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RISC-V遇上AIoT,會發酵出多大的生態蛋糕?

當RISC-V遇上AIoT,會發酵出多大的生態蛋糕?

千萬量級的PC時代造就了WinTel聯盟,10億量級的Mobile時代造就了Arm/Android聯盟。到了千億量級的AIoT時代,會造就什麼樣的聯盟呢?RISC-V+Linux有希望嗎?

IC-IP-ISA時代變幻,開放才是制勝法寶

不同的時代,其軸心也在轉移和下沉。從PC時代的芯片(CPU),到智能手機時代的IP(微處理器內核),再到接下來AIoT時代的ISA(計算機指令架構),主角在變換,但開放是始終不變的主旋律。誰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新時代,誰就能夠站在時代舞臺的中心而稱霸。

上世紀90年代,微軟的Window’95橫空出世,背後有英特爾的x86系列CPU驅動,橫掃PC市場。連蘋果都差點被擠破產,多虧喬布斯迴歸,主動與比爾蓋茨示好合作,憑藉創新的iMac和iPod才得以重振雄風。IBM兼容機雖然體現了IBM的開放心態,但卻培養出康柏、宏基、HP和聯想這些勁敵,最終不得不賣掉PC業務,通過轉型到服務來保住行業領導地位。現在回頭看,PC時代最有價值的核心不是PC機,而是OS(軟件)和CPU(硬件)。微軟的霸主地位造就了世界首富自不必說,英特爾CPU也幾乎獨霸市場,讓同樣採用x86架構的AMD幾十年來一直做“underdog”,始終活在英特爾的陰影下。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成了主戰場。雖然iPhone一枝獨秀,眾多安卓手機廠商緊緊跟隨其後,但從OS的角度來看,Android無疑是最大的贏家。從2009年到2018年,iOS的市場佔有率始終保持在15%左右,而Android則從2009年的8%,增長到現今的85%。單從技術和用戶體驗來說,Android也許趕不上iOS,但開放的模式造就了Android。再看Android的硬件搭檔Arm,一個不賣芯片只賣微處理器內核IP的小公司卻最有話語權。其制勝法寶是什麼?以開放的心態構建一個生態圈,授權內核IP給芯片廠商,讓他們去競爭,為自己開拓市場。就像Windows Phone敵不過Android一樣,英特爾的移動CPU也敵不過Arm。

當RISC-V遇上AIoT,會發酵出多大的生態蛋糕?

圖一:在不足10年的時間內,Android平臺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從8%增長到85%。(來源:Gartner & Statista)

到了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的時代,哪個聯盟會稱霸呢?

UC伯克利“Copy Center”的一顆明珠

在這個智能聯網設備規模達到千億量級的AIoT時代,筆者認為其軸心不是芯片,也不再是IP,而是ISA。在AI、IoT和5G三股技術力量的聚合驅動下,任何行業和應用場合都會受到衝擊,從個人隨身攜帶的智能設備,到家用電器和家居,再到工業設備和工廠的機器人,甚至城市交通和安防,都將發生徹底的變化。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能力憑藉一個產品,像PC和智能手機時代那樣獨霸市場。然而,不同時代也不是截然分開,而是循序漸進的。英特爾到現在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而RISC架構也已佔據99%的市場。

RISC-V不但是最新版本的RISC架構,也吸取了幾十年來計算機發展過程中各種架構的經驗和教訓。從質量和技術性能上看,相比其它ISA已經有相當優勢了。又加上它的“開放”DNA,我們認為以RISC-V為核心的生態圈將成為新時代的主導者。

在全世界研究型大學中,學術思想最自由開放的莫過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源自該校的BSD協議(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license),是開源軟件社區使用最廣泛的許可協議之一。BSD開源協議給予使用者很大自由,基本上可以“為所欲為”,比如你可以修改源代碼,也可以將修改後的代碼作為開源或者專有軟件再發布。限制最嚴格的專有軟件有著作權(copyright)保護,如果可以稱為“版權右派”的話,另一個極端是GNU通用公共許可(GPL),可以稱為版權左派(copyleft),遵從GPL協議的軟件也要開源才行。相比左派和右派的限制要求,BSD許可最為寬鬆,被稱為是版權中間派(copycenter)。當然,你也可以將之翻譯為“複印中心”,拿著源代碼想拷貝多少都可以。

同樣出自伯克利的RISC-V自然也遵從BSD協議,這意味著你基於RISC-V ISA開發的內核IP或相關芯片開發工具既可以免費開源,也可以專有收費。計算機科學大師和RISC之父David Patterson對RISC-V的貢獻也不容忽視,他還預言接下來的10年將是計算機架構的黃金時代,而RISC-V作為學術界和產業界合作的結晶,最有希望成為新時代的主導架構,甚至成為未來50年的基礎計算機架構。

AIoT的四大要素

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融合將開創一個新的AIoT時代,這是繼PC時代、智能手機時代之後的又一個黃金時代。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200億個IoT設備聯網。臺灣工研院研究報告也指出,AIoT芯片市場預計到2025年將達39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0%。

AIoT的發展需要四大要素,即AI算法、IoT安全、SoC,以及服務平臺。其中系統級芯片(SoC)是智能聯網設備的硬件基礎,每一個IoT設備都需要使用低功耗的嵌入式CPU芯片,而AI相關應用也需要嵌入式CPU進行端點運算,才能建構完整的AIoT應用。而基於RISC-V的微處理器內核加上端點運算IP,將成為低功耗AIoT應用的最佳解決方案。

在最近舉行的Andes RISC-V Con研討會上,臺灣晶心科技總經理林志明先生向數百位參加會議的IC設計業者展示了AIoT的各種應用場景,以及RISC-V如何驅動這些未來場景的實現。他認為,RISC-V開放架構可以讓IC設計業者依照各自的需要來增加專用指令集,進而針對消費電子、通訊與物聯網、電腦運算與儲存、工業應用與影像監控等領域,推出具備端運算或AI運算能力的嵌入式CPU,以強化相關應用領域的效能,也藉此為廠商創造利基與商機。

“軟硬兼施”才能成就霸業

無論PC還是智能手機,都需要人機交互,要有人的參與才能完成特定的功能。而未來的AIoT應用將進入一種“無人”經濟的環境,從設備的智能聯網到無人機和無人駕駛,很多應用將不再需要人的參與。要隨時隨地實現這樣的應用,單靠硬件是不行的。RISC-V硬件架構還需要操作系統和軟件的配合才行。開源的Linux與RISC-V天生是一對好基友,軟硬結合必將發揮出無限潛能。

身為RISC-V的監管機構和推廣者,RISC-V基金會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並於去年11月份宣佈與Linux基金會達成合作協議,藉助後者積累多年的開源生態建設經驗和全球龐大的Linux開源社區,從技術開發和市場推廣等多方面展開合作,以期加速RISC-V在全球的普及,並得到Linux的軟件平臺支持。

一項由Eclipse基金會組織的 IoT開發者調查發現,無論是IoT終端設備還是網關,開發者首選的IoT操作系統都是Linux。

當RISC-V遇上AIoT,會發酵出多大的生態蛋糕?

圖二:Linux是IoT設備開發者首選的操作系統。(來源:Eclipse基金會)

Linux也有專門針對嵌入式應用的版本和項目,Zephyr就是一種小型的開源RTOS,RISC-V和Linux基金會已經在這一項目上展開合作。同時,各種針對或兼容RISC-V架構的Linux基礎工具和平臺也在加緊開發和測試中,相信會有更多的開源開發者參與進來。軟硬兼施,形成一股強大的開源力量。

競合與生態

RISC-V基金會現已發展200多個會員,除了Google和高通等大公司外,還有不少圍繞RISC-V生態而生存的初創公司。而在臺灣和大陸市場,芯原、晶心和芯來等都是十分活躍的RISC-V推動者。RISC-V基金會每年在全球多個城市舉辦RISC-V研討會和講座外,而位於硅谷的SiFive及臺灣的晶心可說是RISC-V基金會的左膀右臂。

SiFive公司創始團隊就是RISC-V的“創造者”,在RISC-V標準指令集和多個擴展規範的制定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除了提供開源和商用的內核IP外,SiFive還搭建起可快速實現芯片設計到流片的雲平臺,其DesignShare也是聯合合作伙伴共同構建RISC-V生態的重要項目。

在亞太地區,特別是臺灣和大陸市場,晶心(Andes)是RISC-V最熱心的“佈道者”,要將這一“自由、開放和免費”的“ISA福音”分享給個人、組織、企業和學校。晶心不但是RISC-V基金會的創始會員,也是大陸的RISC-V產業聯盟和臺灣RISC-V聯盟的發起會員,在聯合業界同仁共同推廣普及RISC-V方面不遺餘力。

晶心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嵌入式CPU內核IP開發的臺灣上市企業,14年來其IP已經嵌入到35億顆芯片中,單2018年採用其IP的芯片出貨量就達到10億顆。基於RISC-V的Andes V5系列處理器內核包括:針對通用或浮點運算應用的32/64位N25F/NX25F;針對Linux應用的A25/AX25;帶DSP指令擴展的32/64位多核A25MP/AX25MP;以及針對入門級MCU應用的深度嵌入式處理器內核N22。

當RISC-V遇上AIoT,會發酵出多大的生態蛋糕?

圖三:晶心與芯來聯合開發的N22內核是最簡單、最小型的MCU

基於RISC-V架構的AndesCore N22是晶心科技與芯來科技合作開發的處理器內核IP,適用於物聯網(IoT)和嵌入式低功耗領域,以及對實時性有較高要求的控制領域等。據晶心科技技術長蘇泓萌博士稱,N22是晶心AndeSertified項目的首次嘗試,不但結合了RISC-V初創公司芯來科技的處理器內核開發經驗,而且也將藉助晶心的開發工具和銷售服務網絡推向全球市場。

當RISC-V遇上AIoT,會發酵出多大的生態蛋糕?

圖四:晶心科技CEO林志明和CTO蘇泓萌在今年的Andes RISC-V Con會上

為了凝聚更多RISC-V相關開發工具和服務合作伙伴,共同建設RISC-V生態,晶心去年啟動了EasyStart項目。該項目目前已經發展15家合作伙伴,都是芯片設計工具和服務的專業公司,分別來自臺灣、大陸、韓國、日本和歐美等地區。這些合作伙伴的技術專長涵蓋90nm到10nm的晶圓工藝,以及SoC設計和交鑰匙服務等。他們將基於Andes V5系列處理器內核為各自的客戶提供完整的RISC-V設計服務方案。

在RISC-V陣營內,Andes和SiFive各自都在構建自己的生態圈。當筆者問及這是否會引起商業競爭衝突時,林志明總經理以一個詞回答:競合。他進一步解釋說,Andes和SiFive在合作中有競爭,在競爭中有合作。比如,兩家公司在RISC-V標準規範的制定上相互合作,分享各自的技術專長,這種合作的目的是攜手對抗Arm及其它同類ISA,以便在AIoT這個萬億市場將RISC-V的蛋糕做大,這樣每家才能吃到足夠的份額。如果大家只盯著眼前那一點蛋糕,計較得失,就難以將蛋糕做大,到頭來誰也吃不飽。從戰略層面,更多的是合作。而從日常運營和銷售的層面,確實存在競爭,畢竟每家公司都要有design win才能生存下去。特別是在對RISC-V情有獨鍾而且發展空間巨大的中國市場,Andes、SiFive和其它公司也都希望抓住更多份額。

至少在目前階段,RISC-V相對於Arm和x86還比較弱小。RISC-V陣營還是比較同心協力,一致對外的。合作也好,競爭也罷,開放永遠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唯有開放才是真正的制勝法寶,誰認清這一點並認真執行,誰就能成為AIoT時代的主導者。

結語

PC、Mobile和AIoT時代會分別造就不同的聯盟霸主,從芯片到內核IP,再到ISA,硬件的核心在逐漸下沉。在已經來臨的AIoT時代,RISC-V+Linux能否成為新的聯盟霸主,還要看參與者如何玩法。無疑,Andes和SiFive是兩家最得力的RISC-V推動者,他們在“競合”中能否攜手做大RISC-V這塊生態蛋糕,將決定著未來10年AIoT的市場動態。對國內的IC設計公司來說,如何把握趨勢和機會,在參與、貢獻和競爭中發展壯大呢?也許戰略和戰術各有千秋,但開放的心態無疑是制勝的必要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