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巢湖,长江水系下游湖泊,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平均宽15.1公里,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初见湖面,一片苍茫。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湖面上渔船点点,湖边游人踏春。

在一处岸边集市,有许多湖边渔民在卖湖里水产。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鳝鱼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各种湖鲜

我们到达观巢湖的最佳地点:中庙寺,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湖边的街道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有上湖中心姥山岛的渡船,但我们没有上岛的愿望。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巢湖中的游船

巢湖好大,烟波浩渺,海一样。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有诗曰:"湖上高楼四面开,夕阳徙倚首重回。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罗隐诗留仍水殿,伯阳仙去只山隈。长空送目云霞晚,两腋天风下凤台。"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巢湖湖岸线最长181公里,最大水域面积约825平方公里。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中庙坐落湖面百米的巨石矶上。石矶呈朱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飞凤,通称凤凰台。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中庙寺

又诗曰:"赫赫雄名庙水涯,人门惊见坐柔嘉。香林下植将军树,绔径惟开帝女花。四面晴峰来远黛,一湖秋水浸浮槎,下方饶有烟霞气,疑是金庭羽士家。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湖中心的姥山岛,仿佛回到了厦门看到鼓浪屿。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姥山岛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湖面上大船穿梭

中庙又名圣姥庙 、忠庙,距巢湖市区48千米,古因居巢州、合肥中间,故曰"中庙",号称"湖天第一胜境"。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湖畔矶岩上的中庙寺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三个小和尚

大家在庙前看见有对头杆,头杆是道观中道士作法时悬挂咒符用的,一般佛寺前面是不大可能有如此高大对称的头杆。中庙门前为何有头杆呢?门不当、户不对,而且庙中还供奉着关公神像。关公是道观中供奉的将神。所以很可能中庙远古时是道观,而非寺庙。中庙之所以成为寺庙,应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那时,佛教开始盛行,道教逐渐衰落,于是原先的道观也就逐渐变成了佛教寺院了。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湖水环饶着古庙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由于历代香火旺盛,素有"南九华,北中庙"之说。

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历代屡废屡修。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回头是岸

天湖井,通达四海。各位注意井口。这口水井下连洞穴,洞穴与湖水相连,湖水自然而然成了井水。你们说这口井是不是天下出水量最大的水井呀。中庙座落在这些洞穴上长达2000年之久,不能不说是奇观。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观湖观岛观自在,品茶品酒品人生。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分前、中、后3殿,70余间,后殿藏经阁3层,窗开八面,四角飞檐,角角系铃。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岸边就有酒家,烧的菜都是一级棒,以湖光山色为背景,把酒临风。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微风习习的湖边排档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店家在湖边晾晒的豆干

哦,不是豆干,是米粉肉。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热闹,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大排档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沽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美食需要美酒,地道的美食需要地道的美酒!

大家一致通过决议,一路走来,合肥的几顿饭最好吃噢!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好菜配上我们在三河带来的米酒,风卷残云!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米酒,像饮料

安徽巢湖游中庙---湖光山色不须归

大快朵颐了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沧海月明泪,巫山梦里云。 行处皆羁绊,长思脱此身! 何处寻渔者,同至武陵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