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孩子填报志愿时,有哪些家长一定不能犯的错误?

张立启


首先,家长一定不能大撒把,觉得自己不懂,扔给孩子自己一个人去填报志愿。

其次,家长一定不要想当然的去给孩子填报志愿。一定要认真去阅读相关的书籍,好好的研究。

最后,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下面我结合去年和儿子一起填报高考志愿的情况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去年是这么做的。

首先,我和儿子对照他考试的分数,全省的排名,做到心中有数。大体在心里,考虑了几个心仪的学校和专业。然后一家人坐下来商讨,再结合学校的位置,全国的排名,专业的排名等等情况,讨论了一下,初步确定了几个学校。



其次,从学校拿来的三本报志愿的书,我和儿子做了深入的研究。把那三本书结合起来,找出某个学校,近三年甚至近五年在我们省的录取的名次,并且一一记录。再对照自己的考试名次,看一下哪些学校是适合报的。

最后,确定了学校,再确定专业。然后再上网搜每个学校每个专业,近几年录取到的名次。再结合自己的名次,选择适合的专业。

说实话这个过程是比较累人的一个过程,我和儿子弄了好几天。如果一个人弄的话,难度要大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专业的排序上,还要注意一些。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孩子最喜欢的专业排在前面。再结合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来排序。有的学校还采取极差录取分制,如果第一专业录不上的话,第二专业的话,再被录取的话就相当于降了分。所以在报这样的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学到老活到老,家长要跟随孩子进行学习,可以报一些填报志愿班,去听一听。可以关注一些相关的公众号去看一看,也和班主任和老师多进行交流。

感谢您的阅读,点个赞再走吧,关注一下也行,我是睿妈教育在线,交个朋友吧,欢迎您。


睿妈教育在线




我来告诉各位家长,有哪些家长不能犯的错误。

1.忌家长当甩手掌柜。有的家长只知道挣钱,把孩子推给学校,自己只管交学费,只想知道学生的班级排名和分数,从来不操心高考志愿填报。当孩子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和家长两眼一抹黑,任由孩子自己填报,家长不做参考。

一个合格的家长,从孩子上高一的那天起,就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每一次月考成绩,在学校所处位置名次,(而不是班级名次)以及孩子所读学校,每年的一本二本及本科上线率是多少?留意和孩子分数相对应的学校和专业,不至于高考以后摸不着北。



2忌不了解学校,只听学校名气。有好多家长,在帮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不了解学校是综合类大学还是理工科类大学,只用自己有限的见识,选自己听过的,自认为很有知名度的大学,而不管孩子是文科还是理科,以至于有的理科的孩子报了一个偏文科类大学和一个文科专业,导致毕业以后很难就业,又说上大学没用。

3忌只听专业名称,不详细深入地了解专业。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在社会底层,受够了苦,不希望孩子走自己老路,认为当官最好,只要是管理类的专业,胡乱填报一气。有的家庭条件不好,却又填报金融,医学类读书时间长的专业,家庭无钱负担,孩子思想压力大。

4忌家长填报志愿,只看孩子的喜好。其实这样也没错,只是中学生一心学习,没有接触社会,有的孩子有主见,知道自己的喜好,大多数孩子只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知道哪个专业适合自己,而且孩子的喜好容易多变,前期喜欢的,过段时间不一定喜欢。

填报志愿一定要尊循的原则:1.地域,2.专业,3,学校。



选择地域,首选一线城市或者二线省会城市,能选一线不选二线,能选南方不选北方。

选专业,能选理工科,不选文科。能选211大学的优势专业,不选985大学的末流专业。

选学校,能选理工科类大学,不选文科类大学,能选专业领域类知名大学,不选综合类知名大学。

重要的事说三遍:1地域,2专业,3学校。1地域,2专业,3学校。1地域,2专业,3学校。



TT社会问答达人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顶级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考验家长的事情,着实需要家长认真对待。

至于说不能犯的错误,我认为至少应避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错过批次填报时间。这是绝对要在杜绝的错误。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一批等,每批填报时间有限,家长和孩子都要天天算计着,尽可能往前赶时间,不要在限时之前报,防止出现电脑故障、网络不通等误了填报时机。

第二,没有考虑限报条件。比如说有的高校专业对身高年龄视力有要求,有的对外语单科成绩有要求,有的对性别有要求,如果填报了自身条件达不到要求的高校专业而且被投档,乐观的情况是调剂专业,不幸的情况可能是退档,这是件特悲剧的事情。

第三,高校志愿和专业志愿未填满。比如本科一批可填报6个高校,每个高校可选5个专业,如果只填报了4个高校共计8个专业的话会面临什么后果?这是对自己极端不负责任,自己降低了录取机会。

第四,平行志愿模式下志愿高校未拉开梯度。

第五,望文生义选报高校和专业。

第六,高分低报。


家有高三理科生


不了解填报规则,乱指挥或者不管

高考志愿填报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比较复杂,而且关系重大,而近几年改革也比较频繁,以现在的山东为例,实行的是平行志愿,而浙江等地,实行的是新高考制度。所以这就要求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家长、孩子必须了解填报的规则,如果不了解,很容易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1)滑档,也就是填报过高,最后没学可上

2)退档,不好好看招生简章或不了解招生规则,最后被学校退档

3)高分低就,考的分数还不错,却上了个个一般的学校

4)选了极度不喜欢的专业

等等问题,所以在填报志愿前,建议家长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情况再填报。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

大学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就业方向

所以在选专业时一定要慎重,家长在为孩子报专业时,可能会出现这机会个问题:

1)某某学校是妈妈年轻时期的梦想,妈妈没有达成,你去

2)妈妈听说这个专业是非常不错的,高薪而且发展好

3)别去远地方了,离家近点多好

甚至有些家长会直接帮孩子直接将志愿填报了,我觉得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家长意志并不能代表孩子的意志,一味的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可能并非孩子所喜欢,在实际的填报中,还是建议将志愿与自身的实际兴趣、长处等相结合,这样做更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直接将孩子交给教育机构,不管不顾

物极必反,在实际过程中,家长没没有事无巨细,但也不能完全做甩手掌柜,什么也不管,毕竟,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的成人,考虑事情肯定还会有所欠缺,所以,关键时候还是需要父母亲帮他把把关的

不管怎么说,父母亲首先要做的还是多了解一些填报知识吧!

记得关注呀!


小张老师126


误区一:考的好不就行了

现在大多数的高三生的父母都是第一回经历这个阶段,满头雾水也属于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觉得考得好就行了,志愿什么的没出成绩前考虑这些也没用。其实不是的,等到真的需要填报的时候,通常都是脑子一片空白,孩子过来询问的时候发现给不了任何的帮助,父母吃了40年饭都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孩子更是一脸懵逼。

误区二:独揽大权,就按我说的来就行了。

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前几天的文章中提到的孙楠夫妇了,他们就是典型的独揽大权型的家长。嘴上还经常挂着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素素认为这也是极不可取的。现在是一个日星月异的时代,父母所谓的过来人的经验也许根本就不受用于现在这个时代。就算真的合适,人各有志,即使你是他的父母,也不能代他做决定,更不要以为他好的名义而给他上“枷锁”。

误区三:他人代填

还有家长因为特别谨慎,而将目光投向于一些刚毕业不久的或者还在上大学的哥哥姐姐来填。可是他们的所接触的也只是某个区域的相关专业还有学校,并不能给于一些很全面的建议。

而且他们的人生经历未经职场,较少了解社会上日新月异人才市场形势,就更别谈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关联性了。


素思生涯规划


选择和努力哪个重要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高考填报志愿来说,无疑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过来人的经验提醒你,以下错误一定不要犯

一、填报志愿城市是第一,大学是第二,专业是第三。千万不要觉得哪个地方风景好,就去哪个地方上大学了,或者哪个大学听起来不错,就稀里糊涂的报了!比如东北吉林大学,211,985工程,但是因为地处东北,加上东北近几年发展的并不好,所以连带着吉林大学相对其他985院校来说就是有点逊色了,所以在同等水平的院校选择上,一定要优先选择城市发展比较好的,比如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其次再去考虑大学的排名,要记住专业不是特别重要。

二、不要挑一些花里胡哨的专业。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听着很高大上,但是就业前景很差;比如经济学,学的东西很空,考公务员竞争压力还很大;其他的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千万记着不要贪好听;

三、不要为了让孩子离家近而拴在身边。上大学之后,孩子也该学着独立了,执意把她留在身边,可能孩子会有遗憾的


师兄说教育


如今一个科技占据主导的年代,选择就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社会更迭发展的速度让选择错了的人,一步错,步步错,永远在追赶着别人的脚步。而人生中最要的选择,除了配偶便是专业。学生选错专业情有可原,毕竟社会阅历、经验都不丰富。但是如果家长因为懈怠没能起到最关键的作用,莫不是一种遗憾?

作为家长,成年人,有社会经验的监护人。家长需要在多方面着手帮助考生,毕竟他们在高中三年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在处理课本的知识,难免对于其他的环节有些疏漏或者不熟悉。

所以志愿填报期间,家长应该起到一个“贤内助”的角色。既要“贤”,真正从孩子的能力和兴趣的角度去展望他的未来,而不是一意孤行的全权代办。又要做到“助”,帮助孩子充分的认识了解专业和学校,树立对于专业重要性的认识,立足于考生个人基本情况去选择专业和学校,而不是似是而非、道听途说的结论。

第一,要充分的了解专业和学校的内涵

单凭自媒体或者网络文章的三言两语是很难了解一个高校的内涵的,单凭一个大学排名而去鲁莽的选择学校也是欠妥的。

上图对于高校的评价不拘泥于排名,而是从多方面的维度去详尽的分析了每一所高校。让高校的内涵一目了然。

同样专业也用了六个不同的维度深入的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于专业的评价不局限于某个专业好,某个专业一般这样笼统的方式。

同样对于专业而言,全国560+的专业几乎没有人能够全部都充分的了解,作为家长更要打好头阵,帮助考生充分的了解专业的内涵。

第二,要选择出更加契合考生能力和兴趣的专业

现如今的考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全面,教育水平也在直线上升,所以如果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并且和自身能力契合的专业,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起点便是终点。同样的商品应该讲求性价比,未来亦是如此。如果你能够很努力在不适合你的专业中拔得头筹,那么如果你的专业换成适合你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专业,测评是很好的办法,但并不是三五十道题就能够充分测评出来的。

多维度,多方位的测评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通过能力和专业的匹配,加之兴趣的辅佐,得出来的结果将会是一个客观、科学、有针对性的专业选择方法。

哪些专业更加适合你,一目了然。系统中的每一个专业都可以跳转到更加详细的内容,让你对于专业的选择不那么茫然。

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仅仅是因为行业差别而已。你也许没有充分的了解专业,但是选择对了工具也是一种选择。

第三,让考生的分数发挥出他应有的价值

每一位考生的分数都来之不易,即便是200分,都是一笔一笔写出来。所以无论分数是否满意,充分利用分数都是一个必要条件。如今市面上对于考生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方面有很多的方法,但是传来传去神乎其神,让考生和家长以为这种事情自己难以解决。但实际上只要选择对了工具,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上述系统中,选择好生源地,填写正确分数,便可以进行预测。从学校角度去了解,想要去这个学校,到底有哪些专业值得我放在志愿清单上面,又有哪些专业是我未曾想到,但是却给了我启发。

七星导学(www.7xpt.com)是国内领先的新高考选课、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测评、大数据服务平台。如果回答对您有帮助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七星导学


我认为家长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替孩子做决定。切不可以孩子学业繁重为由,不让孩子参与到填报志愿的考量与选择中。

虽说填报志愿是一件费时的事,因为要查看历年的录取各批次的分数线,也要查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要耗费很多时间,有的时候孩子自己也觉得作业和考试已经很难应付了,就把这件事交给了父母,自己当上了甩手掌柜,这样的做法是相当不可取的,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将来,孩子的一生,TA必须要参与到其中。

如果父母自己考量好之后,直接告诉TA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是最好的选择,孩子可能因为怕麻烦,不想自己考虑,而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可是当TA真的去了那所学校后发觉,这不是TA想要的,这个时候又该怎么办好?孩子后悔了,勉勉强强的度过了这四年时光,又有何意义呢?

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考量,自己拿主意,家长可以提自己的建议,但切记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的人生是属于TA自己的。


龙猫的栖息地


在帮助孩子填写填报志愿的时候,以下这些错误是一定不能犯的:一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包办替代孩子填报志愿。

二是漠不关心,任由孩子随性填报志愿。

三是完全不顾孩子的分数情况和高校录取的实际情况,跟着别人瞎填志愿。

为了能够更清楚详细地说明怎样更好滴帮助孩子填好高考志愿,我想先与你分享一下我家孩子填报志愿的过程。

高考前后,有关填报志愿的话题,我和孩子也有过沟通。孩子在高三的时候,自己就确定了几个目标学校,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是一些985高校。根据孩子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我认为孩子是可以考取985院校的,所以,我一直都是鼓励他专心复习,考完再说。其实,那时我就开始对孩子有意向填报的大学做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高考结束之后,为了更快速准确地填报志愿,我对孩子有意向的学校的招生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了解,主要是近三年以来个这些学校各专业在我省的录取情况,这个了解并不是单纯的看分数线,他需要看好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要看孩子考分在全省的排名情况,二要看各校各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和录取平均分,三还要看录取人数。成绩出来,当年我省一本线520分。孩子考了600分,超过一本线80分。根据这个分数,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不能报了,那就需要对志愿学校进行调整。因为有了前期的调查数据,我们很快就确定了志愿填报的范围。孩子的想法是先选学校再选专业,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必须是985高校。但是太偏的985院校会放弃,比如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都没有考虑。为了保险起见,我和孩子妈妈的观点建议,最后一个志愿填报一个211高校也未尝不可。根据孩子在全省的排名情况,我们共同商定了几个目标学校。因为孩子了解到了,很多大学是可以转专业的。如果985学校不能录取第一专业第一志愿专业,就可以考虑先进学校之后再转专业。通过上网了解,我们最终达成了一致,这样我们就首先选定了三个985学校。还选了一个211高校北京化工大学作为备选,这是从地域考虑,因为他在北京所以入选了。最终孩子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虽然录取的不是第一志愿专业。但是。孩子在大二的时候成功的转到了计算机专业。现在已经成了计算机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啦。

根据我的亲身经历,要帮助孩子填好志愿。一定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了解孩子的未来规划或者引导孩子初步确定人生的发展方向。

二是帮助孩子全面了解志愿填报的有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如果喜欢,请关注我。



教海百科虫


一,别不了解情况乱填。

二,别好高骛远不切孩子分数实际去填。

三,别去填孩子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