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怎麼辦?該如何引導他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友應無用


我覺得,這個問題,下面的這位爸爸就做的很好。首先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

然後是告訴孩子,不用強迫自己,不開心等情緒是正常的。

接著告訴孩子,可以有哪些方法能夠趕走生氣,哪些方法是可以用的。只要不傷害別人或者傷害自己,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擺脫生氣的情緒。


接著告訴孩子,如何接納生氣,如果放下當時的情緒。最重要是告訴孩子,愛她!

最後告訴孩子,人需要底線,所有人都會尊重孩子!

我相信,經過這位爸爸的調整,他的孩子一定能成功擺脫生氣的情緒,併成為情緒的主人!


懶媽育兒路


要看孩子在哪一個階段。在孩子早期敏感期階段,有一個扔東西的敏感期,這個時候是孩子探索的時期,在發展自己各方面能力,家長將重要的東西收起來,不批評不責罰不鼓勵,也就是不強化,過了這個敏感期就好了。

如果孩子不在敏感期內,發脾氣扔東西。有兩個建議:

1.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情緒: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引導他描述自己的情緒,讓他知道自己是生氣了,還是鬱悶了,還是後悔了。這是疏解情緒的前提。



2.立規矩。不要打罵不要責備。在孩子扔東西之前,定好規矩,如果扔東西就收走他最愛的玩具之類的。如果孩子扔了,就默默的收走,或者拿走一件他最愛的玩具,放一段時間,孩子如果改正了,再還給他。不要孩子一哀求就心軟,這隻能強化錯誤行為。



3.正確的疏導情緒,可以讓孩子回房間。前提是房間是安全的環境。這樣孩子就能養成一個習慣,再有脾氣時自己回房間安靜一會兒。這時家長也不要去打擾和監督。如果孩子出來了,就熱情的歡迎他,將事情翻篇。習慣養成了,孩子就會知道,如果有情緒了,可以去一個安全的地方發洩。

孩子有情緒很正常,發脾氣也很正常,家長對待孩子應該堅定而和善,打罵解決不了問題。當然家長自己要做好榜樣,有了情緒之後,正確的疏解。只有家長是溫和的,有智慧的,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

希望能幫到題主。





HFLZ陳老師


孩子在小的時候大腦的前額葉皮層發育不完全,所以很容易控制不住脾氣。

當孩子鬧脾氣時,我們家長該怎麼做呢?

1.正確引導,認同孩子感受。

如:“你很生氣,因為……。媽媽也有這樣的時候,媽媽也感覺很生氣。”

2.抱抱孩子,越是孩子在行為不當的時候,越要多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如:“媽媽愛你,媽媽需要一個擁抱。”(此時無需多說話,就靜靜的抱著他。)

通過這兩步,孩子的心情很快就能好轉。第二天,在和孩子一起睡覺的時候,可以跟孩子商量下,“媽媽看你昨天發脾氣,扔了你心愛的玩具,你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讓你在生氣的時候,找到其他發洩脾氣的辦法呢?”

通過啟發式問題,讓孩子頭腦風暴一下,自己想出解決方案。

孩子可能會說:“我生氣的時候,打枕頭。”

“還有嗎?”

“我可以在紙上把心情畫出來。”

“嗯,還有嗎?”

“我還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冷靜一下。”

“嗯,寶貝兒一下子想出那麼多解決辦法,那下次再生氣的時候,咱們試試。”

如果孩子想不出辦法,家長可以提示他。孩子自己想出了辦法,很有成就感和價值感的。



Danny育兒


這幾天聽到某人家的大寶又扔東西了,把家裡最珍貴的瓷器砸得稀巴爛,雖然孩子只有兩三歲,但是卻是如此的調皮,他的爸爸媽媽10分的生氣,但是又不敢打孩子,對孩子是非常的溺愛。

就算瓷器是怎麼得珍貴,那也只是有價值的東西,這對父母推崇這一個信念,那就是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對孩子動手,好好的對待孩子。

但是他們同時又在想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呢,孩子總是喜歡在生氣的時候大喊大叫,有時候都喜歡砸東西,拿東西也就算了,關鍵是對自己的身體傷害最大,還有以後養成這樣的習慣怎麼辦呢?萬一長大後和別人打架打不贏,那麼自己的孩子就慘了。

在這樣的想法下,他們決定進行教育的方法學習,一定要好好的管教好學生,於是跟我進行了探討。

其實是最主要的進行這幾方面的引導就好了。

一,不要讓孩子有東西可以砸。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孩子沒有東西砸了,孩子也就不好去砸東西,就會嘗試著用其他方法去發洩自己的脾氣,這個時候我們就有機會去管理好孩子。

一定要將孩子往正確的方面引導砸東西,是一個壞習慣,一定要改,要不是他家又有錢的話,還對孩子這麼好,這個孩子早就被打死了。

如果我有這樣的孩子的話,我肯定還是選擇用棍棒來教育,想那麼多辦法幹嘛呢?還是打孩子比較有效。

那個時候孩子沒有東西可以去砸了,那有可能又哭又惱,有可能去嘗試著摔一些重的東西,但是他的力氣是非常的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不用管他,只要保證他的安全就好了。

久而久之他知道這樣胡鬧是沒有意義的,那麼我們就可以進行下一步。

二,教會孩子應該怎樣處理好自己的脾氣。

首先應該跟孩子講,每個人都有脾氣的,就像我們的天氣一樣,有時候出太陽就是晴天,有時候下雨就是陰天,聽了的那一天我們會感到很開心,下雨的那一天會感到非常的沉悶,這也就是自然應該有的。

雖然孩子是非常的喜歡生氣,但是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是下雨天,當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要選擇合理的方法去發洩,可以讓孩子去學一些畫畫,讓孩子去靜下來。

可以多讓孩子進行運動,當孩子運動累了,脾氣也就沒有了,只想好好的睡一覺,那麼他睡覺之後再一次醒來肯定就會忘記了,畢竟孩子是孩子,不會想太多的事情。


汪氏教育


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這種行為通常發生在學齡前的孩子身上,比如在吃飯、看書、玩玩具時都會因為不高興或者要求沒得到滿足就亂扔東西,包括扔飯菜、扔書和扔玩具等。

當然如果已經上了小學還有這樣的行為,那就是在孩子出現類似行為時沒有及時正確引導,造成孩子在表達情緒的方式上沒有得到提升和改善。

我們可以看到,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其實是兩件事情,一件是孩子在生氣,這是一種情緒,一件是孩子扔東西,這是行為。

我們要學會區別情緒和行為。通常來說,我們奉行這樣的原則:情緒無對錯,行為可調節。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要接納孩子的生氣情緒,允許孩子有表達生氣的權利。比如說,孩子搭積木時怎麼都搭不好,一生氣就把積木給扔得滿地都是。這時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對於自己搭不好積木有一種沮喪生氣的感覺,他會用扔東西生氣來表達自己的生氣。這時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可以抱抱孩子或拍拍他的肩膀,問問他:這個積木一直搭不好,讓你感覺有點沮喪,有點生氣,是不是?

當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接納,他的情緒就會慢慢平靜下來,這時候我們可以再教育孩子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生氣,但不可以亂扔東西。

比如當積木總是搭不好的時候,我們有哪些方法來解決?可以等會再來搭,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一起搭,也可以和別的小朋友共同想辦法等等。


鑫雨親子講師


遇到孩子生氣扔東西的時候,家長採取忽視的辦法試試,就是不理孩子,隨他扔去。等孩子不扔東西了,不生氣了,家長去抱抱孩子,安慰一下孩子。

孩子扔東西,也許不是因為生氣,而是想通過扔東西這個行為來引起家長的關注。家長平時對孩子關注少,孩子一扔東西,家長馬上就能關注孩子,孩子發現這一規律後,就會經常採用這種方式來引起家長的關注,家長不要小瞧孩子的機智,很小的寶寶就懂得用大哭來獲取媽媽的關注和抱抱。

孩子大一些後,獲取家長的關注方式也會多種多樣,比如扔東西、吐口水、穿鞋在床上或沙發上蹦跳等等,總之,孩子會用他們認為不錯的方式來吸引家長的關注,而這些行為在家長眼裡都是一些不好的、帶有破壞性質的行為,家長就會認為孩子調皮搗蛋,不好管教,其實孩子只是為了引起家長對自己的關注而已。


川寶的懶媽媽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和情緒會逐漸豐富和成熟,會懂得高興、憤怒、哭泣、害怕等等。在孩子撒小脾氣的時候,父母的重視和有效引導,無疑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非常重要。

在孩子生氣扔東西的時候,首先我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一上來就打罵小孩,或者以其他方式壓抑孩子的情緒。我們要心平氣和地教孩子認識有情緒是正常的,沒有對和錯,喜怒哀樂本就是人的正常情緒表現,我們要適當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孩子充分意識到父母是他們最好、最知心的朋友,所以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毫不保留地跟父母說。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要讓孩子意識到,我們願意跟他共情,願意聽他訴說。有什麼事情說出來就好了,何必跟東西過不去呢?


17育兒


《話說孩子的情緒管理》

孩子的情緒表達是正常的,但有兩個原則必須把握:一是要有度,不可肆意;二是要有自我規範意識,不可隨心所欲。前者是說要能控制,後者是說要有理由。

建議:從對孩子說“不”開始進行培養,且宜早不宜遲,且一次管住,不可反覆。





伊水緣


首先父母不能扔東西。


用戶1627271275


打地鼠玩兒累了,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