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紫砂壶和收藏紫砂壶?

韩惜忆


怎么样鉴定紫砂壶?怎么样收藏紫砂壶?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紫砂壶的知识说三、五个小时足够,鉴定紫砂壶就得日积月累的经验,说到收藏紫砂壶,那就要用艺术的眼光去评判,用投资的理念去收藏,下面我们分别说开去。

怎么样鉴定一把紫砂壶,紫砂壶的艺术历史并不长,大约至今天算起来不足600年,紫砂壶是宜兴黄龙山一种特殊的陶瓷矿藏,虽然目前有许多地方也偶有发现类似的矿藏,但终究不敌宜兴紫砂的文化历史和优秀质地,故,从原料来说,宜兴紫砂以黄龙山为正宗。原料材质是一吧紫砂壶的基础,离开了宜兴黄龙山来谈紫砂那十分枉然,所以,鉴定一把紫砂壶必须先从材质开始,黄龙山紫砂矿质地优质自然,成壶表面玑理优雅而美丽,不用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就能烧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另外,既可以单独矿井中矿石磨碎成壶,又可以不同矿井不同矿层的矿石按比例配合成壶,近百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还可以用人造的化学色素来增加色泽的表现效果。由于宜兴黄龙山自2006年封矿至今再没有大规模开采过,近几年黄龙山原材料开始成为了稀缺资源,但几何级数般增长起来的市场需求,不得不找出替代原料,于是,在宜兴周边的陶瓷矿藏中去寻找到了类似的紫砂矿石,可以说,近几年市场上流行的低廉价格的紫砂壶99%来自于非宜兴黄龙山矿石制作的。所以,紫砂壶鉴定是不是宜兴黄龙山矿料制作的十分重要,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黄龙山矿料中的段泥颗粒必须纯粹,现在市场上到处可以看到人为添加的熟料颗粒,甚至加一个耐火材料颗粒来冒充本身矿石中的生颗粒,这是许多人很难分清的一种作伪手段,可能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做法,因为,只有黄龙山的矿石中有这一特性,或者说这一特性更强烈。

工艺上的鉴定,紫砂壶成型工艺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名录中的,现在说的全手工、半手工其实并没有非常准确地表达出传统成型工艺的核心技术,紫砂壶的传统成型是以拍打泥片、慢轮驱动拍打成型,然后镶接完成的一种工艺,与手拉坯(陶瓷快轮驱动成型)不一样,有其自身独具思想的一种成型方式,这种方式即是一种心手相一的做法,拍打成型可以随着作者对造型的理解而呈现不一样的基础形体,然后通过修饰让其逐渐形成完美的适应时代审美的造型。还可以通过烧成火候的控制来形成不同的色调。现在的工艺已有原来的慢轮驱动逐步发展到可以用模具灌浆成型,快轮驱动辊压成型、手拉坯成型,钢模挤压成型等等,鉴定一把紫砂壶的成型工艺相当复杂,必须具备一定的陶瓷成型知识,否则,容易上当。

鉴定紫砂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作者的真伪,自紫砂壶诞生那天起,就有人作伪了,与书画玉器雕刻一样,名家的东西市场上一定十分抢手,但一个名人一生所创作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市场上作伪的名家紫砂壶多于牛毛,由于当代紫砂艺术作品被广泛收藏,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许多高工、大师找枪手代工,自己作自己的假,自己做自己的赝品,导致了原来善良的紫砂艺术不再善良,所以,市场上那些紫砂壶壶底的印章的可信度越来越低,以致于连作者自己也分不清自己的东西的情况时有发生。

紫砂壶鉴定是一项系统性、知识性非常强的一项工作,对于一个爱好者来说,没有十年八年的不断深入了解,学习、比较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由于紫砂壶最重要的属性是泡茶品茗的日用性,许多人却被浮躁的市场忽悠成艺术收藏品而去参于紫砂壶投资,这是十分危险的,最好的紫砂艺术品也缺乏变现渠道,所以,花几万、几十万投资一把紫砂壶的人都以长线投资为主,甚至要抱着五十年、一百年才能收回投资的理念,而千万不要想一夜暴富,那样的话,我认为不如去买股票或一、二线城市的房产。

说到怎么样收藏紫砂壶,我认为,千万不要以作者的技术职称去衡量考虑价格,因为,现在的技术职称已经形成了标准化考核,各级职称大批量批发的现象,其在紫砂成型工作者中已经没有什么可比性了,我们已经进入到人人都是工艺师,个个争做大师的时代了。就收藏而言,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前,紫砂壶的收藏标准应该是以正宗优质的黄龙山原矿作为收藏的基础,然后考虑工艺及艺术含量,紫砂壶的工艺并不复杂,根本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神话,工艺是约定俗成的程式和规矩,更重要的是紫砂艺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什么是紫砂美,我认为,紫砂美就是表面材质的肌理美,工艺诚实内在的善良美,艺术造型的外在形式美,如果一把紫砂壶具备了上面三个美,那么,就有了一定的收藏意义。


张明强聊紫砂


怎么收藏和鉴定紫砂壶?这个问题有点太广了。今天就说说解放前紫砂壶吧。大家都知道解放以前的紫砂壶非常有收藏价值。原因有几点,第一,泥料纯粹。这里的纯粹指的是无论纯泥料还是调砂泥料都来源于丁蜀原矿。当时炼泥设备相比现在那是非常的落后。解放前的紫砂泥料反映了丁蜀壶匠纯朴勤劳的特性。还有各个门户都有自己独门调砂泥料配方。而且这些配方大多已经失传。下面两把朱泥壶照片,都是用赵庄朱泥为主泥料调砂而成。透气性手感都截然不同。




第二,制作工艺也纯粹。解放前压根就没有什么灌浆壶机车壶,几乎都是纯手工,最多也就是借助竹片或木片靠一靠。由于解放前的生产力工作环境都非常简陋,制作工艺和现在的大不相同。现在的工艺师不可能按以前的工艺制壶,而且也做不到。更重要的是以前的艺术家讲究意境。也就是每一把紫砂壶能从它的壶型表达出一种景象或者是故事。以后有空我再和壶友们详细聊聊紫砂壶的意境,喜欢的壶友可以关注我。

第三,中国历经百年沧桑和战乱,留下完整器型的紫砂壶数量非常稀少。

既然解放以前的紫砂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就得考虑如何辨别,也就是鉴定问题。这里简单的说说怎么从制作工艺不同来辨别解放前的紫砂壶。下面两把紫砂壶的照片,一把解放前的,一把是现代的。




大家都知道解放前的紫砂壶出水孔是独孔,而现代的是多孔。而这里我要强调这个独孔不会是正圆。如果是正圆就一定是现代仿制的。还有解放前和现代紫砂壶的刮底线是不一样的。下面两张这两把壶的壶内照片,大家可以辨别一下:




解放前的紫砂壶不会有整口,如果有整口那也一定是现代仿制的。




解放前的紫砂壶壶盖内壁比较粗糙,一般都是用手指去摸平,有些还可以看到内壁有指纹。




今天有关解放前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和简单的辨别方法就聊到这里,下回聊聊玩紫砂壶会不会上瘾,喜欢的壶友请关注我哦,谢谢。


福记紫砂壶滋养馆


紫砂壶的收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熟知各个时期的泥料,制作工艺所表现的时代特点。

对于紫砂泥料的研究,应该是紫砂鉴定的重中之重,是必须的基础,离开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泥料变化特点的了解,则根本谈不上紫砂鉴定。对某个时期紫砂泥料掌握越多,则鉴定的把握性越大越准。比如说,如果没有见过清代的紫砂壶,那么也就只能停留在对民国以后的鉴定阶段上了。

结合收藏中常见到的问题,简述一下紫砂收藏的几点误区:

一,盲目追求。只要有一些收藏经历的人,大都犯过头脑发热的毛病,特别是见到名家款时,就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而且有些人就专门收藏名人印章的紫砂壶。当后来发现满大街都有时,才暗自叫苦。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学识太浅,平运气收藏。

二,不敢否定。可以理解的是,希望自己买到的是真品,但谁都有失手的时候,即使是收藏高手,也有“打眼”的时候。但他们注重分析,能大胆的说明买了一件赝品。而有些人竭力找出种种理由,维护赝品的真实性。

三,唯款收藏。紫砂壶的款识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对鉴定紫砂壶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是作伪者最容易利用的地方,有些人收藏就认款。对照书的照片来对比结构,不放过一笔一画,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鉴定印章上。殊不知,由于每把壶的材质不同,必然影响到印章的收缩问题。再如,其砂粒大小不同,可能也会造成印章部分变形。

四,重铭文字体。(对收藏明清紫砂而言)对紫砂壶上铭文内容,字体及繁简体的运用,是大多数收藏者鉴别经常运用手法之一。通过铭文字体大致可推出制作时期。也通过字迹辨别出自谁之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繁简体字的使用,并不能准确的否定或确定。有人认为在清代没有简体字,其实汉字简化由来已久,早在南北朝之前就已发现,唐宋以后也逐渐增多。简体易于书写,故易于民间流行。在书法大家中也是广泛使用。这些简化字的使用当然也会在紫砂壶上得以体现,如陈鸣远著名壶式莲子提梁壶、杨彭年仿古井栏壶上就有简体字的出现。一些陶刻大家,大量使用简化字或简化偏旁。

诸于此类的收藏误区还很多,紫砂收藏之路相当漫长。

以上几点,也仅仅是紫砂收藏要注意的一部分。拙见,共勉!



淡味居士


又要鉴定?又要懂收藏?这问题太大,不好回答!首先光鉴定这个就很难,因为紫砂壶的好坏,泥料的好坏,并不是任何一个人能鉴定的,因为做壶的,天天坐泥凳上干活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壶还是清楚的,譬如说,做了一批西施出来,哪里好,哪里坏,或者说哪里有问题,哪里型需要改一下更好看,只有做壶师傅自己才懂壶,其他人不会做壶的,或者说会点皮毛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还有就是觉得自己紫砂壶的书看了很多的,茶壶看了很多的,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其实还远远不够!一把做好的紫砂壶,只有作者本人最清楚,其他人都是浮于表面的!还有泥料,也是做壶师傅清楚!当然比做壶师傅更懂泥料的只有炼泥师傅了,因为他们是天天接触泥料的,怎么炼出来的,只有他们知道!其实好的泥料,好的紫砂壶到手就知道了,用一段时间自然就有正常的哑光了!如玉石一般,这种泥料就不错!刚烧好的泥没有水色的,需要养!额,好像有点扯远了!反正没有哪个人能鉴定收藏紫砂壶!只有做壶师傅了解紫砂壶!或者这么说只有紫砂壶本身的作者才了解自己做的每一把壶!





王永忠匠人紫砂


鉴定紫砂壶到丁山紫砂协会最可靠不过了!千万不要相信砖头家的忽悠。收藏紫砂壶都是大品才可以上规矩的。起码要350CC容量以上才是收藏品。找现在的实力派高级制壶工艺师!一定要是制壶的科班出身高工或年轻的实力派大师!不然他们人走了你的壶找谁再鉴定去?另外找真正的制壶传人是一个好办法。一定要是政府认可的传人!不是那些自己说的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