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过年走亲戚都带上小孩一起,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带小孩子去亲戚家拜年了?

建行渐远


小时候家里住的还是那种老式的土房子,日子过得并不是很富裕,平日里能吃饱饭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事情了。所以那个时候最令我开心的事情便是过春节串门走亲戚,那是因为春节走亲戚不仅仅能够吃饱饭而且还有很多的糖果可以吃。




以前的糖果样式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家里人自制的,我们用玉米和油果混在一起熬制油糖,然后等油糖晾干了之后拿来炒米泡那味道简直是妙不可言。这么多年过去了偶尔走在街上看见那些手工炒米泡的商贩,我都要停下来久久的观望,看着他那熟练的手法我不时的会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嘴角微微的扬起会心的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不是有点傻。

以前农村过年走亲戚的时候都要带上小孩,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带小孩去亲戚家拜年呢?



第一点:春节串门走亲戚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很安全。众所周知小孩子天生就有着一颗非常好奇的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他觉得好玩有趣都要过去碰碰看看。正月里串门走亲戚的人或车都特别的多,偶尔家长一不注意孩子哪里磕着或是碰着可不是一件闹着玩的事情。

第二点: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时候过年串门走亲戚仿佛就如同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大家为了赶时间一个上午都要跑三四家甚至是四五家的亲戚朋友。每次上门被问到大过年的又不是很忙为什么都不留在这里吃饭呢?此时大家就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他们都异口同声的回答家里还有事这两天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像这种情况带上小孩不免会非常的麻烦。


第三点: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家里也从来都不缺吃的不缺穿的,所以过年串门走亲戚小孩子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好。首先在家里吃饭非常的规律而且不会乱吃一些其它的零食,小孩子他自己并不知道什么,只要有零食那绝对不吃饭,这无形中留给我们大人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先说一下今年自己的经历,婆家附近有个老公大伯的孙子年前结婚。这是前提。两家关系不错,每年初一都去他家拜年,他家俩孩子,最小的十六岁,我家也俩大的十岁,小的四岁,最近几年是属于钱换钱的状态,你给我娃一百,我也给你娃一百。今年,他家新媳妇第一年过年,按我们这儿的规矩,新媳妇去走亲戚拜年是要给新媳妇压岁钱的,但新媳妇并没有去我家,去我婆婆家,婆婆也是给了压岁钱的。这是前话。在我们一家四口按往年的习惯去大伯家拜年时,微妙的情形出现了,之前都是他家人热情的在一楼等着我们的到来,今年全家都在二楼,上楼后气氛略显尴尬,嫂子给我家发了红包,我碍于情面分别给新媳妇和他家二女儿分别发了一百的压岁钱,回家一看我家孩子的红包是五十。从数字上看到些亲戚微妙的小心思,自己并不是很在意钱的人,但是自己还是觉得下次肯定不会带孩子去了。本来是图趁过年跟难得见面的亲戚促进下感情,结果因为压岁钱的问题被藏了小心思,实在没意思。带着孩子去本来就心疼孩子回去受罪:路远孩子晕车,回去后天冷孩子易生病。经过今年我决定还是不带孩子去了,自己不缺这钱,也不想亲戚因为压岁钱尴尬,更不想孩子受罪,真正感情好的亲戚也不会因此计较的。


赶着勒勒车1


过去农农村过年走亲戚都带上小孩子一起,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带小孩子去亲戚家拜年了?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的时候去亲戚家拜年,既有压岁钱收,还能跟着亲戚家的哥哥姐姐一起玩。但是最近几年,很多人在走亲戚的时候都不喜欢带小孩子去,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现在儿童娱乐设施太多。记得小时候一到了寒假暑假,除了在家吃口饭以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外面疯跑,夏天晒的黢黑,冬天冻的手脚生疮。现在不仅是县城小孩子玩耍的地方太多,每家每户除了电视以外,手机电脑应有尽有,即使不跟着大人一起走亲戚小孩子们在家里也有玩的地方,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将孩子留在家里玩自己走亲戚。



原因二,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高,不用像以前一样走亲戚时改善生活。记得以前家里除了在来亲戚的时候能买肉以外,就剩下过年过节,所以小时候特别希望家里来亲戚或者起走亲戚,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平时猪肉牛肉不断,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靠走亲戚来吃肉改善生活了。


原因三,小孩子太闹,影响大人交流。现在因为大家平时都忙着上班,只有过年这几天能走亲戚来沟通感情,但是带着孩子走亲戚的话,小孩子吵着大人没办法说事情,玩一会就闹着走,实属让大人心烦,所以很多大人干脆不带孩子自己想待到几点就待到几点再回家。

个人觉得还是带小孩子走亲戚比较好,一是小孩子在一起玩闹更加热闹,更像过年,二是现在独生子女太多,和亲戚家孩子见得少,彼此就很生疏,如果经常见面的话就会觉得关系特别近,互相便有个照应。你们觉得呢?


小马话三农


过去农村人们过年,家里孩子也多,热闹,大年初二走亲戚,路上都会看到,一家几口,带着孩子,一块去拜年,我小时候初二,吃完早饭,妈妈收拾完礼品,我和姐姐妈妈爸爸,一家四口就上舅舅家,那会外婆还在世,外公去世的早,已经记不清了,老早表哥表弟表妹们都在大舅家了,大家能聚一块,虽然那时候没有太多娱乐项目,跟别说手机,网吧,等等,有说有笑,表哥带着我们几个表弟,在外面放炮,那时候已经觉得很开心高兴。


几个姨帮忙给外婆做饭,一大桌子菜,快到中午吃饭点,大家围坐一桌,我们孙子辈,开始向外婆跪拜磕头,拜年,那时外婆已经快七十了,外婆是地道朴实得农家女,一辈子受苦,晚年能看到我们这些孙子外孙,心里高兴,虽然那时压岁钱很少,就一毛五毛最多一块,不像现在红包五十一百等等,无论多少大家开心主要。

现在社会发展,国家计划生育提倡,少生孩子多致富,我是一名八零后,家里就一个孩子,现在基本每家都差不多,一个两,不像以前五六个,人口数量比过去少,过年拜年,红包比得比谁多,一家一个孩子,去别人家碰上两个三个,不给红包不好意思,起码红包就得三个一百,干脆就不带。还有就是选择年轻人工作忙,带着孩子路上也嫌麻烦,路上车多不安全。去了送完礼就走不停留。



过年拜年就是拉近亲戚亲情距离,带不带孩子在于自己,愿意带着也好,高高兴兴一家人,长辈们看见孩子也开心,一辈辈后继有人。


西府农人


过去农村过年走亲戚会带上小孩一路,为啥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带着小孩子去走亲戚了

走亲戚,从前至今都在流传,也是一个比较注重的礼节,每到大年初二开始,马路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几乎都是走亲戚,去七大姑八大姨家,搁在以前去亲戚家,带着小孩是常事,但是现在却很少带小孩了



红包成了大人之间的一种话柄

小的时候,去亲戚都会带上小孩,为啥呢,那时候家庭情况都不是很好,小孩之间互万也比较少,因为那时每个小孩有自己的小玩具也比较少,在一起玩也少,走亲戚就带着去了。一般在18周岁前都是要给红包的,不管10块,20块都有,那时候的红包是少点,和现在的条件是有差距的。

但是现在条件好了,交通也发达了,反而去亲戚家带小孩却少了。农村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一般不想轻易占别人便宜。为啥这么说,你带着个小孩去亲戚家,亲戚就得给小孩包个红包,不包吧,心里总会念叨。不管怎样,双方心里都会有点不愉快,你认为这样好吗

昨天去舅舅家,和家里弟弟两个人带了点礼品,去拜个年,吃个饭,和舅舅们坐下来一起聊聊天,这种气氛反而比起小时候那种气氛更加亲密了,没有小时候那种带有“利益”性的氛围了,这样更加好。



孩子之间会因为小事吵架

过年期间的热闹多都是小孩之间的热闹,你带个小孩,他带个小孩,孩子之间的气氛就起来了,但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是过年还是平时,有可能为一个小玩具或者零食都会引起吵架或者哭闹,这样反而觉得不带小孩更好。



从小让孩子对亲戚间有情感

可选择性的走亲戚带小孩,为啥这么说,说个笑话,家里有个亲戚,家里一个男孩,从小在外地打工,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几乎没有回来过,孩子都快要成家了,家里的亲戚居然不认识,直到结婚那天还要家里人一个个给介绍,这就是为啥说让孩子从小对亲戚有情感

总之,带小孩走亲戚,可以适当的带小孩走,有选择性的带小孩走亲戚,你觉得呢


农村身边事


最主要的是有一批妈妈会害怕,很多时候只有养了孩子的人才会真正理解那个两岁多讨人嫌的年龄,带亲戚家万一犯错你管不管?爷爷奶奶辈的疼孩子,舍不得孩子哭,叔叔阿姨辈的不说孩子(虽然网上好多人都会说看到熊孩子打一顿打父母一顿,但是现实中大家还是很温柔的,真的打的很少但是他们心理多憋屈?),然后爸爸妈妈如果说孩子了他在亲戚家里哇哇大哭晦气么?吵么?不说还笑嘻嘻的怎么管孩子?那么这时候作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父母会怎么选择呢,我会选择宁可不带过去,等幼儿园中班了讲道理懂事了再带出去玩,又懂礼貌又乖巧才是受人欢迎的,也是最能调节气氛的。然后同时如果路程远了,打车不方便坐公共交通孩子也是一个隐患,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可是他们又不是机器,说一遍教一遍就可以的,所以说小孩子不带出去拜年很正常,也请长辈们不用想太多,等娃儿们大一点儿了自然会带来的。


明太鱼4


这个问题叫我想起以前随父亲拜年走亲戚的情景。

父亲兄弟四个,每家一个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叔伯兄弟姐妹也是四个,这样拜起年来就很热闹了,特别是我们这帮小孩,无论到哪都玩得很尽兴。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早已人事全非,当年常去拜年的父亲的姑姑们已经“走”了一个,另一个也没有老伴了,父亲和他的兄弟们现在每年只是去简单拜一下就走,再也没有当年的热闹与欢乐了。

现在的年轻人拜年不带小孩,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没有以前过年那种大家欢的氛围或意识了。

现在不少人只是拎点东西,拜个年就走,连老婆都不带,别说孩子了。

以前父亲带我上邻村亲戚家拜年,总是慢悠悠的,从上午八九点钟到,吃了午饭之后,大人们接着打麻将,小孩们继续放鞭炮,还要再玩几个小时,基本上把晚饭也解决了再走。

现在,连拜年也快节奏化了。



二是嫌麻烦。

以前带孩子是传统习惯,还能挣个红包压岁钱,现在谁还在乎那点压岁钱啊?孩子越小带着还越麻烦,能不带就不带吧。

三是见兄弟们或别人不带,那自己也不带了。

我身边就有不少这种情况。拜年队伍一年比一年精简。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拜年都带着孩子的,其实多带孩子拜年,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至少能把中国人拜年的传统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一代代传下去吧。


耕读老王


过去农农村过年走亲戚都带上小孩子一起,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带小孩子去亲戚家拜年了?

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年轻人都带孩子去亲戚家拜年吧,我每年都是带孩子去拜年的,过去和现在好像没什么区别,记得小时候,我们几兄妹特别喜欢跟父母去拜年的,过年只有短短的那几天,由于时间有点紧,有很多亲戚家都没有去拜访了,因为父母没空要去工作了,所以我们小孩子就跟着奶奶去亲戚拜年的,恨不得走遍全部亲戚家。小孩子过年那么爱去亲戚家拜年是因为有红包拿,拿到红包钱就去买炮仗来玩,还有买自己喜欢的零食。



现在年轻人都不带孩子去亲戚家拜年,确实有这情况,我觉得还是占据少数吧,毕竟很多父母都带孩子去拜年的。我觉得现在年轻人不带孩子去拜年的原因是:

1.现在很多家庭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人们收入有待提高,自己不差那几个钱,不像过去,家里比较贫穷,包红包也是一两毛,现在就没那么在意了,别说小孩子不愿去,现在有些年轻人也不愿意去拜年,就算去也是随便走过场,放下礼品就走了。

2.小孩子去亲戚家拜年老是吵着回家,很多孩子跟父母去亲戚家,饭还没吃,自家孩子就吵着要回家了,因为孩子对亲戚家环境比较陌生,不喜欢待太久,还是喜欢在自己家里。所以有些父母干脆就不带孩子去拜年了。在我们农村,就算不带孩子去拜年,亲戚也会给红包让父母带回来给孩子的。

3.现在孩子的娱乐活动比较多,不喜欢去拜年这么枯燥,孩子们都爱自己去玩耍,还有喜欢在家玩手机,玩玩具,看电视等等。

你去亲戚家拜年带不带孩子去呢?


三农天地


问:过去农村过年走亲戚会带上小孩一路,为啥现在的年轻人都愿意带着小孩子去走亲戚了?

想起小时候去拜年,那场景想在想来都感觉不好意思,一到亲戚家,糖果盘里就被我们抢得一干二净。

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刺楸】,了解更多农村趣闻趣事。

而现在倒好,亲戚们都备好了糖,等着孩子们去了一把一把地分,可都派发不出去了,因为虽然老人们还留着小时候的味道,而以前的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的孩子却不太愿意走亲戚了。

过去过年走亲戚都喜欢把小孩带去,但现在却有些年轻人不愿带着小孩走人户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经济社会弱化了亲戚间的联系,亲情淡化

传统的习惯会随着时代浪潮和精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瓦解,传统的社交文化会不断发生改变。



由此一来,亲戚间的联系虽有赖于发达的通讯也在弱化,以前那种走亲戚住好几天的现象很难再现。有些亲戚甚至会嫌弃带的孩子多。

二、红包导致走亲戚的味道变了,怕因此而出现不愉快

想带孩子一起走亲戚拜年,但就怕对方给红包,弄得来带孩子就是想讨要红包一样,所以索性就不带孩子了。
在刺楸老家,只要是学生和还没参加工作的,亲戚一般都给红包,有时即便孩子没去,某些亲戚照样给红包。

有些地方过年给晚辈压岁钱的规矩很奇特,比如后掏压岁钱的一定要超过先掏的,刺楸认为如此一来就会哄抬压岁钱,导致一年比一年高。

刺楸曾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为了不亏钱,有个亲戚每年都抢着先掏压岁钱,因此年年都能多收钱。

有一年带着他的2个孩子来我们家,恰好我家小孩都出去玩,要等到中午吃饭时才会回来。我老婆给他孩子压岁钱,他说什么也不要「2个孩子都快小学毕业了,不能再要压岁钱了。」反正理由一大堆,结果那一年都互没给对方孩子压岁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第二年刚见面他就急忙掏出红包给我家小孩,想拦都拦不住,说什么是给孩子买鞭炮玩的,又不是给你们大人的。』



另外,如果亲戚给了自己小孩压岁钱,自己也需给对方孩子发。例如在农村回后家,如果舅子很多的话,每个舅子两三个小孩,即便每个孩子给一百,也遭不住,而不带孩子的话就谁也不用给谁掏红包压岁钱了。

三、假期少,走亲戚就犹如赶场,带着孩子多有不便


现在春节假期少,而亲戚多,在刺楸老家,有些人走亲戚变成了开车派发礼品,到了亲戚家放下东西就走,甚至连一杯茶也不喝。有些甚至以不好停车为由,开车到楼下后直接让亲戚下楼拿拜年的礼物,给了就走了。

这是因为时间紧,一天要拜好几家亲戚。再像以前每家走一天的话,假期根本就不够用,为了快一点就不带孩子了。

如果孩子还小的话,带着宝宝多有不便,而孩子大点的话,又有讨压岁钱的嫌疑。另外,路上如果发生堵车,就更觉得很麻烦了。

三、农村小孩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减轻了走亲戚的欲望

现在好些农村孩子不喜欢走亲戚,亲情也在淡化了。

除了年轻人不愿带自己孩子孩子走亲戚外,现在农村小孩的娱乐方式与过去相比更丰富多彩,平时与过年都一样,已没了走亲戚的动力。电视机和其他玩具已让农村小孩整天形影不离,自然不愿动。

刺楸觉得拜年还是带孩子较好,最起码能让孩子明白亲情关系,如果去走亲戚拜年连孩子都不愿带,长此以往,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搞不清楚,甚至连如何称呼都不知道,亲情也就自然淡化了。



如果怕觉得带孩子是为了赚红包压岁钱,那可以事先都讲好互不给,或者给个小红包图个吉利即可。

以上就是刺楸对农村过年走亲戚不带小孩的看法,如果觉得回答得不错就点个赞,并顺便关注一下吧,谢谢。

刺楸


过去农村过年走亲戚都带上小孩一起,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不带小孩子去亲戚家拜年了?

过年家家都会准备一些瓜子、花生、糖、水果等一些小吃,招待来拜年的人。过去的农村穷,有些人家连糖、水果都是奢侈品。带小孩去拜年一是有压岁钱,二是能吃到别人家准备的糖和水果。

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过年的零食也是各种各样。平时各种零食不断的的小孩,对现在的花生、瓜子、糖早已不屑一顾。过年带小孩去拜年,亲戚免不了给压岁钱。过去农村孩子多,别人给你家孩子压岁钱,你也要给他的孩子压岁钱,相互不欠。现在农村孩子少, 压岁钱给少了不入眼,给多了又只出不进。于是大家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去亲戚家拜年尽量别带孩子,免得难为亲戚。

现在的小孩子过年就知道低头拿着手机玩,亲戚家去拜年,叫声叔叔、阿姨头都不抬。父母教育也听不进去,干脆过年走亲戚都不带小孩,免得让亲戚以为自己没有把孩子教育好。

过年走亲访友建议父母还是把孩子带上,父母这代人和亲戚感情很深,孩子如果不沟通交流,下一代人的亲情也就疏远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关注评论,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