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大将军省、第五大将军省、第六大将军省,不甘落后的三个省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经写道: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是啊,无数革命前辈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驰骋沙场、奋不顾身,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今天的中国的确强大了,人民的生活变得美好起来,但这离不开革命前辈的突出贡献。

第四大将军省、第五大将军省、第六大将军省,不甘落后的三个省

开国将军正是这样一批经历过战火岁月的伟大人物。以开国将军的籍贯为切入点,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江西省拥有327位开国将军是第一大将军省,湖北省拥有232位开国将军是第二大将军省,湖南省拥有202位开国将军是第三大将军省。那第四大将军省、第五大将军省、第六大将军省是哪三个省呢?

第四大将军省——安徽省

安徽省得名于安庆、徽州两地首字。提起安徽省,大家可能会想到黄山、宏村、庐州文化等等。安徽在古代文化繁荣,涌现出徽文化、新安理学、桐城派、建安文学等一大批文学流派。安徽省靠近大别山区的地方建立了很多革命根据地,这些地方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第四大将军省、第五大将军省、第六大将军省,不甘落后的三个省

中国十大将军县,安徽省拥有两个,其中包括第二大将军县金寨县,金寨县走出开国将军59位;第九大将军县六安县,六安县走出开国将军34位。作为第四大将军省,安徽省实力也不弱,走出了130位开国将军。名气比较高的将军有李克农(巢县)、洪学智(金寨),这两位是上将。安徽省的开国将军主要来自两大将军县、霍邱等大别山地区。

第五大将军省——河南省

作为安徽省的好邻居,河南省紧随其后。提起河南省大家可能会想到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古都洛阳、开封等等。革命战争时期,河南是鄂豫皖、豫皖苏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河南拥有第七大将军县新县,从新县走出的开国将军多达40位,上将许世友、中将郑维山等名将就是来自新县。

第四大将军省、第五大将军省、第六大将军省,不甘落后的三个省

一大批中原好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他们历经挫折、快速成长,成为赫赫有名的将领。来自河南的开国将军多达109位,包括1位上将、9位中将、99位少将,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许世友(新县)、钱钧(光山县)、李雪山(修武县)。河南省的开国将军主要来自将军县新县、固始、商城等边界地区。

第六大将军省——四川省

提起四川省,人们会想到很多元素,例如成都、都江堰、阆中古城等等,这貌似是一个十分安逸的省份。曾经以四川通江为中心,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俗语说:无川不成军,川人从未负国,四川人走出四川参加战争,保家卫国,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大将军省、第五大将军省、第六大将军省,不甘落后的三个省

​四川虽然是第六大将军省,但是含金量特别高。从四川走出的开国将军多达98位,考虑到区域重新划分问题,这里人数统计包括重庆。四川走出了4位元帅、3位上将、3位中将、88位少将,可以说各个级别的将领齐全。四川的开国将军主要来自宜汉、通江、平县等川东地区。

饮水要思源,没有开国将军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美好生活,向他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