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收藏家一块大洋捡漏国宝,洋人出数万美金他没卖,无偿捐国家

众所周知,中国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文物,大多来自于古墓出土,每当有古墓被发现的时候,考古专家们就会前去抢救挖掘,所出土的文物大多会在清理后藏于博物馆。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是博物馆从外面收购来的,有的来自民间,也有的来自海外。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某些收藏大师们无偿捐献。

民国收藏家一块大洋捡漏国宝,洋人出数万美金他没卖,无偿捐国家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有一件文物比较罕见,它的名字叫做“紫砂供春树瘿壶”,是由收藏夹储南强无偿捐献给博物馆的。

关于这把壶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原来,这把壶并不是储老先生花大价钱买的,而是“捡漏”来的。

“捡漏”的意思就是,花极少的价钱,购买价值极大的文物。不少收藏界都是捡漏高手,他们凭借高超的鉴赏能力,总能在一堆不起眼不值钱的旧物里发现宝贝。

民国收藏家一块大洋捡漏国宝,洋人出数万美金他没卖,无偿捐国家

1928年春天,储南强在苏州的一处杂货市场里闲转。储南强何许人也?他可是一个收藏大家,也是个古董鉴赏高手。平日里来这些旧物摊闲逛是他的爱好,因为有时候运气好可能就捡漏了。

转着转着,储南强在一个小破摊旁停了下来。这个小摊看着十分不起眼,大部分的物件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儿,还有不少是仿制品。

储南强没急着走,他仔细地翻看着摊上的旧物,忽然眼前一亮,拿起了一只又丑又破的壶。这壶不是一般的丑破,样子不好看也就罢了,连个壶盖都没有,手柄也有些损伤,一般人都不会再看第二眼。

民国收藏家一块大洋捡漏国宝,洋人出数万美金他没卖,无偿捐国家

然而储南强看了一阵却没放手,开始跟摊主讨价还价,那意思就是要买下。摊主瞧他只拿了只破壶,也没多要,开价两块大洋,储南强还价一块,如愿成交。

拿着破壶回家后,储南强立马请来了几个古董专家帮他鉴赏。经过专家们的辨认,发现这破壶还真是个了不得的宝贝,是大名鼎鼎的“供春壶”。

供春壶是明代一个名叫供春的人所制作,他在制成的壶上都留了“供春”的字样。此类壶造型古朴,虽然初看有些怪异,但细看却能品出其中的自然之意,颇受当时人的追捧。

民国收藏家一块大洋捡漏国宝,洋人出数万美金他没卖,无偿捐国家

由于供春壶十分稀少,所以流传于世的也不多,大多数都是后来人仿制的,这次储南强能捡漏到一只,实属运气。

储南强有供春壶的消息很快被传开,有外国人听闻,曾想以数万美金的高价购买,储南强拒绝了。新中国建成后,他将这把壶以及其他藏品,都无偿捐给了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