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为何他还能够牢牢的掌控着绝对实权?

历史一书生


有这么一句话叫“明实亡于万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万历皇帝三十年没有上朝,导致国家运转停滞,百官懈怠工作,其实这是不对的,虽然万历皇帝三十年没有上朝,但是他一直在理政,并没有荒废朝政,只是不直接与百官见面罢了,但是为什么万历这么久不上朝却能牢牢把握住皇权而不被人架空呢?主要还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就是万历皇帝很有威望。由于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九岁,所以由李太后听政,而李太后则将朝政大权交给了内阁首辅张居正。张居正担任首辅的十年里,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使得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明朝呈现中兴景象,史称“万历中兴”,虽然这与万历皇帝关系不大,但还是为他赢得了一个明君的名声。而且万历皇帝虽然没有亲政,却能依靠张居正消灭政治敌人。明穆宗本来留给万历皇帝三个辅助大臣,分别是张居正、高拱和高仪,但是高拱和高仪并不是什么好人,万历皇帝就利用张居正和冯保扳倒了二高,接着实行万历新政,使得明朝经济复苏,朝廷政治廉明。但是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清算了他,还抄了家并贬谪了冯保,牢牢把大权收归己手。这一连串强硬的手段让万历皇帝在朝中树立起了威望,没有大臣再敢与他争锋。

其次就是万历皇帝能够制衡群臣。当然这得得益于朱元璋当初废了宰相制度,使得皇权高度集中。而且后宫的妃子都是选自民间,没有根基,外戚无法做大威胁皇权。还有就是明朝的“厂卫制度”起到了对百官的监督作用,使得皇帝无论在哪也能对百官的一举一动一清二楚,所以万历上不上朝关系都不大。

接着就是万历皇帝一直不立太子。不立太子唯一的好处就是即使手下的人想造反也找不到拥立的对象。如果随便拉一个朱氏子孙来拥立并定无法得到支持。不立太子,就少一个皇位争夺者,否则倘若因自己怠政而太子造反,那皇位就坐不稳了。历史上也出现过太子造反的例子,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唐中宗的太子李重俊,唐玄宗的太子李亨等等。万历皇帝不立太子一定程度上也是明智的选择。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万历皇帝掌握着军权。从万历三大征就可以看出来,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凭借着谕旨就能发动战争,可见其对军队的掌控能力。而且不上朝也减少了皇帝与大臣意见不和后的争论,万历只需要发布命令就可以了,就算有人有不同意见也找不到皇帝,只能执行命令。

因此虽然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但凭借着手中的军权和对百官情况的了如指掌,就不会让大臣有机会造反并架空自己。


风尘讲历史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但他仍然是皇帝。朱元璋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保证皇帝的权力,皇帝不上朝,制度就可以保证皇帝的权力。制度在,皇帝生杀予夺的权力就在,皇帝的威严就在。大臣胆敢践踏皇权,就有掉脑袋的危险。

比方说,提一个四品以上大员要皇帝决定,没有皇帝御批不能生效,大臣想举荐自己人,皇帝不批,大臣怎么办?他敢造个假圣旨吗?不敢,皇帝知道了是要杀头的。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起因是他要立自己宠爱的郑贵妃生的孩子朱常洵为太子,大臣们主张立长子朱常洛,双方僵持不下。大臣们经常上书要求万历尽快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非常烦,就以不上朝对抗,大臣们上书,他留中不批,大臣们就无计可施。所以,只要不主动放弃,皇帝上不上朝,权力仍然不会丢掉。

万历皇帝不但三十年不上朝,而且,一般情况下他连大臣的面都不见。万历见大臣,他在里屋,大臣在外屋,中间由太监传话,下达圣谕。就这样大臣必须按他的指示办,少有差池他依然可以治其罪。



万历在,大臣没有一个能够形成核心,结成朋党,做大自己的势力。这样,他就能牢牢掌握权力。

大明还有一个奇葩皇帝,天启皇帝,他就喜欢做木匠活,需要皇帝决断的事,魏忠贤来向他请示,他的态度是你看着办吧!这实际上是把权力拱手送给了魏忠贤。如果魏忠贤来请示,他都自己做决定,魏忠贤也不会专权,他做木匠活也不耽误掌握绝对权力。



万历能掌握绝对权力,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谁的意见也不听,就自己做决定,不管对错。因为只要听了别人意见就相当于把自己权力让给了别人,就容易受制于人。

万历三十多年不上朝,坚持不听任何人意见,在皇权制度的保护下,他才一直牢牢掌握着绝对的权力。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豫有得


change: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嘉靖皇帝的孙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万历前期有著名的的中兴之臣——张居正。即万历首辅,在他的主导下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使得国泰民安。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但是对朝廷的控制能力且没有丝毫减少,大概分析的原因如下:

🎈万历不是昏君,在初期万历也是一位明君,右副都御史谢杰曾经批评朱翊钧荒于政事,亲政后政不如初:“陛下孝顺父母、尊祖、好学、勤政、敬天、爱民、节约开支、听取意见、亲人和贤人,都不能够像当初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前期的万历还是受群臣爱戴的。

🎈手握大权,张居正死后万历收回了所有的权力,为了树立皇帝威严严惩以张居正为首的不少重臣。使得皇权集中于自己。同时明朝的特务机构较多,锦衣卫、东西两厂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特务机构所以群臣的一举一动皇帝都是知晓的。

🎈制度约束。朱棣完善的组阁制度,使得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同时制约臣子权力过大。


<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


change8184


三十年不上朝不代表三十年不理政。三十年不上朝却能掌握绝对权力的原因下面一一给大家说下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得归功与明朝内阁制度。明朝内阁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特别是所谓“仁宣之治”时期,地位渐受尊崇。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嘉靖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超过真正的宰相,都可压制六部。所以,即使万历不上朝,但是内阁只要正常运转,全国的政事只要内阁有权处理都能有效得到解决。不过讽刺的是内阁建立的初衷是为了集中皇权,没想到朱元璋后人不是劳模,反倒有了中国式君主立宪的雏形。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起头说的第一句话:不上朝不代表不处理政务。恰恰相反,万历正是看到内阁制度的优点,并且大胆的把大多数事情放手到阁部官员们处理。只要自己掌握住核心的人事任免以及批红的内宦,那么权力就永远在自己手中。

可以说,万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会偷懒的皇帝了。


胡西寒


其实说万历皇帝牢牢控制着绝对实权也不准确,当时的情况其实已然是一个分权体制了。万历掌控的不过是三千万皇银内帑,有着些钱傍身,这个国家的运转就还能维系。崇祯就是花光了他爷爷留下来的内帑,导致了悲剧。



万历之所以在不上朝的情况之下还能维系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转,这还得益于张居正。张居正可谓是明朝最有权力的首辅了。这一点连严嵩都望尘莫及。皇帝不仅言听计从,背后还有李太后的支持,宫内也有冯保做内应。在这种情况之下,万历皇帝几乎是一个架空的皇帝,而张居正却大权独揽。

然而,张居正只当了十年的首辅就去世了,继任的张四维当了半年多就回乡丁忧去了。因此,首辅的位置空缺,而次辅申时行只是代行。这一空档让万历皇帝抓住了机会,他顺势抄了张居正的家,收回了被张居正揽去的权力,又铲除了冯保,可谓是加强了自己的皇权。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万历皇帝个人十分聪明,他看到朝堂之上明争暗斗的暗流涌动,清楚什么才是国家运行的关键。因而,他开始派出矿使税监,把看得见的钱通通收入自己的囊中,通过管钱来实现管权。

所以,尽管万历一朝官员缺位不增补,官员内斗不加劝,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但行政上并未造成瘫痪,反而能够完成万历三大征这样的军事行动,说到底都与万历皇帝这个实际上的户部尚书有关。



只不过,万历不上朝,朝堂内的党争愈烈,文官集团与皇权之间出现了不可磨合的裂痕。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文官集团之前以腐败换团结的路走不下去了,而整个文官集团在明朝后期的不合作也正是由万历掌控权力作为开端。


傅斯鸿


第一是因为为皇帝服务的特务机构东西两厂,他们监督百官,有了这两个组织的存在,大臣们也不敢做坏事了。

第二是内阁制度,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

第三是党派之争,为了维护统制,皇上乐于看到大臣们之间的明争暗斗。皇上从中平衡。

第四是万历皇帝治国不行,玩弄权术很有一套。


百虫鸟


万历皇帝虽然没有上朝,但事情还是管一些的,不是那种万事扔给别人,天天自己玩乐的主,从他的一些大事的处理来看,还是比较精明的,不过虽然他赢得了三大征等一系列胜利,但他的这些胜利和朱元璋、朱棣在位时的胜利远不在一个战略层次上,治国韬略上也远远不及,最大的污点是东北亚的棋局没平衡好。


鎏金岁月7046


不上朝和不理政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万历不上朝比许多天天上朝的皇帝做的更好……为什么?先弄清楚什么是上朝!

上朝就是老板开会、开大会……手下头头脑脑来扯一通,然后下命令。但开会扯皮费心劳神,万历这个事情后来几十年不干了!

后期万历只开小会,请几个人喝喝茶……就象有些老板只在这时候谈正事!有什么聚会也不来、或者过年过节露个脸,公司也挺好!


新晴辛静


不上朝不代表人家不管事儿啊!比如万历三大征,都是比较大的军事行动,没有他决策谁能做的了主?建文帝倒是天天上朝,还不是被他叔给踹下去了?明朝不上朝的皇帝还有嘉靖,天启等。特别是嘉靖,虽然这位仁兄天天忙着炼丹写清词(一种和神仙沟通的文体),但他是明朝皇帝里少有的将文官集团玩儿的团团转的皇帝,宫里宫外的事情他一清二楚(他发小儿陆炳管着锦衣卫)。前面也只有朱元璋靠着巨大的威望文官集团才不敢嘚瑟。这是一种很强大的能力,很多平庸的皇帝天天上朝都难以管束朝堂上的各种势力。


西风4601


我就不明白了,难道皇帝掌控和行使权力就只有上朝一种方式吗?不上朝又不代表他不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