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2019年微博晒舊照,感慨“時間和頭髮都去哪了”

孟非2019年微博曬舊照,感慨“時間和頭髮都去哪了”

2019年1月2日,孟非在微博中曬了一張舊照。網友紛紛感嘆,時間都去哪了。

孟非2019年微博曬舊照,感慨“時間和頭髮都去哪了”

~ 1 ~

原生家庭

孟非的外公是常州武進人,本來是做金銀首飾的工匠,在抗戰爆發後,逃難路上認識了他的外婆,兩人共同逃難到了重慶。

孟非的祖父,曾經是個小資本家。

孟非的父母親在兩個不同階級家庭中長大的人。父母是北京廣播學院1959級的同學,兩人畢業後,父親分配到了西安,母親被分配到重慶。父親一開始做攝影記者,後來參與了陝西電視臺的創建。

孟非有個大他1歲的哥哥。

~ 2 ~

成長經歷

孟非,1971年10月出生於重慶市。

三歲之前的孟非,一直留在母親身邊。而大他一歲的哥哥則留在南京,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稍大一些的時候,因為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分居三地,孟非也開始瞭如候鳥般的遷徙生活。常常是母親想哥哥了,又具備了接他來重慶生活的條件,爺爺奶奶就讓哥哥背上書包,牽著他的手,把他交給南京去重慶的列車員,讓他跟列車員去重慶;孟非也是一樣,在西安的父親想他了,母親就會把孟非交給重慶去西安的列車員,讓孟非跟著列車員去西安。

小小年紀就獨來獨往的走南闖北,讓孟非和哥哥很小的時候就很獨立,眼界也比同齡孩子寬。

南京、重慶、西安三地遷徒的生活一直到1982年,父母都調到南京工作才結束,那時哥哥12歲,孟非11歲。此後孟非在南京市第三中學和南京市第一中學讀完了初中和高中。孟非高中的時候語文成績名列前茅,但是理科嚴重偏科,高考落榜也成了意料中事。1990年高考落榜後,孟非開始了打工生涯。

1991年至1992年期間,孟非在江蘇廣播電視報印刷廠做印刷工。在印刷廠工作期間,不幹活的時候,孟非就抓緊時間學習,他的日記本中自己對自己說:“我不能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想換好工作,就得有知識。”

1992年9月孟非選擇了成人高考,進入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函授。為了學習,他儘量壓縮睡覺時間,一有空就多看書,實在太困了,就把頭浸在冷水裡讓自己清醒。因為過度疲勞,他在一次工作時出了事故,把手卷進了機器,後來搶救及時才保住了手,但是因為安全事故,他的印刷工作丟了。

~ 3 ~

新聞事業

沒有了做印刷工的收入,迫於生計,孟非不間斷的開始打各種短工,送水、拉廣告、做保安,無所不能。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江蘇電視臺文藝部體育組要一名接待員。

雖然他知道接待員只是做端茶倒水的工作,但是他對媒體行業一直心生嚮往,所以毫不猶豫去報名了。從此進入電視臺成為一名臨時工,他利用兩年的時間,讀完了大學的課程,還通過勤奮努力,掌握了電視臺包括攝像、剪輯、寫稿、配音等一整套的工作流程。

不甘於做一個打雜的人,孟非萌生了去做記者的想法,於是他又跟著前輩外出跑小新聞,一有機會就抓住了去練習。1994年孟非參加了國家文化部《西域風情》大型紀錄片攝製組,擔任攝像,該片於當年參加國際交流,當年7月孟非從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

1995年孟非參加國家體委《奔向亞特蘭大》大型紀錄片攝製組,擔任撰稿、編導和總攝像,該片獲得全國體育電視二等獎。

1996年8月孟非作為總攝影參與拍攝了26集專題片《飛向亞特蘭大》,該電視片在全國長篇電視專題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

1997年,孟非終於成了一名記者。但隨著高速的成長和工作的壓力,他在1998年的春節過後,驚訝的發現,自己的頭髮開始大把大把的往下掉,有時候拔一下掉一撮,最後他索性剃成了光頭。

2002年,江蘇城市頻道創辦了新聞《南京零距離》,開始招募主持人。孟非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憑著一腔熱血去面試。面試那天孟非平靜地講述了自己多年的打工經歷,他胸有成竹地提出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新設想,臺長決定讓他試一試。孟非用當時誰都沒嘗試過的方式播新聞,他即興發揮把平時的思考和經歷變成了幽默。誰也沒料到,《南京零距離》第一期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從此之後,孟非的名字家喻戶曉。

《南京零距離》中有一個環節是“孟非讀報”,從選稿到播報內容,孟非全權負責。這個環節也為該檔節目的收視率提高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就說這麼多”也成了孟非在節目中的口頭禪。由於常常針砭時弊,揭發醜惡,孟非也遭到恐嚇,可是他不在乎。

為了這個環節每天1000字的評論,孟非從早上開始就在報刊攤上找各大報紙進行閱讀篩選。要知道簡短的1000字評論,要想達到輸出後出彩並得到觀眾的認可,這背後的輸入的內容量是不容忽視的。

這檔節目孟非一干就是9年,寫出的評論有270萬字之多。

後來在孟非成名後,報社更以《就說這麼多》為題,出版了孟非讀報的草稿結集。

~ 4 ~

非誠勿擾

2010年《非誠勿擾》一經播出,收視率在全國同時間段獲得第一名,孟非也從次轉型擔當“月老”,他的主持風格大受歡迎,被評為史上最睿智的月老。

有人覺得孟非的出名,是因為《非誠勿擾》,然而如果沒有在《南京零距離》裡的出色表現,孟非也不會走上《非誠勿擾》的舞臺。

在新聞節目裡奮戰的9年裡,孟非只請過1天假,9年沒有用過提詞器。正是因為在新聞節目中別人不敢說的他敢說,因為這份魄力和付出,才成就了他的主持事業,也因為前面的鋪墊,孟非才有資格進入新打造的節目《非誠勿擾》去主持。

在《非誠勿擾》中的每次出鏡,孟非都是一身大方得體的西裝打扮,沒有過多的裝飾。外形上簡單利落。這樣的著裝風格,不博眼球、也沒有華麗的修飾,又不失端莊,讓《非誠勿擾》的整體定位區別於其他花俏的娛樂節目,孟非更是以他特有的底蘊積累、爆發出的主持風格,拉近了和嘉賓、觀眾之間的距離。

孟非在主持的過程中,經常用機智幽默的語言,及時化解男女嘉賓的尷尬,並將話題引入正規的流程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他還慣用一種自嘲、貶低自己的方式,來活躍現場氛圍,緩解嘉賓們的緊張情緒。比如有一期,男嘉賓上臺後緊張的有些磕巴,這時本應在一旁等男嘉賓自我介紹完再上場的孟非,及時趕到臺上,說“我趕緊來護駕,陛下,你慢慢說”,通過這樣詼諧的調侃緩和尷尬的氣氛,同時拉近了與男嘉賓的距離。

孟非將“月老”的角色詮釋的恰到好處,他坎坷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從中培養出的人文情懷,讓他能夠站在嘉賓的角度平等的溝通交流,時刻顧慮嘉賓的感受,並適時的把話語權和決定權歸還給嘉賓以突出嘉賓的主體地位,節目中他不會自作主張,更不會喧賓奪主,而是充分的瞭解和尊重嘉賓意見,節目中,他會詢問嘉賓“我可以進行下一步了吧?”,並且在節目過程中會側身看著男嘉賓與他交談,讓兩方出於一種平等自然的交談環境。

孟非在節目中時常一語中的、妙語連珠,能夠迅速的對現場情況作出“輕鬆但不輕薄、通俗但不庸俗的“巧妙回應,擅長運用各種知識和文學典故,恰當的調節現場氣氛和處理各種突發場面。

~ 5 ~

孟非談婚姻

孟非在談論對於愛情的看法的時時候,舉了兩個叔叔買冰箱的例子。

第一個叔叔看到一個冰箱,就很喜歡,於是就買走了,而第二個叔叔就在商場裡挑選,一共就八臺冰箱,他就換了一個遍,最後第一個叔叔的冰箱用了一輩子,而第二個叔叔的冰箱沒多久就壞了。

孟非想用這個比喻來告訴大家,愛情並不是婚姻幸不幸福的最主要原因。結了婚的人,沒有誰是因為“我愛你愛的不行”才結婚的,而是合適和習慣這兩件事情。

~ 6~

孟非談如何面對子女的婚姻

孟非有一個女兒,他作為父親認為對待子女的婚姻,父母要學會放手。

因為這件事情是由不得你的,如果自己女兒找的男朋友各個方面都不是自己喜歡的,那就只能少來往,女兒要結婚的話,自己也不會阻攔的,因為這樣不知趣的行為自己是不會幹的,倒是覺得不合適的話,自己也會提建議的,但不會阻止,因為要避免到最後關係弄得很僵。

孟非看到過太多家庭的不幸,都是因為上一代人對子女婚姻的介入,父母介入的越深,子女不幸福的概率就越高。所以他認為只有女兒問自己意見的時候,自己才會說,如果她不問,自己甚至不想表達自己的看法的。

孟非認為,在中國的婚姻中,父母參與的太多了,所以孩子的婚姻已經不是兩個人的事了,是兩個家庭的事情。父母之所以能夠參與這麼多,是因為很多年輕人還是在花父母的錢。買房、買車等等,所以父母就有發言權。而很多孩子確實能力不夠,財力也不如父母,就只能乖乖的聽話,所以只能被迫聽父母的。

~ 7 ~

孟非和女兒

孟非2019年微博曬舊照,感慨“時間和頭髮都去哪了”

有一次節目中,孟非正在主持節目,等到黃菡老師發言的時候,突然談到了關於女兒的話題上,於是黃菡就問孟非,你覺得你的女兒怎麼評價你?孟非幽默的說自己對於女兒只有兩個功能,一個是出主意,一個是出錢,這句話一說出來,自嘲的意味很濃了,引來現場觀眾一片笑聲。

這時提出問題的黃菡話題一轉問:“你想知道你的女兒怎麼評價你的嗎?”孟非被問的有些不知所措。緊接著大屏幕上放出了對孟非女兒的採訪視頻。

視頻中孟非的女兒說起自己的爸爸也是一臉的崇拜,評價自己的爸爸就是那個會保護自己的人,有一次自己騎著車子來到一個轉彎的地方,然後差點翻車,幸虧爸爸及時的扶住她,自己沒有被傷者,爸爸的肩膀卻受傷了。孟非女兒還調侃爸爸喜歡臭美,經常跑到自己的屋裡問她鞋子配不配自己的褲子,假如女兒回答的是否定的,那就要求再看一遍,直到得到滿意的答覆為止。

視頻放完之後,看得出來孟非很意外和感動。但嘴上還是很倔強的說估計要錢的事情她不好意思說。還調侃女兒上鏡怎麼連個妝都不畫,但是所有人都聽得出來,他難掩心中的幸福。網友都說很羨慕他們這種像朋友一樣的父女關係。

~ 8 ~

素一說

孟非過了2019年,已經48歲,早就過了不惑之年的他,始終沒有當自己是個明星,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普通人。

他的自知之明,絕非謙虛,是思維和行動的統一。在明星們不斷的曝光,賺流量的今天,孟非的個人生活是他不可侵犯的神聖領地。他戀家、愛家,工作結束,立刻就投入家庭生活中去。錄製完節目,當記者想採訪他的時候,他幾乎沒有一刻的停留,而是直接回家。哪怕在家閒著遛遛狗、整理一下照片,找朋友喝喝酒聊聊天,都是他認為最美好的事情。他從來沒有把成名成功作為一種執念去堅持什麼,而是踏踏實實的就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在孟非的節目中,他像一把天平,始終用他的學識和人文關懷去丈量每一個嘉賓的言行,讓所有人以最舒適的方式出場,以最合理的方式離開。他追求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理想秩序,但他接受現實,用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尊重引導每一個人。

有人說孟非的主持風格非常有特點,可以模仿但無法超越。但其實他也只是在盡一個媒體人、一個電視人、一個主持人的職責而已。在節目中,他有他自己的態度和犀利的觀點,但是多年的工作經驗和閱歷告訴他,把自己的看法先放一放,試著從一個更好的角度,不傷害別人的角度去表達,去引導人。他不是沒有脾氣,但是他把這些稜稜角角放在自己臺下屬於私人的生活中,在臺上,他盡力做好自己的本分。我們所看到的那個得體持重、用幽默化解危機、高情商的孟非,並不是真實的他,他只是學會了如何的不那麼敏感、如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語言表達而已。

現實生活中的他,不喜歡的人寧可不和他相處,他不喜歡衝突,寧願生活的無聊寡淡,但不想每天波瀾不驚。他不喜歡懟人,甚至說自己生活中就是一個慫人,和一般的飲食男女一樣,要掙錢、要養家,卑微、怯懦。但他骨子裡要做的是一個不作惡、不附和、不為伍的人。

他主持了這麼多年的《非誠勿擾》,卻沒有與任何一個嘉賓建立私交。他的同事都抱怨他,加了微信,沒幾天就被他刪掉了。他出席頒獎典禮,像走錯房間的人,獨自坐在那,拿出手機假裝自己很忙。其實他很簡單,他就是個不愛社交的人。

孟非說過一句金句:“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岔路口決定了一生。”也許這就是他對自己人生的評價,無心插柳柳成蔭。其實他就是一個普通人,遇到了這樣的機遇,有機會大展宏圖,也是因為他的努力,付出,讓一切都成了水到渠成。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