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村孩子拼命上大學,真的有必要嗎?能改變命運嗎?

趙燕格


質疑農村孩子拼命考大學的,理由是現在大學生嚴重過剩,畢業就是失業。其實,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有,但不是大大多數,他們變成啃老族,和他們在大學蹉跎歲月、不學無術密切相關。那些刻苦勤奮的大學生,個個都有很好的前途。

而農村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吃苦,深知父母供他們上大學的不易,因此大學期間都能非常認真。我有個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家庭困難,父母不識字。但這個學生一直成績優異,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獲過全國大賽獎勵,畢業後進入騰訊,如今生活在深圳。今年,他還在縣城為父母買了房,供妹妹上高中。


像這樣的例子不少。甘肅有個縣叫會寧,自然條件極差,也非常落後,但卻被稱為高考狀元縣,自恢復高考以來,會寧學子遍及全國幾乎所有的高校。每年,在外工作的會寧人匯給家鄉的錢款超過了會寧的財政收入。

可以說,因為高考,像會寧這樣的落後地區被改變。近年來,為了有更多農村孩子考入大學、重點大學,國家出臺了農村專項計劃,很多人藉此進入名牌大學,進而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

然而遺憾的是,廣大農村地區基礎教育水平低下,進入高中後學習上困難重重,高考上線率不高,很多人高考無望,只好去打工。也有不少繼續復讀,如前面提到的會寧,每年高考復讀生就是主力軍。

總之,要為那些拼命考大學的農村孩子加油鼓勁,他們以頑強意志和拼搏精神,改變了命運,也造福了家庭和家鄉。


學法與應試研究院


讀書改變命運,一直是真實的存在。但是,並不是大家都認可,現在網上又流傳了新的故事,說是學霸大學畢業後去面試,準備又準備,生怕面試失利。

而他的小學同學或者是初中同學,正愜意地躺在躺椅上,考慮要不要錄用這位學霸同學,因為小時候奪了自己的風頭。還有一個更流行的語錄,3000塊一個月,你根本找不到農民工,你只能找一個大學生。

看著這些讀書無用論的變種,我只能輕蔑一笑,讓相信的人去相信,讓不相信的人去努力,笑到最後的人,肯定不是那些小學初中沒畢業就出來混的人。

我不否認有這樣的小學初中沒畢業的就成為土豪的人的存在,但是,狗屎運很少,努力成功的很多,你是去每天做夢等著狗屎運呢,還是自己去努力爭取成功呢?答案自然也是自己選擇。

我有兩個叔叔,一個家裡只有一個孩子,讀到初中就不讀了,出去打工,幾年後,一個月拿到了六千多元,叔叔嬸嬸逢人便說孩子出息了。我這兄弟呢,也早早結婚生子了,這又是叔叔嬸嬸一個炫耀的閃光點。

他們炫耀時,總是拿我的小叔家對比。小叔家兩個孩子,一個讀高中,一個讀大學。一個農民家庭,供養兩個學生,確實不易,經濟上自然不如二叔。小叔幾次找我,意思是讓我勸說兩個孩子其中的一個,放棄學業,回家幫著家裡賺錢。

我自然不會這樣做,只會幫倒忙,堅定兩個弟弟妹妹的讀書信念。對於小叔,我告訴他,人生是長跑,別看眼前,眼光放遠些,看到的風景是不一樣的。

現在,小叔家的兩個孩子都已經大學畢業了,都從事電子電器行業的研發工作,男孩被派到澳洲,僅從工資待遇上來說,一個人的月工資,是二叔家孩子的二十多倍。何況,工作的體面,談吐的不俗,幹練的氣質,根本不是二叔家的農民工弟弟可比的。

你說,這不是改變命運嗎?小叔家的妹妹也挺好,在好空調工作,那待遇不用說,剛入職就是我這個資深教師的兩三倍,這命運,也應該算改變了吧?

二叔二嬸早就找不到炫耀的資本了,小叔小嬸一句不說,在村裡走到哪裡,都是引來羨慕的目光。

任何時候,不要懷疑讀書能改變命運,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這話也許功利,但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內在之美精神之美。物質和精神的豐收,都有可能從書中獲取,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不讀書,連很多地方的門檻都沒資格跨,而這些地方,只會越來越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跨國公司……都是!


當代師說


農村孩子拼命上大學,太有必要了,確實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就是從農村考學出來的,我們家當年底子薄,父親身體不好,但父母要供我姐和我上學。我們姐弟倆先後考上大學,也算是當年村裡獨此一家,是全村恢復高考後的第一、二個本科大學生。家裡每年從地裡產出的收入實在有限,左節約右節省,精打細算才得以支撐下來。現在雖說混得不好,但比較那些沒上過大學的同村夥伴來說,確實層次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可以說是上大學改變我自己的命運。

一、不考大學的農家子弟在底層的概率很大。如果初中畢業就去打工的話,那麼這時你不過十五歲左右,無任何專業知識和技能。稍正規的企業還不能接受你打工,有用童工之嫌。你能找的工作無非不就是從事流水線工作或者在建築工地幹苦力。這些崗位都是勞動密集型崗位,無技術可言,做多久也學不到什麼技術,沒有提升空間。更可悲的是,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些崗位遲早會被機器人代替,你離下崗不遠了。當然也有通過努力,取得成功的,但那樣的概率比較少,大部分人還會在底層生活,而且還會代際傳遞。

二、農村孩子大學畢業初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現在大學畢業生工作不容易找,工資待遇低。好不容易大學畢業了,但工作真不容易找,800萬畢業生求職競爭激烈。農村孩子在家庭無背景,社會無人脈的情況下,找一個收入高的工作非常難。除非你是985重點高校畢業生,還有機會通過校招進較高薪水的單位工作,要麼你有人脈資源,通過關係進到好的單位。但是農村的孩子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如果在中學時努力去考名校,名校畢業生自帶光環,就業之路很流暢。假如孩子在大學學習更努力些,如果有可能就去考研,提升學歷層次,同樣機會更多。在就業時,就要比別人更能吃苦,勤于思考,同樣會在職場做好。經過一定時間的積澱,農民的孩子完全可以紮根城市,過上較舒適的生活。

三、讀完大學的孩子會有更精彩的人生。表面看,農村家庭用盡積蓄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工資待遇跟普通民工差不多,這個學是不是白上了,實際上是有很大差距的。上完大學後,孩子的眼界更高了,格局更大了,學習能力更強,同時也學到了專業知識,這些在將來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人生。在經過幾年職場打拼後,大學畢業生更容易獲得升職、加薪,更有可能抓住機會創業成功。更重要的是,當你上完大學後,將來你的孩子的起點會提高了,站在你的肩膀上向上起跳時,會走得更遠,代際傳遞會讓你的孩子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知識改變命運,農村孩子上大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努力吧,今天的付出,在明天就會收穫成功,將來的你會感謝今天的你。

良心老師


我是1980年代初期上大學的,那個時候還是計劃經濟年代,大學錄取的人數很少,我那一年,全國高考錄取28萬多人,江蘇省錄取一萬多人。上了大學國家給助學金,是包分配包就業的。我們同學中有許多農村來的同學畢業後確實改變了命運,改變了人生,甚至全家的境遇都得以改變。

但是到了市場經濟的今天,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今天,大學擴招,錄取的人數已經很多了,如果僅僅是上了大學,而沒有真才實學,也不能改變命運,改變自己的人生的。一定要有真才實學,要有自己的特長才能在當今社會立足。當然,上了大學(包括中高職)總比不上學要好,機會會更多。


莊家漢喝寶豐酒


我就是你說的那個農村孩子,我就是你說的那個拼命考上大學的人,有沒有必要,心裡清楚得很,能不能改變命運,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改變了。

我家裡是農村的,而且還是很窮的那種家庭,另外,我還是單親,所以,我中小學都是農村上的,如果,我初中沒有考上縣城一中,我現在肯定在外面的某一家工廠上班呢,那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所以,我初中的時候,很是努力,就是為了讓自己繼續讀下去。

高中的時候,我第一次考的不好,但我還是不想出去打工,我要繼續讀書,好在第二次上來了。

其中,上學是花了家裡不少錢,但像我這樣的,就算不上學,攢那幾萬塊錢又能做什麼呢?給我找個好工作?還是給我找個好對象?房子都蓋不起來吧。

但我上學過後呢?我獲得了一些知識,也通過上學找到了女友,至於未來,我很期待,我覺得未來很光明,而不是說繼續在廠裡每天重複機械的做著沒意義的工作,我不想一天工作12小時,因此,我要讀書,大學出來過後,找一個一天八小時的工作,應該是能做到的吧,而且工資也不一定有廠裡的少啊。

最後,和我同齡的小夥伴,他已經結婚了,這些年,他也掙了不少錢,但那又怎樣呢,好戲還在後面呢,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嗯,看看我們以後誰更好吧,加油。

不上學,我可能就是這樣的工作



行者雷窮遊中國


我的窮得沒有飯吃,別人說我的兩個孩子聰明沒有用,沒有錢讀,聰明可以貨款,腦袋貨款不了,為了我的兩個孩子能夠讀大學我做兩份工作,雖然累,想到我的女兒和兒子就開心,名言說,人生最大貧困,莫過於知識貧困。有了知識才有三頭六肩。我奮鬥九年我的女兒和兒子都大學畢業了,雖然本科我也開心!是金子無論是名牌,還是不是名牌都會發光的。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讀書也是一樣。我的兩個孩子改變了命運。也好找工作,也可以趕時代潮流。文肓被時代拋棄。


雪花的回憶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可以肯定的!

“寒門出英才”,我有個叫哥哥的,祖輩以種田為業,家裡也窮,生有倆兒子,大兒子高中畢業後經商,二兒子則考上了醫科大學,現在南昌一所醫院當醫生。這是典型的上大學改變命運的例子,而且家況也因此改變,如今,他在農村為父母建了一座小樓房。

只有宿命論者才相信命運是不可改變的,但我們不是宿命論者,事實證明改變命運只是時間和機遇問題。只要你夠努力,別說考上大學,考上高中也可以改變命運。

也許有人會說,考大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現在的大學生多如牛毛,大學生幹底層為生的也有。也是,北大才子賣豬肉的陳生,相信好多人也知道,北大才子賣肉,這叫什麼命?但是他把賣豬肉做到極致,如今成立了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如果陳生不是北大學生,他有今天的成績嗎?北大,就是他的資本!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打地洞,正因為如此,我們農村的孩子才要拼命考上大學,才能改變命運!拼命,絕對有必要!



凡人de煩事


螢火蟲你好,回答你,我是農村長大的,七十年代初中生,初二畢業,哪個年代沒有初三和高三畢業,初二畢業後在農業生產隊勞動二年,到了十八歲當兵入伍,在部隊服兵役四年,我們連隊有九個高中畢業生,全考上軍校,我也參加考試就差二分,因為沒上高中,復員回家成家後,夫婦兩生了二個孩子,當時我想等孩子上學了一定供他上大學,現二孩子大學畢業工作了都成家了,我在農村生活,在農村發展,還是城市發展,必須供孩子上大學,因為現科技社會文盲只能說是盲人。


用真心交朋友1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可以這樣的說:知識改變命運!農村孩子的確要想盡辦法上大學,不然,一生無法改變打蠻工,做苦力,收入少的命運。我舉個例子,我家鄉一個村子,自從國家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的40年裡,初步統計,小學畢業的有100多人,初中畢業的有300來人,高中畢業的不到100人,大學畢業的只有30來人。從就業來看,高中畢業的比小學到初中的人要好,工資要高,而大學畢業的人更是樓上樓裡了,那些高中畢業以下的人,目前工資一個月最多的6000多元,最少的的3000多元,而大學畢業的人,多半是這設計師,那工程師,國家公務員,高管之類的,最高月工資達到幾萬元之多,最少也有一萬多元。那些沒讀多少書的人至今還是村裡的貧困戶,而那些大學生早已成了當地的富人。所以,我還是贊成但凡讀書之人,還是要讀大學,讀研究生更好!


湖北大老方


讀書未必會改變命運,但卻能提升自己

1990年我出生於沂蒙山區的的某村莊,上有一個哥哥。父母老實本分,即便將步入花甲之年,眼神中仍充滿單純、善良,好吧,也有些木訥。家裡靠種地、經營小賣部為生,期間父親養過牛、賣過布、販過豬,雖然涉足較多,但由於父親憨厚並不精於算計,家境沒能得到質的改善,勉強解決溫飽。

遺傳父母,我是那種特別笨的人,學前班的時候老是寫不好“2”這個數字,為了練習,我寫到半夜。小學是在自己村裡讀的,一直讀到二年級,數學有一次考到了99分,轟動了村莊,被村裡稱為 “神童”。從這時候起父母覺得我是個讀書的料,對我寄予厚望,有了高看,也就有了我的努力。雖然家裡並不寬敞,但是父親還是給我佈置了一個小屋當作“書房”(在堆糧食的屋裡放了四塊空心磚)。那時候淘氣,正值學騎自行車的年紀,所以書房沒怎麼利用起來。

三年級是到鄰村的聯小讀的,四年級的時候學校實施自願寄宿制度,住校上早晚自習並配備老師教學,但需要多交100元的費用,在2000年的農村那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父母卻毫不猶豫讓我寄宿,就這樣一直讀到了5年級。這時候的我不過是感覺學習好可以跟別人不一樣,老師看重、父母疼愛,並沒有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和想法。

初中的時候,到鎮駐地去讀書,一個星期回家一次,父親隔三差五的給我送好吃的,說給我補充營養。父母重視,但我的成績很大起伏,從入學到初二上學期,成績最好的時候能排全年級12,初三上學期100開外。因為初中有了英語,有了幾何,有了化學和物理。聽我母親說,有一次班主任在集上碰到我父親,說我成績處於邊緣地界,努努力興許能考上高中,父親回家一夜未睡。直到初中畢業,我讀書的目的就是不讓父母失望,沒有那種改變命運的想法。

勉強入讀高中,高一上學期處於班裡中游,文理分科後,每天5點半起,晚上10點睡,有時候也會挑燈夜戰,成績就這樣慢慢到班裡前10,但英語語文成績一直不穩定,在高中階段,無論家裡還是老師一直在灌輸一個思想,考上本科就徹底走出農村,不用下地幹活了,我包括班裡的其他孩子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奮鬥著。第一次高考失利,復讀期間更賣力讀書,第二次終於過了一本線。在這一刻我是真正感覺讀書能改變命運,因為從未出過縣城,想走得遠一些,所以我報考東北,為了好找工作,我選擇學習會計學。

到了大學之後,我覺得我發達了,內心有些膨脹,但待人接物扭扭捏捏,外表放蕩不羈,內心脆弱如紙,入學生會、社團接連失敗。當時覺得沒有什麼,反正畢業之後有份好工作等著,但大三上學期去了一次招聘會才意識到,原來就業那麼的艱難。那時候我還覺得是因為讀書不夠。

於是大三下學期我決定輔修法學,並決定考研,並於考研當年順利通過了司法考試,在研究生階段我還是認為得多讀書、多學習,於是報考了注會,並順利通過會計和經濟法。一直到考公面試、論文答辯我才意識到讀書確實讓我走出了農村,但內心的保守與膽怯、思維的僵化、眼光的短淺和見識的粗鄙卻沒能得到轉變。

讀書不一定改變命運,因為如果只擁有知識而不懂得運用,不能根據具體情境的變化而靈活應用,不能因知識的增長而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只是被動、悲觀的接受別人的安排,那麼讀書並不能改變命運,充其量就是一個見識粗鄙、憤世嫉俗、易走極端的迂腐書生。

難道就不該讀書嗎?不是,我是用我的經歷在訴說、在呼籲,一定要懂得轉化和應用知識,書必須得讀,書一定要讀,因為只有讀書,才有可能運用知識,讀書是運用的前提。

所以必須拼命讀書。讀書不一定能改變你的命運,但最起碼能提升自己,進而改變命運。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請關注“考研過來的基層90後”。請轉發給需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