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Fw-190战斗机,福克沃尔夫190,绰号:百舌鸟或屠夫之鸟,是二战中后期德国生产的单座单发平直单翼全金属活塞式多用途战斗机,是二战中后期经典战机之一。

就像汽车分各种类型,战机也有不同的种类,如果说BF-109是轻型战机,那Fw-190则属于多用途战机,这类战机主要用于对地对空对海三方面进行支援作战,Fw-190作为一款多用途战斗机,性能出众,而对地方面可在机身主体下挂载四枚炸弹,机翼下还可挂载两个火箭弹发射器,能对地面部队造成重创,火力不弱于攻击机。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Fw-190战斗机由德国库尔特·谭克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设计,由不莱梅的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厂建造,1939年6月1日首飞,1941年8月首次投入战斗,总产量约为20000架。与以往的战机不同的是Fw-190采用的并非是当时普遍的液冷式发动机,而是采用星冷式发动机,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导致很多德国军官和科学家,都不看好这款战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作品,但是后来Fw-190用傲人的战绩证明自身的价值,也改变了德国军界的看法。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当时Fw-190搭载的是宝马公司生产的BMW801C发动机,火力方Fw-190搭载2挺MG13机炮,翼根处2挺MG151/20机炮,翼内2挺MK108或2挺MG151/20机炮。这种火力在当时是相当恐怖的,火力全开之下没有任何飞机能够承受住Fw-190倾泻下的弹雨,Fw-190也出现了改型,A1,A2,A3,A8以及后期的TA-152等等。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Fw-190A1是当时第一种装备德军的Fw-190,装备了BMW 801D-2发动机,被赋予Fw-190A-1/U-1的编号,但仍然存在发动机过热和失火的问题,这一度令德国军方和设计师很头疼。

A2是Fw-190系列的第二种改型,采用改进的BMW 802C-2 发动机。在这个型号上,发动机后组气缸过热的问题通过简单地在发动机罩两侧开设通风槽而得到彻底解决。与A1相比A2的火力更强,机动性能更加灵活,载弹量和航程也更大,很好地适应德军当时的需求,因此在A2上也陆续出现了很多德军王牌的身影。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1942年,Fw-190开始采用一种更大功率的发动机BMW 801D-2,因此衍生出一种新型号Fw 190A-3出现了。由于更高的压缩比和采用了更高压力的压缩机,BMW 801D-2 的功率增大到 1730 千瓦。而自此以后,Fw-190便开始走向另一条路,开始为一个更大的计划而不管改装完善,将武器和设备组合,扩大 Fw-190 的作战能力,使之不止是扮演战斗机的角色。

而要说Fw-190最经典的版本,小编个人觉得还是A8,是Fw-190家族当中机动性最极致的一位,火力也是相当不俗,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都是照打不误,该型配备了"额外的紧急动力"装置,将动力提升至1870hp,火力方面装备了 两门13mm MG131机枪(机鼻)(备弹量600发),两门20mm MG151/20E机炮(翼根) (备弹量500发),另外还有两门20mm MG151/20E机炮(机翼) (备弹量280发),同时还可外挂炸弹500kg,战斗力是相当恐怖。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至于后期的Ta152等型号,虽说也很强势,但过长的机鼻和机翼使得外观有些不太美观,因此在这里不做评论了,战争后期由于喷气式飞机的不断出现,Fw-190也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德军的“屠夫之鸟”——FW-1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