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有一部台湾短片,叫做《茉莉的最后一天》,讲述了一个许多妈妈都会遇到的故事。

硕士毕业的海归妈妈,在有了孩子后,为了孩子,放弃了继续深造,导致晋升教授无望。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放弃教授,妈妈还是心有不甘,但是之后她用这样一个理由说服了自己,那就是她要把孩子培养成才,这样就对得起自己做出的牺牲了。

于是,这样的场景就经常会在家庭中上演。

女儿做得不好,还不听话,妈妈就会吼道:“要是没有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为什么我放着教授不做,在这里受你的气啊。”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茉莉的最后一天》中妈妈对孩子说的话

妈妈身体不舒服,女儿让妈妈多休息,妈妈却怒气冲冲地说:“你不好好读书,我怎么休息?外面有多少人在等着你们两个,这个脸我丢不起啊。”

女儿考了第一名,妈妈也依旧不满意,“要不是我这么盯着,你怎么可能考第一名?小心下次你就掉下去!”

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对得起我们吗?”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妈妈说:你对得起我们吗?

看到这里,我们还是不是会产生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似乎这句话,我们也经常会在生活中听到:“你对得起我吗?”

孩子调皮捣蛋被老师批评,孩子不好好学习成为留级生,孩子逃学出去打游戏,不论孩子做了什么错事,许多妈妈的第一反应不是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往往都是“你对得起我吗”?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我不出门应酬,不去逛街,不舍得花钱,都是为了你,而你这么做对得起我吗?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妈妈往往喜欢说:都是因为你

不可否认,妈妈的确很伟大,为了孩子做出了无数的牺牲,但是,这却不能成为我们理直气壮要求孩子好好努力,好好成长的借口,更不能成为我们放弃自我成长的借口。

放弃自己的成长,是妈妈给孩子带来最大的伤害

其实,很多妈妈在有了孩子之后,就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成长。不过,这并不是最悲惨的事情,最悲惨的是,她们把对自己的要求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样就变成了,孩子一个人要负责两个人的成长,我们可想而知,孩子的压力有多大。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孩子背负了父母的希望

《茉莉的最后一天》的剧情并没有停止在妈妈一味地要求好好努力这件事情上,故事的结局是,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品学兼优的女儿茉莉逐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16岁的她因为无法忍受妈妈的斥责与谩骂,最后再一个深夜选择跳楼自杀。

孩子的肩膀太过于稚嫩,承担不起来所有人的期望,当我们将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带来无尽的压力。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孩子还太小,承担不了所有人的期望

而且,当我们对孩子有了过高的期望,我们的注意力也会发生变化,会集中在孩子取得的成绩上,关注孩子是不是达到了目标,从而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绪或是行为等方面的困扰和痛苦,这样孩子就会因为我们的忽视和不理解、不关注,而受到二次伤害。

所以,我们可以期待孩子好好成长,但是却不能让孩子来替我们成长。

成为妈妈,是成长的开始,而不是终结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成为妈妈,是成长的开始,而不是终结

心理学家认为,女性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到观察、体验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都是做母亲的个人第二次成长的机会。

所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她的成人礼不是在十八岁,不是在结婚典礼上,而是在她成为妈妈的那一天。从有了孩子那一刻,妈妈就开始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而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她要做的是更加地努力,努力地照顾孩子,但是更要努力地发展自我。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少有人走的路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所以,哪怕成为了妈妈,我们依旧要去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跟随着孩子的成长,跟随着自己人生的需求和阶段,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我们会感觉轻松,孩子也不会感到那么压抑。

除此以为,妈妈自己成长,也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告诉孩子,不论人生处于哪个阶段,努力向上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妈妈自己成长,是孩子的榜样

我们每天努力工作,业余时间在家看书,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哪怕我们不去要求孩子,孩子看在眼里,也会知道自己要怎么做。

但是,如果我们每天回到家就是玩游戏、看手机,就算我们天天盯着孩子,告诉他要努力,孩子也会想,“你都不努力,凭什么要求我努力”。

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组采访的时候,聊起自己初为人母的那段经历。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初为人母,时间都被孩子占据

她也曾经想过为了孩子放弃一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考虑的都是孩子,但是慢慢地,她发现这样不行。后来,她告诉自己的朋友,“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于是,董卿放弃全职妈妈的身份,重回荧屏,于是我们看到了《朗读者》,看到了《朗读大会》。

董卿说:“我不想放弃自我成长的可能,我不能因为生了孩子就让自己止步不前。我要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这样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在他真正懂得的时候,他会对我有爱,也有尊敬。”

而孩子也从曾经以为的阻力成为了成长路上的动力。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董卿和《朗读者》

有些妈妈可能还是会觉得,“我要是把时间都用来发展你自己,哪还有时间去管孩子呢?”其实,关注自己的成长和促进孩子成长并不冲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事情。而且,当你想要开始成长的时候,其实成长就已经悄悄开始了。

妈妈应该如何做到自我成长,从而带动孩子一起成长?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妈妈常常会感到冲突

首先,妈妈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妈妈”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标签,最重要的标签还是自己

著名影星胡可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之前她在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妈妈是超人》,的时候,还同时拍摄电视剧《如懿传》,她在拍完戏之后,会坐夜班飞机回北京,看看熟睡中的孩子,之后休息两三个小时,起床给孩子做饭,送孩子去上学。

很多妈妈都知道照顾一个孩子都已经很辛苦了,而胡可有两个孩子,这个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即便是这样,胡可还是在兼顾自己的事业,

最后,节目组送给了胡可这样一句话,“谢谢你让我们知道,女人所有的努力,最终的归处是做最好的自己。”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只要我们有心,不拒绝成长,成长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而无论什么时候开始成长,都不晚。

其次,要求孩子的时候,先看一下自己是否做到。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去做那样的人,跟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去做那样的人

下回当我们给孩子设立目标,或是因为孩子没有完成任务而大发雷霆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冷静一下,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我们希望孩子认真学习,那我们回家也看书学习了吗?我们希望孩子早睡早起,那我们有没有因为手机、电视剧而熬夜呢?

我们完全可以用要求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

第三点,不要为了富养孩子,而穷养自己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不要为了富养孩子,穷养自己

有的妈妈或反驳说,“钱就那么一点儿,给了孩子就没有我的,我花了,孩子喝西北风去吗”。妈妈们不要着急,穷养富养其实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滋养。

我们不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孩子身上,而是要留一部分给自己。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回归职场发展自己的事业,又或者买一些自己的书和课程,充实自己的生活,这些方式都可以让我们看起来不再那么干干巴巴。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妈妈要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最后一点,妈妈们要学会授权,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到生活中来。

一提到成长,很多妈妈就说自己没有时间,这是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妈妈们对自己人生期待都是成为一个全能型妈妈。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交友恋爱,没有一件事情是妈妈不想插手的,妈妈总觉得我过问了孩子的所有事情,我才是称职的妈妈。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全能妈妈

其实不是,我们的世界里不只是有孩子,而孩子的世界里也不应该只有我们。我们完全可以把育儿的责任分一部分出去,比如给爸爸,让爸爸带着孩子去淘气堡玩一玩,或者陪孩子打篮球、踢足球,这样不仅妈妈会轻松,孩子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父亲亲密接触,从而学习到爸爸身上的优秀品质。

成为妈妈,是开始,不是结束:想要好好育儿,要先做到“育己”

隐形的爸爸不可取

我们还可以授权给爷爷奶奶,自己想要看书、考证的时候,拜托老人家帮照顾一下孩子。

当我们明白自己不是孩子的保姆,而是成为家庭中的领导者,让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自我成长,这么做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将大有益处。

“女人所有的努力,最终的归处是做最好的自己”,送给所有的妈妈,未来的路上,我们一起努力!

陆北老师专业解密青春期,做你最温暖的陪伴。欢迎在下面留下你的育儿烦恼,陆北老师将陪你一起面对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