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4個特點,推進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

北京既是首都,也是超大城市,集城與鄉於一體、傳統與現代於一身,除了具備“大城市、小農業”“大京郊、小城區”的空間特點外,還具有顯著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超大城市發展規模、疏解非首都功能、首善之區標準等鮮明特點,應當緊扣這些特徵,著力推進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

緊扣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這個特點,

準確把握首都鄉村振興的要求

北京的城市戰略定位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推進首都的鄉村振興,要以“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為依歸。

在政治中心建設上,要將鄉村地區納入支撐國家政務活動的重要空間進行規劃佈局,使京郊鄉村成為國家政務活動的重要場所。2014年11月在北京懷柔區雁棲湖舉辦的APAC會議,就是京郊鄉村承擔國家政務活動的重要體現。應當規劃建設更多更合適的鄉村國家政務活動場所,尤其要加強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以及家庭農場、合作農場、農業公園等建設,使之成為國家政務活動的重要備選場所。堅持綠色發展,將鄉村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重要休閒宜居之地。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生態有機農業和優質農產品加工業,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檔升級,為國內外友人以及廣大市民提供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供應和綠色生態服務產品。

在文化中心建設上,充分挖掘和利用鄉村農耕文化的寶貴資源,使鄉村文化成為首都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傳統古鎮、傳統古村落、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防止建設性的破壞。大力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推動文化+農業、文化+鄉村發展,使都市農業、鄉村田園風光充滿文化特色。加強鄉村教育培訓,提升鄉村居民文明素質。

在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上,發揮京郊鄉村所具有的自然田園風光和悠久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將京郊鄉村建設成為可承擔重大外交外事活動的重要舞臺。重點在京郊鄉村規劃建設外交外事活動區、國際會議會展區、國際體育文化交流區、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區、國際鄉村旅遊區、國際組織集聚區等國際交往活動場所。擴大鄉村對外開放力度,使鄉村成為向世界展示首都改革開放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

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上,大力發展農業科技,強化農業科技的研發與利用轉化。推動農業+科技、鄉村+科技的融合發展,建設智慧生態農業和智慧鄉村,為首都農業農村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時也要辯證地看待科技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社會倫理等方面帶來的挑戰與問題。將鄉村規劃建設成為科技研發基地以及科技應用示範區,促進中關村科技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學城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

紧扣4个特点,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

緊扣超大城市發展規模這個特點,

率先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作為2000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北京具備條件率先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

一要率先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的投入支出力度,加快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補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加快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體化。高度重視鄉村人口老齡化問題,推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以及高水平的社會養老等普惠性公共政策,全面提升農村社會福利和民生保障水平。

二要率先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與自由雙向流動。打破城鄉雙重政策壁壘,加強制度建設,使城市的人才、資金、知識、技術、管理、信息等要素順利進入農村,廣泛而有序地參與鄉村振興;使農村的土地、勞動力等融入城市,公平參與城市化進程,形成城鄉一體、功能互補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三要率先構建新型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和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有效的治理機制。構建適應市場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型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集體經濟轉型發展。根據特別法人的要求,加強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建設和地方立法建設,健全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的治理機制,強化對集體資產的監督管理,維護和發展農村集體和農民的財產權益。

紧扣4个特点,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

緊扣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特點,

主動謀劃鄉村承接疏解功能的建設

一要充分認識鄉村振興面臨的重要挑戰與歷史機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既對鄉村發展提出了挑戰,也給鄉村帶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京郊鄉村應當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戰略機遇中率先實現全面振興。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京郊鄉村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廣闊而重要的承載地。按照“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佈局要求,主動謀劃京郊鄉村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的對外疏解工作,在主動承接中心城區功能中實現鄉村的振興。

二要有序規劃與落實郊區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的重點任務與發展定位。中心城區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區,郊區是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的重要地區。要正確處理中心城區的減量發展與郊區鄉村高質量增量發展的關係,改變一刀切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實事求是地細化各項具體工作。比如,懷柔可以承接更多的國際會議和交流功能,成為輔助中心城區的國際交往重要場所;密雲可以承接國際組織以及科研院所功能,成為支撐國家發展的重要智庫基地;延慶可以承接文化體育功能,成為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和旅遊休閒區;昌平可以承接高等院校等教育培訓功能,成為大學城;等等。

三要順應逆城鎮化發展趨勢,助推鄉村振興。北京的逆城鎮化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能量和發展機會,要加強逆城鎮化的調查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使逆城鎮化與小城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有效結合起來,從而借力助推鄉村的全面振興。特別是要順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逆城鎮化趨勢,大力加強京郊特色小城鎮建設,著力規劃建設企業總部小鎮、國際組織小鎮、科研大學小鎮、文化體育小鎮等特色各異的小城鎮,改革小城鎮管理體制,使特色小城鎮既有能力承擔首都中心城區的疏解功能,又助推京郊鄉村的全面振興。

紧扣4个特点,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

緊扣首善之區標準這個特點,

著力實現首都鄉村善治的目標

北京著力打造首善之區。所謂首善之區,就是治理得最好的地方。推進首都的鄉村振興,要堅持首善標準,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一要加強鄉村組織建設,以組織振興引領全面振興。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組織、集體經濟組織、其他經濟組織、各類社會文化組織共同發展的組織振興格局。要賦予農民更多的組織資源,使農民參與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類組織中來。

二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實現形式,推進村民自治的規範化建設,保障村民民主權利,切實建設村民當家作主的自治鄉村。將政府各項涉農工作納入法治軌道,加強涉農法律法規的立、改、廢工作;加強黨員幹部和村民群眾的法治教育,增強法治意識,著力建設公平正義的法治鄉村。加強鄉村道德文化建設,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努力建設民風純樸的道德鄉村。

三要堅持懲惡揚善,營造風清氣正的鄉村社會政治生態。將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依法治國向鄉村基層延伸,加強對農村幹部隊伍的監督管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嚴肅查處侵犯農民權益的“微腐敗”,嚴厲打擊侵害農民切身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全面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農民基本權利的平安鄉村、健康鄉村、和諧鄉村。

總體而言,推進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在農業發展上,要堅持質量興農;在農村發展上,要堅持綠色興農;在農民發展上,要堅持權利興農。

紧扣4个特点,推进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