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

用户7984276687123


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初二成绩下滑的确实有很多。

首先,小学的知识很基础,一般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会背乘法口诀,会一些基本的作文套路,完全可以应对。也就是说小学的学习基本不用怎么动脑筋。但是到初中就不一样了,首先科目增多,由原来的语文数学英语3科一下子到7科,而且很多科目不仅仅是需要会背,会记忆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得学会总结,提炼。甚至到了初二直接成了8科,孩子分配到给个科目的时间就会减少。

其次,初二是整个初中的关键时期,拿数学来说吧,会涉及到很多几何题,立体空间题,可能很多抽象思维不好的人成绩就会拉下来,物理,力、磁、电,很多人都搞不懂,而且也懒得动脑筋,所以这个直接影响成绩。

总的来说,初二不仅是整个初中的关键时期,还是整个学习生涯的关键期。而这个转变不应该从初二才开始注意,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就好像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学奥数一样,可能不止为了走竞赛路,也是为了发散思维。虽然小学的题目很简单,但是为了孩子初中学习不那么吃力,还是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吧


师兄说教育


因为初二学习的量最大,而且涉及的知识点又是最难的,还是中考出题的拉开分差最大的。

个人经历:

我读初二时,所要学习的基本时所有初二的课程还有初三的课程。

到了初三就是复习,考试,研究各种难题,应付中考的试卷出题范围。

而初一呢,为了和小学的轻松简单衔接,一般都是比较基础点的知识,而且难度不会特别大。

再者,学习方式的好坏不是一时能看出效果的,有的小学生,天资聪明点,就算没有好的学习方式,一样在小学取得很优秀的成绩,但是,初一内容不多,还能稍微缓解,一但要消化的多了,如果学习方式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还是抱着小聪明,是很难持续的。记得那时候老师们最喜欢说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有道理的。这个不是关于智商的高低,而是大脑能存储多少记忆的科学性问题,你吸收的快,但是若无系统的学习方式,同样忘记的也快。

其次,到了初二,一般的学生的圈子就已经形成了,由陌生已经变得上称铁哥们了,由同学变成了好朋友,这一方面也是影响非常大的。

最重要的还是家庭,一定要和谐,不要给孩子造成另外的心理负担,初二的学习压力本来就有点大了,也不要因为一次的考试就草率的认为他成绩下滑了,有时是出题的范围和自己的专注点擅长点不一样,还有,不要因为学习紧就断完了他的娱乐消遣,这样反而会产生逆反情绪,影响更加大。可以适度减少,但要注意沟通,这段时间他的学习动力和信心很大一部分需要家庭给予,多鼓励,多沟通。


辛克杰克


小学的课程相对简单,家长也愿意辅导,孩子基本也有兴趣,对学校的规章制度都能遵守等,所以大多数学生的成绩相对比较平稳,除特殊情况成绩或思想较少出现大的波动。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小学生只要肯学习努力,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获取个好成绩并不太难。象我小孩小学时期,“语数双百”司空见惯,70、80分一般算较差成绩。

上了初中后,课程增多、难度加深,家长或监护人辅导有困难了,有些学生如从小没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慢慢会“原形毕露、自甘落后”。尤其到了初二(八年级),是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的时期,过了这个坎,学生又能基本稳定发展——故有称此为“初二现象”。

这个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大变频”期:多数人会叛逆,开始“不按常理出牌”,成绩越来越差;或动不动就顶嘴、逃学、吸烟、爱打扮、好面子……对很多事有个人的观点、认识、体会,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妈妈,而爷爷奶奶尤甚)的指导和批评。同时,能稳住心态的学生却越来越会学习、自觉思考人生,成绩就越来越好。

也会有人较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亲戚朋友等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和地位。表现为:染头发、男生养长发、女生化妆、结交陌生朋友、抽烟、早恋……这往往是某些学生学坏的第一步。

十多岁的青少年是非观模糊,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青春期躁动明显。男生有时变得很小气,容易计较;女生相对较为成熟,但过于独立。
多数学生这时喜欢出风头,在长期低分数、不受待见的双重压力下,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从众心理明显。

但同时,初二学生也具有可塑性强、勇于追求独立等特征,也是教育的关键期。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时刻关注他们,注意方式方法找他们约谈,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对抗情形,并防止他们说谎、寻衅闹事行为等。

有责任心的父母会常和孩子交心,密切和老师联系,加强与学校配合。即使发现孩子在“制造麻烦、困惑”也不慌张——这个时期的孩子犯错、叛逆、躁动是自然现象,也是他们在走向成熟途中需付出的代价。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能陪读尽量陪读,从安排同时准时作息时间开始,每天抽时间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至少每天和孩子共进一餐;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背诵、错题订正情况;陪孩子一起读书看报、聊天散步,每周争取近距离学习、交流或锻炼2~4个小时。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不是穿了西服就能变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好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并与孩子共同进步!


种金易


知识的学习进入新的重要阶段

俗话说得好:初一不相上下,初二开始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初一的内容相对简单,同学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初二学习的知识量增加了很多,难度也增加了很多,科目还增加了物理这一科,很多同学在此阶段适应不了,出现成绩滑坡的现象,也就是分化阶段.分化的结果就是初三天上地下,能适应的同学到了初三成绩很好,而顶不住的同学则一下子掉下来.

孩子心理与身体发育进入重要阶段

初二的学生严格的说不算孩子了,大多数初二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阶段.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很多变化,身体已经慢慢长成大人了,心理也渐渐成熟,然而,虽然身体与心理的发育并不同步,特别是心理上还是半个孩子.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学习没有了动力和兴趣,成绩也跟着变化.在初二知识上关联性很强,因为情绪影响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可能就影响后续整个的学习.再者就是孩子此时叛逆心理非常强烈,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的话,都可能听不进去,这样的话对学习成绩来讲风险巨大.另外还有的同学对异性产生了懵懂的好感,还会进入早恋阶段,这样必然影响成绩的.

知识内容的学习、孩子心理发育同时进入重要阶段,无论哪一块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是青春期的心理方面的状况,处理方式要特别讲究技巧,强调干预可能适当其反,这些状况家长们需要提前有一些准备,不要到时发生状况才措手不及.


学霸数学


可以分析一下的,教过初中的人都会知道,初一的学生不会太顽皮,因为初一的学生还没有适应初中的生活,个子小,胆子也小,很多违纪的事情都不敢做,做错了事,老师一发火他们都会有所收敛。

初三的学生呢,已经到了毕业的年龄,大量密集的课程和练习让他们都中喘不过气来,想违纪都还没有时间,而且到了初三,如果再不努力,再违纪,学校就会对他们作出处理,到时如果毕业了还背着大过小过在身,可能连中专都不会收他们。现在读书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品行不端,把记录带到下一间学校,对方不收的话,可能初中毕业就没书读了。所以初三学生会比初二的听话。

而初二的学生呢,身体开始长高长强,胆子也大了,学习上也完全没有压力,学与不学其实对于初二的学生真的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又标榜什么叛逆期,其实人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叛逆期,是大人给他们定义了这个时期,他们又想当然认为这就是叛逆罢了。就好象体罚与变相体罚一样,本来就没有这样的定义,就是教育界的人自作聪明,把体罚和变相体罚定义出来让自己人寸步难行。

所以有时候我已经出来的学生说自己孩子进入了叛逆期,我就告诉她们,其实是没有必然的叛逆期的,有多少听话的孩子到了初中这年龄跟父母象兄弟姐妹一样,不知有多和谐。

正因为人们经常对初二这个阶段的人说是叛逆期,而父母又没有时间和心情去跟踪孩子的学习,所以很多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基础上到处去玩,手机电脑不离身,结果就导致不听话,变成手机控,而且脾气大变经常与父母顶撞,这就是所谓的初二生比初一和初三的学生都要顽劣的根本原因。


教你孩子学英语


那么,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

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进入青春期,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较大;初二学科增多,难度增大,学业负担变重;初一成绩不分上下,再加上对于外围环境的适应,竞争意识不足,学习上进入疲倦期;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到疏导,父母、老师与孩子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或者沟通方式不正确导致沟通障碍。

所以,初二是两极分化的一个节点。由于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再加上学习负担较重,而且初二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简单说就是初二学习内容很难。不是说你努力去学,踏实苦干就能出成绩,而偏偏父母和老师只要结果,既不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也不在乎孩子成长的变化,这样,两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对立。

父母、老师越要成绩,孩子越是烦躁,越是差!本来好好的成绩开始急剧下滑,当问题出现,父母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只是一味的焦虑不安,导致孩子也跟着焦虑,而且变得封闭。静不下心来,怎么学好?遇到难题没人诉说,没人帮助怎么解决?

所以,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心理上和学业上的困难,期待一切,却看淡结果,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孩子自然能够安下心来度过所谓的高危期。


毛老师数学课


我主要从数学这一科简单谈一下

初一内容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基本上是小学课程的延伸。主要以代数为主,计算的比较多。一般学生不管懂不懂,凭着记忆,照猫画虎差不多都能下笔算两下。多多少少都能得分。

到了初二,主要内容是几何。几何的难度比代数大,尤其是一些辅助线问题,如果想不到,基本上无从下手。再加上课程难度深度都加大了,自然成绩就拉开了。

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正确的学生,成绩会越来越好,反之,成绩越来越差。


乐学教育张老师课堂



初二,之所以对有些人来说,是成绩下滑的高危期,是因为两极的分化在这个时期体现出来了。

在初一阶段,可以说是小升初的过渡期,尤其是上半学期,一来是知识点的设置相对简单,讲课节奏相对较慢,再加上不少同学肯定在小升初的暑假里进行了衔接班的提前预习。这就使得,初入初中的大多数同学们并不会感到太吃力。

但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学生要随之改变,具有探索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适者生存”,所谓的初二成绩下滑,其实一般在初一下学期已经出现了苗头。这是固步不前、“吃老本儿”的结果。因此,想要避免孩子成为高危期中的一员,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学习吃力的苗头,进行调整,防止进一步“扩散”。学习过程中要根据现实情况及时地进行方法的探索,以适应变化,最终做到提升自主学习的的能力。


如果发现学习感到吃力,及时查找原因,时注意力不集中,还是听课方法不对,或者是不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做到分析员in,对症下药。首先就是正确对待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会做笔记、会整理错题。如果遇到跟不上节奏的问题,不可“恋战”,标记下来,课下请教老师同学。不可因一个知识点的疑惑,纠结于此,误了整堂课。

实在感到吃力,建议选择网上一些同步课程,注重课堂听课的同时,课下有针对性的在网络同步课上听一些自己没听明白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拓宽知识面。当然了,也不一定非要花钱去购买相关课程,有好多都是可以支持体验听课的,有时候只需听上几节课,就可能“找到感觉”,学会方法了。感兴趣的可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底部【体验课】,进行相关课程的试听。

最后,祝成绩进步。


高中简单学


八年级,是孩子中学学习的关键时刻,从孩子角度看,这时,身体渐渐发育,思想也慢慢成熟,可惜这是孩子思维“小满”时间,学习上,能不能坚定目标和信念,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再加上所学知识渐行渐难,就很容易掉队,而且这种掉队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对孩子学习会有毁灭性的影响,家长怎么做?一是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关注他,关心他,和他一起度过!二是和老师合作,家校合作才是正道!三是孩子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孩子才是主体,必须孩子自己去拼!


毅统天下1


进入初中,孩子最大的变化是自己开始进入自学状态,老师的管理从小学的严格管理变成了逐渐放手。很多孩子不适应。学习的氛围是最重要的,我孩子刚刚上初中,由于校风严格孩子的学习状态现在还挺好,他的小学同学有进入校风较差的初中,现在就能感受到孩子的变化。有的孩子开始学会抽烟、喝酒,还有的孩子谈恋爱。学习成绩当然是一塌糊涂。

我现在越来越感到有压力,孩子有问题已经很少和家长商量了,很多时候他会联系自己的同学,商量什么也不告诉我们。成绩虽说还可以但是最大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帮助他, 成绩虽说能够考到百分制的92-94分,但是现在没有太大的难度,如果增加难度后他会不会适应?现在写的字乱七八糟,每天进行的作业也是急匆匆完成。现在我给他做的计划也没有认真执行,每天写的总结也没有坚持。

现在挺担心明年的成绩,如果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到时候补习班也没有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