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两个人谁更正确?

秋天的红叶882


考虑、定型、实施、成果,四个部分是连贯的。柴荣从实战上两次北伐一次失败,一次因病而退,确实很可惜。

(1)柴荣和赵匡胤都在执行王朴的战略,只不过程度不同

但柴荣、赵匡胤都是走王朴在《平边策》的战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柴荣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按照王朴做了。所以,题主所问的问题并不实际。

柴荣在抑制住周边势力、北汉后开始第二次北伐。赵匡胤则在消灭周边势力后,准备先消灭北汉再收回幽云十六州。

表面上看,柴荣的方式很解气。短期内,收回幽云十六州,那得多大的脸呀。但问题是,打仗就要有钱,“比较容易”的如果不先统一,等着“群而殴之”吗?

与辽国幽云十六州一战,无论是柴世宗还是宋太祖都坚决主张打回来。没有谁更正确。只能说柴世宗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你可以通过,两次与辽国的战争世宗打得还不错,就想当然的觉得柴世宗能力更强、短期内打败辽国的可能性更大。

周辽战争,周军未与辽军主力作战,而且很多是一种“战术胜利”,与真正的大战距离还很远。之所以“战术胜利”就是因为夺到了北汉的三州四十县土地。

题主的这个问题正是接续昨天谈到的“北宋‘庆历增币’的发生,是否可以理解为澶渊之盟的失败”这一问题,其中我们提到辽国索要“晋阳旧附之区(北汉太原等十州、四十县),关南元割之县”这一主张。这一地区正是在柴世宗时期夺回来的。

这段历史,完全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2)柴荣在“高平之战”打败北汉,进而发动北上意欲“灭北汉”夺幽云最终烧粮失败;5年后再次北伐42天勇夺三州,可惜英年早逝

在“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都有哪些人”这个问题中,我们重点谈了“义社十兄弟”崛起于高平之战,具体过程详见该文。

高平胜利后,世宗命数万大军进攻潞州、汾州、并州。在忻州,契丹军与周军对抗,史彦超轻敌冒进被杀,李筠孤身逃归,周军两千阵亡。契丹耶律挞烈率兵援助忻州,符彦卿率部数万兵退晋阳。最终,在世宗指挥下数十万粮草被烧毁丢弃,撤军而退。

由此,整顿内政、兵败后蜀、三征南唐,到了显德六年(959年)一月,世宗再次准备北上灭北汉、伐辽国,三月出发仅用42天攻占三州十七县,五月得病退兵,六月驾崩。

(3)周世宗两次北伐都未与辽军主力接触

和第一次北伐失败一样,周世宗此次出击契丹,采用的是“突袭战”“闪电战”让敌军慌乱之际纷纷投降。

但周兵所遇辽军都并非主力部队,而且其“闪电战”已经被契丹方面侦查到,辽主已经要求萧思温一方面抵抗世宗,一方面准备领兵南下幽州坐镇。

周世宗与辽穆宗一战到底如何,历史很难说。周世宗成功赶上了辽国内乱频发时期,辽主是辽国有名的昏君。但可惜,老天爷给辽国的时机更好。

想得好,未必做得好。但运用于实际时,往往就要想得难一些、能量积攒更多一些。宋太宗灭北汉后迅速北伐,从实际看有些仓促了。


坐古谈今


  

  首先,柴荣指定的国策并非先北后南,先灭契丹,再灭江南诸国,他与枢密使王朴商议的决策同样是先南后北。

  柴荣生平最后一次大动作,北伐契丹,被无数读者人为拔高,仿佛柴荣不死,契丹就会被灭一般。

  事实上,柴荣那次北伐从发兵到最后撤兵,前后不过40余天。之所以能够夺回三关,也并非后周军队多么能打,而是打了一个时间差,搞了一个突袭战。

  辛卯,上至沧州,即日帅步骑数万发沧州,直趋契丹之境。河北州县非车驾所过,民间皆不之知。壬辰,上至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

  那时候的讯息交流非常不便,不但北方的契丹国没有察觉后周的大动作,就是后周境内百姓都不知道周世宗率军北伐。周世宗在三月二十九日悄悄离开汴梁,四月十六日,突然出现在宁州城下。大军压境之下,契丹刺史只能投降。

  之后周军行动十分迅捷,更出人意料在北方使用水军,乘坐楼船北上。在二十六日到达益津关,迫使契丹降临投降。

  二十七日,河道变窄,周世宗下令弃船登岸急速行军,以至于随从警卫将士不足五百人。

  二十八日,赵匡胤率领先锋精锐部队突然出现在瓦桥关,一番猛攻,当天契丹守将投降。

  在五月初八日,周世宗就下令撤军,二十五日返回大梁。

  也就是说,整场战争若是排除周世宗往返行程,真正用在打仗中的,前后不过十来天。

另外,赵匡胤是当时水路都部署,契丹的益津关、瓦桥关都是赵匡胤冲锋在前,给攻打下来的。

因此种种,即便柴荣没有中途染病,对契丹的胜利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契丹作为一个已经建国数十年的成熟大帝国,绝不会被这么一击给打垮。更何况,这失去的二关(契丹丢失的其实是二关,是宋朝在瓦桥关侧再修建了一座淤口关),只是燕云十六州的边边角角。燕京还只是辽国的南部屏障而已。

只要战争持续下去,即便当时契丹的皇帝辽景宗比较昏庸,也必然会集结兵马,图谋反击。那时候才算是两军主力抗衡。

在辽国主力没有被击溃的情况下,说什么灭掉辽国都只是妄谈。

至于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事实证明,那都是两代帝王结合当时特殊国情,百般考虑,最后定下的国策。就当时来说,都是最正确的。

周世宗虽然南征北战,其实没有灭掉一个国家,后蜀、后唐都虎视眈眈,北汉也是心腹之患。因此,在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柴荣只能是稍稍警告辽国,之后还是会继续扫平南方。

至于北宋,建国之时首先要安定中原,收拢人心,赵匡胤的脚步已经算极快,在建国的第三年就发兵征讨湖湘。之后每隔数年就消灭一国。

本来,开宝九年时,赵匡胤已经扫平江南各国,正式开始征伐北汉。不出意料,北汉必灭。没想到其弟赵光义突然出手,害死了兄长。致使灭北汉一事拖了数年。

关键是赵光义空有一副狠毒心肠,却没有其兄赵匡胤的天才将略,与辽国两次大碰撞,都头破血流。多亏了儿子宋真宗比较争气,挡住了萧太后的全力一击,北宋才得以保全下去。


叶之秋


江南乃赋税之源,不解决兵马粮草与财税问题不足以长期与契丹抗衡。因此“先南后北”的战略更符合当时的形势。

柴荣确实主张“先北后南”,计划先打败北方的契丹,夺取幽云十六州,然后在南下一统江山。不可否认,柴荣北伐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在 公元958年占领了南唐江北全部州郡后,柴荣于第二年发兵北上,希望一举夺回被契丹占领的燕云十六州。进入契丹境内后,契丹的莫州刺史和瀛州刺史不战而降。但后来随着柴荣的患病而不得不罢兵。但是我们看到其实这次北伐胜利是建立在不战而降的基础上,并未和契丹主力发生正面冲突,如果正面冲突胜负未知。此外,当时辽主耶律璟实在是有名的昏君和暴君,被世人称为“睡王”,整天喝酒、睡觉打猎,在位期间,正是辽朝的政治的黑暗时期。此时北伐确实是中原政权北伐的极好时期,而随着耶律璟被弑,辽景宗耶律贤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中原政权若要北伐很难占得先机,即使继续用兵未必能夺取幽云十六州。


随着后周灭亡,建立北宋后,辽国集中精力对内改革发展,不轻易对外用兵。这段时期也是北宋统一南方的最佳时期,统一南方后,一为解决钱粮赋税,为北宋新政权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二为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南方不稳,北伐始终留有隐患,不但要和辽军作战,还要抽调大量军队防止南方割据政权的侵扰,两线作战,难免顾头失尾。


总而言之,历史之势,顺势而为,即使后周未灭,柴荣未死,也许后期也会和赵匡胤一样,先南后北,先定江南,再图漠北,也未可知。

晴雨春秋



是不一样的。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不同。

先说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老婆的侄子,因为郭威的儿子全部被后汉皇帝杀死,导致郭威没有儿子,后来也没有生出儿子,就将柴荣过继给自己做儿子,改名郭荣。郭威去世后,郭荣继承皇位,这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柴荣已经是宗法意义的上的皇子。

郭荣继位后,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就是又将自己的姓氏改了回来,又叫柴荣来了。说这些话,就是为了说明,柴荣当皇帝是名正言顺的,没有人不服。加之柴荣自小跟着郭威打战,能征善战,手下有一批骨干,基本盘还是比较牢固的。


周世宗柴荣


其实,柴荣并没有完全是采取“先北后南”的策略,应该说是工作重心在讨伐北方,柴荣在平定南方也做了许多工作,南方的南唐等割据政权在柴荣的威逼下已经去掉皇帝称号,归附了后周。也就是说,柴荣把工作重点放在北方是对的,因为柴荣面对的南方割据政权威胁不大,南方割据政权对合理合法继承皇位的中原政权,还是多少有点认同的、服气的。

加之柴荣的后周内部稳定,所以柴荣才决定把收回幽云十六州作为重中之重。柴荣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士气高昂,一路望风而降,没想到就在这时,柴荣身患重病,不得不中断北伐,返回首都开封,柴荣不久去世,其陵墓在河南新郑。



再说说赵匡胤:

赵匡胤在周世宗柴荣去世后的正月(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新皇帝,建国号宋。赵匡胤本来是柴荣的小跟班,是柴荣一手培养出来的亲兵大将。除了赵匡胤,当年柴荣手下还有许多得力的小兄弟。这些人中有不少对赵匡胤篡位是不服气的,几个地方的节度使更是举兵讨伐赵匡胤。试问,这样的形势下,赵匡胤能采取先北后南吗?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攘外必先安内。

赵匡胤首先需要把自己在原后周势力范围内的地位树立起来,并且巩固好,以便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赵匡胤的个性也更为谨慎,在稳定宋朝内部后,他决定要把南方一个个收拾清楚,然后再举全国之力对付北方的契丹,收回幽云十六州。

总的来说,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的策略都是实事求是做出的,跟但是的大环境有关,都是正确的。


坐看东南了




先来看张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燕云十六州,包括我们当今的帝都北京,河北及山西北部,燕山山脉横跨其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亲眼见过燕山山脉的雄壮,那真正是名山大川的气度,迷死了多少文人骚客。再加上长城盘旋其上,燕云十六州可以说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间最好的屏障。


这么好的一块地,被上面这位铁杆汉奸“儿皇帝“石敬瑭卖给了契丹,不过石敬瑭
表示也很委屈:我是沙坨人,不是汉人,你们凭什么叫我汉奸。




与此同时,中原王朝的都城建在了开封,这个麻烦就很大了,开封与北方契丹之间,全是开阔地了,契丹人高兴的唱着歌,骑着心爱的骏马,随时到开封旅游购物,抢劫绑票,中间连个收费站都没有。

周世宗继位初期,北汉联合契丹差点把皇位没坐稳的柴荣灭掉,柴荣自然记着这段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周世宗定下了先北后南的国策,要不是因为身体不行,死的早,燕云十六州也许就被收复了。为啥老柴选择先北后南,我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辽国辽景宗当政,这位仁兄绰号“睡王”,朝政混乱,国力不济。这可是不多见的猪一样的对手,比神一样的队友要重要的多。

第二,继位之初,辽国趁火打劫,柴荣时常愤愤不平,这段梁子必须解决。

第三,柴荣身体不好,害怕自己后人继位的时候契丹再来那么一次趁火打劫。

时间到了北宋,硬汉皇帝赵匡胤对如何平定天下有自己的规划,他在大内设置了封桩银,每年国库结余都存一部分到里面,准备用钱赎回燕云十六州,也定下了先南后北的战略, 硬汉皇帝见着契丹变软蛋了,其实并不是,赵匡胤的战略其实很明智

在他在位期间,辽国辽景宗在位,这算得上神一般的对手了,契丹国力属于上升期,现在去和契丹硬拼不是硬,那是傻。

因此,先统一南方做大做强自己,再伺机收复燕云是很明智的。


醉美木渎


周世宗先难后易。赵匡胤的先易后难都是站在自己战略利益上考量。谈不是谁的多高明,多厉害,实际上,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必须建立在自己强大武力基础上,如果自己武力不强大,何种策略都没用。

柴荣的枢密使王朴在《平边策》在战略上提出进攻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战术上进攻避实就虚,扰敌令其疲惫的方法而扩展后周版图。但有意思的是柴荣没有采取这个策略,而是赵匡胤采取这个策略。才得以基本统一天下。但柴荣采取了先难后易的策略。集中兵力攻击契丹,但由于柴荣中途去世,这个策略没有完成,而赵匡胤采取《平边策》策略,后世证明是错误的。

柴荣自所以先难后易,关键是建立在自己的强大信心之上,也就是说,柴荣没有认为契丹过于强大,应该数,当时的契丹远远没有二赵在位的时候那么强大。柴荣采取在这个时期进攻契丹应该是合适的。而当时南方诸国,基本上已经处于衰败的状态,柴荣觉得他们已经盘中餐,随时可以退摘取。而契丹才是强敌心腹之患。但天不假年,柴荣过早去世,如果他不去世,能否击败契丹应该是五五之数。并没有绝对的把握,但可以指出的是,柴荣的策略是正确的。

而赵匡胤原本是想按照柴荣的策略继续发展,但赵匡胤属于篡位登基,赵匡胤怕万一进攻契丹失败,后方造反来个二次陈桥兵变,这种情况是完全存在的,李重进造反就是证明,所以说,这个险赵匡胤不敢冒。赵匡胤只有先易后难,这既是迫不得已,也是赵匡胤觉得王朴《平边策》是正确的。赵匡胤原本计划平定南方以后,再稳固一段时期,在经济和军事有了一定积蓄之后,再发倾国之兵攻取契丹,也不能不说赵匡胤的策略有错误,也是没有想到赵二害死赵大,在赵匡胤给赵二打下雄厚的基础之上,赵二大败。就此永远丧失了时机。一是赵二饭桶,二是当时也是大辽最强大的时期。但不能就此说明赵匡胤的策略是错误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柴荣高瞻远瞩!有汉武帝之遗风!南方几处不足为虑!一他们各自为政!不可能团结一致!合成洪流!可最后图之!二北方势力野蛮凶悍!自古与中原为敌!应尽快图之!宁可聚天下之力也必须尽快收覆蛮夷之地!至于南方;若宋不打他!他们己很满意了!论战须知己知彼!因为南方诸政权无一国实力可与宋直接摊牌!更无谁会合兵耒犯!他们均无大志;不足为患!留一空城他也不敢来犯!只是柴荣英年早逝!倘若老天青睐;多给柴荣十年时间!天下必大一统!


101228897075


有句话说得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柴荣和赵匡胤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而他们无论是主张先解决契丹,还是后解决契丹,都是根据自身情况与当时的环境与态势而做出的决定。换个环境与情况,他们可能会做出相反的决定和主张。

所以非要用不同情境下的决定,分出一个谁更正确,这太形而上学了。

而且必须要强调一下,柴荣和赵匡胤要解决的是燕云问题,而不是契丹。这两个不同的问题!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契丹帝国先后征服了临近的奚、乌古、室韦、阻卜、回體等部,吞并了东部的渤海国,实力不断壮大,总兵力可达数十万。也就是说,早在北宋王朝建立的二十多年前,契丹帝国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军力强悍的强大帝国。

这个强大的帝国不是柴荣的后周和赵匡胤的北宋所能轻易解决。

柴荣和赵匡胤所要解决的是燕云问题。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作乱,结果遭致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敬瑭随即遣使契丹,表示愿割让幽燕十六州,“命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并“岁输帛三十万”,以求契丹出兵为援。

辽主耶律德光大喜,九月之时亲率五万骑兵自代州南下援助石敬瑭,并于太原汾水边破李从珂数万大军,与石敬瑭会合。

十一月十二,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帝,命“仍以尔自兹并土,首建义旂,宜以国号曰‘晋’。朕永与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之后,契丹与石敬瑭联军自太原向洛阳进发。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李从珂见大势已去,自焚身亡,后晋入主洛阳。

登上皇帝宝座的石敬塘“事契丹甚谨,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每契丹使至,帝(石敬瑭)于别殿拜受诏敕。岁时赠遗,玩好珍异,相继于道”。

石敬瑭待契丹如此毕恭毕敬,“朝野咸以为耻”,戏称其为“儿皇帝”。但石敬瑭“事之曾无倦意”,继续卑躬屈膝。

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十一月,石敬瑭遣赵莹使于契丹,以幽燕十六州“并图籍来献”。至此时,契丹便在事实及法律上占有了幽燕十六州这一天险!

就此,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契丹国志》曾说,“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蕃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石晋轻以界之,则关内之地,彼扼其吭,是犹饱虎狼之吻,而欲其不搏且噬,难矣。遂乃控弦鸣镝,径入中原,斩截华人,肆其穷黩。卷京、洛而无敌,控四海以成墟。”

契丹人掌握燕云十六州,也就几乎控制了防御中原的所有战略关溢,并在河北获得了相当大的立足点。耶律德光在获得燕云地区以后,立即升幽州为南京,将幽州变成向中原进攻的前沿阵地。在后来与北宋对峙的年代里,辽朝统治者往往亲临于此,凭借幽云地区的有利地形,在辽宋战争中,始终处于进可攻、退可守,居高临下的的有利地位。

幽云地区的军事地位的重要性,还可以从辽王朝在幽云地区的驻军数量看出。据《辽史兵卫志二》载:辽朝在重要之地设置了40个提辖司,管理驻扎在当地的宫卫军。其中设置在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和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的提辖司多达37个,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和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仅3个,而与高丽有接壤的东京辽阳(今辽宁辽阳)1个也没有。由此可见幽云地区之重要。

也因此,对于中原王朝的雄主来说,夺回燕云是必须的行动。

先说柴荣,

显德六年(959年),在针对南方的军事行动连连告捷后,周世宗柴荣决意针对契丹采取军事报复,并意图收回燕云十六州。柴荣命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控扼定州西路,防止北汉自团柏谷沿南关出兵入侵;命侍卫亲军都虞侯韩通自沧州沿水路进发入辽境,通辽瀛、莫两州。至三月,周世宗亲率数万步骑自沧州沿陆路进发。

其后,周军兵分两路,水路以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陆路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周军自沧州行至瓦桥关沿线,乾宁军、益津关、瓦桥关、瀛州与莫州诸地的契丹方守将皆降。自此,周军占有了瓦桥关所谓的关南之地。


柴荣之所以着急解决燕云问题主要因为两点:

第一,他真的太能打了!三征淮南,夺南唐江北十六州。轻取后蜀四州。北取契丹一州三关。他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击败契丹人。

第二,天不假年,他的身体不好,所以他才着急要解决燕云问题。因为他担心他的继承人解决不了燕云问题。历史上,夺取瓦桥关之后,周世宗柴荣欲乘势继续北上,并攻占了固安县,却因为突发病疾班师回朝。

而赵匡胤不着急解决燕云问题主要也是因为两点:

第一,他也很能打,但没有柴荣那么能打,没有自信一定能打出柴荣那么厉害的战绩。

第二,他身体还好,觉得自己还能活很多年。可以慢慢来。

而且辽朝自五代时期入主中原失败后,对于中原的野心有所下降;而宋朝此时面临着自唐末以来中原政权故土纷乱割据的局面,因此将主要的斗争目标放在收复割据势力之上。因此试图避免与辽朝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宋辽双方在边境地区都竭力克制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发生,甚至遣使修好。然而北汉作为辽朝山前诸州的重要屏障,是辽朝所必然扶植的政权。因此宋辽双方虽避免军事冲突上升到全面战争,但却依然围绕着北汉发生过数次军事冲突。尽管如此,双方都试图将战场控制在北汉河东地区,而不扩张到河北地区的定州、关南。

所以,他们两个人的决定对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态势都是正确的。

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柴荣的决策是对的,就意味着赵匡胤的决定就是错的。

那么错误的解决燕云十六州的决定是什么样呢?

那就是不能打还想上去浪一波的宋太宗赵光义了。

虽然消灭北汉与收复燕云十六州是赵匡胤时代就定下的战略。不过,如前面所说,赵匡胤当时已经认识到辽朝是一个不可轻视的敌人了。因此他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通过“雄州和议”,与契丹人保持一个相对和平的关系,试图通过谈判手段收回燕云,至少是让北宋王朝积蓄力量以备将来。而赵光义却打破这种稳健的国家策略,选择战争手段。

是因为对于继位不到三年、特别因兄终弟及而被人怀疑得位不正的宋太宗来说,急需一场远超先帝的胜利,来提高威望、证明自己、避免皇位动摇。因此,在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年的正月,宋太宗发动了大规模的北伐,其目标是辽朝所支持的北汉与所占据的燕云十六州。

这种仅从其个人政治利益的角度出发,轻易开战,还意图攻击敌方坚城,这自然是兵家大忌。其结果也就是高梁河之战的惨败。


冷兵器研究所


个人感觉柴荣的政策更加正确。

我就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战国时期,魏国首先崛起,并且成为了一个中原大国,威震四方,可是后来魏国落魄,难道是一开始被他压着打的秦国凭借着函谷关之险,守住了自己的家乡,守住了自己的基地,最后一局逆袭了六国。

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国家没有稳固的大后方,这可行吗?这件事情真的可以吗?很多人都会对柴荣的这个决定产生误解,认为他就是想灭掉整个辽国。但事实并不是柴荣只是想拿回幽云16州,幽云16州有多么重要,史书记载,没有幽云16州,中原之地,无险可守。

也就是说,辽国派大军进驻中原,那根本就不需要经过任何的险要之地,直接发并直冲中原大地!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辽国的入侵的时候,每次宋朝的皇帝都必须得拼命!他的整个一个经济重心都在中原地区,尤其是以运河两岸为首的繁华的商业地带!其中《清明上河图》里面描述的汴京的繁华就足够让人感到震惊,但是这一切的繁华都必须建立在和平的基础之上,万一游牧民族交一个过来,(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掠夺两三个人口,明儿个过来把金银珠宝全部掠夺一空,这商业怎么做?这国家怎么维持?

北宋在面对后来崛起的女真人,事实上是有能力打的,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输了,它的首都没有战略纵深!我一个大意疏忽,首都没了,那这个国家就完了,要不是后来赵构因为某些特殊原因逃出去,宋就绝种啦。

柴荣的决策是正确的,赵匡胤的决策是错误的!赵康影视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如果此时和北方游牧民族开战,国家财力不支持,自己也没有信心赢,但是没有想到后代的利益从战略决策角度来看,柴荣的决策更加正确!

不说其他的,咱要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保证自己这个大后方能够生产持续的生产一大堆的东西,增加综合国力,等到后来国力增加到一定程度,直接推兵你平a过去,或者咱也可以偏安一隅,守住险要之地,就可保自身无虞,高枕无忧,何乐而不为呢?

用得着像后来那样担惊受怕,一天到晚的只能恨得牙痒痒,自己又拿他没办法!最后还要和别人合作拿下幽云16州,拿下来的也是一个空壳子,人家把基本防御设施全给破坏了,你只能干瞪眼!


漩涡鸣人yy


从中国历史上经验来看,大多数政权,如果一开始,就是由北往南发展的,都能统一全国,并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而如果是从南而北的,大多数都会功败垂成,这个是历史定律,除了明朝的朱元璋。

从这个历史规律来看,赵匡胤尽管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政治、军事高手,但是从整体的政治、军事能力来看,周世宗柴荣选择先北后南,是更有战略眼光的。

南方一直就不是问题,后周过于强大,南唐、南平这些诸侯国,国力衰弱,国主并无大才,就算不去打他,他也只能自保,何况南方还有四五个割据政权,互相掐的厉害。

但是北方就不一样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历来都是中原王朝大患。更何况契丹人已经实现了蒙古高原的统一几十年,不仅霸占着幽云十六州北方的门户,还有个干儿子北汉做前锋。

如果选择先难后易,解决了北方的问题,就可以将国门恢复到长城以北,就可以额关起门来,轻松统一全国,然后再举全国之力,深入漠北,重现当年汉武大帝的荣耀了。

此时契丹在幽云十六州经营的时间,不过一二十年,根基不深,攻下比较容易。而周世宗柴荣经过一番国内的军政改革后,国力军力强盛,此时举全国之力,消灭北汉统一山西,再夺回幽云十六州,不是难事。而他亲征开始,战场捷报频传,收回幽云十六州指日可待,无奈突然患病,大业未成身先死了。


收回幽云十六州,合并山西,后周就拥有了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中原、关中地区,这些地域范围,可是霸业最好的跳板。

赵匡胤也很有才华,政治军事能力都非常优秀,但是他选择了一条先南后北,也就是先易后难的路子。这个路子,看似容易成功,其实等于葬送了后周一统全国的大好前程。


因为一旦政治军事中心向南发展,就没办法和北方的骑兵军团相抗衡了。就像跆拳道练拳,如果一开始就和高手过招,那么成长的更快,如果一开始就和弱者过招,只会拉低自己的水平。

每个王朝从一诞生开始,就逃避不了时间递减衰退率。时间越往后推,一代不如一代,过了几十年,就会走下坡破路了。

假如赵匡胤能或者统一南方,然后再回兵北上,或许有可能打败契丹。但是偏偏他在刚灭完南方的诸侯国,就死了。接下来的太宗赵光义,打仗就是一个草包,北伐了好几次,都是失败而回,有一次还屁股中间受了伤,从此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亲征幽云十六州了。

后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大宋的军事战斗力,很快就走下坡路了。

大宋一代,一直缺乏神一样的军事高人,这都是宋太祖赵匡胤埋下的种子。

~~三生有画,画中有话,欢迎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