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版小說的幾處補充,洗清了玄慈不主動承認他是帶頭大哥的冤屈

玄慈為什麼不主動承認自己就是帶頭大哥這一件事,金庸先生在新修版的小說中做了交代和補充。這裡面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玄慈認為喬峰能想到他便是帶頭大哥,二是當時誰都不知道蕭遠山竟還存活於世。這兩個原因,讓玄慈在喬氏夫婦和玄苦大師死後,認為只要看住喬峰,即能讓知道他身份的另外幾個無辜之人免受於難,然後自己再找時機向喬峰坦明一切。

新修版小說的幾處補充,洗清了玄慈不主動承認他是帶頭大哥的冤屈

蕭遠山還存活於世,是讓玄慈措防不及以致疏忽的一個重大因素。而這個疏忽,就直接造成了喬氏夫婦和玄苦大師的死。

這是因為玄慈從一開始,在內心是相信喬峰不會為了尋找帶頭大哥的身份就兇殘殺人的,而且他認為喬峰應當會很容易想到帶頭大哥就是他,他不用說,喬峰也會到少林找他,那他就只需等著喬峰到來。但沒想到的是喬峰因為身世之謎一事事發突然,再加上他師承少林,並未將帶頭大哥與少林方丈相掛鉤。這一點在後來玄慈跟喬峰坦明身份時,喬峰也在責怪自己。

蕭峰陡然間獲知真相,心緒兀自難平,但種種疑團也終於得解:“當時既有人傳來假訊,說我爹爹要來少林寺藏經閣搶奪武功秘笈,中原武人要設法阻止,理所當然應由少林寺方丈率領帶頭;而與汪前幫主情好莫逆的武林前輩,自以玄慈方丈為首。只因我出身少林,素知玄慈方丈為人慈和,決不致沒來由地帶人去殺我爹孃,我心有所偏,便對清清楚楚現身在我面前的帶頭大哥視而不見,再也不去想上一想,玄慈方丈便該是帶頭大哥!這人在我心中,乃是窮兇極惡之輩,跟方丈大師無論如何連不上一起。蕭峰有眼無珠,一愚至此,白白送了阿朱的姓名。”思及阿朱,心中更是痠痛。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四十一章》

在“杏子林事件”突發之前,北喬峰的仁義是天下公知的,這一點玄慈也不會懷疑。因此,在杏子林事件之後,玄慈從內心上也會相信,喬峰不會為了查明他的身份而兇殘殺人。而喬氏夫婦是喬峰的養父養母,玄苦大師更是他的授業恩師,以喬峰的人格,玄慈根本不會想到喬峰會殺了他們的可能。再加上他認為喬峰是能想到帶頭大哥就是他的,他不用找喬峰,喬峰也會來找他,這就讓玄慈有了疏忽,並沒有做好保護喬氏夫婦和玄苦的措施,也給了蕭遠山殺他們的機會,而且這一切的發生也都太快了。

新修版小說的幾處補充,洗清了玄慈不主動承認他是帶頭大哥的冤屈

喬氏夫婦和玄苦死後,由於喬峰都在現場,這就將兇手指向了他。不過玄慈在玄苦禪房之中看到喬峰之時,看到喬峰的樣貌之後,從他的神情和表現來看,他在當時就想跟喬峰坦率自己就是帶頭大哥的身份。

玄慈聽了喬峰的話,身子一顫,臉上現出異樣神色,向他凝視半晌,才道:“施主你……你……你便是丐幫的……前任幫主?”新修版《天龍八部•第十八章》

但這時,小沙彌青松的出現卻讓事情的進展發生了改變,由於喬峰與他老爹蕭遠山模樣太過相像,青松指認喬峰便是殺害玄苦大師的兇手。這一下喬峰不僅有苦難言動了先行離去查明真相的念頭,少林眾僧動了要抓住喬峰為玄苦大師報仇的心思,也轉移了玄慈的注意力,玄慈此時的內心肯定是十分的矛盾,他想不到會是喬峰殺了玄苦。再加上緊接著喬峰又與偷盜《易筋經》的阿朱牽連在了一起,前後大鬧少林之後逃出了少林,玄慈雖有跟喬峰交手的機會,但他那時更主要的想法還是想擒住喬峰。

新修版小說的幾處補充,洗清了玄慈不主動承認他是帶頭大哥的冤屈

而在喬峰離開少林之後,玄慈隨即命令玄垢和玄石兩人,暗中跟蹤喬峰,目的就是為了看住他,讓其他知道自己身份的那幾個人能倖免於難。玄垢和玄石一路跟蹤喬峰和阿朱,包括聚賢莊一役和喬峰被黑衣人所救,還有他到雁門關,然後又跟阿朱結伴去衛輝找徐沖霄,這一切都在他們兩人的監控之中。

玄慈的這一舉措,證明了徐沖霄並非喬峰所殺,至於趙錢孫和譚公譚婆之死,還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蕭遠山還存活於世,因此玄垢和玄石都認為這三人是喬峰殺死的,這也是玄慈的一個疏忽。而當玄垢和玄石在衛輝,匯合了玄寂、玄渡、玄因還有玄生,他們六人趕在喬峰之前,前往山東泰安單家莊保護單正時,還是證明了單正一家並非喬峰所殺。在後來清涼寺的神山上人藉著他師兄徐沖霄之死,問罪少林時,玄慈令玄垢和玄石等人說明了這一切。

由於殺死徐沖霄和單正的人另有兇手,這讓玄慈有了喬氏夫婦和玄苦等人也並非喬峰所殺的想法。於是他帶著玄渡、玄因、玄止、玄生四僧五人一路跟蹤喬峰,前往天台山,並在山腰的涼亭中各自與喬峰對了一掌,證明了喬峰並非殺死玄苦的兇手。

其實玄慈在知道徐沖霄等人並非喬峰所殺之後,就知道玄苦也不是喬峰所殺,他到天台山見喬峰,就是想跟喬峰坦明自己的身份,然後讓喬峰打死自己,以贖他當年犯下的罪愆。他之所以化名為“遲先生”,這個“遲”姓就是他認為自己已是遲到的贖罪。但他沒想到他空力出掌想誘喬峰打死自己時,喬峰卻不顧傷己之患及時收力撤掌,還助他悟成了“般若掌”的最後一掌“一空到底”。

新修版小說的幾處補充,洗清了玄慈不主動承認他是帶頭大哥的冤屈

這時他也再次證實,喬峰大仁大義,根本就不會為了查出帶頭大哥的身份而兇殘殺人,而知道他身份的人除了一個康敏,智光大師也服用砒霜自殺,那他告不告訴喬峰身份也無關緊要了,因為一切已然成“空”。而且玄渡在他們跟喬峰交手前也告訴了喬峰他的悔意,他相信喬峰始終還是會想到帶頭大哥就是他的。這時他更應該坦率自己身份的,則應當是馬上找到那個殺死玄苦等人的兇手。不過這一點明顯是金庸先生刻意為之,不然就不會有喬峰為了繼續查清帶頭大哥的身份而打死了阿朱這一情節的發生,羽菱君個人認為這個情節的補充在小說的銜接中表現得是比較突兀的。

那姓杜老者(玄渡)道:“我們五兄弟此番趕來,不敢說能強行阻止喬大爺傷害智光禪師,但要老實跟喬大爺說一件千真萬確之事。那位帶頭大哥說道,為了他一人,江湖上已有這許多好朋友因而送命,他自覺罪孽深重。聚賢莊一戰,損傷的人更多。那帶頭大哥說:當年雁門關外那件事,他是大大的錯了,早就該償了自己性命謝罪,喬大爺若去找他報仇,他決意挺胸受戮,決不逃避……”新修版《天龍八部•第二十一章》

說到阿朱的死,其實真的不能怪到玄慈的身上,那純屬是喬峰被仇恨所矇蔽的一次魯莽行為,他根本沒細想過。不過也正是因為阿朱之死,讓玄慈更加心生愧疚,因而在少室山英雄大會,已是遼國南院大王的蕭峰再次現身,在一場大戰即將開始時,玄慈知道蕭峰生死難明,就請蕭峰入寺,跟他坦明瞭一切,然後讓蕭峰打死自己,之後又叫蕭峰從後山而出,以避中原群雄的鋒芒,希望能保護於他。可能他也想到了,蕭峰若在少林一有差錯,不但他的罪孽更加深重,遼國也有了出兵攻宋的藉口,一場浩劫就會由此而起。

新修版小說的幾處補充,洗清了玄慈不主動承認他是帶頭大哥的冤屈

因此,新修版的小說算是洗清了玄慈的冷漠和自私,其實這更符合作為少林方丈,一代高僧的形象和作為,也更能說明他最終為何在受刑時會以一死來贖罪。從補充的情節上可以看出,玄慈為了保護知道他身份的眾人,是有做過努力的,他的疏忽只是因為在當時誰也想不到蕭遠山竟還存活於世,他更想不到喬峰會想不到他便是帶頭大哥。

當然了,這一切也是金庸先生為了讓自己小說的情節設置,顯得更為合理所做的解釋。雖然看似牽強,但也實是為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所需,不然玄慈從一開始就主動承認自己是帶頭大哥,那後面的很多情節自然就沒辦法發生了。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