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迷外之谜

距今2000多年前,中国有一部集天下山川民俗风物集神话传说于一炉的奇书,叫《山海经》。这部书共18卷,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山经》以五方山为纲,祭出了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的资料,包罗万象。《海经》技术地理方位,外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怪诞离奇。在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有专家学者在考证它;如今,在全世界,日、美、俄、韩都有他的专门研究者。

《山海经》迷外之谜


《山海经》为什么这样令人专注?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其说不一。


有人说他是“地理书”,因为它以古代中国为中心进入了东达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里西南亚北到西伯利亚的550座山,300条河和40多个古代国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地理资料。


有人说他是“方技书”,把它归于阴阳五行类,使它根据实物的外形、方位,能判别贵贱吉凶。

《山海经》迷外之谜


有人说它是“小说神话书”,根据市该书的内容都是闲谈轶事,道听途说,逸闻琐事。著名的作家茅盾先生赞他为“神话总集”。


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部巫术书,是一本“巫”这种行业的教科书。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山海经》记载的内外山川神祗异物及祭祀所宜……所载伺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在中国古代(外国也是这样)巫的地位很高,极为尊敬。都被认为是介于人和神、鬼之间最有知识,最有文化的。说《山海经》是本巫书,有三点能作为确凿证据:

《山海经》迷外之谜


其一,《山海经》收集的山川资料极为丰富,是巫必须熟知的常识。因为古代帝王极为重视对山川的祭祀祭祀仪式由专门的巫师承担。那么对山川的名称、特产、主司、神祗等都能在《山海经》中找到答案。


其二,《山海经》中记载了天上的神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也有地上的神如山神、土地,还有历代君王的历史、谱系等等。因为古代巫史不分家,这些史实也必须是巫师烂熟于胸的。

《山海经》迷外之谜


其三,《山海经》中记载的祈祷天地,驱除鬼神的手段和治病疗疾的一些方法,因为古代巫医不分家,掌握这些知识也是必须的。


如此看来,称《山海经》为巫书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巫书,它的价值是极为巨大的。

《山海经》迷外之谜


首先,他有极大的文学、美学价值。山海经中有大量的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优美的文学形象,世世代代流传,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想象之丰富,描绘之离奇,情节生动曲折,令人赞叹不绝。


其次,他有极大的史料价值。他记述的历史、地理等资料,虽然与实际的人和事未准确对上号,但对山川地质物产的技术确实非常精确、详尽,为后代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另外使人对古代中原地区逐步的杂居、征战、互相吞并的大致情况,有个想清晰的轮廓,也是难得的宝贵材料。

《山海经》迷外之谜


那么,这样一部奇书、宝书,它的作者是谁呢?


为解《山海经》作者之谜,从西汉至今的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


西汉刘歆在《上山海经表》中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认为是大禹时代,伯益所著,肯定该书有明确的作者,时间也非常明确。


《山海经》迷外之谜

宋代大学者朱熹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战国好奇之士”,说《山海经》并非独自创作,而是根据《天问》、《穆天子传》、《竹书纪年》等书所记的事物加以夸张描写的。不能有指定的作者是谁,但肯定了大致的成书年代。


近代学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并考证出在战国时期的《鲁语》、《晋语》、《庄子》、《周书王会》、《楚辞》、《吕氏春秋》等书中都引用过《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迷外之谜

更多的学者持与上述不同的观点。认为《山海经》是由民间口头文学流传而来,从蛮荒的远古,人们口耳相传,一代一代的流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增益,最后才呈现于文字,成书约在战国之前,成书后仍有后人修订。因此说它是某一时代某一个人所做著都是不科学的。


由于《山海经》描绘了一些异国情调的海外风物,又引起了海外学者的遐想。

《山海经》迷外之谜


有人认为《山海经》中有长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与希腊神话中的怪物相似,因此,他有可能来源于希腊。


有人认为,它的怪物图像与印度婆罗门教的怪物图像相似。据此推断,《山海经》的作者是墨子的学生印度人陏巢子的作品,他把由印度到中国沿途的风物与婆罗门教神话糅合所作。

《山海经》迷外之谜


还有人认为,《山海经》是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书,它的作者是古代巴比伦人,战国时由波斯带到中国,辗转笔录而成。


尤为有趣的是,有一位美国学者亨丽埃特居然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徒步进行实地考察,竟发现书中所记与实际地形完全吻合,肯定的这段路程是从美洲到南美洲的山山水水累死他,把这一发现绘成地图,并著有《几近褪色的记录》一书。

《山海经》迷外之谜


这真是谜外有谜,妙趣横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