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腫塊、瘀斑……新生寶寶遭遇52%死亡率疾病

大面積腫塊、瘀斑……新生寶寶遭遇52%死亡率疾病

出生不滿50天,卻面臨生死威脅——

血小板計數不到正常值的5%

血紅蛋白不足正常值的50%

奔波北京,未能扭轉病情。

肩負著新的希望……

出生不滿50天寶寶

遭遇52%死亡率疾病

剛出生不久的聰聰出現了黃疸,劉女士一開始並不太擔心。

隨之進行的血常規檢查卻讓人心驚,血小板異常嚴重偏低!另一個發現,更是將結果指向了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

大面積腫塊、瘀斑……新生寶寶遭遇52%死亡率疾病


聰聰的右側腋下、胸壁有大面積紫紅色腫塊,伴有前胸大面積紅色瘀斑,眼瞼部有出血點,綜合考慮血小板嚴重偏低等情況,最終被診斷為右側胸壁腋下大面積卡波西血管內皮瘤並血小板降低(KMP)。

大面積腫塊、瘀斑……新生寶寶遭遇52%死亡率疾病


這種病異常兇險,國外文獻報道死亡率最高達52%。患者往往因凝血功能紊亂、敗血症,以及重要器官的損害而預後不佳。

劉女士心痛不已。而此時的聰聰較正常寶寶吃奶量明顯偏少,吸收效果不好導致體重偏輕,且嚴重貧血,劉女士立即決定前往北京尋求治療。


未能逆轉病情

“在北京治療的每一天,我的心情都像坐過山車,好消息和壞消息連續不斷,身心特別疲憊。”回憶在北京的治療過程,劉女士百感交集。

考慮到聰聰實在太小,體質差且病情重,北京專家選擇此類疾病最常用的

保守治療方案,輸注血漿及紅細胞,口服強的松片和西羅莫司

治療一度取得了進展,血小板逐漸回升至41×10^9/L,右腋下、胸前瘤體較前縮小、變軟,出院後繼續遵循醫囑服藥治療。

但隨後治療效果卻減退了,血小板等數值反反覆覆,依然離正常數值100~300×10^9/L相距甚遠。

再次複診時,醫生提醒:“聰聰今後還需要長期服用免疫製劑和激素類藥物,這類藥物難免會降低免疫力,加上血小板持續偏低,貧血,聰聰將遠比正常孩子更容易感染各類疾病,一旦生病,治療也困難得多。”

李女士頓時如墜冰窟。難道聰聰一輩子都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了嗎?

幾經輾轉,“不認命”的劉女士找到了省醫血管瘤科。


2小時手術,

連闖4道“險關”

擺在省醫血管瘤專家團隊面前的,是一道熟悉卻棘手的考題。

之所以熟悉,主要在於血管瘤科在治療KMP綜合徵方面經驗豐富,許多來自外省、甚至港澳臺的患者慕名而來。科室主要採取以手術治療為主,硬化、抗腫瘤對症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方法

棘手的,是聰聰當前的病情。血管瘤科主任董長憲介紹:“KMP手術治療的成功關鍵,在於

‘早’。手術時間越早,瘤體侵襲的範圍越小;侵襲越表淺,瘤體的邊界越清晰;手術切除越乾淨,功能性損傷得越小。”

聰聰目前的手術面臨不小的挑戰。孩子的主管大夫、副主任醫師朱曉爽分析:“要想手術成功,至少要闖過4道‘險關’。”

麻醉關

不足2個月的聰聰體重僅為4公斤,心肺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在手術中卻必須全程插管全麻。這考驗著麻醉團隊的“硬實力”。

出血關

明顯低於正常值的血小板,導致手術中的出血風險相應增大,手術一定要“速戰速決”,最大程度減少出血。

感染關

相關免疫製劑藥物的副作用開始顯現,聰聰身體抵抗力差,更容易出現感染等危險,圍手術期如何有效防控感染非常重要。

根除關

切除乾淨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復發。聰聰的血管瘤面積相當大、分佈較複雜,而且周圍組織可能出現相當程度的侵襲和浸潤,精準切除有難度。

無影燈下,血管瘤、麻醉兩大團隊全力以赴。術前預判的困難接踵而至:血管瘤竟然佔據了整個胸壁將近1/3!而且,瘤體纖維化明顯,和周圍組織的侵襲和黏連較嚴重,分離時稍不留神就會導致出血和感染。

在董長憲、朱曉爽等專家嫻熟操作下,專家團隊成功實施了全麻下“右側胸壁、腋下大面積卡波西血管內皮瘤切除術+血管探查+神經嵌壓鬆解術+任意皮瓣成型術”。經過

2小時奮戰,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

大面積腫塊、瘀斑……新生寶寶遭遇52%死亡率疾病


術後僅一天,聰聰不僅生命體徵平穩,而且血小板和血紅蛋白很快恢復到了正常值水平。

更令人開心的是,聰聰開始大口大口吃奶了!食量很快恢復到同齡正常寶寶水平,各項關鍵指標

均恢復正常,目前已順利康復出院

大面積腫塊、瘀斑……新生寶寶遭遇52%死亡率疾病


與聰聰同天手術並康復出院的,還有3位平均年齡僅3個半月的血管瘤寶寶。血管瘤科以手術為主、獨具特色的綜合療法,

治癒率95%


我是省醫人,我願為您服務!

-總第22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