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扶貧路上的地理學家劉彥隨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點擊上方

“榆林日報”

關注我們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劉彥隨, 1965年4月生,綏德縣人,博士/博士後,中國科學院區域可持續發展分析與模擬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精準扶貧評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擔任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IGU-AGLE)主席、中國城鄉發展智庫聯盟理事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精準扶貧第三方評估專家組組長。世界科學教育與研究網絡(USERN)顧問。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長期致力於農業農村發展和土地利用研究,聚焦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主持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及省部級重點科技項目80餘項。出版著作16部、發表學術論文480餘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經濟領域發表論文第一名。

2015年主持完成國辦委託“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重大任務,2016年以來連年主持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的“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重大任務,為實施國家精準扶貧成效考核、推進精準扶貧政策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榮獲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頒發的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以及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科學獎、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扶貧開發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先進個人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獎、中國城鄉發展進步獎、全國優秀地理科技工作者獎、全國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獎等多項獎勵。

讓貧困人口、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2018年10月17日,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劉彥隨接過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鬍春華頒發的“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獎牌和獲獎證書時,他的心飛回了家鄉的黃土地,想起了家鄉的每位親人,因為他承諾過,他要報答。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從陝北黃土高原山溝裡的一個小村出行,他對土地、對自然的情感始終如一,他的故園、鄉愁盛放的所在是中國大地上每一寸渴望著脫貧和振興的土地。

擔任國家精準扶貧成效第三方評估專家組組長以來,劉彥隨帶領1700餘人的專家學者團隊,建成了國家精準扶貧評估與決策系統、制定了評估指標體系與技術規範。行走千山萬水,應用新技術方法,連續4年圓滿完成國家精準扶貧成效第三方評估及全國首批貧困縣退出評估重大任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及扶貧開發成效考核提供科學依據。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肩負使命,致力於農業農村發展研究,潛心扶貧理論與科技創新,服務國家科學決策。劉彥隨總說“我是農民的兒子,扶貧是報答家鄉的養育之情,也是報效祖國的培養之恩。”

從黃土地出發

萬水千山走遍,但這條路的起點,在陝北,在黃土高原,在榆林綏德縣義合鎮劉家坪村。

曾經的黃土高原,梁峁交錯、溝壑縱橫,靠天吃飯讓貧窮在這裡深深紮根,火辣的日頭,常年勁吹的西北風,讓老鄉的臉上寫滿褶皺,像極了大山裡的溝壑。與貧困抗爭,是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全部,彷彿永遠沒有盡頭。

兒時的劉彥隨每逢趕集時會在村口的小山峁上張望,期待遠行的父親會帶回來一個“幹爐”(陝北一種烤制面點)或油餅。果腹是黃土地上所有人,無論老中青還是幼小的孩童對世界最直白、簡單的訴求,這些記憶如同膠片,按下閃光的快門,屬於時代也屬於劉彥隨的童年。漸漸地,在對豐衣足食的嚮往裡,少年的張望變成了思索,變成了對山外世界的嚮往。

困苦、逆境、挫折往往砥礪人心,黃土高原上出生的孩子,習慣了忍飢挨餓,也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正如作家路遙描述的一樣:“正是這貧窮的土地和土地上貧窮的父老鄉親們,已經教給了我負重的耐力和殉難的品格--因而我又覺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在劉彥隨模糊而多稜的年少記憶裡,有為了全家生計每每清晨四五點鐘就去出工的父親、沒日沒夜操勞的母親,有為了掙工分輟學供他讀書的哥哥姐姐。他把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渴望著自己成長,也把每一份努力都當做是對家人的回報。帶著那個年代最樸素卻最有力量的願望——靠知識改變命運,少年劉彥隨如飢似渴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他的成績總是最好的,從劉家坪村小學讀到田家岔中學,年年優等生,每天割草餵羊後再匆匆騎著自行車跨越幾十裡山路上學,晚上再回到煤油燈下苦讀。他的夢想質樸而簡單:走出山村,到更遠的地方去。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1985年夏,劉彥隨不負重託考上了陝西師範大學,成了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劉家坪破天荒地放了村裡的第一場電影《英雄兒女》。那場電影成為劉彥隨此生最難忘的場景。

下午四點多,放映隊就早早的來到村中,全村老少齊聚迎接這難得的盛事。歡聲笑語中是鄉情的凝聚、是鄉親的質樸。

“以後娃娃們好好學,誰考上大學我們就給誰放電影。”村支書李紅玉大聲地喊著。

訥口少言的父親席地而坐在放映場上的第一排,吧嗒吧嗒的抽著旱菸,劉彥隨看不到父親的表情,卻能感受到他的喜悅,他凝視著父親的背影,眼眶漸漸溼潤,一遍一遍的思索該拿什麼來回報自己的親人、回報自己的鄉親、回報自己的黃土地。

第二天清晨,鄉親們自發結隊送出山溝,將劉彥隨送上了開往縣城裡的大卡車。父老鄉親們的反覆囑託,讓他一次次告訴自己:“學有所成後,必當報答這片養育的熱土。”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時隔多年後,劉彥隨回憶當年的小山村,眷戀之情溢於言表,小山村貧窮但溫暖。雖然村舍簡陋,卻常有農閒時穀場上吹拉彈唱的鄉親,校舍破舊但絲毫不影響孩子們成才。生活中有飢餓、有物質貧乏,卻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讓田野、樹木、村莊與雞鳴犬吠織就記憶中永難相忘的溫馨畫面。

也是多年後,行遍祖國大地的劉彥隨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底蘊在鄉村,大量人才的啟蒙在鄉村,父老鄉親的品行如同村中長流的小河、清澈明淨,胸懷如同厚重的大山,寬廣深沉,他們堅韌執著、樂觀積極、容易滿足。村莊如星光點點灑落在群山中,是祖國大地堅固的基石和赤誠的良心。

基於這樣的故園情深,如何解決三百多萬個自然 村的空心化問題,鄉村振興要以縣域為對象、村域為單元,直到如今依然是劉彥隨常年研究的課題。

萬水千山走遍

在陝西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的四年,是劉彥隨人生的第一次蛻變,一個廣闊的世界展開在他面前,校園充滿了渴望知識,積極求索的氛圍,因著內心的承諾,他始終堅持用努力來讓自己有不斷的提升。

瞭解到地理學是結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自然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工業地理學等等這樣的“綜合”特點,劉彥隨暗自振奮,他隱約感覺到自己能為家鄉、能為父老鄉親做些什麼了。

“不會,沒關係,可以學”是初到省城的劉彥隨給自己的基本要求,這樣的自律在人生路上也始終伴隨著他。大學第一個學期劉彥隨克服的是語言關,普通話說不好就多和同學交流,英語說不好就多多練習。專業課精益求精,也廣泛涉獵,學素描、攝影、寫作……他的小習作也因此在《陝西日報》《西安晚報》登載。愛學習,也愛幫助別人,劉彥隨被同學推選為了團支書,後來又成為學生會主席。

“我能為鄉親們、為社會做些什麼”的想法始終縈繞在劉彥隨心頭,1986年,在他的籌措下,陝西師範大學地理學社成立。面對這個求知若渴的年輕人,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的幾名教授成為學社的顧問,義務為社團提供專業指導,支持這位首任社長的工作,學社還辦了一份小小的內刊《石筍》用於專業學習和學術交流。

對劉彥隨而言,他專業學習、思考的第一扇門打開了。

1987年,學社的同學們在甘枝茂教授、惠振德教授的帶領下來到國家貧困縣陝西柞水縣進行山體滑坡及泥石流災害調查研究。劉彥隨第一次親歷專業研究能解決實踐問題。

因為心中的承諾,劉彥隨的人生每一步都在思考,都是責任,在求學的路上,他沒有產生過一絲懈怠的想法。“三好學生標兵”“優秀學生幹部”“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各種榮譽是對他努力的肯定,始終伴隨他的大學生活。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1989年,劉彥隨大學畢業,他來到湖北襄樊,在襄陽師專(湖北文理學院)初建的地理系任教,從中國的北方翻過秦嶺跨入南方。

學院居於古隆中,山明水秀,但劉彥隨在意的不是風景,他更多的是想了解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南北地理地貌的差異,土壤、植被群落、水文、地貌、農業、鄉村、城市都被他更清晰的瞭解和記錄。

在學校他是教學者,授業解惑,也是學習者,更多向大地索取答案。

漸漸的,劉彥隨覺得自己能給學生的太少,他想要追索的更多。1992年,他重返母校陝西師範大學,開始邊教學變求學的日子,攻讀碩士學位,師從著名地理學教授劉胤漢,成為劉胤漢的關門弟子。

學術上的快速成長,十幾篇論文的發表,劉彥隨的每一次振翅都牽動著他骨子裡那根與家鄉貧瘠面貌相連的神經。他留意著家鄉的變化,留意著廣大農村的變化。

此時,受經濟大潮的衝擊,在廣大農村,不少年輕人放棄學業開始進城尋找商機,村級文化氛圍逐漸變淡,鄉村的迷茫開始呈現。

在他的家鄉,輟學孩子的增多讓劉彥隨痛心疾首。他每次回鄉,總要對有輟學孩子的親戚朋友家苦苦相勸。

路行越遠,劉彥隨的故園情結更濃,知識的淵博讓他的心和土地靠的更近,讓他對家鄉的發展、對父老鄉親的未來有了更多憂心忡忡。

1995年,劉彥隨考上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博士,師從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倪紹祥教授。這一次他選擇中國的東部,因為這裡有更多的發展先進經驗,他的上下求索能夠尋找到更多的答案。他知道,自己是時候回報腳下的土地了。

田園將蕪胡不歸

南京師範大學讀博士的三年,因為肩負重任,劉彥隨的提升進步飛速,研究視野進一步拓寬,學業、學術、學問,他不斷的超越自己。

因為成果豐碩、表現突出,1997年、1998年他連續兩年獲得“香港朱敬文獎學金特別獎”。

拿到第一筆獎學金的時候,劉彥隨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決定把這筆資金捐獻給自己的小學。

這筆獎金及部分捐款有一萬八千元,也許對一個富豪來說,是豪奢的一餐、揮霍的一筆,但對此刻並不寬裕的博士生劉彥隨來說卻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可以改善生活,也可以奉養老母親。

然而,家鄉的一切沉甸甸的裝在他的心中,他小心翼翼把自己的決定寫信告訴了母親。劉彥隨的母親和陝北農村千千萬萬個女子一樣,不怎麼識字、卻質樸、明事理,她堅信兒子做出的決定一定是對的,因此毫不猶豫的理解和贊同了兒子的決定。

錢被捐給了村中的希望小學設立了“隨園新苗獎”,用於獎勵品學兼優的孩子們。劉彥隨的母親擔任希望小學的名譽校長,老人從此幾乎每天總要去學校轉轉,聽聽郎朗書聲,也做一做不領工資的義工。她很負責任的監督孩子們學習,兒子是全村的第一個大學生、第一位博士,村中以後還要出更多的博士。她多麼希望更多的孩子能靠知識改變命運,走向更遠的地方。

第二筆獎金拿到手後,劉彥隨又是毫不猶豫的把他捐給了自己曾就讀的母校——綏德一中。他的義舉得到了江蘇省軍區和南京師範大學的大力支持,也爭相為他綏德一中捐資、捐物。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拿到劉彥隨和江蘇方面的捐助,綏德一中設立了“博士希望獎”。學校將劉彥隨請了回來,讓他為同學們作報告,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作為學弟、學妹的成長參考。榜樣的力量盡顯,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學校學習氛圍更為濃厚,高考成績更為突出。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此刻,劉彥隨的目光緊緊追隨著大地。

群山靜默如初,溝壑卻漸漸顯出蒼老。村莊撂荒的沃土、搬空的窯洞一年年增多,蒿草肆無忌憚地瘋長。小河水漸漸消瘦,春耕、秋收的繁忙場景漸遠,農村的空心化問題已經凸顯。

劉彥隨一刻不停的在思索學術對社會的回饋,探索符合中國基本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空心村整治可持續模式及其科學途徑。

拿到了博士學位後,劉彥隨於1998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經濟地理部做博士後,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傳鈞先生,之後留所工作,用學術回報土地。

吳傳鈞長期從事地理學的綜合研究,是中國現代經濟地理學與現代人文地理學的學科帶頭人,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副主席。

能夠追隨吳院士的門下,始於劉彥隨的一封自薦信,他坦誠的講述了自己從農家走出,又繞著大半個中國行走的經歷。他講述自己的憂慮、期待能為國家的發展盡拳拳之心。

在進站答辯時,劉彥隨曾被問到,如何看待發展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兼顧,他很坦誠的回答到“發展方式不轉變很難兼顧”,並真誠的指出,只有真實呈現、還原才能找到真正的問題,才能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

就是這樣的坦率、真誠讓他數年不忘初心,始終銘記自己要回報家鄉,回報大地。他記得祖輩、父輩匍匐在土地上的歡喜,記得在清亮的小河邊群體勞作的愉快場景,土地利用需要科技和理論的支撐,需要經歷變革,才能貢獻出比渴望更多的糧食和收益。

因為始終牢記自己的承諾,劉彥隨一刻不敢停的拿起筆,在田壟上、也在稿紙上書寫、報答。在陳秋紅、朱侃《改革開放40年中國農業經濟研究文獻的發展——基於CNKI 高被引論文大數據》研究中,統計出劉彥隨累計發文量為61篇,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農業經濟學科發表高被引論文最多的作者。他在用行動實踐自己的回報。

繪出鄉村“調查經”

土地和故園的沉厚朴實是我們的根系,然而我們的山巒、大地,或貧瘠寡瘦,或肥沃豐饒,因此讓太多人寄予厚望,卻又有時困惑無奈。半生的大地行走,劉彥隨深知,只有平坦連片、配套完善的土地,才能讓農民收穫的希望變成現實,進而平衡大規模退耕還林後農業用地不足和糧食自給不夠的問題——既帶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也能夠保證農業生產、糧食安全。

作為人文與經濟地理學者,客觀反映農業農村發展的真實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劉彥隨覺得這是自己的職責和義務。

空心村整治、治溝造地實驗、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研究……由劉彥隨主持完成的多項研究繪出一部部“鄉村經”,為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制定“三農”政策提供了堅實的科技和理論支撐。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湘西考察時作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指示,“精準扶貧”思想開始形成。2014年1月,中央詳細規制了精準扶貧工作模式的頂層設計,推動了“精準扶貧”思想落地。

響應黨的號召和國家戰略需求,2015年,受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國科學院委託,劉彥隨接下了一項重大任務: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他也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科學院精準扶貧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這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從起草方案、組織隊伍、培訓人員、實地調查,到建立指標體系、研製調查問卷、制定標準規範、開發技術平臺,劉彥隨和自己的創新團隊攻堅克難、不斷探索,創建評估調查的“兩制度三系統”機制,保障評估調查的每個環節、每個數據、每個問題都規範、準確、客觀,踐行著自己心繫家鄉的情懷和諾言。

劉彥隨說:“第三方評估是服務支撐國家脫貧攻堅考核與決策創新舉措,是黨的扶貧政策落實成效的“質檢儀”。往小了說,關係著每家每戶的生計和群眾的心願;往大了說,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國夢的實現。因此,第三方評估的程序與結果必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為了完成好評估,得到最能反映真實情況的數據,翻山越嶺、深入基層、進村入戶,劉彥隨一年中多半時間是在鄉村度過的。他和地方幹部交心協作,他和農民朋友親如自家,一套適合農村調查的工作機制漸漸形成。

在評估調查之前,調查員要系統開展業務培訓,考核合格才能上崗。劉彥隨為他們設計了“六個一”工作法:調研員進村入戶時要攜帶一套問卷、一部照相機、一臺攝像機、一支錄音筆、一個定位儀、一幅高分地圖,確保調查工作務實、內容真實,過程可還原、問題可追溯。

劉彥隨的鞋,經常是破的,他到過的每塊農田、每個村莊、每戶農家,都是實打實的用腳去丈量。他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走在每個村口和院落,都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他經常告訴自己身邊的人,做鄉村研究和服務決策必須腳踏實地,有深度才有高度,接地氣才有底氣。

帶領著1700多人的團隊,他和團隊已經連續4年圓滿完成了國家精準扶貧成效第三方評估及全國首批貧困縣退出評估重大任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及扶貧開發成效考核提供了科學依據。

劉彥隨和團隊的工作,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汪洋譽為是“21世紀最有意義的上山下鄉”。

他們堅持開展精準扶貧理論、政策與模式研究探索,撰寫的評估報告、諮詢建議等累計超過千萬字;他們研製評估指標體系與技術規範,研發APP數據採集、監測、模擬成套技術體系和“精評通”設備;他們建成國家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與決策系統,推進國家精準扶貧“三庫”(智庫、文庫、數據庫)建設……

這樣的堅守與堅持,讓劉彥隨獲得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科學獎、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等榮譽。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他還積極推進與世界銀行、南非等國減貧合作,創建了多個扶貧研究基地,為創新精準扶貧理論、政策和傳播精準扶貧“中國經驗”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劉彥隨最感欣慰的是,隨著科研工作的深入,團隊培養了一批瞭解農村真實情況、對農村、農民飽含感情的年輕人。他們做學問、搞研,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劉彥隨堅信,這些年輕人的成長,會為中國農村、農業、農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2018年11月27日,第28屆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大會在意大利裡 雅斯特 召開。新一屆院士名單揭曉,“因其在基於農村土地利用和精準扶貧戰略的鄉村振興與發展創新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和傑出成就”,劉彥隨被榮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農民的兒子終於邁進了世界科學院的殿堂,成為“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擔任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IGU-AGLE)主席、國際科學與教育研究網絡(USERN)顧問。

故園情深 鄉情依依

路越走越遠,黃土地的滋養,父老鄉親的激勵在劉彥隨心中始終不敢忘懷,他惦念著家鄉的發展,期待黃土地上每個角落都不再有貧困的影子。他深知依靠傳統的農業難以改變貧窮人口的現狀,必須有更好的產業幫助他們增收致富,在榆林的榆陽、定邊、綏德、府谷等地,就有劉彥隨的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研究與示範基地。他在沙漠裡土地工程與種田試驗,倡導建設現代三邊牧場,在無定河灘地開展特色農業種植、推進建設智慧鄉村,悄悄聆聽大地上花開的聲音,踐行自己的最初的承諾和報答。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2005年劉彥隨主筆完成的“建議將陝西省榆林市列為西部開發中心城市的報告”,被國務院西部開發辦採納,支撐了《呼包銀榆經濟區發展規劃》的編制;2011年劉彥隨被聘為“榆林市決策諮詢特邀顧問”。2015年,劉彥隨聯合榆林農科院主持共建“現代農業雙優工程研究站(榆林)”。2016年,榆林學院院士專家工作站正式成立,劉彥隨受聘為首位“進站專家”。2016年、2017年,在劉彥隨的積極組織下,“首屆現代農業與土地工程技術專家研討會”“首屆全球農村發展與土地能力建設國際研討會”相繼在榆林成功舉行。國際地理聯合會農業地理與土地工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精準扶貧評估研究中心等都與榆林形成指導合作關係。六位國際著名專家被聘請為“榆林學院客座教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劉彥隨心中清晰地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牢記使命、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傾心奉獻,為實現2020年脫貧攻堅的戰略目標,實時提供科學的理論、方法與技術支撐。他把自己對土地的一腔深情變成了動力和決心:貧苦不除,群眾不富,寢食難安,誓不罷休。

東方正亮,陽光溫暖,沐浴著陽光,劉彥隨繼續奔跑在中國每一寸渴望著脫貧和振興的土地上……

記者 李苗苗 張利鋒 王帥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 | 行走在扶贫路上的地理学家刘彦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