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業:打造高質量發展的一流建築強市

江蘇省南通市濱江臨海,人傑地靈,能工巧匠倍出,是聞名全國的“建築之鄉”。歷經幾代人的艱苦拼搏,南通建築隊伍以優良的信譽和過硬的作風鑄造了價值無限的“南通鐵軍”品牌,推動了南通由建築大市向建築強市的歷史性跨越。

南通鐵軍“敢為人先”,彰顯出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

上世紀50年代初,南通人以“踏遍千山萬水搞建築、依靠千軍萬馬闖市場、吃盡千辛萬苦創事業、說盡千言萬語爭項目、歷盡千難萬險謀發展”的“五千五萬”精神開拓進取,先後參與了人民大會堂、軍事博物館、南京長江大橋等重大工程的建設,成為全國建築戰線的一面紅旗。在改革開放初期,南通市政府組織3000人赴祖國邊疆大慶,創造了大慶曆年來礦區建設當年施工、當年竣工、當年交付的神話,造就了“大慶有鐵人,南通有鐵軍”的佳話。南通市還派出5縣建築民兵進入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在大西北贏得了“建築鐵軍”的美譽。

改革開放初期,南通建築業逐步形成了以鄉鎮企業為主體、國有大集體企業為龍頭骨幹的所有制格局。上世紀80年代以來,南通市啟動了面廣量大的鄉鎮建築企業改制工作,大部分企業進行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十五”期間,南通市將改革工作向縱深推進,一方面對已改制企業進行股權合理流轉和集中;另一方面,按照國有集體資產從建築行業中退出的原則,全面實施市、縣(市)屬大集體和國有企業改制,以市建安總公司、南通二建、南通三建、南通四建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龍頭骨幹企業全部實行人資分離、整體改制,成為民營建築企業。

上世紀80年代,南通市承建了上海長白、曲陽新村工程項目,適時提出了多層建設向高層建築、民用建築向工業建築、簡單結構向複雜結構、一般裝飾向高級裝飾、提供勞務向工程承包的轉變,轉而向高層建築領域進軍,獲得了上海市和江蘇省優質工程獎,填補了江蘇省在此獎項上的空白。以此為契機,南通市建築業逐步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市場、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市場,發展壯大以瀋陽、哈爾濱為中心的有潛力的東北市場,重點開拓中西部地區的重慶、西安等大中城市建築市場,引導企業向深圳、海南、廣州等南方市場拓展。同時,在山東青島、海南海口、上海、江蘇南京、北京、東北、新疆等地設立辦事處,積極推薦本土建築企業走向省外市場,更好地促進建築企業發展壯大。在援川抗震救災中,南通市赴四川省的建築施工隊伍承擔了江蘇省近13%的援建任務,創造了“六個第一”的施工奇蹟,被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海員建設工會授予“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的榮譽稱號。

“十五”期間,全市建築業共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897.8億元,實現建築業增加值637.3億元,年均增長超過20%。2007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南通市為全省13個省轄市中唯一的“建築強市”榮譽稱號,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加快南通建築業發展,打造全國一流建築強市的若干意見》。“十一五”期間,南通市累計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593.8億元,實現增加值2487.7億元,比“十五”期間分別增長131%、200%。“十二五”期間,全市共完成建築業總產業23500億元,相當於“十一五”期間的2.4倍,年均增長超過15%。2017年建築業總產值7600億元,達到6450億元,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460億元,承建施工面積7.23億平方米,從業人數達160萬人,全市建築業企業實現利稅435億元,同比增長4.53%。近幾年,南通建築業有75%的隊伍出市施工,施工項目遍佈除臺灣省以外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海外的40個國家和地區。

南通鐵軍“敢闖敢拼”,走出了追求卓越的轉型之路。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南通鐵軍”援藏建造拉薩飯店第一次奪得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至今南通市建築企業累計已獲得魯班獎100項,居全國地級市之首,市政府也出臺了《關於加快建築業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培優扶強”工程,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對魯班獎、國優工程都給予一定的獎勵,每年在各地市場創建部省級優質精品工程超過200項。

南通市作為全省建築民營經濟第一大市,建築業快速發展推動了南通全面小康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進程,建築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大力實施“大建築”戰略,依託房屋建築優勢,積極向勘察設計、裝飾裝潢、建材生產等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市政、交通、水利等政府重點投資的基礎設施領域拓展,向房地產、服務業等與建築業聯繫較為密切的行業發展,努力形成“一業為主、多元並舉”的經營格局。南通市建築業順應綠色經濟的發展潮流,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積極進軍綠色建築、節能建築、智能建築等領域,推動建築業由勞務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鼓勵和引導建築企業加強與國際國內優勢企業合作,積極承攬市政、公路、橋樑、港口、電力等國家投資重點領域的項目,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舉辦合作懇談會,推動與“中字頭”、“國字號”企業對接聯姻,推動建築企業進入包括軌道交通在內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領域。

南通市充分發揮“中國——東盟建築行業合作委員會”中方秘書處設在南通的優勢,累計舉辦數十場集中推介,加強金融支持建築業“走出去”合作對接,新增涉外保函授信額超200億元人民幣。“一帶一路”全市建築企業在手項目48個,主要分佈在10個國家,施工人數約6000人。尤其是去年江蘇順通、南通二建、龍信集團進入以色列國家,預計全年境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將達到15億美元以上。

為全力打造創新高地,南通市政府牽頭成立南通智慧建築產業創新聯盟,清華大學江億院士、哈工大歐進萍院士等智慧建築團隊陸續進駐;與天津大學、美國密歇根大學合作共建可持續建築環境合作科研中心,產學研協同創新不斷加強;組建南通建築產教聯盟,南通職大成立綠色建築產教融合實訓平臺及國家土建結構預製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連續5年舉辦中國南通智慧城市(建築)設計大賽,舉辦多次技術交流和示範工程交流等活動,吸引了80餘家省內外智慧建築產業上下游的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創新要素的集聚。

南通鐵軍“敢於擔當”,譜寫著超越自我的嶄新篇章。

追求永無止境、肩負時代重任的“南通鐵軍”,將加快走集團化、多元化、國際化發展之路的步伐,大力塑造並弘揚“超越自我、勇於創新、追求卓越、誠信和諧”的新時期“南通鐵軍”精神。

為促進建築業的發展,南通市大膽改革,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建築企業採用BT(建設-移交)、BOT(建設-經營-轉讓)、EPC(工程總承包)、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進入城鎮供水、汙水垃圾處置、燃氣、公共交通等領域開展“建營一體化”業務。鼓勵和扶持大型建築企業採用聯合體投標的方式參與軌道交通、橋樑隧道、綜合管廊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南通建築業從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轉變,由建築施工向綜合運營一體化方向發展,大膽推行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模式試點。加強招投標制度的改革,進一步推行“評定分離”、“投標資格篩選”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簡化招標流程,優化服務,切實提高行政服務質量。

為促進南通市建築業的發展、加強BIM(信息技術模型)等新技術的推廣運用,南通市出臺《南通市BIM技術應用文件》。在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築項目以及國有資本開發的工程項目中,率先採用裝配式建築技術。融合南通建築企業在辦公智能化、樓宇自動化、通信傳輸智能化、消防智能化、安保智能化和生態休閒系統等技術方面的成果,在“平安放心、管理高效、綠色宜居、人文關懷、生活便捷”5個方面開展前期性的研究,以數據為基點,分階段、分步驟推進智能建築建設,打造更加智能、獨具特色的智慧建築。

南通市著眼於國家戰略發展的佈局,緊跟揚子江城市群規劃、“京津冀”一體化等戰略,不斷開拓新的市場。搶抓“一帶一路”等發展機遇,加快建築企業“走出去”步伐。鼓勵建築企業利用股份合作、項目合作等方式參與承包境外工程。積極對接央企等海外優勢明顯的企業組成聯合體或與項目所在國建築企業互動合作,共同投標承包境外大中型工程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