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一z
這類問題實際上和“宇宙的外面是什麼”是一個類型的。兩者都可以無限的追問下去,比如微觀世界無限放大是什麼?宏觀宇宙如果有外面,那外面的外面是什麼?
至少在目前而言,量子理論給我們規定了一個極限尺度,小於普朗克長度以下不再具有意義。也就是說,題目中所給的環境,細胞並不能放大N倍,在小至普朗克長度後,已經沒有理論能適用了。
但以上說法僅僅是目前而言,因為人類還沒有統一四大基本力,萬物理論還沒有出現,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矛盾依舊尖銳。
而只有了更好的理論後,才能幫助人類更深入的瞭解這個宇宙,或許到那個時候題主的這個問題就能得到準確的回答了。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這問題使我想起來:小時候趟在床上,對著從窗外射進來的陽光,看著眼前飄動著的浮塵,想象這些飄動著的塵埃,每一粒都可能是地球一樣的星球吧?上面同樣往著人類,只是比我們小得多,我們的1小時,也可能是他們幾億年呢。而我們的地球也是另一個世界中的一粒浮塵,我們的多少億年,也只是他們不小心揚起的一粒浮塵。不然怎麼會有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故事傳說?至今想來也可能吧。我們感覺地球歷史很長,宇宙很大,其實是我們眼界的限制。就象我們看塵埃,都是一瞬間的事。
結合這問題,人體細胞不用放大,有可能就是一個宇宙,就是大小不同而已,只是我們條件限制,太大的看不見,太小的同樣也看不見。只能看見與我們人類比例相當的東西。所以隨著人類壽命,那個細胞宇宙上的生物也會感覺過了很多億年,就象我們討論地球的壽命一樣。所以時間也是相對的,與所處的環境有關。
純屬笑談。
文笑
人類的細胞放大n倍,是不是又是一個宇宙,且無限循環,你怎麼看?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類似的想法,無窮套娃,沒有盡頭,但自個就走進死衚衕了,因為除了數學概念中這樣的無窮循環世界並不存在,而且微觀世界也不能套用到宏觀世界中!
這是我們對微觀世界的理解,電子以不同能級軌道的方式圍繞原子核運行,類似恆星系中的行星軌道,而且星系內部的空間足夠空曠,正如原子內部巨大的空間!原子核和電子的模型並不能在平面上表達出來!
而這時原子核內部的電子存在方式,以一團電子雲的模式,而我們根本無法同時測定電子的位置和能級,而並不是像太陽系內行星的軌道都可以準確計算出來!
因此將微觀世界強行套用到宏觀世界這是一種無限擴大的錯誤,而且並不能成立!那麼又談如何無限循環呢?我們的世界就是當前的宇宙,可以有平行宇宙論或者多維宇宙論,但我們卻不能將之理解為無限循環!
就如同這樣?做個動圖不難,但理論卻需要證據來支持!無限套娃的方式沒有任何證據支持,而微觀世界的類似則完全是牽強附會或者強行套用!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人類的細胞放大看會看到細胞器:線粒體、核糖體、高爾基體等細胞器,繼續放大看,你會看到更細微的結構比如分子水平上的DNA雙鏈結構,繼續放大了看,你會看到構成DNA的核苷酸,繼續放大了看,你會看到原子水平上的一個個相互連接的原子,手拉著手組成分子,繼續放大了看,你會看到原子核,假設你還可以一直放大,那麼你會看到質子與中子、直到最終的基本粒子,所以,不論它之前是什麼物質,放大到最後都是一類基本粒子。
你說基本粒子裡也暗含一個宇宙,這就是玄幻了,在微觀領域,引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也就電磁力、強力、弱力在發揮著作用,它表現出與已知宏觀宇宙不同的性質,你說它是另一個宇宙,這是什麼樣的宇宙?反正不會有“星系”、“星球”。
也還有人說我們的宇宙只是一個基本粒子,處在另一個龐大的宇宙中,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想法,但你有沒有想過支持你的想法的證據到底有沒有,你可曾想過那個宇宙會有什麼樣的性質。
還有人拿細菌來做比較,這恐怕不妥當,細菌與人類應該算是這個宇宙中同一級別的生物,只不過人類的細胞多,構成複雜一點罷了。
本來我也有過類似的想法,但是在我得到更多的科學知識後,認為這樣的猜想沒有可能哦。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科幻船塢
題主說細胞放大n倍,用細胞來表示宇宙有點勉強,細胞內有細胞核、線粒體之類的,跟宇宙著實不像,或許題主這個問題還有另一層意思,把這個細胞放大,就相當於把人放大,用無限大的人來表示宇宙,我覺得剛剛好。
人無限放大後成為一個宇宙,每一個細胞就是一個星球,一堆細胞組成的多肽,蛋白質組成一個個小星系,一系列蛋白質組成的肌肉是一個個大星系,在往上組成的五臟六腑就是一個個星座、星雲,星團啥的。
血紅細胞就是宇宙飛船,氧氣就相當於宇宙飛船的座位,人坐在氧氣裡就可以進行宇宙穿行,想去哪個星球就去哪個星球。
或許,那個時候,我也可以喊出一句“燃燒吧!我的小宇宙!”
有初有終
這種想法並不稀奇,也很容易。我在4歲的時候,就已經猜測宇宙是一個巨大生物的一部分。一個小孩子4歲的智商都可以做出類似的猜測。你的這種想法,就是類似於“俄羅斯套娃”猜想。在猜想之中,宇宙沒有窮盡,一個小一點的宇宙,被大一號的宇宙所包括,大的宇宙又被更大的宇宙所包括,這樣一層又一層的宇宙模型,是不是類似俄羅斯套娃?卡爾薩根也曾經說過,如果把一個原子無限的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不過,量子力學已經證明,時空的尺度是有限的,一個原子不能被無限分割,在普朗克尺度以下,是沒有物理學意義的。小於普朗克尺度,時間和空間都不會存在意義。
那麼,我們所知道的宇宙之外會不會有更大的宇宙呢?這個不好說。我們所理解的宇宙,就是包括了所有信息的總和。在這個宇宙中,物理規律是到處適用的。如果存在其他的宇宙,那麼其他的宇宙內的物理規律會不會與我們迥異呢?不知道。但是霍金認為,很可能所有的宇宙的規律都不會相差太遠。
我們總是幻想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的聯繫,其實,微觀與宏觀差異極大,面貌完全不同。在宏觀世界,物體運動有跡可循,質量小的天體總會環繞質量大的天體運動,萬有引力控制一切。但是到了微觀,一切都變得詭異,你甚至無法精確的測量任何一個亞原子粒子的位置。
懷疑探索者
人類的細胞放大n倍,是不是又是一個宇宙,且無限循環?
根據人類的已有認知,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現在只能算是一個猜想,目前並無法得到證實。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由有機高分子構成的,除了病毒等非細胞結構的生物以外,細胞只是生命活動的最小單元。細胞的結構用顯微鏡就可以觀察到。
與其說將人類的細胞放大n倍,不如說將基本粒子放大n倍,更準確一些。也就是說一個基本粒子包含一個宇宙,而這個宇宙中又包含許許多多的小宇宙,按此無限循環下去。
按照標準模型理論,世界上總共有62種基本粒子,除了引力之外已經發現了61種,包括輕子、夸克和傳播子三大類。按照現在最新的弦理論,各種基本粒子都是由各種微小的弦構成的,弦的不同振動模式就表現為不同性質的基本粒子。弦理論只是建立了完善的數學模型,還未在現實世界中被證實。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實這個想法很多人都有過,古人也曾想過這種問題。
數學中的分形幾何有一種叫做自相似的特性,就是局部與整體相似。這種無限循環的自相似結構,只在數學理論上才存在,在現實世界中並沒有發現。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有無窮多個宇宙。按照這種想法,我們這個宇宙也是一個基本粒子,那我們這個小宇宙又在哪個宇宙中呢?
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首先在尺度上就不同。假設基本粒子中可能包含一個宇宙,但那個宇宙的性質跟我們這個宇宙可能不太一樣,或者我們可以叫做平行宇宙。不過這終究都是我們的想象,是否真的存在無從得知,只期待未來的科學發展能解除這些疑問。
最後借一句古詩結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科學探索菌
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把細胞看成是一個“宇宙”,就類似把原子看成一個太陽系那樣,原子核就是“太陽”,電子就是“行星”,而細胞又是由原子構成的!
但這種想象的概念除了想象還是想象,沒有任何的證明,況且還是錯誤的想象,一廂情願的想象!
原子結構和太陽系結構很像嗎?一點也不像!
太陽系中,太陽位於中心,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有些人認為原子結構也是如此,原子核在中央,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
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電子位於原子核外圍不假,但電子並不是真的圍繞著原子核旋轉,而是隨機地出現在原子核的外層軌道,就像電子雲那樣,在一個地方瞬間消失,然後出現在其他地方!
所以,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結構完全不像!
而細胞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與太陽系一點也不像,細胞怎麼可能是“宇宙”?
即使原子真的像太陽系的結構,這與“細胞是宇宙”也沒有關係。如今科學家們對細胞結構和原子結構得相當透徹了,那裡只是微觀世界的存在,並不是什麼宇宙!
雖然有“一花一草一世界”的說法,但這裡的世界並不是我們理解的宇宙,只是更多的想表達微小的物體也有內部組成和運行規律!
宇宙探索
如果是這樣,那問題簡單了,要知道宇宙是什麼樣?宇宙以外是什麼?宇宙會不會消失或死亡?宇宙又是由什麼操控?宇宙意外有沒有更高級的智慧生命?……
那麼宇宙是什麼樣?宇宙就是由無限個小宇宙組成,相對更大的宇宙,宇宙就是一個塵埃,一個顆粒。宇宙意外有無數個相同的宇宙和不同的宇宙。宇宙也是會新陳代謝,也會死亡,由其它新生的宇宙代替。宇宙是很多不同類型的宇宙形成的類似神經或者傳感器鏈接起來,然後由類似於腦的宇宙組成的神經中樞或者CPU控制的。宇宙以外當然有不同的宇宙,而且是無限個,無窮個,沒有結果,只有無盡,單單說智慧生命那更不用說,當然很多很多,同樣也是無盡的。
我呼籲科學家們,專家們,再別糾結了,我深深的感覺到,不是感覺,是確認,所有的宇宙群,宇宙的組合體,肯定是一個類似於人的活體生命。這樣活體生命才有具體數量。但是這樣的活體生命外保不準還會有更大的活體生命呢?
所以都是無盡的,研究到終極是沒有意義的,他是個死循環。還不如以為我的觀點為假設,直接創造當下的幸福吧!
小聰人
這是一個常見的謬誤或者說錯誤的想法。由於微觀世界裡原子和圍繞著原子的電子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星系、恆星系的分佈,經常有人假想微觀世界是否細究進去也是一個“星系”甚至是一個宇宙。但事實並非如此,有著本質的差別。
在微觀世界裡,電子等粒子並非宏觀世界裡實物的存在,其存在和運動的方式都完全徹底不同。粒子並無恆定的存在和可以確定的運動方式,比如在原子系統裡電子的存在形式和運動形式是一種“概率雲”的分佈,在不同軌道之間鬼魅一般浮現,無法測定其具體在某一瞬間的位置和速度。這和宏觀世界裡星系、恆星、任何星體物質的存在和運動都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宏觀世界層面上的物質(包括星體)在低速運動時遵循牛頓物理學的規則,在高速運動時的規律則有愛因斯坦建立起的相對論描述,而微觀世界層面上的事物不遵循牛頓物理學、相對論,完全是另外一種“存在方式”。微觀世界的事物並不可比擬為我們宏觀可觀察到的宇宙內的星系、恆星。
宇宙之大,超出我們的想象,對微觀世界的研究也會逐漸進一步深入,但至少我們已經瞭解到微觀世界裡粒子存在和運動的方式和宏觀世界裡的物質完全不同,這是不可能混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