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老師和接送校車的老師都評上高級了,而一線教師沒有評上,你怎麼看?

用戶3933248822300


高級教師去後勤工作,去接送校車,這很正常,還有不少高級教師一評上職稱,就甩手不幹,請假回家休息的呢!

究其原因,可能和職稱評聘有一定關係。高級教師職稱想再高一級,評上教授級正高,難於上青天。不僅名額太少,一個縣一年能有兩三個評上就不錯了,而且條件苛刻,據說要出個人成果集(出一本書),還要省級比賽一等獎。好多高級教師望塵莫及,進而對工作缺乏熱情,能混則混,以至找出各種藉口少上課或直接離開教學一線,比如去了後勤或去接送校車。

廣大的中級職稱教學者何嘗不同樣如此呢?面對學校每年可憐的高級職稱名額,面對那些巧於經營的精明的"優秀工作者",他們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失去了教研的激情,身在教學一線,對自身進步已無要求,好在他們的職業良心還在,仍會像老黃牛一樣默默耕耘,希望用學生的進步證明自己,贏得尊嚴。

當然,我們也不能患上紅眼病,這些不在教學一線的高級教師,想當年,不少人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在幹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才功成名就的,還有就是不少老師評上高級了,年齡大了,眼花了,聽力也不行了,身體原因只能到後勤、教輔部門工作,人都有老的時候,我們應該祝福他們。

目前,職稱評審明顯弊大於利,職稱改革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社會也出現了多種聲音,呼籲直接取消者有之,呼籲按教齡取酬者有之,期待最終的改革措施能順應民心,有利教育長遠發展,那麼中華之崛起,民族之復興指日可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微風老師


後勤老師和接送校車的老師都評上高級了,而一線教師沒有評上,看起來確實不正常,但事實上卻普遍存在。你可能覺得不公平,也可能感到很無奈,我覺得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一線老師評上高級職稱後因年紀大轉後勤崗。有些一線老師,在教書育人方面很不錯的,因此評上了高級職稱,但隨著年紀的增大,覺得在教學一線有些吃力了,於是學校照顧轉到了後勤崗。那麼這樣的在後勤工作的高級教師,比還在一線工作的老師先評上高級教師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他們年紀大,也曾是一線教師,先評上不是很應該嗎?可能也會有人會覺得你都是高級教師了,不在一線教學,不是浪費人才嗎?要知道,人都是會有老的一天,人年紀大了在一線教學其實也不是很受學生歡迎,而自己也會有些吃不消,轉到後勤情有可原。


二、直接在後勤工作而評上高級教師是不正常的。有些在後勤工作的教師,本身一年下來也沒帶什麼課,按照職稱評定條件是不符合要求的,也就是說是不夠資格評職稱的。但他們有優勢呀,那就是跟領導走得近,可以為領導搞好服務。因此一些不符合的條件就可以通過做假來達到,領導為了把職稱名額給這些後勤工作的老師,會千方百計會給他們創造條件,然後優先推薦他們。而有些在一線工作的教師,只知道埋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即使你很優秀,但被潛規則到的可能性很大。這種情況在很多學校都存在,也是教師們對職稱評定很不滿意的因素之一。

職稱本來是鼓勵教師們努力提高業務能力,提高師德修養,現在反而變成了某些人謀利的工具,希望在評職稱這件事上能公平公正,否則會嚴重影響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以上是我的觀點,你們學校的職稱評定公平公正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若問我的看法,我首先感覺氣憤,因為根本沒有這種可能性!純屬造謠搞事。

或許許多人,包括學校的許多老師,都不全面瞭解職評的相關政策規定、評審組織機構設置、評審工作流程。以及監督公示機制。

高級教師申報評審條件,中央文件有具體條文規定:本科以上學歷;任一級教師5年以上;在一級刋物發表過論文,或主持參與地市級學術活動,或地市級優秀教師,或縣區級骨幹教師;5年內年度師德考評2次優等。以上各條,都要有文本材料證明,缺1不可。這就是所謂的硬件。還有“軟件“,通常主要是教學實績,要有學校年級的近年教學質量分析的表格證明。

學校職評組由各學科掌門教師組成,校級領導僅佔1人,並主要負責會務工作。高級教師由學校職評組評審通過之後,必須報地市級專家評審委員會審核,材料證明文件不全的,不會予以通過。

職評有監督公示機制,以保證公平、公開、公正。申報人首先要報名申請,申請人名單彙總後,由學校職評組初審,明顯不合條件的,連填申報表的機會都沒有。學校職評組和地市級專家審核通過之後,有15天的公示期,將評上高級教師的名單張榜公示,有問題和意見的,可向學校黨政領導、教育局相關機構和縣區人市局舉報。有造假問題的,必須重新評審。

由於有上述嚴格把控,根本不可能有從事後勤工作和接送校車的職工評上高級。就象炊事班的班長不可能當上校官或將軍一樣。

教師職評,主要向一線教師傾斜,尤其是高級職稱,一般決不會考慮後勤人員,甚至行政領導也要往後排。筆者認識一位省級示範高中的副校長,年近花甲,尚未評上高級,很是煩惱尷尬。

這種事情即便是有,也必定是小概率事件,或許會發生在比較落後或閉塞的地區,校長可以一手遮天,群眾敢怒不敢言,國家的方針政策落實走樣。這就是很悲哀的事情。

其實中國的行政有五種監督機制:組織監督、輿論監督、法律監督、民主監督、群眾監督。每個人都有舉報的權利。如果有人看見了這種事情,卻因為各種原因,多半是自己想當然而無實據,又不敢舉報,只會在網絡上放屁,正經事做不了。這種貨是不是兩腿間沒長生殖器的孱頭呢?一定是的!


華中小隱


這種現象在基層真的存在:

1、後勤人員更活泛。在鄉鎮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校長、副校長或者教導處主任體育老師出身最多、比重最大。就是因為他們不處在教育一線,協調、調度能力強,人際關係處的好,而且有時間。因為一線老師需要備課、教課、出卷和批款,這都是需要佔用大把時間的。

2、根據現在的人員安置序列,後勤人員大都是一線教學人員退居到二線的。本人生活在不入線的小縣城,高級職稱每年名額極少,有時甚至隔一年才會有,按照資歷,一線教學人員是沒有資格評選的,但是徹底內退,就是放棄競爭高級職稱,只好暫退二線,就是後勤等高級職稱名額。

3、不排除一直都處在後勤崗位的人員聘上高級職稱。因為在學校,後勤人員是處於輔助、服務性崗位的,前些年招人選拔還不是很正式,很多都是憑藉關係進去的,但是沒有能力教書,只好在後勤,憑關係進去、再請人出書發論文,再憑關係聘職稱,順理成章。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請關注“考研過來的基層90後”。請轉發給需要的人


上學走出來的農村娃


政策,校領導也是人,是人就很難擺脫人性。比如你養二哈,需要它給你拉雪橇,你並靠此為生,你會給它吃你剩的,跑慢了還要用鞭子抽它。當你把它當寵物養時,你會給它專門買狗糧,犯了錯誤也能原諒它。當你要他工作,併為你帶來利益時,你會把成本和風險控制的最低,當你只用他尋開心時你往往會忽略成本和風險,這就是人性,人性真的是擺不上臺面的,每個人都如此。開大貨車的掙了錢,買了一輛大奔,你說他對給他掙錢的大貨車保養好點還是對不給他掙錢的大奔保養好點?很多學生考起了一流大學,懷揣夢想,進入社會後沒經過深思熟慮,去了一些待遇很高的私企,可他們大多數35後就廢了。告訴孩子們,好好讀書的目的是拿到“阿富汗獵犬”的證書,不要以為拿到“獵犬”證書是為了打獵,那是為了做富豪的寵物。打獵,看家這些事是卑賤的攆山狗和看家狗乾的,你就是為了讓主人開心,能同榻食灸燴的。


葉蟬135


感覺不該如此,甚至吃驚!可能與當權人粘佔關係,工作上想佔輕鬆又實惠的崗位。職稱評審、尤其是在職稱指標分配到校後,暗箱操作歷害,如初選入圍名單產生丶公示過程中,存在不公開丶不公平、不公正問題,有初評方案對人不對事年年變動問題,有榮譽證書作假問題,有評委被利用被授意問題、有評委獨生性權威性迴避性問題等等,甚至更深層的腐敗問題都有。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卻無人敢反對,誰敢站出來就永遠失去入選機會,已評上的可能知道內幕,更不敢說自己的無奈!改變現狀,只有方案及執行過程中有針對性防範上述問題,如全程委外評審且領導迴避,科學公示丶舉報箱,發現假徵取消今後N年參評資格,一線老師優先並按課時比例加分,方案穩定具有長期良好導向。


小康之家33


這樣的情況,早就是其中一個不怎麼特別的例子了。在教師職稱這件事情上,很多人的待遇或許比這個還慘。


教師的職稱,一個是受到學歷、教齡、教學成績等因素規定,其次還有規定的指標,所以按照教師隊伍的情況分配到每個學校,有的學校分到的就幾個,甚至有的學校一個也分不到,無疑讓老師們擠破頭去爭那麼一個指標,但是換來的,有的教師靠著自己平時的討好領導,沒有參與一線教學,但是最後評職稱打分上,比在教學的教師的分數還高,你說讓教師如何對待?、


所以這樣的問題不僅久了,而且也不是特殊例子,平常心看待吧,期待教師職稱改革,讓每一個教師能夠享受公平的待遇。


思維數學小課堂


咳咳,大兄弟你編造謊言也要靠譜好嗎,你說的這種事根本就沒有可能性。

首先,後勤是很大的一塊,包括採購、圖書管理員等在內,都可以稱之為後勤,那麼問題在於,這些後勤人員是任課還是不任課,在編還是不在編,一般來說,這種人員大多是不任課不在編,或者在編任課的人,不太可能存在在編不任課的情況,根據相關規定,校長都要任課,何況後勤人員?如果不在編不任課,就沒資格評職稱,如果是在編任課,那麼這評職稱就沒毛病。至於你說的開校車的老師,這個就讓我費解了,我見過的學校,校車都是專人負責,一般都是不在編的專職司機,怎麼評的職稱?

其次,一線教師也有混子,這點毋庸置疑,你說的情況很籠統,什麼樣的一線教師沒評上,你要講明白,不是說一線教師一定要評上職稱,你職稱考試沒過,有師德問題,或者是沒有論文等等,這些都可能成為你沒評上職稱的原因。

當然,還有第三種可能,就是這些教師已經評上職稱了,因為某些原因,例如咽喉嚴重受損,不能任課,轉去做後勤或者司機(或者只是單純的兼職),這也是有可能的。

這種問題下次不要問了,哄哄外行還可以,內行人一看就沒可能,要是真有這種情況,你直接去紀檢委就可以了。


語文老師28


後勤老師和接送校車的老師都評上高級了,而一線教師沒有評上,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事兒言過其實了,雖然我也是一個沒有評上高級的一線教師,我仍然想說兩句公道話。

我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是哪裡的事情,我也不敢肯定如此荒唐的事就一定不會發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或許題主所在的學校的確教育生態很壞,壞到不分是非、獎懶罰勤的地步也不一定。

只不過從我自身的經歷來說,我先後在三所學校待過,從教25個年頭,沒有遇到過一個搞後勤的老師評高級的事。倒是有一個不上課的校長評上了高級,這事兒我說過了,不想再說。

在評上高級的同事中,我認為至少有一半以上還是稱職的,一直堅守一線,是學校裡的教學骨幹。評上以後也沒有當逃兵,仍然發揮著高級教師的作用,除了上好自己的課,也在傳幫帶新教師,很值得尊敬。

不過,也有1/3的是浪得虛名吧。有的教學能力有限,很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有的人脈廣,背後高人多,沒費多大勁,評高級猶如探囊取物;有的精緻利己,一門心思只花在職評上,很快便撈足了職評資本。這一類德不配位、才不服人的評上之後就開始消極怠工了,不過,也不算主動後退,而是班主任們不願聘他們,免得影響班級成績。如此,他們反倒落個清閒。

他們一般只帶一個班,能帶副科巴不得。績效工資那點錢遠比不上高級與中級的差距,大把時光還可以用來乾點兒私活。雖然設到了正高,但學歷、論文、課題的要求太高,他們也有自知之明,不再既得隴復望蜀了。

所以,要說有些人評上高級之後去幹後勤,比較可信,但說幹後勤的比一線的先評上,不大可信,除非這人手眼通天,又或者校長一手遮天,而所有的老師又太懦弱了,沒有一個敢於鬥爭。


劍客談教育


原因很簡單,這類人和領導走的近!反之,越是教書好的人,越不會巴結領導,如果巴結領導,書也絕對教不好!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類人把心思都用在教學上去了!也許有人會再問:那有沒有人,他(她)既書教的好,又會巴結領導!有!這些人就不是一般人,而是二般人!即人精!!實質上,人精也不是就什麼都好,碰見嫉賢妒能的主,讓你永不見天日,也是常有的事。這類人精事實上也不適合教育,因為教育教學需要那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人來從事!華而不實,工於心計對教育教學,有百害而無一益!!這也可能是我們西安教育問政,僅得21.89分的原因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