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來了解大紅袍!

武夷山大紅袍,是中國名茶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又稱巖茶之王,堪稱國寶,產於福建武夷山。大紅袍是一款經常被大家提及熟悉的茶,一款總被茶小白誤認為是紅茶,一款因為品種和名字有著具多爭議的茶,本篇全面來解讀大紅袍。(全文2500字)

特點

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

除與一般茶葉具有益思,消除疲勞、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防病、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等特殊。

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嚐到巖茶之顛的禪茶韻味。注重活 、甘、清、香。

一文來了解大紅袍!

歷史上的故事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狀元之後,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狀元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回京城。狀元回朝後,恰遇皇后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后飲後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讀 kē)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採製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從此,武夷巖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開。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一文來了解大紅袍!

品種形成

武夷巖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代已栽製茶葉,中國民間就已將其作為饋贈佳品。宋代列為皇家貢品,元代還在武夷山設立了"焙局""",專門採製貢茶,明末清初創制了烏龍茶武夷山栽種的茶樹,品種繁多,有大紅袍、、白雞冠、"四大名樅",此外還有以生長環境命名的,如不見天、金鎖匙等;

以茶樹形狀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賓、、鳳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

以茶樹葉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錢、竹絲、金柳條、倒葉柳等;

以茶樹發芽早遲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

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清康熙年間,開始遠銷西歐、北美和南洋諸國。

一文來了解大紅袍!

分類

定義一:大紅袍母樹。

武夷山大紅袍景點上的6株大紅袍母樹,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歷史,因其品質優異獨特,在中外享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歷代貢品,乾隆皇帝曾讚歎"就中武夷品最佳"。現被國家綠化委員會列入中華名木古樹,依法加以保護。

母樹大紅袍是茶葉名稱,並不是一個樹種。六棵茶樹包含四個品種,在2009年,農林大學對這六棵樹進行遺傳學驗證,確認的真相是,編號1.2.3.4分別是四個樹種。5.6是副本。而其中只有奇丹被引種下來。市場流傳的雀舌、北斗,都不屬於這四個樹種。

2000年武夷市政府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成功後,大紅袍母樹被列為重點保護對象。

2006年市政府決定停止採摘母樹大紅袍茶葉。

2007年最後20克大紅袍母樹茶葉作為絕品被中國國家母樹大紅袍茶市上是沒有出售。

所以現在喝到的是純種大紅袍,例如奇丹,或者是拼配大紅袍。

定義二:純種大紅袍。

純種大紅袍是指大紅袍茶樹生產的茶葉未經拼配,由廣大科技工作者反覆對大紅袍進行無性繁育實驗,於20世紀80年代初獲得成功,1995年經福建省科委鑑定,確認其基本保持了母樹大紅袍的特徵,現廣為種植,並直接精製出產的茶葉,它成為了武夷巖茶的品種之一。此大紅袍也不能稱為二代、或三代大紅袍,因為無性繁殖不存在代數。

關於純種大紅袍,市場有不同的聲音。事實是在2012年前,市場基本認同將北斗做為純種大紅袍,但在2012年,國家標準規定並將奇丹名叢確定為大紅袍樹種,這也是因為只有奇丹是從六棵母樹中引種下來的。因此,現在純種大紅袍就是奇丹名叢。

定義三:商品大紅袍,或者拼配大紅袍。

商品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某兩個以上品系的茶葉拼配在一起的大紅袍(有4—5個品系的茶葉)。每個品系也都是用無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紅袍也不能稱為二代、或三代大紅袍。

一文來了解大紅袍!

現狀

大紅袍既是茶樹的品種的名稱,又是茶葉商品的名稱,原本應當是用大紅袍茶樹採下的茶青加工成的武夷巖茶才能稱為大紅袍,但為了滿足市場量與質的需求,用大紅袍,水仙,肉桂,奇種等等不同的品種,拼配出口感更佳的茶,稱為拼配大紅袍。這種做法得到了國家管理部門的認可,並制定了標準。

國家標準裡把武夷巖茶商品分為五大類:大紅袍、水仙、肉桂、名叢、奇種。水仙肉桂是茶樹品種,但沒有規定大紅袍的品種,也沒有像水仙肉桂一樣分等級,只規定了五項因子的感官審評標準,作為生產企業生產大紅袍的指導標準和檢驗標準。

通常商品大紅袍是由不同茶種品種拼配而成,形成風味迥異各具特點的一個商品。但無論怎麼拼配,都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審評標準。

一文來了解大紅袍!

等級

現在很明朗了,現今市場上的大紅袍主要有四個品類

1.絕品——大紅袍母茶

生長於九龍窠陡峭絕壁上的大紅袍母樹。由於產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因為停採、留養所以大紅袍母樹已成絕品。

2.精品——由母茶無性繁殖而來的大紅袍

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茶科所攜手資深製茶師傅陳德華運用現代無性繁殖技術,從九龍窠大紅袍母樹上剪取枝條進行繁殖扦插,大紅袍得到了大面積的栽培。此類大紅袍又按產地不同劃分為、半巖和洲茶。指武夷山三坑兩澗地區,即慧苑坑、、大坑口,兩澗指流香澗和浯源澗。半巖指除了正巖以外的區域,而洲茶則是武夷山周邊平原平地所產的茶。大面積栽培的大紅袍保持了母樹原有的品質特徵。

3.上品——由各種品質較優的大紅袍拼配而成

現在市場上能見到的商品茶,是以大紅袍為名稱的茶葉產品。這種茶葉產品一般是以各種品質較優的名樅(如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腰、北斗、奇丹)依照"巖骨花香"的原則拼配而成的,這是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大紅袍品類。

4.次品——由品質較差的大紅袍混雜而成

由於大紅袍茶葉遭炒作,暴漲,每斤最高10萬,,最低一二百元,不同,質量也參差不齊,第四類大紅袍就是由各種品質較差的大紅袍種類混雜而成,質量也無從保證。

分清大紅袍屬於什麼茶,大紅袍屬於哪類茶,多一點了解,多一點常識。之前你喝到的都是什麼大紅袍呢?

==============================

關注行業最新動向,分享茶與生活文化

觀茶語錄:美好生活從一杯茶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