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的战绩有什么?

叶青楚


(接受美军顾问反坦克火箭筒训练的远征军官兵)

(画家笔下的中国驻印军与远征军士兵)

(松山之战结束后,被远征军救出的日军慰安妇)

(远征军渡过萨尔温江)

(驻印军装备的m4美制坦克)

憋屈的第一次入缅作战笔者在别的问题中已经回答了,今天就想谈谈令中国,扬眉吐气,意气风发的第二次入缅作战。

简而言之,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部分远征军撤退至印度,并在兰姆伽集中,接受美制装备和系统训练,同时成立了以史迪威为总指挥的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后又陆续从中国国内空运部分陆军部队至印度训练,先后编成了新一军和新六军。1943年春天开始,中美工兵部队自印度入缅,开始修建中印公路,1943年10月,驻印军开始向缅甸境内日军发动反攻,经过一年多的英勇奋战,先后赢得了胡康河谷之战,孟拱河谷之战,以及密支那,八莫等战斗的胜利,乘胜向滇西畹町挺近。

同时,1942年初次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在此期间经过整编训练,于1943年4月成立中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下辖第11,20两个集团军和直属第八军,更换了美式装备,1944年5月,远征军强渡怒江开始反攻,激战八个月,攻克腾冲,松山,龙陵,芒市等据点,于1945年1月下旬,和驻印军在畹町附近会师。

这一胜利彻底打通了中印公路,解除了日军对中国战场西南侧的威胁,打破了日军对美国援华物资的封锁,也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兵力,有力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为二次大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辉煌的贡献。

由于接受了美制装备和训练,驻印军和远征军可以算是当时中国陆军中的精华,截止1945年8月,中国陆军已经有12个军接受了美制装备训练,除了驻印军新1,6军,为第2(远征军),5(远征军),7,8,13,18,53(远征军),54(远征军),71(远征军),74军,整体建制效法美军:一军辖三陆军步兵师。一个标准美械整编陆军师拥有步兵三团,装备M1A1“汤姆逊”冲锋枪1080枝,M1式卡宾枪540枝,步枪4500枝(美制1917式或1903A3式),美制勃朗宁1917A1重机枪72挺,加拿大造勃然MKII轻机枪270挺,60迫击炮170门,81迫击炮36门,美国M1A1 75毫米山炮12门。另外。还有直属军部的12门美制M2A1 105毫米榴弹炮为火力支援,每个步兵连还配有美制M2-2火焰喷射器一具,每个步兵营拥有一个火箭排,配属美制AT M1“巴祖卡”火箭筒两具。每个美械整编军,除了下辖三个步兵师,还有直属炮兵,战车,工兵,骑兵,辎重兵各一团。

曾任第八军82师246团,荣誉一师第二团政治指导员的孟祥氛回忆,第八军于1945年春天,在文山县古木设立了三期干部训练班,抽调第八军各部队军士,排长,连长,营长等进行培训,每期培训四周,由美军联络组人员负责教授轻重武器使用,爆破,通讯设备使用拆装等,然后再由这些骨干返回部队,将所学教育属下士兵。培训结束后,美军顾问团还根据魏德迈指示,组织巡回视察组,到各部队巡视武器使用保养情况,另外再抽调一批士兵与军官中的精英,前往昆明参加中美联合步兵培训班学习四周,主要是班,排,连级战术。


到了1945年春天,美军顾问已经普遍被派驻到美械整编部队营级。孟祥氛回忆说,第八军下属荣誉一师师部即驻有美军联络组中校组长解夫利等下属军官,军士十余人,每个步兵团也驻有美军联络官少校或上尉组长以下军官,军士十余人,还有专为示范操作的美国士兵一个班。中国士兵领取薪饷,以及美援武器装备与物资,都要美军联络组确认签字方能进行。从二月开始,美制武器装备即由联络组华特少校指挥美国运输汽车队分批送至各部队驻地,然后进行三个月的实弹武器射击训练。任政治部中校科长的谭英平在日后自述中记载说,美军自持物资丰厚,特别注重实弹射击,毫不吝惜:“每天都有美军汽车队送弹药来驻地,枪炮声日夜不停,附近有的作为标靶的小山包,因不断承受炮弹射击,都被打得翻了过来。”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印缅战场上,曾受英美两大国多次威逼,以盟国援助物资为要挟,强令我国远征军部队在准备未妥或者战局不利情况下投入作战,以解英军作战不利之危,有时甚至到了“火中取栗”的地步,第一次入缅作战,就因英军私心太重,不顾友军而失败,实际上,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其肇因也是源于英国:


1944年2月,为了“占据美英华同盟军大陆战线的西陲要冲”“切断援蒋公路,对重庆军施加军事压力,策动印度反英”,日军大本营与南方司令部决心发动全新攻势,力图夺取印缅东部边境补给重镇英帕尔。4月8日,以15军为主力的日军,切断了通往英帕尔的公路,控制附近南北制高点,将六万名英印军队团团围困。丘吉尔接到蒙巴顿的报告后,立刻会同罗斯福,向蒋介石发动呼吁,派遣滇西远征军(Y部队)入缅北作战,以解英军之围,并不惜以停止租借物资供应为要挟。尽管此时蒋介石与中国军方向华盛顿争辩说,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日本驻华派遣军将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全面攻势,在这种时刻将精锐的远征军调离本土,可能导致中国战场“正面洞开”,然而无论白宫,五角大楼,对此充耳不闻。1944年4月14日,迫于压力,蒋介石授命参谋总长何应钦,命令中国远征军(Y部队)越过萨尔温江,开入缅甸。

在驻华美军总司令魏德迈的回忆中,此次攻击命令即由当时身为东南亚战区副参谋长的他,传递至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的司令部,他深刻地感觉到了中国高层将领对此攻势的抵触情绪:“在我说完后,卫立煌将军立刻对我说,这一次的攻势无法在所定的时间以及当前的情况下发动,他需要更多的增援,部队以及弹药。”当魏德迈再次以蒋之名义重申命令后:“卫将军沉默不语,只是微微闭着他的眼睛,我意识到他在竭力压抑自己的激动。”

确实,按照先前中美两国商定的方案,滇西远征军编制为11个军32个师,总兵力41万人,但由于驼峰航线运量有限,而各种物资又优先供应驻印军与美国在华空军,导致此时远征军战斗序列仅为6个军,16个师,武器换发尚未完成;多数额定编制1.3万人的步兵师,实际人数只有7000至8000人,每营配备的火焰喷射器亦未落实,团级战车防御炮连因缺乏吉普车等牵引车辆,大多未能形成战斗力,炮兵也只有十四个营,远远落后于编制中预订的6个团又十六个营,部分补充兵乃是美国军医为驻印军挑选淘汰后不合格者,常常身患沙眼,痢疾,脚气等各种疾病。

尽管人员不足,但滇西远征军入缅后士气高昂,6月底即攻陷龙陵,逼近腾冲,三月后宣告克复该城,11月,远征军在龙陵附近将敌守军56师团以及援军歼灭大半。在优势美械装备与训练下,远征军与驻印军的第二次入缅作战可谓顺利,时任驻印新一军军长的郑洞国将军回忆说,新一军所属战车部队效力巨大,在1944年3月攻克孟关后,独立战车第一营穿越原始森林,深入敌后,穿插至孟关与瓦鲁班公路之间,突入日军号称热带山地作战王牌的18师团师部,这些M4中型与M3轻型坦克“铁骑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18师团作战科科长石川中佐,56联队联队长山崎大佐以下官兵450余人,均在此次战车奇袭中毙命,师团指挥系统全部瓦解。

10月雨季过后,驻印军兵分三路,向曼德勒,八莫,卡萨挺近,至一月,与滇西远征军在芒友会师,至此,第二次印缅作战基本宣告胜利,滇西远征军与驻印军毙敌四万八千五百余人,俘敌647人,缴获汽车600余辆,马匹1400余匹,战车12两,大小口径火炮160余门。

接下来,按照惯例,摘选一些当事人的记录与回忆,一起来回顾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第八军第103师第307团副团长陈一匡:

松山战役,自1944年6月4日开始进攻,到9月8日克复,苦战三个月,是滇西反攻中的重要战役。松山地处高原,气候冷热无常,我军反攻滇西,正是夏天雨季,一日数变,整天满山云雾,忽而疾风暴雨,步履维艰,战壕内经常水至脚踝,攻击中匍匐攀爬,满身污泥。占据松山之敌人,为日军南进中精锐的第五十六师团第113联队,配有战车山炮工兵,医院,为加强联队,兵力三千至四千人,曾发狂言,中国军队不伤亡十万人,休想拿下松山。

松山敌人阵地坚固异常,以松山顶峰为主阵地,滚龙坡和大垭口构成独立支撑点,互为犄角,每个据点在制高点修筑一个或者两个主要堡垒,在两侧修筑若干个小堡垒,用交通壕链接,工事深入地下,表面有伪装设施,主要堡垒内有重机枪,小堡垒内有轻机枪,主要堡垒后有迫击炮,远距离火炮,步兵配备掷弹筒,手榴弹等,形成浓密火网,阵地前还有铁丝网一道至三道,鹿角一到两道,并配有无线电话,发电厂和供水设施,足以长期支撑。

自五月11日起,我军连续用重炮和飞机轰炸一个月,造成敌人大量伤亡,并截断其后路,日军只能做困兽犹斗。7月11日,103师正式开始攻击滚龙坡,炮火延伸射击后,我英勇官兵前仆后继,越过障碍物,破坏铁丝网向敌人堡垒冲锋逼近,但适逢大雾弥漫,疾风骤雨,部队无法前进,307团第一营在丙高地棱线附近死战不退,就地利用炮弹坑和占据敌之战壕固守,日军用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攻击,我军亦用美制60迫击炮,轻重机枪还击,由于敌我距离太近,我军重炮暂时无法支援,部分英勇将士发挥牺牲精神,为破坏阻挡之敌人堡垒,手持炸药包抵近攻击,大多牺牲在堡垒机枪射孔之前,此一战,第一营阵亡连长2人,排长4人,士兵伤亡达150人之多。

7月23日,我军对滚龙坡发动第二次攻击,由于美制新式喷火器已经装备部队,所以效力宏大,全团拥有八个火焰喷射器小组,每组正副射手两人,集中使用,火焰喷入日军堡垒后,往往引发弹药大爆炸,敌军也因火焰烧灼或窒息死亡,堡垒本身大火难以破灭,即使敌人援兵到达,也难以利用其作为工事顽抗。

26日,滚龙坡为我军攻克,我军一部也抵达大垭口侧后,8月10日攻克大垭口,战斗中荣誉第二团第三营与最后顽抗之敌肉搏,伤亡惨重,全营最后仅剩战斗官兵18人。

此时,敌人手中只有松山子高地(顶峰),火网严密,有主要堡垒2个,子堡垒多个,第82师攻击一个月,伤亡累累,始终不能接近敌人主阵地。由于松山未能攻克,滇西公路不能打通,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将军向全军传达蒋介石手令,严令我第八军限期攻克松山,否则军,师以及各团团长,均以贻误戎机领罪。军长何绍周召集副军长李弥,荣誉一师师长汪波,82师师长王伯勋,103师师长熊绶春等,连夜商讨作战计划,最终决定利用坑道爆破,炸毁日军堡垒。军工兵营开始坑道作业,在松山顶子高地下挖坑道,于日军堡垒直下三十公尺处掘进两条地道,构成两个炸药室,运进美制TNT炸药多达六吨,8月20日上午九时,轰隆一声,浓烟四起,松山子高地整个被掀翻,形成两个40公尺直径之大漏斗坑,全部日本守军除了四名伤员外,其他全部被炸毙,我军从四面蜂拥而上,占领了顶峰。

随后,敌人曾两度夜袭试图克服松山,均被309团击退,随后,82师245,246团,103师我团,308,309团以及荣誉一师第2,3团全部投入战斗,围歼在子高地南侧大寨困守之残敌,连日厮杀,反复肉搏,其中在一处掩体中,敌我士兵互相短兵相接,以缠斗拥抱之姿势同归于尽者竟然达到60余人,可见松山战役之惨烈。第八军在松山一役,死伤者超过两千,敌人113联队除了少数被俘,几乎全灭,死者超过3000.


晴天有时下猪


1942年2月,第一次远征作战开始。3月8日,日军攻占仰光,随后中英军队和日军遭遇展开激战。远征军第200师主力被日军围困,经过激烈战斗才得以突围。4月,远征军第66军第38师第113团奋勇解救被日军围困的7000多名英军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多人。

但是,第一次远征在日军的攻势下失败,残余部队部分退向印度,主力通过穿越野人山撤离,结果有3万余人葬身原始森林。第一次入缅作战,中国出动10.3万人,伤亡5.648万人,丢失了滇缅公路,原有作战物资转而通过中印公路输送。

1943年11月,中国远征军由印度兰伽出兵,进行了第二次入缅作战。全副美械装备的远征军在缅甸胡康河谷地与日军第18师团激战一个月,终于赢得了密支那大捷,战胜日军。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千米。同时出发的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万余人,歼灭日军2.1万余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千米。中国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伤亡10余万人,但是当年那些将士们的遗体有的被草草地处理掉了,有的被埋到了了缅甸的境内。但是对于这些遗体,缅甸的做法让我们感到非常生气。

就在上个世纪50年代,那些埋葬抗日英雄的墓地在短短的数天之内便被夷为平地,他们在这些地方建起了高楼大厦,想想就让人感到生气。这些人对于缅甸的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可是他们却把这些可爱的战士不当回事儿,如果没有他们怎么会有今天的缅甸呢?


用户1234410166


缅北滇西战役之松山战役,这是中日双方的一场惨烈攻防战。此战中日战损比高达6.2:1,这不仅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更是一场中日双方信仰和精神的大比拼。看完此战,你就会了解到,人会疯狂到何种地步,英勇到何种程度。

关于松山战役,日本方面的记述比国内多得多。虽然这场战争中他们只活下来十来个亲历者(包括战俘和逃出者),但几乎每个人都留下了回忆录,而作家、研究者的作品更多。而他们在战后来这里祭奠的人,比来自国内其它省份的人都多。虽然这个地方是旅游大省云南的一部分。

松山为高黎贡山支脉,位于云南龙陵县东北部的腊勐乡境内,雄踞于怒江西岸,前临深谷,背连大坡,是滇缅公路出入滇西的咽喉要地,是天然的军事要塞,易守难攻。1942年,日军占领松山,驻军为第56师团第113联队3000余人。日军沿公路东至惠通桥、西至镇安街,修筑了牢固的防御工事,可抗500磅炸弹攻击。松山的日军是一支劲旅,凭借武士道精神,抱着必死的信念,56师团长松山佑三中将叫嚣:“中国不牺牲10万人休想攻取松山”。

1944年6月4日,第71军新28师82团团长黄文徽指挥第1营向松山外围阵地竹子坡发起攻击,很快占领竹子坡。远征军伤亡13人,日军伤亡30人。次日,该团向腊勐街守敌发起攻击,守敌拼死抵抗,后退守鹰蹲山,82团占领腊勐街。随后3营攻击鹰蹲山阵地。鹰蹲山山坡非常陡峭,到处是暗堡。日军等远征军进入阵地100米内突然开火,冲击山顶的第3营仅剩一个排的人,后续两次冲锋山顶冲峰均遭失败。83团破坏了淘金河公路桥梁,切断龙陵日军增援道路。

6月6日,82团再次攻击鹰蹲山,并有2具美式“巴祖卡”火箭筒、3具M2火焰喷射器两种新武器相配合,步兵越过铁丝网与日军肉搏,但松山日军向阵地轰击,我方7连梁连长、9连李连长阵亡,全团伤亡50余人。6月7日,82团夺取鹰蹲山前沿阵地,日军队长被炸断腿后自杀。17日,占领鹰蹲山山顶大部,夺大堡垒2个,小堡垒7个。20日,82团、83团完全占领鹰蹲山,历时15天,歼敌70余人,远征军伤亡1600多人。此时后勤保障困难,远征军军心动摇,攻势渐减。

21日,71军钟彬军长率新28师84团主力,至松山督战指挥。23日,钟彬军长部署第6军新39师117团,71军新28师82、83、84团1营及71军山炮连猛攻松山日军,远征军伤亡甚重。27日,又以117团、炮1团步炮协同攻击,再次失利。到7月初,攻下了日军竹子坡、腊勐街、鹰蹲山几个支撑点,71军第28师、第6军新39师117团伤亡近1700人,日军伤亡596人。在6月28日,松山日军第得到空投的弹药补给,士气大受鼓舞。

1944年6月30日,新编第8军接替71军。7月2日至6日,第8军主攻松山子高地受挫,但占领北侧阵地。第8军军长何绍周通过作战会议研究决定,由直攻改为从滚龙坡侧击。7日开始,第82师246团进攻滚龙坡,一举攻占了丙高地、乙高地,但丁、戊两高地上的日军堡垒难以攻克,阵地得而复失。又调整战略:采取逐步攻略,避免一举突贯;以占领高地棱线为满足,绝对禁止突下反斜面,以免被袭。进攻重点仍是滚龙坡,再逐步推进。12日开始,103师307团,82师246团,荣3团、荣2团第3营,攻击滚龙坡、大垭口、子高地未果且伤亡惨重。

7月20日,103师307、308团,82师246团,荣2团第3营,夺取了滚龙坡丙、丁、庚高地。日军要求联队副官真锅邦人必要时烧掉军旗,打算偷袭我军指挥部,但未成功。21日,日军守备队长井上要次郎中炮毙命。据日方记载,至22日,本道阵地遭炮火连续轰击,落弹超过了8000发。24日,攻克了丙、丁高地。25日晨,第8军再次对滚龙坡发起全面总攻,日军本道阵地守备队长松尾良种中尉被炸死。

7月26日,远征军炮火齐发,战壕几乎被填平。31日,远征军连日大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占领了滚龙坡丙、丁、庚等高地。8月1日,山炮营2连组成“单炮敢死队”,推进至阵前300米摧毁堡垒,阵地被炸毁。2日,我军246团几十士兵与日军短兵相接,互掷手榴弹,继以刺刀肉搏,甚为惨烈,最终双方一同死于我方炮火,最终占领滚龙坡。攻占滚龙坡历时57天,远征军伤亡1352人。

8月3日,远征军决定对子高地实施“坑道爆破”。7日,为掩护坑道作业而进行的牵制性攻击,伤亡颇重。日军守备队长金光惠次郎下令重伤员自杀,遭抵制。日军派出小队夜袭,炸毁我方4门火炮。12日,占领大垭口阵地。13日,307团前锋夜袭大寨,下士班长张学成带3名战士冲入敌司令部,缴获日军关防印鉴。17日,原守保山机场的荣3团3营归建。19日晨,我方将美军调来的120箱、共3000公斤美制TNT烈性炸药装入子高地敌堡下两个药室,预定20日9时起爆,因荣3团佯攻未撤而推迟。9点15分,敌主峰碉堡被炸,如同火山爆发。远征军夺取松山子高地。

23日,日军销毁所有物资后退去。8月28日开始,远征军向松山主峰诸高地及大寨一部发起攻击。29日,日军守备队长金光惠次郎被我方炮击活埋。30日,拉孟守备队向56师团发出求援电报。31日,309团占领4、5号高地。9月2日,307、308团完全攻占大寨。9月3日,309团占领3号高地一座堡垒。当夜,日军组织兵力猛烈反扑,阵地得而复失。卫立煌电令第8军枪毙第309团团长陈永思。9月4日,王光炜代理第309团指挥,与陈永思一道率“敢死队”攻占3号高地堡垒。当夜,再次遭到日军偷袭,阵地丢失,部队被冲散。荣3团团长赵发毕率20余名兵力驰援。

9月5日,荣3团与第309团将3号高地反扑之敌击退。第307团、308团攻克黄家水井。第8军调第244团第1营增援。当夜,松山日军向第56师团发出“诀别”电报。9月6日,第245团与荣3团合力攻占3号高地。日军命令重伤员自杀,并残忍杀害部分朝鲜慰安妇。9月7日凌晨,远征军全力聚歼1、2、3号高地及马鹿塘残余之敌。真锅邦人焚烧军旗后独自发起“死亡冲锋”,被远征军击毙。至此,松山战役历时3个月零3天,取得惨胜。

荣3团团长赵发毕清点人数后,全团仅剩200多人;第246团团长田仲达、第307团团长程鹏、第308团团长田安庆及第245团团长曾元三都成了“连长”,有的团连“连”的编制都达不到。后期调上来的309团仅剩20人,荣2团第3营仅剩18人,这18人中有一个排长、一个班长、16个士兵,全营牺牲600多人。战斗停歇后,荣3团副官崔继胜把死伤的官兵抬下去,把日军尸体掩埋。在拖日军尸体的士兵中,不失传来哭泣声,大家都停下了自己的工作,当时崔继胜觉得鼻子发酸。对于那些朝着日军尸体又打又踢,甚至用刺刀扎个不停的士兵,都没有阻止,大家都在抹泪。

后据309团老兵回忆:“要说日本兵不怕死,我们打急了也不怕死,可还是和他们不相同。日本兵打起仗来,有一种已经死过了的感觉,像鬼像野兽,反正不像人。和他们打仗就像和僵尸打仗一样,心里也怕的很……”那种“死过了的感觉”,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称为“死狂”。类似于这个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的这些日本残兵发明了奇特的“自杀式火力点”及“敌后堡垒”战法,所以松山战役不杀死最后一个日军残兵,都不叫胜利。

松山战役,远征军累计动用约10个团,兵力总计23695人,各攻击部队伤亡人数达7773人(不含失踪人员),毙杀日军1280人。且战死人数超过了负伤人数。在滇西反攻胜利后,云南各界群众在昆明建立“滇西战役第八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碑文为:“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


野史也是史


中国远征军的战绩很多,这里仅介绍一下中国远征军入缅第一战。

同古保卫战,是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中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战斗,也是防御战斗、敌前撤退一次成功的好战例。在战斗中,第200师几乎孤军奋战,与数倍于己的强敌浴血拼杀,苦战12天2000官兵为国牺牲,掩护英军撤退,击毙日军联队长以下4000多人,赢得时间为后方部队作好布防工作。

1942年在缅甸作战的英军

根据战后日本防卫厅公布的档案材料,我们得以将当时作战双方的武器装备作一比较:

日军第55师团

兵员:20259人;150毫米野战炮:36门;迫击炮200门;坦克装甲车:40辆;空中支援:3个航空中队。

中国远征军第200师

兵员:11000人;75毫米野战炮:20门;迫击炮:100门;坦克车3辆(其余留在腊戍);空中支援:无

下面我们将回顾那段同古保卫战的历史。

在缅甸,1940年缅甸独立运动领袖昂山,为反抗英国统治而寻求外国的支持,最终选择与日本合作。日本协助他建立了缅甸独立军。

昂山

1941年4月,昂山率领缅甸“三十志士”中第一批人员德钦拉佩(又名波莱雅)、德钦巴姜(又名波拉扬)、德钦埃貌(又名波莫)、郭吞形(又名波仰奈)在日本的安排下于赴日军占领下的中国的海南岛接受军事训练。

1941年12月27日,昂山等在泰国曼谷于组建了”缅甸独立军“(BIA),昂山任副总司令,接受了日本的武装后潜回缅甸,与驻缅甸英军作战。

驻缅甸英军主力当时是由缅甸人作为兵员的英缅军和有由印度人作为兵员的英印军,英印军因印度国大党的不合作运动而军心涣散,英缅军遇到了熟悉当地地形的昂山的”缅甸独立军“也战力不强,驻缅甸英军战斗力突然减弱。(详见大国博弈的历史细节:大英帝国之印度、缅甸与中国远征军)

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路,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因缅甸战局变化,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中国远征军,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

1942年初,日军攻陷新加坡

1942年初,日军攻陷新加坡后,有4万名英印军(印度军团)印度士兵成为了战俘,英印军士气更为低落。

1942年2月16日,缅甸仰光危急,应英方请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令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后由司令长官罗卓英和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率领第5、第6、第66军共10个师10万余人入缅援英作战。

1942年2月25日,蒋介石下令,入缅作战的第5军、第6军,由第5军军长杜聿明统一指挥,而杜聿明则由时任英缅军总司令赫顿指挥。

1942年3月7日,戴安澜率领200师到达同古。按预定计划中国远征军第5军部队,他们接替英缅军第1师的防务,掩护他们撤退,并防守同古。

中国远征军

1942年3月8日,新任驻缅甸英军指挥官亚历山大上将在仰光未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日军在昂山所领导的缅甸独立军协助下长驱直入,顺利攻克了缅甸首都仰光,实现了占领缅甸的第一期作战目标。

日军攻占仰光后,日本南方军迅速制定出新的作战方针:

进一步掌握战机,以大胆果断之作战,迫使曼德勒方面之敌特别是中国军队进行决战,并于短期内予以歼灭。

缅甸的日本南方军

日本南方军将第18师团、第56师团,第3飞行集团之一部及所需之军直部队增派到缅甸第15军。

同古是仰光至曼德勒铁路线上第一个大城市,西联普罗美,东接毛奇,是阻止日军北进的重镇。但是驻守在同古一带的英缅第1师士气极为低落,既不了解日军敌情,又未作迎战准备,只准备安全后撤,保存实力。

第5军入缅的先头部队第200师(师长戴安澜),是一支机械化装备的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勋的部队,1942年3月7日起同古由第200师(附骑兵团、工兵团)防守。

戴安澜将军

杜聿明将军亲临前线指导第200师固守同古,师长戴安澜将军,根据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情况,其兵力部署如下:

派遣第5军的摩托化骑兵团和五九八团第一连,由骑兵团副团长黄先宪指挥,进入皮尤河一线,担任警戒任务,掩护英军撤退,及我军主力布防,以五九八团扼守坦德宾、奥敦、最贝、尼古察库等前进据点;

以工兵团固守南阳机场及车站。

我第200师在同古构筑坚固据点阵地,采取深沟高垒,坑道串通,广设埋伏,运用奇袭,短程歼敌等战术,力求诱敌深入,予以歼灭。

中国远征军资料照片

3月14日,日军第55师团从勃固进发,分三路沿公路、铁路及锡东河东岸,向同古进攻,其先头搜索部队于3月18日下午,与我第200师警戒部队在皮尤河发生战斗,日军的摩托车队迅速驶上皮尤河大桥,被我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官兵迅速引爆,炸毁大桥,消灭桥上敌人,同时两侧伏兵用机枪步枪猛烈射击,阻止敌人车辆部队通过,许多敌人被打落河中,经过三小时的激战,日军狼狈逃窜,我二百师取得了皮尤河前哨战的胜利。

3月20日,同古战役开始。日军第一四三联队,先以步骑联合兵力五六百人,从正面搜索前进,在彪关以北的尼古察库,遭我598团前哨阵地部队坚强阻击,即召来一一二联队,在飞机配合下展开攻击。激战至21日拂晓,我守军北撤,在最贝再次组织阻击后,撤回奥敦阵地。

3月21日起,日军逐次增加兵力,一连数日,步兵、空军与炮兵、战车协同进攻,继续向我军奥敦阵地进攻。

史迪威在缅甸前线

史迪威于3月21日,由重庆回到腊戍,听了参谋团关于前线战况汇报后,立即签发第一号命令:

1、第五军第200师要坚守同古,掩护远征军主力展开;

2、新22师立即从曼德勒南下,支援第200师作战;

3、第96师即由腊戍开到曼德勒,作总预备队。

戴安澜师长向长官部请派飞机助战,但日军抢先出动飞机200多架摧毁了英军马革威空军基地,英军和美军志愿队飞机40多架未及起飞全部被炸毁,从此日军在缅甸取得了制空权,给中国远征军作战造成极大困难。

3月22日,日军第一一二联队,在战车、大炮、飞机的掩护下,再向奥敦我五九八团阵地猛烈进攻,远征军由第200师师部派来战防炮助战,向日军坚决反击,日军几次冲锋,均被远征军击退,击毁坦克5辆,装甲车7辆,日军伤亡500多人,攻势受挫。

中国远征军资料照片

3月24日,日军第一四三联队,从奥敦同古以西,迂回到同古西北,夺取克永冈机场和南阳车站,第200师工兵团团长李树正负伤,机场车站失守。我598团,完成掩护英军撤退后,放弃奥敦,撤回同古,同古陷于日军包围,集结兵力于同古城。

黄埔军校三期生第200师戴安澜师长在给其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是上级大计决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迅速,现在孤军奋战,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国家养育之恩,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3月25日拂晓,日军第55师团由南、西、北三面包围同古。为阻止日军向前推进,戴安澜命令火烧森林,同时在城里紧缩正面战线,加固工事。

日军在飞机、大炮、战车的掩护下,连日组织猛攻,均遭第200师击退,双方伤亡惨重。

3月26日,日军倾巢出动,第55师团一部从城北的南阳车站出击,正面以112、143、144等3个联队,出动战车30辆、大炮20门、飞机30架,掩护其步兵以3倍于中国远征军的兵力围攻同古城,我方第200师第600团阵地被突破。

但此时日军进攻力量已达极限,日军自称:"自入缅以来,第一次遭到重庆军的猛烈阻击。"

中国远征军资料照片

在激战中,戴安澜师长不断调整部署,收缩外围,固守同古城,他命令少将步兵指挥官兼598团团长郑庭笈,率师主力,固守城垣。

戴安澜亲率一部到城东设立指挥部,固守险要大桥及东岸要地,便于与漂贝的第五军军部联系,并向全体官兵宣告,誓与阵地共存亡,预立遗嘱,如自己阵亡,由副师长代之,副师长阵亡,由参谋长代之,并命令各级干部,均即预立遗嘱,指定自己阵亡后的代理人。

3月27日,新编第22师到达同古以北,与日军第56师团在克永冈发生遭遇战,双方彻夜对峙。

因日军大炮、飞机轮番轰炸,同古城一片火海,毁成瓦砾。

3月28日,日军一面阻止远征军新编第22师前进,同时集中主力再次猛攻同古城,试图消灭第200师。此次进攻,除增加炮兵第三联队火力压制,出动飞机190架,战车100辆掩护步兵进攻外,日军还施放糜烂性毒气,造成中国远征军严重伤亡,同古城城西南阵地拉锯战惨烈,第200师指挥部多次受轰炸,阵地失而复得。

但同古依然没有被日军突破。

中国远征军资料照片

一计不成,日军又在昂山的”缅甸独立军“的协助下,化装成缅甸平民,赶着暗藏武器的牛车企图蒙混进城,被第200师查出消灭。

3月28日黄昏,增援的日本第56师团先头部队涉过锡唐河,晚上突袭第200师师部,双方短兵相接,发生了激烈战斗。步兵指挥官郑庭笈听到河东的枪声紧密,随即接到戴安澜的电话,得知师部遭袭,立即派了两个连赶去支援。双方在锡唐河大桥东南形成对峙,但河东师部与河西城内守军的联系已被切断。

史迪威也于3月28日再到漂贝第五军司令部,见到杜聿明,他要求杜聿明迅速命令新22师全力进攻当面之敌,以解同古之围。

驻缅甸英军在炸铁路

由于西线英军始终没有采取积极行动配合,加上英军动作迟缓,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未能按预订计划运送到同古前线,而日军从仰光方向的增援部队正陆续参加同古战斗,第200师退路有被截断危险,且粮弹亦已告罄,难以及时补充。

杜聿明对史迪威的命令反应十分冷淡,他说:

"对不起,将军,不能让第五军同此强大的敌人冒险硬拼,我要对我的部队负责,准备要二百师撤出同古,保存实力,以利再战。"

两人不欢而散。杜聿明将此意见向重庆蒋介石力陈利害,蒋介石再三权衡,终于同意第200师撤出同古。

杜聿明下令第200师于29日晚突围,撤出同古向东北转移。下令由曼德勒南下的新22师,掩护第200师撤退。

戴安澜接到突围命令后,为了确保第200师安全撤出,沉着镇定地进行了周密部署。

史迪威与廖耀湘

廖耀湘奉杜聿明的命令,率领远征军新22师救援第200师,向南阳车站佯攻,以牵制敌人,掩护第200师撤退。

3月29日,日军从南阳车站发动内外反攻时,远征军黄翔部通过森林掩蔽,迂回攻击包围同古之敌,造成日军腹背作战,被迫停止对同古的攻击。

3月29日晚,郑庭笈根据撤退方案,先派599团一个营,到锡唐河大桥,对敌军佯攻,掩护第200师主力渡河。

至3月30日拂晓,第200师主力已经安全过河,当天戴安澜率领部队,摆脱日军,到达叶达西设置阵地。

中国远征军资料照片

3月30日上午,日军以步炮空军联合向同古城内大举轰炸进攻,城内一片火海。

599团掩护撤退的小部队完成任务后,在日军步兵尚未冲到之前,乘隙渡河安全撤出,归还建制。

3月30日上午8时,日军占领同古空城。

中日双方此时已激战12天之久,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战以来未曾遇到过的猛烈抵抗。

同古战斗尚未结束,中日双方都迫不及待在各自首都发布战报,都称自己取得重大胜利。

中日双方舆论为此沸沸扬扬,国民情绪跟着振奋鼓舞。

事实上该战役双方损失基本相等,日本人付出重大代价攻占一座废墟,中国人虽然后撤100英里,却阻滞了敌人攻势。

同古之役初步矫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

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

4月1日,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驱车来到漂贝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司令部,会见杜聿明将军,赞扬在同古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第200师英勇善战,并对第200师掩护英缅军第一师安全撤退表示感谢。

同古之役后,史迪威曾很愤怒地表示:

“……中国战场失败的责任不应归咎士兵。不是士兵怕死,而是军官无能,不是军队没有士气,而是统帅没有信心。”

限于篇幅,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或进入本头条号《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一寸山河一寸血。说的就是中国远征军。但是国内对远征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并不多,可以说他们很多都是客死他乡的无名英雄。

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胜利的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的一次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而随后与中国驻印军并肩作战歼灭缅甸日军,更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次援助盟邦进入异邦国土作战并获得胜利的一次大规模作战”。

  1. 为什么会有中国远征军?二战时期,日德等国家是轴心国。1942年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参战。于是就形成了英美中等国组成的盟国。那么对抗日军就成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的共同战争。右一为盟军缅甸作战总指挥约瑟夫.史迪威,对华友好,后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和被调离战场

  2. 中国作为盟国成员,全世界盟国抗日是一盘棋,在中国国土大部分沦丧到日军之手后,滇缅公路就是中国与盟国联系的唯一通道。因此在盟国统一作战、统一指挥的情况下,我们要跟盟国保持联系,就要保住滇缅公路这条唯一通道,这才有了中国远征军。

  3. 中国远征军,就是中国派遣到缅甸作战的军队。从1942年至1945年,为保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滇缅公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先后两次派出最精锐的30万人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历时三年零三个月,伤亡15万余人。

  4. 日军在缅甸战场总共投入兵力23万人,战死16万人,战死率69.5%,接近其所投入总兵力的七成。中印缅战场确实牵制和消灭了日军的重要武装力量,对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5. 中国远征军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惨烈的一笔,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威望和荣誉。

  6. 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老兵以及老兵的后代留在了缅甸,战争年代,不仅老百姓流离失所,当时的伤残老兵也有很多永远地流落他乡。

  7. 古来征战几人回,勿忘中国远征军。


东方贝雷


中国远征军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篇幅问题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远征军在缅甸以多胜少首次大捷——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大捷是缅北战役的一部分。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以少胜多首次在境外取得的胜利。让我们先看当时的各方兵力对比

国军:新38师113团,800人(实际则为1121人,由团长刘放吾带领)。

当时的日军拥有作战部队:为日军第33师团。

当时的英军作战部队:有7000余众,并且拥有第7装甲旅这样的坦克部队。

不得不承认,英缅军这种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远不如正牌的英国陆军,7000英军被3000日军就给切断了退路。究其原因,从战略上说,整个缅甸英军从上到下战斗意志不强,保住印度才是英国远东战略的重中之重,缅甸是可以放弃的。从战术上说,英缅军第1师在撤退时根本没有觉察到作间部队的穿插,被突袭后惊慌失措,让日军占领了战术要点。从后勤上说,日军切断了英缅军的水源,在缺水的情况下作战,人的战斗力也要大打折扣,这一点在英缅军第1师师长斯考特向英缅军第1军团军团长斯列姆的电报中写得很清楚。由于英缅军在第一次缅北作战中与中国远征军的配合相当差劲,因此中方战史和回忆录中多有贬低英缅军的记述存在。但是,在日方战史中,对英缅军数次突围行动的记述用了很多篇幅,战况也描写得相当激烈。可见与日军作间部队主力作战的实为英缅军。

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刘放吾团长率部在仁安羌成功撕开日军第33师团的包围圈,解救出7500余条生命,其中包括英缅第一师主力及英美传教士、记者。此役史称“仁安羌大捷”。


阿狗侃电影


所谓战绩,应该是指军队发挥的战略价值。

第一次远征实在谈不上什么战绩。远征军原本的目标是保卫滇缅运输线,但最终失败,还把日军引入了西南边境。如果说有什么战绩,那就是掩护了英军的撤退,并分散了日军的攻击兵力,为保卫印度的安全发挥了作用。

第二次远征,最主要的战绩就是打通中印公路,恢复了国际交通线,使美国援华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用户54904789794


驻印军在缅作战两年余,基本歼灭十八师团,五十六师团,解放缅甸全境。云南怒江以东远征军发起反攻,先后攻克松山,龙陵,保山。与驻印军在芒市会师,对盘踞我国西南边陲日军形成夹击之势。肃清了西南部日军。确保“史迪威公路”畅通,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向华11


松山战役,收复腾冲战役,缅北的同古会战,密支那战役,龙陵战役。


廖敏鑫


战绩消灭了所有的东南亚半岛上的日本鬼子算不算?打通滇缅公路让小鬼子在东南亚的石油和战略物资无法运到大陆和太平洋战场间接为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有就是让中国现在也在享受的福利让中国成为了全世界仅有的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称呼还是不错的吧?在开罗宣言里我们成了和美英平起平坐的三大巨头之一这是一百多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吧?这如果没有出去大规模战争是不可能有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