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夺得天下后为何还要用原来的国号“汉”?

把__留给__


在我国,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那么光武帝刘秀为何沿用国号“汉”呢?

‖宣示正统

《后汉书》: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他是汉室后裔,在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具有很强的合法性,沿用国号“汉”,就是为了宣示正统性。

‖汉朝统治影响力极大,已经深入人心

汉朝历史上是自秦统一天下后,另一个强盛的大一统王朝,汉朝在我国有“强汉”的称呼,统治了接近二百年的汉朝影响力极大,统治深入人心。汉高祖立下的“白马之誓”也是极具影响力的,王莽篡政没多久,各地纷纷反抗就是例子。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农民不会自己做皇帝,因为他们怕出身的原因无人拥护他们的起义,所以决定找一个有身份的人来镇场。他们也有各自拥护成皇帝的人选。一个是刘玄,另一个则叫刘盆子。为什么选他们呢?因为他们姓刘,而汉朝皇室也是姓刘的。汉朝统治深入人心,光武帝沿用“汉”国号也是必然。

‖表明法统

建武元年,刘秀在洛阳立庙祭祀高祖、文帝、武帝三位西汉皇帝,次年占领长安后,才将西汉十一位皇帝统一立庙祭祀。因为汉朝实行的是“七庙制”,有了高祖、文帝、武帝庙后,再建当世皇帝的四亲庙(从自己往上数四代)就行了,本来刘秀需要建立西汉元帝、成帝、平帝、哀帝就行了,光武帝刘秀将四亲庙建成自己这一支的四亲庙(就是刘秀自己的高祖父刘买往下四代),组成了七庙。

刘秀死后的谥号“汉世祖光武帝”可以得到佐证:称“祖”是因为开创;称为“光”是因为他延续了大汉国祚;称为“武”则是因为他英明神武,平定了天下。他沿用“汉”国号,表明自己的法统性,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


源稚生


刘秀得天下后仍沿用“汉”的国号,一笑认为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刘秀认同自己与刘邦之刘姓本是一族,自己身体内淌着汉高祖的血

其实刘秀是根红苗正的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只是他不是嫡系子孙,乃是旁系子孙。

事情是这样的,汉景帝有一晚去自己宠妃那里过夜。结果当天宠妃可能处于生理周期,但是又不想弄得皇帝不高兴,就派了一个年轻美貌的贴身婢姬唐笑儿冒充自己伺候皇上。黑灯瞎火的,汉景帝不明所以,加上喝了点酒,就和唐笑儿翻云覆雨了一番。

结果唐笑儿一炮打响,珠胎暗结,生下来后来的长沙定王刘发(刘秀五世祖)。

二、刘秀为重视刘姓、让刘姓重放光彩,认同自己与王莽所篡的刘汉本是一家

尽管刘秀的身世是正统的皇室血脉,但毕竟是比较偏远的一支,延续到了他父亲刘钦这一辈,早已无爵可袭;再加上王莽篡汉,刘姓宗室的荣耀也消失殆尽。所以他刘秀为重视刘姓、让刘姓重放光彩,认同自己与王莽所篡的刘汉本是一家,承袭“汉”的国号,可以让二刘同放光彩。

三、刘秀为安抚天下臣民

刘秀能耐再大,天下不是他一个人打来的。在他起事之初,就打着大“汉”血脉的旗号反对王莽,人心思定,人心思汉,所以有很多人才投奔而来,因此,刘秀沿用“汉”的国号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安抚天下那些臣民和为和平牺牲的亡灵。

总之,一个国家的国号肯定是经过激烈商议才定下来的,不管是出于血脉还是国家的太平,事实证明光武帝刘秀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笑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一起讨论。





一笑春风万两金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刘秀的一些介绍。刘秀:字文叔,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世孙,因为“推恩令”的原则,他这一脉被官职递降,最后沦为平头老百姓,其父也只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做了一个济阳县令这个小官。但是尽管如此,他也是汉室中人,刘氏一脉。

面对他人的威胁,也就是王莽,夺了自家的天下,肯定是不舒服,就像我们一样,虽然家里有些亲戚很远了,但是别人真的毁了这一家子,作为一脉的多少还是会管一点的,又何况是皇室天下呢。

然后又说一点,刘秀起义去反抗王莽政权,仅凭自己一个平头老百姓的身份去起义有什么作用呢,在大街上喊我要起义,谁会理睬,搞不好第二天就被抓起来了。

要想起义,肯定要得到一些贵族的支持,这样才能有人力,物力,财力。于是就有了起义的理由,让一些贵族去支持你,那就是光复汉室。

刚好,王莽夺得政权,很多贵族的权利被剥夺,利益被损害,他们都想推翻王莽政权,一个“光复汉室”的口号,就是一呼百应。

然后物力,财力有了保障,就剩下人力了,也就是武力,招兵买马,打仗总需要人的。王莽有着“穿越者”的称号,是因为他的很多政策都是现代才有的,他在一个封建社会就这么玩,肯定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况且在那时候,封建统治的政策才更适合老百姓,这样,百姓之中也有人不满,希望恢复汉室统治,也就有了人力。

这些都齐全了之后,打仗也胜利了,王莽政权被打败了,就是立国号的事情了。起义之前可都是跟别人说我要光复汉室,人家才帮助你的,建国之后肯定要延续汉朝统治啊,于是还是改名为汉,这样才能符合大众的心意,不然欺骗别人,不仅不利于统治,可能还会步入王莽的后尘。

最后便是我们所知道的东汉了,刘秀也成为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老黑说说事


刘秀白手起家建立东汉王朝,为什么要使用“汉”为国号?

我们知道,刘秀是刘邦根正苗红的后代,这一点不可否认。西汉末年,王莽乱政,夺了他家的江山。

刘秀在掘起之中,也没忘记他是汉室之后,所以开国之后也不敢忘记。

当然,如果把一个国家的治理紧紧用道德情感上来衡量的话,那就肤浅的没意思了。

最根本的结果是,汉朝的影响力在当时还是很大的。刘秀白手起家,他急需要的是一种底蕴支持,而承接大汉的光芒,毋庸置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光武帝刘秀,确实是一个能人,比之高祖刘邦也不为过。但是也正是他没有独立门户,所以东汉的光芒始终被西汉遮住了。

当然,东汉不出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除了光武帝之外,东汉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划时代的皇帝,不同于西汉有汉高祖、文帝、景帝、汉武帝等等。

总归来说,不评价东汉,单论刘秀,是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的一个人。


看点儿历史


因为他是刘邦的后裔,而且用汉这个国号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即便是现在,你也被称为汉人不是?不止他用这个国号,后来很多人都用过汉这个国号。

除了刘秀之外后来建立的政权以“汉”为国号的有:(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15、(公元947—951)五代之一。史称后汉,刘知远建立。 (公元951—979)五代十国之一,史称北汉,刘崇所建。(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东西南北的汉被叫了个遍。


菩提音乐


刘秀当年起兵反抗王莽的口号就是恢复汉室,因此得到了贵族们的一致响应。为什么这个口号能得到贵族们的响应呢?主要是因为王莽篡政后,贵族们发现自己原来在汉朝时的权利和各种利益被剥夺了,于是当时的王公贵族们纷纷反对王莽政权。

在古代,一个政权的存在离不开贵族们的支持,如果想要长期统治那就更加离不开他们了。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们的利益与贵族们的利益是保持平衡关系的,而王莽篡汉本来就不得人心,最主要就是与贵族们没有建立很好的利益关系就匆忙改革。而改革让贵族们的田亩分给老百姓,剥夺了贵族们的根本利益,而老百姓却埋怨没有耕田工具。

王莽下令不得买卖奴隶,而奴隶却恨透了王莽。因为在封建社会,奴隶们没有生存能力,他们靠给地主和贵族们打工维持生活。如今被遣散回家,而政府又没有及时帮他们找好工作,吃饭都成了问题,他们怎么能不恨王莽?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当奴隶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只要能吃饱饭。而贵族们失去奴隶却没有人帮他们干活了,于是贵族也恨王莽。

所以王莽的改革中贵族和老百姓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于是纷纷起兵反抗王莽。而刘秀打着汉朝的旗帜容易笼络人心,老百姓和贵族们心里向着汉朝,只有汉朝才能持续他们的原有利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秀本身就是刘邦的后代,夺得天下后用汉作为国号可以向天下宣誓政权的正统性。有利于政治上稳定和国家长久统治。






笑谈趣史五千年


是为了宏图大展,恢复、拓展先祖刘邦的西汉大业!


齐声唤贤


刘秀是没落贵族后代,传到刘秀的时候,五福都出去了,基本上也就跟刘氏皇族没什么关系了,他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王莽之乱,成立大新国,虽然王莽是穿越型的君主,实行现在的市场化经济,还发明了游标卡尺,但巩固皇权必然经历一番血雨腥风,但是刘氏正统还是要的。

刘家兄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义无反顾竖起大旗造反了,但皇室后裔的名头是政治需要,人心向汉,顺应潮流。等刘秀登基,用汉家称谓顺理成章。只是,刘字还是那个刘字,但光武帝定都洛阳,实际是一个新的刘姓政权了。


羊串三叶


一,他本来就是高祖刘邦后人。二,称汉便于笼络人心

三,称汉宣示其王朝的正统

四,从其认汉元帝为父亲就能看出来王朝正统继承的重要性。


儀晓雯


一是刘秀本人是刘氏后人,兴复汉室这一提法响应者众。二是汉朝气数未尽,人心未散,用汉朝国号易笼络人心,沿袭汉制也是顺应当时民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