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色列没有从德国分割出一部分领土建立犹太国家?

用户3708573184


首先作为这帮精明的商人是不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的。此外,二战后苏联和美国对德国在彻底的清算,他们牺牲了那么多人,想要在德国收割战利品的时候让犹太人最后在德国建国,这是不可能的。

从美苏英法四国和以色列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讲,在德国建国的想法是不成立的,这里我列举美国、以色列及其他因素。

美国

站在美国的角度来讲,战后的德国已经被美苏瓜分了,德国虽然伤害了犹太人,但是美国不会为以色列吐出自己在西德的好处。虽然二战已经结束,但是欧洲人对犹太人的厌恶是深到骨子里的,想要在德国建立犹太人国家,英法两国是不会同意的,且犹太人也怕再进集中营。

虽然二战协约国和同盟国打的鸡飞狗跳,但是欧美毕竟同根同源,都信奉一个上帝,双方战争结束后已达成和解,双方的利益还是一样的,在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下,美国也不愿意为了以色列让欧洲做出这样大的让步。

二战结束后,石油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在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带插个钉子,对美国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两者对比,美国不会考虑让出西德给犹太人建国,而东德,还在苏联人手里呢。

以色列

以色列自己也明白现在处于人人喊打的境地,所以他们不会在德国建国,这里四周强敌环伺,一不小心自己可能再次成为挨打的靶子。

如果在耶路撒冷建国:

  • 一来,可以为自己找到历史的依据,让自己显得名正言顺。

  • 二来,中东国家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就算开战,自己有美国帮忙撑腰,也不会害怕。

  • 三来,二战期间,犹太人受到迫害,阿拉伯人将他们收容在巴勒斯坦一带,犹太人本就住在那里,在那里建国更便利不是。

耶路撒冷一千多年来都是阿拉伯人在居住,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两千年前也有过国家。至于阿拉伯人出于同族的好感,在全世界人都不原接受犹太人的情况下接受犹太人建国,这让犹太人更容易把建国大业顺利完成。

其他方面

网络上有人说,以色列之所以会在耶路撒冷建国,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圣城,这种说法我不是很赞同。所谓圣城的说法,只是他们给自己找一个合法正当的借口而已,如果在别的地方有更好的环境、资源,不信他们不抢。

当年犹太人曾想过在中国的东北建国,跟日本人计划了很久,还弄出了“河豚鱼计划”,所以圣城的说法,只是犹太人掩盖自己抢夺别人土地行为的一块遮羞布而已。犹太这个民族,被欧洲人看不起,被人人喊打,不是没有原因的。别人帮了你,你过河拆桥、恩将仇报,反咬一口,这就是这个民族的特性。

阿拉伯人跟犹太人都是闪米特.罕米特人,都是亚伯拉罕后裔,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常近,可以算是同族,所以阿拉伯人才会收容犹太人,但没想到自己收容一头狼。

在世界流浪的一千多年的犹太人,矢志不渝的想回耶路撒冷建国,除了当时考虑过东北,别的地方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德国被苏美两国一分为二,犹太人如果在德国建国,就会处于两大阵营抵抗的最前沿,一旦战争爆发,死的最快的就是他们,犹太人都是精明的商人,不会干这种赔本的买卖。


大国布衣


以色列是一个神奇的国家:犹太先民建立的古以色列王国早已在两千多年就已灭亡,此后犹太人被迫辗转各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各种歧视、迫害乃至是屠杀,于是从19世纪末开始犹太复国主义思潮兴起。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第一次世界锡安主义组织大会把犹太人复国的目的地定在以色列故国即巴勒斯坦地区,随后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向英、德、法、美等大国寻求支持,在这些大国中英国的犹太人生活较为安定——英国首相之一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是跻身英国政坛的犹太裔代表,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则是掌握着欧洲经济命脉的犹太裔代表,英国的犹太人开始利用自己在政界、商界积累的人脉圈子游说英国政府支持犹太复国主义。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A.J.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表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这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正式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的第一个宣言。

一战后昔日的中东霸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为战败国被彻底肢解,这时的巴勒斯坦地区成为英国的托管地,大量犹太人趁机涌入巴勒斯坦。犹太人的到来使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感受到了威胁——他们认为犹太人侵占了属于自己的土地。1921年英国人试图通过分出巴勒斯坦的内地部分成立独立的外约旦国家来抚慰阿拉伯人,于是约旦河以东的外约旦地区就此从巴勒斯坦地区分出来并逐渐演化为今天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的独立阻止了犹太人的渗透,使阿拉伯人在当地占据了优势地位,然而在将约旦分出后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却愈演愈烈。这时作为巴勒斯坦统治者的英国却认为:犹太人不过只是想回到自己祖先生活的故土,还不至于达到侵犯阿拉伯人在当地的权利和地位的程度,然而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大肆迫害犹太人,于是越来越多的德国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1919年犹太人刚开始大规模向巴勒斯坦迁徙时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只生活着65000名犹太人,然而到了二战爆发时的1939年就陡然上升到45万人,随着二战爆发后纳粹铁蹄肆虐欧洲各国,一时间大量欧洲犹太人为逃避纳粹的魔掌而逃到巴勒斯坦。

二战之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对犹太人遭受纳粹屠杀的惨状报以同情并承认以色列复国的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阿拉伯人就愿意拿出自己的土地供以色列复国,在他们看来:既然屠杀犹太人的是纳粹德国,那么理当从德国割出一块土地供以色列复国。事实上犹太人也并不是没考虑过在其他地区建国,非洲、南美乃至我国东北地区都曾进入过犹太人的视野,不过最终犹太人还是选择在祖先生活的迦南(巴勒斯坦地区)复国。其实当犹太人的目光在全球扫视一遍后就发现:除了迦南再没适合自己建国的地区了——首先美、英、法这些欧美发达国家肯定不愿割出一块自己的领土给犹太人建国,即使是身为二战战败国和加害国的德国由于处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之外,如果犹太人在此建国势必涉及四国的利益。拉美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如果犹太人在拉美复国势必会对美国的利益造成冲击,即使不考虑美国因素犹太人也未必能和巴西、阿根廷这样的拉美区域大国对抗。如果只单纯考虑建国倒是可以选择在非洲,然而非洲整体落后的经济条件和远离国际政治经济中心的地理区位对犹太人这种商业民族是极其不利的。相比之下迦南地区作为复国的首选之地的优势是很多的:

首先这里是犹太先民建立的古以色列王国的故土,可以利用这种故土情结唤醒全球犹太人的的复国意识,而事实上以色列得以复国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海外犹太人尤其是美、英等国的犹太财团的支持。迦南虽然地处西亚,但直面东地中海,这意味着新成立的以色列国可以较为便捷的承受欧洲发达文明的辐射,融入欧洲文明圈,这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是很有好处的。然而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足以使犹太人下定决心在此复国,毕竟迦南的劣势也是极其明显的:这里身处沙漠的包围之中,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天然受限。同时这里在地缘政治格局上身处占据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之中,这意味着在这里建国势必损害到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也就势必导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了这点:迄今为止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仍有相当尖锐的矛盾,尽管在同阿拉伯各国的五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都取得了胜利,然而以色列实在太小了,天然缺乏战略纵深。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尽管阿拉伯各国在五次中东战争中一败再败,却没导致其整体国力的大幅消减,然而以色列只要败一次就有亡国之危。那么以色列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实际上以色列这种选择是为了满足犹太复国运动的幕后支持者美国的利益诉求。

二战后美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全方位的霸主,美国最为警惕的就是在某一地区崛起足以独霸该地区的区域霸主,因为这将威胁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并进而威胁到美国的世界霸权,尤其是在中东这种事关美国石油美元战略安全的热点地区这点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中东偏偏是和美国地缘关系极其疏离的地区,一旦中东地区崛起一个足以独霸该区域的本土霸主,那么即使这个中东本土霸主在综合国力上较之美国仍有差距也完全可以凭借地缘上的优势将美国势力逐渐排挤出中东,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古以色列所在的迦南地区恰恰是中东的核心关键地带——这里地处西亚、北非交接地带,控制了这里就可以将伊拉克、叙利亚等西亚阿拉伯国家同埃及、利比亚等北非阿拉伯国家分隔开来,从而避免阿拉伯国家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势地缘政治实体。以色列选择在此建国正符合美国分化瓦解阿拉伯国家的既定策略。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另外一个原因,中东的迦南地区是犹太人发源地。在3000多年前由于战争,犹太人逃亡世界各地。在1917时就出现过犹太人复国运动,由于一战而被迫停止,当时选止时就在迦南地区。这次在中东迦南地区建国属于“名正言顺”。



最后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想控制中东。由于阿拉伯什叶派穆斯林国家非常团结,外部势力是打不进去的。把犹太人组建一个国家,像个楔子一样打进去,是必导致中东局势动荡,美国好借机离间中东,夺取中东利益。当时阿拉伯国家全都反对犹太人在中东建国,果不然犹太人刚建国,就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美国借机支持以色列,达到了利益最大化。

以色列于1948年5月4日建国,1949年5月11日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适情雅趣


二战结束以后,受害程度最大的犹太人建国计划就被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此时的德国正在被美苏穷尽手段的瓜分,犹太人根本不可能有参与竞争的可能,而且战后的德国不但归还了之前被占领国的土地,自己也失去了包括东普鲁士在内的5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介于战争期间犹太人对纳粹的仇恨,也没人敢把这两个冤家丢到一个湖里,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谁知道能干出什么事来?(说实话,这个时候的德国人根本没有话语权,就算有,也不大敢用赎罪的方式来接纳犹太人),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由于犹太人的贪婪,狡诈和没有国家意识的冷血,大部分欧洲国家也不大喜欢犹太人,种种原因使得犹太人在欧洲竟然没有一块落脚之地,,,


其实这个时候对于以色列迫切的建国需求有很多个选项,阿根廷,马达加斯加,东撒哈拉,乌干达,等地区,但后来由于这些地方种种政治上的利益冲突和民族矛盾,在地理条件上因为气候条件和出海口问题而被一一否决,,,但是在一战以后巴勒斯坦地区作为英国的托管地,通过了那个《贝尔福宣言》把这个地区许给了犹太人,但随着二战的爆发,英国为了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这个计划也就被搁置了,甚至日本还有个河豚计划,打算让犹太人在中国东北建国,但随着日本的完蛋,河豚计划自动失效,剩下的就只有重拾《贝尔福宣言》了,,,


打开圣经从历史渊源来说,该地区既符合犹太人的民族归属感,红海出海口也满足了犹太人热衷于经商的条件,所以巴勒斯坦也就成了以色列最终的选择,,,


冷兵器TILLLINDEMANN


为何以色列没有从德国分割出一部分领土建立犹太国家?实际上就是宗教问题。

众所周知,“圣经”分旧约和新约,前半部为犹太教,后半部为基督教。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罗士坦皈依基督教,并宣布为国教。由于犹太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其他人只能通过他们才能与上帝沟通,这样一来与基督教是“救世主”的教义发生了冲突。犹太人有自己的优越感,他们认为基督教是从“母亲宗教”犹太教中分离出来,现在开始弑母。实际上,基督教真的开始弑母。

一、“新约”中说道:耶稣不依犹太教传统讲道,修正摩西戒律,宣讲福音。被犹大出卖,耶稣被犹太祭司拷打,同时被送到罗马巡抚彼拉多处置,彼拉多本想释放耶稣,遭到犹太人坚决反对,不得已,耶稣被判死刑。

二、基督教认为“撒旦”是生活中的魔鬼,它是一个专门与上帝为敌的怪物,它引诱人类抛弃生命与救赎之路。犹太人是杀害耶稣的民族,他们应该与魔鬼撒旦联系在一起。“新约”中有耶稣分饼给他的门徒是说:这是我的身体;又将酒分给门徒说:这是我的血。这是最后的晚餐中演变成耶稣寄宿于面饼中,称为“宿主”。1215年,社会上开始传闻犹太人用令人发指的方式亵渎圣饼,犹太人将圣饼投入沸水中煮烂,然后挤压,将耶稣的血从圣饼中挤出来,这是犹太人再次折磨和杀害耶稣。

三、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取得支配地位,血祭诽谤案开始。据说,犹太人将一个男孩养胖,招来正统犹太教徒,将男孩钉死在十字架上,折磨时与耶稣受难时情节一模一样。再则,犹太人曾绑架一个希腊小男孩,喂养了一年,使他长胖,然后作为祭品并食用。

四、十四世纪欧洲黑死病(腺鼠疫),这种不讲卫生而夺去了欧洲三分之一生命的淋巴腺鼠疫,基督教认为是犹太人和撒旦合谋的行为,他们在水中下了毒。于是,一场大规模屠杀犹太人的行动在欧洲各地开始展开,在当时的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等地相继发生。

1095年,基督教在法国克莱蒙举行会议,目的是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然后,犹太人在欧洲,从一开始犹太人成为十字军东征的受害者,十字军在进军中的口号为“干掉一个犹太人,以拯救你的灵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在德国莱茵河开始蔓延,犹太人预感不妙,请求德国皇帝和基督教教会保守,皇帝和教会满口答应,只要犹太人付巨款就能保住生命,犹太人付了巨款进了城堡,但是十字军来到,犹太人全部被屠杀。德国沃尔姆斯的犹太人听到十字军将来到,预感大难临头,向当地基督教求救,基督教要求犹太人皈依基督教,保证没有事。有些犹太教不肯改教的被主教大人下令统统处死,那些接受洗礼的犹太人也被来到的十字军斩草除根。

乌克兰哥萨克,他们带着蒙古入侵以来从未见过的野蛮和疯狂,象一股决口洪水奔泻在东欧的平原上。他们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杀死或活埋,强奸犹太妇女是如此普遍,以致于各共同体自治委员会不得不磋商如何对待即将降生的新一代犹太哥萨克,有10万犹太人死于这场灾难,约占波兰犹太人五分之一。

十九世纪,俄国居住着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犹太人。1881年,暗杀沙皇事件发生后,涉嫌被捕的人有一位犹太妇女,俄颁布了“五月法令”,迫害犹太人的程度,与中世纪欧洲迫害犹太人程度可以同日而语了。1905年,大屠杀达到高潮,犹太人在历史上也是最大一次迁徙浪潮,约有100万俄国犹太人投奔美国。

犹太人历史上有许多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家,有海斯、平斯克,最有名的是西奥多.赫茨尔,他提出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定居和建立犹太国家。尽管,他在1897年提出,事情经过了非常复杂的过程。但是,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特拉维夫博物馆宣布成立。


张律明


因为以色列建国依据的不是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犹太人被纳粹屠杀带来的道义亏欠,而是一战中犹太人对英国作出的贡献。这个世界是冷酷无情的,道义亏欠和苦难史可以为一个民族赢得同情,但并不能为这个民族赢得一个国家。

而且以色列其实和古犹太人国家或者圣经里的犹太复国也没有关系。以色列建国本身就是违背犹太教的,根据犹太教教义今天的犹太教徒还在等着弥赛亚来拯救犹太人,如果犹太复国主义拯救了犹太人,“那弥赛亚来了拯救谁?”这是直到今天很多保守派犹太教拉比依然不承认以色列的重要理由。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摇篮)

犹太复国主义其实源自19世纪中期俄国对犹太人的迫害。这次大迫害让大批俄国和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犹太人向西迁徙,其中最富裕的到了伦敦和巴黎,中产阶级到了中欧的柏林和维也纳,比较穷的就到了奥匈帝国所属的加利西亚。同时这场犹太移民热潮也带动了原本居住在这组地方的犹太人向西流动。比如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米塞斯就是加利西亚犹太人迁居维也纳。

(1900年代的维也纳大歌剧院,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随着排犹运动的发展而诞生,而在20世纪最初几年里有一个林茨来维也纳淘金的穷艺术家给这座剧院画了不少油画,那个人叫阿道夫希特勒)

这个发生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犹太人迁徙带来了两个后果,第一是中欧和西欧的排犹运动,这两个地方遇到了犹太人的上层和中层,而市民阶级中上层在这个阶段刚好得到了选举权,所以他们的呼声最容易被社会注意到并成为政治运动。下层阶级没有投票权煽动他们也没有意义。所以这个时期的欧洲政治煽动家就选了这些人最喜闻乐见的排犹作为切入点。

第二个影响是伴随着排犹而发生的,那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这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其实和十九世纪末的其他民族主义并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犹太复国主义者和他们的敌人那些排犹的民族主义者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犹太复国主义之父赫茨尔自己就曾经是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他用来论证犹太人应该独立建国的理由其实就是排犹的人用来证明犹太人不可同化的那些观点。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父赫茨尔,他原本是一个坚定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后来才转而构建一个犹太民族国家,除了立场之外,从思维方式到手段,他都和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没有区别,对他来说犹太民族国家是他们生存之所需,至于在哪建国无所谓)

但是因为犹太人地域上的差异这场复国主义运动有西欧和中欧两个不同的分枝。中欧在维也纳和布拉格还有柏林的犹太复国主义是比较左的没有宗教色彩的犹太复国主义。在这些人眼中犹太复国主义是他们的现实需要,是缔造一个犹太民族国家,而不是去追寻浪漫的宗教性的弥赛亚。而在伦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跟他们刚好相反这些人是有权有势的犹太人,有钱有爵位有门路,犹太复国主义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浪漫的理想,实现了很伟大但是实现不了不如不干。

(贝尔福宣言的收件人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和他标志性斑马马车,他曾经赶着斑马拉的车进白金汉宫,对这样的有钱有势的上层犹太人来说犹太复国只是一个浪漫的理想,如果那些穷棒子真要建国,最好选到耶路撒冷去)

所以当中欧这些穷棒子知识分子的犹太复国主义折腾的越来越大,赫茨尔甚至和英国的殖民部接洽想要在尼日利亚或者乌干达或者其他非洲的英属殖民地建国的时候,伦敦的这些上层犹太人就站出来表示“鬼才要去乌干达,犹太人的祖国在巴勒斯坦。”这原本是一个套在中欧和东欧犹太人头上的紧箍咒,但这些犹太人有钱,犹太复国主义者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还真的开始运动巴勒斯坦计划。

(威廉二世皇帝在耶路撒冷)

(威廉二世骑马进入耶路撒冷)

这个巴勒斯坦复国计划也有中欧和西欧两个分枝,中欧的犹太人找上的是德国的排犹皇帝威廉二世,威廉二世为了把德国的犹太人都赶走对这个计划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跟刚刚与他结盟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和青年土耳其党接洽准备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家园以此实现他赶走德国犹太人的计划。而英国犹太人则和英国政府接洽希望在英国的影响下重返巴勒斯坦。

这两个计划在一战前基本上都停留在空谈阶段,只有少数真正敢想敢干或者被故乡伤透了心的人真正去了巴勒斯坦,建立了那些十九世纪的定居点。一战爆发的时候犹太人分为三个不同阵营,协约国的犹太人、同盟国的犹太人还有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一战中交战国里的犹太人各自为了自己的祖国浴血奋战,其实这是锡安运动的巨大失败,因为这件事说明犹太人的国家认同压倒了民族认同。只有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是在为犹太复国二战,而他们还分成了两派,一派基于巴勒斯坦的现状选择站在奥斯曼帝国一边,另一派则寄希望于协约国。而真正奠定了以色列独立的是英国对巴勒斯坦犹太人问题的态度。

(贝尔福宣言是英国在一战中开出的无数空头支票里少数兑现了的一个)

英国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家园的许诺也就是所谓的《巴尔弗宣言》因为1917年奥斯曼帝国在近东的崩溃,尤其是艾伦比勋爵率领军队攻占耶路撒冷而一下子具有了现实性。但是英国人在战争期间开出了无数空头支票。比如许诺给“武装的先知”费萨尔的大叙利亚国家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英法之间又有对奥斯曼帝国的近东的瓜分协议。英法之间的秘密协定、开给费萨尔的空头支票还有开给犹太人的空头支票,彼此矛盾怎么办?

于是英国就按照对自己的威胁程度来履行自己的协议。首先法国是英国不能失去的盟友,所以费萨尔靠边站了。而既然给了费萨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一棍子,怎么也要再给根胡萝卜。所以《巴尔弗宣言》也暂缓了。整个巴勒斯坦作为国联托管地被交给英国,但英国却迟迟不执行《巴尔弗宣言》。而且1921年英国把整个巴勒斯坦分为两部分,其中阿拉伯人占绝对多数的那部分被叫做外约旦,作为一个阿拉伯人国家分离出了巴勒斯坦。剩下的部分被英国看作是《巴尔弗宣言》中所指的巴勒斯坦,然后主张在这个地方建立犹太民族家园。

(其实要论被协约国坑,这位老兄其实也挺惨,武装的先知费萨尔的子孙现在唯一保住的就是那个小小的外约旦,而当年协约国许诺给他的其实是大叙利亚)

但是随着二战的爆发和纳粹在欧洲对犹太人的灭绝行动,犹太人大批逃亡,原本在欧洲被鲜血证明为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奥的忠实国民的犹太人,一夜之间被剥夺了一切权力,甚至连生存权都被剥夺了。于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被纳粹的压迫真正的变成了一场政治运动。

那些原本在自己的国家生活的很好的犹太人随着一纸命令就被批量屠杀的现实,让那些原本已经融入各国的犹太人不得不重新认识到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然后当他们试图自己也建立一个民族国家的时候,巴勒斯坦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从无到有,是欧洲排犹运动的产物。而这个过程中的犹太复国主义又分成比较迫切的非犹太教的中欧犹太复国主义者和比较保守比较有宗教性的西欧复国主义者。对前者来说不要说在德国割出一片土地,就是乌干达或者尼日利亚也可以考虑。因为他们的犹太人国家是一个凭空构建的民族国家而不是古老的犹太国的重现。而西欧复国主义者则追求的是浪漫的古犹太国的重来。这两个运动再加上纳粹对犹太人的暴行,把那些原本已经对犹太民族失去认同和兴趣的犹太人,重新逼成了犹太民族主义者。才有了今天的以色列国,今天的以色列国实际上依然有浪漫的犹太人家园和粗暴的犹太民族国家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即使道今天依然有很遗存。比如说在对付本国领土上的少数民族方面,以色列人当然比纳粹要温和,但是和19世纪促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诞生的那些欧洲民族主义者比,其实就是大哥二哥了。再比如说在我国名声很响的以色列共产主义农庄基布兹,就是中欧和东欧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遗产。


克罗采和春天


为何以色列没有从德国分割出一部分领土建立犹太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排斥犹太人是欧洲传统,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都爆发过大规模的排犹事件。而且犹太人从宗教传统、外貌、文化都是和欧洲白人不同、甚至冲突的,这种情况下哪个欧洲国家敢提议牺牲欧洲国家的领土来给犹太人建国,那会闹出大乱子的。而当时的阿拉伯地区就相当于欧洲的殖民地,自然可以随意牺牲。

2、英国人发布的贝尔福宣言是世界主要国家正式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建国的第一个宣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说白了吧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有人背书,有条文支持,二战后各国就顺水推舟了。

3、犹太人自己不愿意。当时的德国是东西方冷战的最前沿,说不定哪天就变成核战场了,犹太人要是在德国找块地建国还不立马成炮灰。而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对手只是阿拉伯人,能够在建国初期避开世界强国的利益争端,而且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故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想回去。


当狗容易做人难


这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环境看这个问题。

欧洲犹太人被大规模灭绝,并不是希特勒心血来潮,而是有欧洲人歧犹反犹深刻背景。一句话概之,犹太人太精明能干,抢了欧洲白人的饭碗。

这种表现在德国尤为突出。在一战后,德国受《凡尔赛合约》人为压榨和世界经济危机双重影响,德国人食不果腹、衣不暖身,但其中有点区别,那些不入流的德国犹太人,居然整体比日耳曼人生活的更好。这仇恨被希特勒惦记上了——犹太人是扰乱经贸秩序、破坏规则、投机倒把、巧取豪夺的小偷和垃圾,必须除掉!

欧洲犹太人以600万人被无辜灭绝的代价,赢取了广泛的国际同情,促成了犹太人实现了想拥有一个自己国家的愿望。

——鉴于欧洲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它们当然不会欢迎在基督教世界嵌入一个异教徒国家。他们也会忌惮犹太人高智商能力本事对它们的威胁。谁也不想在经济上养虎为患、与虎做伴。

——犹太人在欧洲也心如死灰,他们被欧洲白人杀怕了,若能有选择,他们当然不愿呆在这个伤心恐惧的地方。

犹太人回归中东,成了必然的选择。

——那里曾是犹太人的国家,有他们昔日的辉煌王朝,今日的圣殿、哭墙遗址。那里是他们的根,他们从圣殿山瞭望世界,那里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一切顺其自然。、


谌人


以色列建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国际问题,国际社会对此应该有过许多讨论。

之所以在中东建国而不是在德国,其理由大致有如下三个:

一是,犹太人不敢。

整个二战期间,希特勒屠杀了大约600万犹太人。这样的屠杀足以给劫后余生的人足够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再让他们回到德国,心理上的阴影太大。

另外,欧洲大陆上的反犹太心理根深蒂固,这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问题不是一纸世界大国的公报能解决得了的。

二是,犹太人想回到故土。

很久以前,犹太人居住在巴勒斯坦。据《圣经.旧约》记载,大约在4000年前,犹太人从西亚的两河流域游牧到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认为这是真神赐予他们“应许之地”。

既然现在国际社会要给他们一小片地方,他们岂有不回到巴勒斯坦的道理?

三是,拆分德国只是想防止其做大而非为了犹太人建国。

人的同情心是有限的。支撑一个人的最终动机还是利益。两次世界大战之所以爆发,都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德国。而当时犹太人已经被德国人杀得血流成河,让他们去抗衡德国以防止其做大,这不是犹太人可能完成的任务。


吉林大福圆


尽管以色列最近的作法是作死,这个问题还是让我简单回答吧。

犹太人建国是1948年5月14日,建国依据是为感谢犹太人帮助英国从一次世界大战中站起来,1917年2月英国发表贝福尔宣言,同意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第二年就有90万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

再谈谈德国犹太人,马克思的曾祖父以及曾祖父的曾祖父都是犹太人,马克思一家大约在公元10世纪前后移居德国莱茵省特利而城,当时的德国犹太人是以聚居方式成为德国公民,但他们有自己的犹太教堂圣经旧约和社区,这就断绝了犹太人在德国建国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