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枚錢幣會有所價值,那是因為是皇帝的自我創作的字體

崇寧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1102-1106年)始鑄,年號錢。有崇寧通寶、崇寧重寶和崇寧元寶三種。 崇寧通寶當十型,錢文為徽宗親書,所以又其為御書錢。

錢體厚重,青銅質,鏽色古舊,開門的老生坑。之所以謂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錢文四字飽滿,寄廓接緣。“寶、寧”二字冠點長且向左傾;長點“崇”,斜丁“寧”,高走“通”等,與被公認的各譜均載的大字“崇寧通寶”雷同。除錢徑略小外,輪廓寬窄、 穿孔大小、成色亦基本一致。

《宋史·食貨志》有記載:“把生鐵打成薄片,排放在貯有膽水的槽中,浸漬幾天,然後刮取析出的泥狀銅(稱作“赤煤”),入煉爐化煉。”


為什麼這枚錢幣會有所價值,那是因為是皇帝的自我創作的字體


目前在市場上錢幣的作偽比較普遍。錢幣的作偽基本上有兩種形式。一是改刻,就是用普通錢幣改刻成珍貴錢幣;另一種就是臆造錢幣。

崇寧通寶是宋徽宗時期比較重要的錢幣之一,因此要仿製它是比較難的。目前市場上作假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改刻,就是用普通錢幣改刻成珍貴錢幣。另外一種就是造假。如是用假幣跟真幣比較,就不難發現首先從文字上看,就沒有瘦金體的剛勁有力,也缺乏御書體的那種大氣。再一個是看它的鑄造,真錢幣鑄工精湛,在放大鏡下也很難看出砂眼,而假錢幣的質地比較粗糙,沒有質感,就是不用放大鏡也能看出它的砂眼。


為什麼這枚錢幣會有所價值,那是因為是皇帝的自我創作的字體


該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鉤,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當時官造成色在96%-96.7%,高於崇寧重寶、崇寧元寶,而與王莽並稱“錢法二聖”,是現在青銅錢中價值最高的兩種錢幣之一。


為什麼這枚錢幣會有所價值,那是因為是皇帝的自我創作的字體


那如何辨識崇寧通寶:

1、崇寧通寶鑑定看銅質

我國曆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各時代的錢幣銅質是不同的,又由於古代冶煉技術不同,各地區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每個朝代各有特點。

2、崇寧通寶鑑定觀鏽色

今所見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為發掘品,一為傳世品。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鏽色。傳世品也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

3、崇寧通寶鑑定看鑄幣銘文

我國金屬鑄幣的一大特點就是有銘文書寫,可以說,每一種錢幣文字的字體各有特徵,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根據這些特徵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錢幣。

4、聽聲音

崇寧通寶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

5、瞭解鑄造方法

我國古代鑄幣的鑄造,大概經過了子範(土、石,銅)、母範(磚、銅)、翻砂等幾個發展階段。無論是真錢還是偽品的各種鑄造方法,都會在錢幣上留下相應的痕跡。這些痕跡就是我們今天鑑定錢幣真偽的一個有力依據。

6、聞氣味

此種方法是古錢鑑定中最簡單的一種。因為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性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為什麼這枚錢幣會有所價值,那是因為是皇帝的自我創作的字體


憑證拍賣網2009年--2010年崇寧重寶系列在線拍賣統計,在1年的時間內,崇寧重寶一共有112枚拍品上拍,總瀏覽23302次,加入總人次到達36人,出價次數81次,其中價錢的是崇寧重寶(長足寶),藏家為關注的崇寧重寶如下:崇寧重寶背十、好品相崇寧重寶折十四枚、崇寧重寶鐵範。其中競爭為強烈的崇寧重寶折三鐵範訂價80萬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10萬,在經由10次出價後,後以180萬的價錢成交!

但是即使再稀有再珍貴也會出現流拍的情況,如果你手中有一枚想要嘗試出手的話,需要考慮周全,投資需謹慎,這就是伯樂與千里馬,你的錢幣再好也需要得到伯樂的需求與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