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種部隊-東方神劍

“東方神劍”是中國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的稱號。作為中國九支特種大隊之一,北京軍區整個特種偵察大隊雖僅有三千人,但其隊員卻是從北京軍區和地方數十萬士兵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強將,可以說每一個特種兵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是中國名副其實的“皇牌部隊”,不論從哪方面來考察,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都不會落後於其他特種部隊。由於具有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充裕的軍區資源,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在資源分配和人員選拔上十分有優勢。在進行特種兵篩選的時候,有大量士兵可供挑選,由此保證了特種兵的質量,給特種偵察大隊的發展提供了最基礎條件。每一位士兵從戰場偵察到反恐作戰,不僅能自如地運用常規裝備,也精通各種高科技裝備;不管是涉及空中還是海上的行動任務,不論任務有多艱鉅,他們都能夠出色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為大隊獲得了一份又一份來之不易的榮譽。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自組建以來,先後完成中央軍委、總部、軍區賦予的40餘項重大軍事任務,榮立集體三等功,因此被總部機關譽為“能偵善打的一代精兵”。

除了擁有一批優秀的特種兵,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還有先進的武器。在武器裝備方面,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是全軍最先發配新型作戰頭盔和95式自動步槍的單位。他們又是首先裝備具有“強大爆炸力”單兵爆破器和便攜式激光致盲器等先進裝備的特種兵單位。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兵的裝備有GPS/GLONASS交聯衛星定位系統,精度可達3-5米;地面監視雷達、無人駕駛偵察機等先進偵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時機內“透視”方圓近百公里範圍內的“敵”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控制中心等戰略目標。

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還有一支動力飛行傘分隊,可遠距離飛躍數十千米的複雜地理障礙,隱蔽接敵。每位偵察兵還能利用攜帶的迫擊炮、火箭筒和噴火器等多種武器,以迅雷之勢,將“敵”直升機平臺、導彈陣地和偵察雷達預警系統等要害部位,盡數摧毀。

中國特種部隊-東方神劍

精彩回顧

1、成功破襲“藍軍”

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成功地完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機載特種兵“破襲戰”演練。這是華北某機場,“破襲戰”演練即將拉開序幕。在機場上空俯視可見:鋼盔、匕首、迷彩服;機槍、電臺、火箭筒;一支全副武裝的特種偵察兵,在機場整裝待發。他們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這預示著“破襲戰”演練志在必得。

不到一會,演練正式按時拉開序幕。一切準備就緒,飛機開始運行。只見直升機的螺旋槳在飛速旋轉,特種兵們一個接一個敏捷地登上飛機。隨著一陣轟鳴聲響,直升機如劍一般直刺藍天,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火速飛往百里外的“藍軍”佔區。

身在飛機上的東方神劍特種兵們肩負著重大的使命。他們要在短時間內打一場漂亮的破襲戰。他們要悄無聲息的深入“藍軍”後方,以出其不意的閃電行動搗毀“藍軍”指揮所、通信樞紐和後勤補給等關鍵設施,目的是配合“紅軍”大部隊與“藍軍”的正面作戰。

這項神聖的任務落在負責此次行動的指揮員身上。當然,指揮員之前早已全盤計劃作戰方案。機艙內,指揮員在進行分工,破襲一組、破襲二組、指揮組、火力掩護組、救護組迅速成立。“小群多路、打、炸、燒相結合,速戰、速決、速撤離”的作戰策略也很快確定下來。

中國特種部隊-東方神劍

直升機穿雲破霧,終於出現在“藍軍”縱深地域。在空中俯視,“藍軍”指揮所、倉庫等重要目標已隱約可見,戰鬥最佳時機已到。於是指揮員毫不遲疑,一聲令下,直升機在荒野中緊急降落。偵察兵們像猛虎一樣竄出飛機,奔向破襲目標,直升機的螺旋槳在不停地轉著,隨時準備接應撤出戰鬥的官兵。

破襲一組衝向“藍軍”指揮所和通信樞紐,衝鋒槍、輕機槍、加重手榴彈、四0火箭筒以猛烈的火力進行襲擊,槍聲、爆炸聲瞬間響成一片,指揮所中的殘“敵”被全殲。

破襲二組直奔“藍軍”油庫、彈藥庫。噴火手的火焰噴射器射出條條火龍,將油庫、彈藥庫引燃、引爆。頓時,火光滿天,地動山搖。這真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

中國特種部隊-東方神劍

這時,“藍軍”援兵紛紛撲來。破襲組見情況不妙,決定見好就收。於是,火力組掩護破襲組撤出戰鬥。短短十幾分鍾,破襲成功,特種兵返回直升機。“滴滴答答”,微型電臺向上級報告演習成功的喜訊。藍天下一片火光、硝煙,特種兵們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2、激戰36小時

2000年7月17日凌晨,華北某地。80名身背特種作戰裝備的特戰兵正潛伏在一片密集的青紗帳中。前面等待他們的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他們組成16個特種作戰突擊小組,要在36小時內連續奔襲80公里,完成向“敵”G4I指揮控制中心偵察、滲透,並最終將其摧毀等17項戰鬥任務。

中國特種部隊-東方神劍

這次演練的難度、強度、險度,均超過了國際偵察兵比武標準。以下是這次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演練中的幾個精彩鏡頭:

(一)武裝泅渡突襲“敵”岸

經過艱辛的徒步,特種兵們終於到達行動目的地。這是一座上百平方公里的大型湖泊,特戰兵在這裡開始他們的第一個戰鬥行動——秘密武裝泅渡,突襲對岸“敵”岸防重要目標。“出發!”隨著隊長低沉的命令,特戰兵們紛紛從青紗帳中匍匐而出,眨眼工夫就潛入水中。

這時候,只見寬闊的水面上,大浪一個連著一個,開始還列陣整齊的特戰兵們一會就被大浪打得七零八落。可大浪擊退不了士兵們的鬥志,大家依然奮勇爭先,士氣高昂。他們在用行動譜寫著一曲又一曲浪花讚歌。“轟!轟!”隨著偵察兵利用夜暗秘密潛入“敵”岸後,“敵”岸防陣地突然響起猛烈的爆炸聲,宣告特戰隊突襲成功。渾身溼透的特種兵們沒有休息的空隙就得急忙奔向另一個目標。

(二)山澗架設獨木橋

對“敵”岸防目標突襲成功後,指揮部命令特戰隊員們迅速向“敵”縱深穿插,在M地域集結。隊員們來不及喘息,立即分路疾進。此時的情況更加糟糕,“敵”方已發現特戰隊行蹤,並開始利用各種手段展開搜捕和追殺。天上無人偵察機低空盤旋,地面部隊沿途設障,把守要點。特戰兵們要想方設法跨過這些重重障礙,到達M地域。

上午11時,當“特戰”兵歷經千辛萬苦突破雷障區、鐵絲網等層層封鎖,到達某地峽谷時,前方出現一條4米寬、幾十米深的山澗,部隊無法通過,隊員們站在山澗前不知所往。還是隊長審時度勢,當機做決定。“搭建獨木橋!”隊長當即命令道。

中國特種部隊-東方神劍

“大家跟我來”的話語未落,只見身材敦實的組長帶領4名隊員奔向圓木堆放點,率先將第一根圓木抬到山澗邊,用力將圓木豎起來,瞄準方向,只聽“轟隆”一聲,圓木穩穩倒地,搭連在山澗對岸,第一座獨木橋架設成功。第二組、第三組……山間小路上,只見隊員們來回穿梭,沉重的腳步踏出一溜煙塵,低沉的號子聲不時驚起林中小鳥。

11時30分,偵察兵將16座獨木橋按時搭成,全體隊員通過山澗。連續高強度體力消耗,隊員們累得直喘粗氣,大家剛想坐在地上小憩一會,又傳來“立即出發”的命令。

(三)衝出設防區

這裡峰高崖陡,峽谷縱橫,灌木叢生,野獸出沒。此刻,特戰隊正面臨一場殘酷的戰鬥:在漆黑的夜裡,要準確判定方位,在十一小時內穿越35公里的原始森林,避開“敵”各種現代偵察器材。

夜,伸手不見五指。由於山高谷深,“特戰”兵們攜帶的衛星定位儀失靈。為檢驗“特戰”兵在惡劣條件下的走、打能力,演習指揮部事先在這裡設下幾處藏有“線路圖”的情報點,隊員們只有找到一個個情報,才能走出森林和避開“敵”抓捕。而在地形生疏、“敵”情四伏的夜裡,要找到“線路圖”,無異於大海撈針。

第一突擊組經過艱難搜索,終於在一棵老樹下找到了第一份情報。他們立即按圖向第二個情報點進發。

第九突擊組在一人多高的灌木叢中穿行近3個小時,兩次翻越千米大山,跨越數條峽谷,才把二號情報拿到手。當他們走出設防區時,離規定時間僅剩下了幾分鐘。

第十一突擊組在進入設防區20公里處的“一線天”時,遭遇“敵”巡邏隊,“特戰”兵從夜視器材中發現,自己已被包圍在不足百米的峽谷內。危急關頭,組長帶領隊員與“敵”短兵相接,展開激烈的搏殺,並迅速選準方向快速突圍,消失在夜幕中。

黎明時分,經過一夜激戰陸續走出“敵”35公里嚴密設防區的隊員們,個個已精疲力竭,許多隊員的迷彩服被掛破,一些隊員的臉上和手上被劃出道道血口。到18日上午11時,16個特戰小組,有13個按規定時間衝了出來。

(四)“飛”上絕壁搗“敵”巢 這是一處有20多層樓高的絕壁。特戰隊員要從這裡徒手攀越登頂,奇襲“敵”陣。“上!”一聲令下,第十六組組長身背行囊和特種器械,帶領隊員像爬牆虎一樣緊貼絕壁快速向頂峰攀去。剛到50米高度時,組長接連踩掉3塊大石頭,身子懸在半空中,戰友們都在為他擔心。此刻,組長雙手緊緊摳住石縫,又繼續攀登。

緊接著,刀削般的絕壁上,“特戰”隊員們一個個緊貼著崖壁往上“飛”。不一會工夫,數十名“特戰”兵便攀上了崖頂,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了“敵”C4I指揮控制中心的附近地域,利用偵察監視器材,開始對“敵”實施全方位偵察,等待出擊。

夜幕降臨,山谷中一片寂靜。“開始進攻!”隨著一道密電傳給每個“特戰”兵,霎時,全副武裝的勇士衝出密林,突破“敵”設置的重重障礙,利用多種武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摧毀“敵”直升機平臺、導彈陣地和雷達預警系統等要害部位。緊接著,他們引導遠程火力對“敵”指揮控制中心實施毀滅性打擊。待“敵”增援部隊趕來時,特戰隊早已無影無蹤。

中國特種部隊-東方神劍

3、揚威第十屆“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偵察兵大賽

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兵代表中國參加2001年8月8日舉行的第10屆“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偵察兵大賽,以絕對優勢奪得外國參賽隊團體總分第一名和比賽科目中的9個單項第一,刷新了“愛爾納·突擊”10屆以來多項新紀錄,並獲“軍事技能最佳表現獎”,令世界特種部隊刮目相看。這是中國軍隊自l998年應邀參加比賽以來,取得的最佳“戰績”。

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偵察兵競賽始於l992年,由愛沙尼亞國防部、國防軍司令部等機構主辦。“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偵察兵競賽是遠距離敵後滲透偵察作戰對抗演習活動,邀請各國特種部隊參加。比賽在堪稱世界作戰環境最惡劣的愛沙尼亞東北部的原始森林裡展開。競賽以高難度、大強度、遠距離、多課題和“驚險慘烈超乎想象、真槍真彈酷擬實戰”而聞名世界。

競賽中,各國特種兵要負重30多公斤武器裝備和生存物資,在毫無補給的情況下,有千餘假設敵前面堵截,後邊“追殺”的激烈戰鬥中,4天3夜連續奔襲近200公里,完成複雜水域劃舟、搶灘登陸、通過雷場、懸崖攀登、戰場救護、步槍和手槍射擊、與假設敵對抗和敵情偵察等19個正式比賽課目和3個表演課目。偵察兵在此接受死亡的考驗、肉體與精神的折磨、膽略與意志的磨鍊,挑戰生理、智力和技能極限,是各國偵察兵綜合戰鬥力的較量,被各國軍方稱為“死亡角逐”。

第10屆“愛爾納·突擊”國際特種偵察兵大賽參賽國家有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軍事強國,還有頭號軍事強國美國首次加入,參賽隊也由以往20多支,增加到31支,這表明北京軍區特種兵創造的佳績來之不易。比賽結束時,競賽組委會主席哈利·海因緊緊握住中國隊領隊蘇向東的手讚歎說:“中國偵察兵創造了奇蹟!我向你們表示祝賀!”這再一次證實了中國特種偵察兵的實力非凡,名正言順。中國特種偵察兵也由此揚眉吐氣於世界特種兵的大舞臺。

攜著這份可貴的榮譽感,北京軍區特種偵察大隊的士兵們將戒驕戒躁,一如既往,繼續努力,為國家為軍區獻出自己的滿腔熱血,讓血汗揮灑的青春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