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探春为何单单不记得黛玉生日?

萍风竹雨123


不是探春不记得黛玉生日,而是探春说过生日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条件是主子们的生日撞车,而不是主子单独过生日的日子。袭人记得黛玉生日,不是她喜欢黛玉,袭人恰恰是要告诉众人,黛玉不是贾府的正经主子。其没有说出的话,让大家想去吧!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不必说明白。我们来分析一下事情经过。



湘云醉卧那回,正是宝玉生日,大家来给宝玉祝寿。平儿也来了,她和宝玉互拜一番,湘云说今天也是邢岫烟的生日。这天还是薛宝琴生日。贾府给薛宝琴准备了寿礼,因不知道是邢岫烟的生日就没准备寿礼。探春听说邢岫烟过生日就吩咐丫头:“去告诉二奶奶,赶着补了一分礼,与琴姑娘的一样,送到二姑娘屋里去。”探春吩咐完说了下面一段话。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

这里探春说月月有几个人过生日,有三个一日的,也有两个一日的。然后探春列举了谁和谁同月过生日。

“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冥寿。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她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

这里探春列举的同月生日的人都是主子级别的人,没包括丫头和主子一月或者一天的生日的人,因此探春才继续说:“二月没人。”探春说的是二月份没有同月或者同日生日的主子。



袭人纠正探春二月份是黛玉的生日,也是要证明她和主子一天生日。她下意识地把自己和黛玉和宝玉等同起来。就如同她对晴雯说她和宝玉是“我们”一样,证明自己的身份。她特意点出黛玉不是咱们家人。意思是她才是贾家人,也算半个主子,可以与主子相提并论。

袭人也算是宝玉的姨娘,深得王夫人器重,袭人没理解探春,探春也不好薄了袭人的面子。只能笑着说忘记了。

宝玉解释袭人和黛玉一天生日。探春笑道:“原来你两个倒是一日。每年连头也不给我们磕一个。平儿的生日我们也不知道,这也是才知道。”

探春不清楚袭人的生日,更不知道袭人和黛玉是一天生日。所以探春说二月没人同一天生日。

黛玉六岁就进贾府,每年都会过生日,这是贾府的定例。贾府人过生日大家都会送些鞋袜,荷包等针线活,或者一幅字,一张画,一首诗作贺礼。探春不会忘记黛玉的生日。

袭人总是把自己当成宝玉的人,把宝钗当成贾府人,把黛玉当成外人。



宝钗和贾母等人同月过生日,她没说宝钗不是咱家人。她和黛玉同天生日,她只说黛玉不是咱家人,而她自己则是咱家人。从袭人日常说话办事就可以看出她对宝钗和黛玉的态度。孰亲孰远,一听便知。

探春没有不记得黛玉生日,探春只是不知袭人和黛玉一天生日。

袭人知道黛玉生日不重要,探春不知道黛玉生日同样不重要。重要的是《红楼梦》作者要通过这件事,告诉读者,袭人从心往外排斥黛玉;从心往外把黛玉当外人;从心往外把宝玉和黛玉割裂开。宝黛爱情的失败,袭人是幕后黑手之一。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六十三回众人齐聚大观园给贾宝玉过生日时,贾探春出了一个疏漏,她在细数贾家众人生日时,偏偏遗漏了林黛玉的生日。那么,精明的贾探春为什么会犯这个低级错误呢?真相很令人心痛。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她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她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

贾探春数众人生日,偏偏遗落了林黛玉,按理这事绝无可能。林黛玉与探春从小一起长大,生日是每人每年最重要的日子。贾家这样人家的贵族小姐,日常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生日倒成了大事,绝不可能将林黛玉如此重要的大事忘了。若说贾迎春不上心还可能,贾探春不会出现这样的疏忽。


会不会是探春和林黛玉有嫌隙故意不说林黛玉呢?也不是。就在当天中午大家宴饮后,林黛玉就对贾探春夸了一通。

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

林黛玉并不以探春记不得自己生日为意,还夸探春有能力,表明和探春关系和睦没问题。那到底什么原因呢?答案恰恰出在林黛玉这句夸奖上。

林黛玉与贾宝玉说探春时用了“你家”二字,将自己与贾家划清了界限。林黛玉一直住在贾家,却总当自己是外人。这种若隐若现的疏离感别人不在意,曹雪芹却有意这样写,就是暗示林黛玉总有一天离开贾家,不是贾家人。于此异曲同工的还有袭人说的话:

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

袭人与林黛玉一天生日。她张嘴说林黛玉不是“咱家的人”,与林黛玉划清界限。表明她反对宝黛姻缘的心理。可袭人不知道,曹雪芹安排她和林黛玉一天生日,又让她姓花,就表明所有木石姻缘都不会成功,她和林黛玉最终都不会是贾家人,而袭人嫁给蒋玉菡,又反过来印证林黛玉确实八十回后嫁给别人!曹雪芹妙笔设置迷宫一般的线索,就为了隐喻和互相影射,想通了实在有意思。


梳理好线索,就会知道并非贾探春忘了林黛玉生日,而是作者有意不让她说出来。细看探春说的几个人就知道曹雪芹在她话中埋伏金玉良姻必成,木石前盟必败的线索。贾元春、贾母、王夫人、贾琏都是“咱家的人”。有意绕过二月不说表明二月两个人林黛玉和袭人不是“咱家人”。没忘薛宝钗,正因八十回后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成了“咱家的人”!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曹雪芹在这些细节上的打磨细致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同样六十二回还有一个小细节也要注意,还是“咱家”,林黛玉随后也说了,却是单独和贾宝玉说的。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她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林黛玉只和贾宝玉用咱们,表明她对贾宝玉矢志不渝的感情,说其他贾家人却用“你家”,和王熙凤说茶叶也说“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林黛玉说话对象的区别对待表明她只和贾宝玉用“咱们”,其他任何人都是“你们”“他们”。这种排他性,暗示贾家最终抛弃林黛玉,将她孤身外嫁。黛玉有感于此自然不再以贾家为家!您觉得呢?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君笺雅侃红楼


黛玉自打进了贾府,其实一直都在享受着贾母给予的特别照顾,但是,作者又总是故意不显山不露水的要去弱化这种特殊待遇,让贾母对外孙女儿的爱显得润物细无声。若不是要给宝钗过生日,贾琏和凤姐讨论怎么个过法,顺便说了那么一句往年林妹妹怎么过生日的也怎么过,我们就不知道贾母其实年年都给黛玉过生日的,而且给黛玉过生日这样的事凤姐还特别上心,早早地就准备下了,不会到昨过生日的时候才会赶着准备生日礼物。比如说金钏儿死后,王夫人问凤姐那儿可有做好的现成的新衣裳,凤姐就说只有两套给林妹妹生日准备衣服。要知道金钏跳井是夏天,林妹妹生日是二月,若说是生日礼物,得到来年才能用上,可是凤姐那么早就备下了,可见是真的用心。而我们如果不细心去看,却是觉得真的从来没有给林妹妹过过生日呢。

在这里探春说“二月没人”,并不代表她不记得林妹妹的生日,而是同样表明林妹妹的生日每年都是在悄无声息中过的,大家并不没有特别去关注这件事。所以一时没想起来二月有谁,也很正常。

我在写悟空答题时一直在强调《红楼梦》里作者特别强调对比。贾母那么高调地为宝钗过生日,搞得大家都知道,也只不过掏了二十两银子,用凤姐的话“巴巴地掏了二十两霉银子,是够饭的还是够戏的?”但是,贾母花在黛玉身上过生日的钱应该远远不止这二十两银子,老早准备好的衣裳就是一例,如果我们不去细看根本注意不到,作者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一笔带过,是真正的用心之笔。

如果说薛姨妈进贾府时所说的一切用度自己开支方是处长之道,那么对于黛玉来说,一切待遇不显得特殊才是她在这个府里长期呆下去不为他人妒嫉的基础。探春这句话,也证明了这一点:平日里林妹妹的生日都是悄悄过的,谁也没去留意,连探春这么有心的人都没有特别留意到呢。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苏小妮


这个问题的确令人不解,黛玉进贾府以来,历年都给举办生日宴,况且老太太也曾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当凤姐寻问贾琏,如何举办宝钗十五岁生日宴时,贾琏道:"你竟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做的,如今也照样给薛妹妹做就是了。"凤姐道:"但昨日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老太太说要替她做生日自然和往年给林妹妹做的不同了。"看,林妹妹的生日,往年都做,老太太也关注大家的生日。黛玉六岁到贾府,至六十二回,黛玉十三岁,应该做了好几个生日了。探春会如此健忘呢?第六十二回,探春在说了正月、三月过生曰人后。说: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只不是咱们家的。探春笑道,你看我这个记性。说"不是咱们家的",但探春却记得宝钗生日。看来,探春不记得黛玉生日,一是确实一时着急,记性不好。二是作者行笔至此,有意停顿一下,让其他人回答,场面更热闹,符合过生日的欢乐气氛。


大展宏图3329


凑趣说一点。

作者这样写,有可能是为了留下一个话头,让袭人接过去说下面的几句话。

倒不一定为了写出探春有什么,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想说的那种意思,比如是不是探春不喜欢林黛玉呀、是不是探春心里没有林黛玉呀,目前个人以为,不存在这个问题。或者说,至少在现有的小说文本的信息条件下你还不可以作这样的判断。

那么,作者为什么这么刻意地制造这样一段人物谈话,有探春、袭人、宝玉等先后发言,交代出袭人和林黛玉同一天生日呢?

这一回,前面探春的话里说,有的人是同一天生日,有的人是同一个月生日,有的人则是前后紧挨着过的生日。

而袭人和黛玉,比同一个月和紧挨着过还要相近,干脆就是同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他想说什么?

还有一点是,探春说了家中好多人的生日,说几乎天天都有人过生日,意思是,如果为每个人(当然只是指家中的主人身份的,或者至少像袭人这样的大丫鬟之类的比较有身份的人)都过生日的话,大家就几乎没有不过生日的空闲日子了。——怪就怪在这里:在这种生日密度极大的情况下,偏偏整整一个二月份只有袭人和林黛玉两个人的生日,而且还是同一天。


TeaC


《红楼梦》中探春为何单单不记得黛玉的生日?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贾府的老人做生日是非常隆重的,晚辈和丫头们的生日不隆重,不过是多得一份份例,如凤姐问贾琏,宝钗怎么过生日,贾琏说,照着林妹妹的样子。林妹妹过生日,或者说晚辈们过生日不就是送了些衣服玩器去了嘛!

到了宝玉的生日,作者就只写了姑娘们怎么给他过生日,只有宝钗因为是个特殊的生日,就点了戏酒。如凤姐的生日,就是酒宴大些,也是众人凑份子的。所以也可以知道,姑娘们过生日,应该只是长辈们送礼,其他的女孩子们可以过来玩,不用出份子钱,所以探春不记得她的生日是很正常的,也有可能生日当天只有长辈的贺仪,其他的女孩子们不到场。



其二,作者这样写,不过是为了开个新话题,引出袭人和黛玉是一天生的,这样介绍起来,整篇故事也就活跃自然,这样才是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毕竟探春比黛玉都要小一些,她怎么记得住那么多人的生日呢,当然了她家的长辈是必须记得的,哥哥姐姐们的生日她也应该是经常参与,宝钗的生日请过戏酒,那么快忘了是不可能的。所以黛玉因为没过十五岁,生日应该安排的很简单,她不记得才是正常的。


作者这么写,是为了行文的灵动,也是为了说明,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应该是和贾家女儿们一样的待遇。或者是说明时间久了,都已经由习惯到漠视了。比如我母亲就不记得我的生日,反倒是亲友提醒,她才“哦!”了一声,说道:“丫头今天生日。”起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久了也就淡然了。


荷唯洛之恋


探春的为人耿直,是懂事孩子她对黛玉的身世也很同情。探春在贾母心中的地位只是一般,和其它孙女是一样看戴的,探春对事情的管理才能仅比王熙凤差点,对事情不是斤斤计较,对别人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关心。关于林黛玉的生日,恐怕贾府内除了贾母。和贾宝王两个人关心外,其它人关心的不大多。因黛玉是寄居府内双亲全无,一个孤苦令仃的孩子谁会关心她的出生伞月日,探春本是庶出,自己的生日说不定别人也不一定记的,还一久想别人的有什么用。


王永y


因为她对宝钗比对黛玉好!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她为了讨好王夫人,必然跟宝钗更亲近些,这就是庶女的悲哀!





缘来在此17


林黛玉抢占了她在贾母宝玉心目中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