是抽象的概念,智商不够的人,比较难以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说这个东西叫道,你不理解,他说还可以叫玄德,让人听了更蒙圈,又说还叫朴,我觉得还不如称为“道”更好听,他说道的运行像风箱——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人们会问,道跟风箱有个毛关系?他说道像车、像房子、像水瓶,人们问,道从哪看出来像车、房子、水瓶了?总之说了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大家仍然无法具体理解,“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最终,老子找到了一个最能够解释道、表现道的具体事物——婴儿!

婴儿,所有人都认识,所有人都见过,所有人都是从婴儿成长起来的。婴儿是什么状态?刚从母胎出来,无智无识,不辨万物,无念无欲,物我混一,真气充足,精元浑全,这跟道的状态基本差不多!

看看老子是怎样用婴儿来类比道的: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守真元精气,守元抱一而不乱不散,使身心至柔至顺,就像婴儿之至柔至弱。

“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我不像众人那样熙攘热闹,而是宁静淡泊少思寡欲,像婴儿当初还没有产生智识长成孩童的最初状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雄守雌,固守柔弱,如婴儿之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初生婴儿,精元浑全,至精至和,不能为鸟兽毒虫所害,“不害之全,是谓善生”。不知男女之交合就能自然勃起,整日啼哭也不至喑哑,都是因为精气充足,元阳未泄的原因。这就是婴儿的“含德之厚”,就是婴儿混沌纯全的体现,这就是道在世间的具体表征。


玉心读人文



剑兰修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