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逛沈阳桂花市场,咸菜、拌菜、鸡架、熏酱、老式点心这嘎都有


沈阳朋友推荐我去桂花市场转悠转悠,这个市场规模大、干净、东西全,汉族、回族、朝族人民日常生活所需都可以在这儿找到,而且别看它不是露天市场,东西也不贵,图为桂花市场的大门,名字就挺好听的啊。

一进门就瞅见好几家老式点心铺,小桂花顿时赢得了我的心,稍稍走近点儿,那种旧时饼干摊特有的油甜香气直冲鼻子,光是这股子怀旧的味道,我看啥广告都不用做了,识货的人一定听鼻子和眼睛话,你看啊,小时候那些零嘴基本都能找到:酥饼、舌头糕、发面饼干、炉果、八裂饼、槽子糕……

蛋黄片儿和炉果挨着,让老板拿了一个炉果我闻闻瞅瞅,嗯,味道很新鲜,没有放久了那种咔了味儿,火也烤得大,深得我心,两种各买点儿,又购置了两块桃酥,那个油那个酥哇,这东西存不住,得趁新鲜吃,两天就能化神奇为腐朽,香味都被偷换成油耗味儿。午饭就吃它们了,冲碗油茶面再……


东北人的骨髓是豆角和酸菜味儿的,我们的胃离不开豆角和酸菜,无论何时何地,想快速取悦东北人,给它上这两样菜准没错。现在这个季节的豆角都是大棚里的,15块一斤,买了点儿,炖土豆,再放俩发面玉米大饼子,伪装成农家铁锅炖。蚕蛹42一斤,在那直扭,略贵。

身材和气质都很像绿巨人的大绿茄子,瞅着挺好看,皮也薄,但是吃起来总觉得少茄子味儿,蒸着吃,蘸蒜泥还勉强凑合。

比车厘子大不了多少的小水萝卜也上市了,看着怪歇罕人的,还有各种东北人饭桌上少不了的蘸酱菜,其实只要是新鲜蔬菜,东北人可以拿大酱蘸一切,除了经典的大葱、尖椒外,听说还有人蘸菠菜、芹菜、苦瓜……

看这剥好皮的发芽葱,水灵灵的清新动人,文学作品里形容女子漂亮的手指,就拿春葱当参照物,说“指如削葱根”,就是像削好的葱根呗,白嫩白嫩的--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你看,像秋天冬天的葱还不行,干巴拉瞎不水灵啊,必须得是春葱,它嫩,嫩得出水,要拿秋冬的大葱形容姑娘,人就该生气了……

海带摊,卖海带的小伙很帅气,他身形颀长,笑容阳光,一把把扯着被子一样的大海带,把它们都整理成卷,方便人挑选,东北人爱吃海带,尤其这种新鲜的,回家凉拌还是做汤都不赖,而且海带不是可以预防很多疾病么,好吃不贵还。


东北的市场咋能少了拌菜摊儿呢,最近这东西看太多了,估计你们都能认全了吧,此柜无难点,自己默写吧。

此柜亦无生僻菜,都是些最常见的小拌菜和咸菜,那一大块肉皮冻是不是挺诱人?但一般外头的冻不太敢买,总担心放胶了,咱没花明胶钱,就不爱占商家那便宜。

这个是东北特色美食喽,我管它叫“五花大绑小肘子”,猪肘子,南方叫蹄髈,加调料烀熟后,剔骨,再将肉和皮紧紧地用线扎上,给它穿上紧身衣呗,待冷却后,其内部的胶原蛋白就把皮肉牢牢粘住了,切的时候先解罗裳,松绑后的小肘子肉质扎实弹牙,切大片像花儿绽放,有明有暗,所以也叫肘花……

东北爷们最喜欢的经典家常下酒菜,炸花生米、炸黄豆啥的……几块钱一袋子,这玩意儿抗吃啊,一袋能顶好几天。

这家好,有花生蘸,红糖和白糖的都有,我爱吃这个,买了白糖的,吃这个吧也有风险,得看商家良心,吃的时候不敢一口一个直接扔嘴里嚼,因为总能碰见发霉的,那滋味跟嚼个苍蝇差不多,所以后来长记性了,先咬半拉糖壳瞅瞅……

坛子鸡和各种香肠、小肚、熏酱鸡翅、鸡脖子、鸡腿、鸡肝啥的……一走一过闻着可香了,我发现东北人整这些熏酱下酒菜贼厉害,会吃的人就爱琢磨。

沈阳特色美食之一就是鸡架,你看吧,大街小巷总能看见“鸡架”俩字,做法呢,有烤的,有炸的,有熏的,有拌的……都很有特色,而且这价格也特别贴近生活,十块钱仨,一个鸡架啃下来,咋地也能消磨半个多小时,处女座估计耗时更久……

内蒙古河套的现压面条,粗的细的宽的圆的都有,论斤称,我买了一小坨,准备明早做个小辣椒鸡蛋酱配着吃,四块钱,仨人吃就足够了。这市场很长,而且非常干净,没有嘈杂的噪音,有点儿像个生鲜大超市,有时间可以去溜达,一圈下来花了30多块钱,一瞅三顿饭都掂对出来了么,猝不及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