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掛證、過度診療 這些醫療亂象被全面“圍剿”

原標題:“圍剿”醫療亂象 直擊健康痛點

本報記者 劉 嶢

醫師“掛證”、機構騙保、過度診療……這些引發輿論關注的醫療亂象,正被全面“圍剿”。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八部門展開為期一年的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針對民眾的醫療痛點綜合施策。與此同時,從國家到地方的密集行動,也在持續而精準地打擊諸多亂象,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整治亂象

日前,國家衛健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根據該方案,在為期1年的時間裡,相關部門將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開展行動,重點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執業行為、醫療騙保行為。

記者發現,被列入此次整頓“黑名單”的違法違規行為,大都是近年來屢次曝光、給民眾帶來切膚之痛的醫療亂象。

例如,針對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醫師、藥師“掛證”現象,方案提出要嚴厲打擊醫師出租、出借、轉讓執業證書等“掛證”行為。與此同時,無證行醫,違規開展免疫細胞治療,利用“醫托”、虛假診斷等方式欺騙、誘使、強迫患者接受診療和消費等違法違規職業行為也將成為嚴打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還針對健康體檢、醫療美容、生殖、泌尿、皮膚、婦產、腫瘤、眼科等社會辦醫活躍的領域以及違規開展免疫細胞治療、幹細胞臨床研究和治療等行為進行重點檢查。

針對此前瀋陽等地出現的騙保案件,方案將包括誘導住院、虛構醫療服務等各類騙保行為納入整治範圍之內。同時,方案還提出要嚴肅查處發佈違法醫療廣告和虛假信息的行為,對醫院自建網站、公眾號等自媒體上發佈的虛假醫療信息進行清理。

針對多地出現的手術檯上臨時加價、加項等惡性現象,方案要求堅決查處不規範收費、亂收費、誘導消費和過度診療行為。特別是拆分手術或檢驗檢查項目,未按照要求公示藥品、醫用材料及醫療服務價格,未按照項目和計價依據收費等行為。

業內人士表示,醫改過程中出現的諸多醫療亂象,不僅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還嚴重危害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系統整治、持續打擊已成迫切需求。同時,打擊醫療亂象的治標之策,也能夠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治本之計提供有利環境。

集中治理

事實上,對於醫療領域多發的違法違規亂象,此前相關部門及各地已開展多次專項行動,並取得了初步效果。

從去年9月起,國家醫保局會同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並組織開展飛行檢查。專項行動以來,各地加大打擊力度,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形成高壓態勢。截至2018年末,各地共查處違約違規違法機構6.63萬家,共追回醫保資金超10億元。山西、廣東、黑龍江等地均提出建立醫保基金欺詐騙保“黑名單”制度,加強醫保醫療服務監管。

進入2019年,打擊騙保力度繼續加強。今年2月,國家醫保局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而在全國兩會期間,國家醫保局局長鬍靜林明確表示,絕不讓醫保基金成為新的“唐僧肉”。

而對於“掛證”和“醫托”等行為,國家藥監局等部門也及時出手“治亂”。上個月,國家藥監局明確,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6個月的藥品零售企業執業藥師“掛證”行為整治。整治過程中,凡檢查發現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藥師,撤銷其執業藥師註冊證,在全國執業藥師註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記錄,並予以公示;在上述不良信息記錄撤銷前,不能再次註冊執業。

守住底線

此次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的一大亮點之一,是明確劃定了各部門的職責和分工。如發展改革部門要研究建立嚴重失信行為多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虛假宣傳、違法醫療廣告、亂收費和不正當價格行為;醫保部門對欺詐騙取醫保基金行為的定點醫療機構及相關涉事人員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網信部門清理處置違法違規信息,關閉違法違規網站和賬號等。

業內人士表示,此舉能夠強化政府監管責任,建立部門之間溝通協調、聯合抽查執法、信息共享、多部門聯合懲戒等具有長效性、穩定性和約束力的工作機制,推動醫療監管長效機制建設。

更重要的是,如何以醫療亂象整治為契機,讓監管常態化,守住醫療質量安全底線。

對於醫保領域亂象,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司長黃華波指出,我國目前在整治醫保亂象時,事後追究是主要手段,事前監管仍處於空白。要想合理監控“騙保”,就要在事前、事後、事中加強監管。當務之急是健全完善醫保信息核查監管系統。為此,國家醫保局將探索第三方參與基金監管,並開展醫保基金監管誠信體系建設,以此保障醫保基金安全。

對於過度診療現象,業內人士指出,術中加價等現象頻現,除加大打擊力度外,還需綜合施策,如提高醫療機構和相關醫務人員的違法成本。

對於藥師“掛證”行為,西安交通大學藥學院教授楊世民指出,藥品零售企業的執業藥師缺口較大,行業需求是“掛證”行為滋生的土壤,而利益驅動是“掛證”的重要原因。有專家表示,雖然短期內可以靠監管、打擊解決問題,但從根本上需要執業藥師人才培養體系的打造和法律法規的規範。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業內人士呼籲,儘快建立藥師管理法規體系,以明確藥師責任、保障藥師權益。

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執業行為。特別是醫師出租、出借、轉讓《醫師執業證書》等“掛證”行為,醫療機構買賣、轉讓、租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或《醫師執業證書》,無證行醫,違規開展免疫細胞治療,利用“醫托”、虛假診斷等方式欺騙、誘使、強迫患者接受診療和消費等。

嚴厲打擊醫療騙保行為。重點打擊通過虛假宣傳、以體檢等名目誘導、騙取參保人員住院,留存、盜刷、冒用參保人員社會保障卡,虛記、多記費用等惡意騙取醫保基金的行為。

嚴肅查處發佈違法醫療廣告和虛假信息的行為。重點查處未經衛生健康部門審查和違反《醫療廣告審查證明》規定發佈醫療廣告和在醫院自建網站、公眾號等自媒體上發佈虛假醫療信息等行為。

堅決查處不規範收費、亂收費、誘導消費和過度診療行為。特別是拆分手術或檢驗檢查項目,未按照要求公示藥品、醫用材料及醫療服務價格,未按照項目和計價依據收費等行為。

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主要對目前醫療行業存在的危害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打擊,包括但不限於上述4個方面

鏈 接

第二批欺詐騙保典型案例公佈

據新華社電 國家醫保局日前通報了第二批欺詐騙取醫保基金典型案例。

經國家醫保局飛行檢查,安徽省阜陽市阜陽雙龍醫院採取以支付回扣形式向鄉村醫生收買病人、過度治療、過度檢查、超範圍執業、非衛生技術人員獨立開展診療活動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2016年至2018年11月,該院超範圍開展手術套取醫保基金38.20萬元,過度治療、過度檢查18.15萬元。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福音醫院於2017年9月至2018年,通過無醫囑收費、超醫囑收費、過度檢查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38.86萬元。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銀川百合堂醫院於2017年至2018年,通過掛床住院、虛假檢查檢驗、虛記費用等方式騙取醫保基金18.01萬元。

國家醫保局還通報了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師姑莊社區衛生服務站購買虛假進貨發票騙取醫保基金案、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友好醫院騙取醫保基金案、上海市白茅嶺醫院騙取醫保基金案、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馬巷衛生院垵邊衛生所套換醫保編碼騙取醫保基金案、貴州省黔東南紅州兒童醫院騙取醫保基金案等5起典型案例。

相關部門已依法依規對涉案機構、人員進行處理。

據介紹,2018年9月起,國家醫保局會同國家衛健委、公安部、國家藥監局聯合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並組織開展飛行檢查。專項行動以來,各地加大打擊力度,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形成高壓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